初入職場的人來說,獵頭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他們專為那些“高級人才”、“高職位”、“高薪水”的三高成功人士服務……
故事1Sam:第一次接到獵頭的電話,我正在一個半封閉開發(fā)的項目中,大家都在一個大會議室的圓桌上辦公,當時根本沒想到會是獵頭打的電話,直接就在辦公室里接了電話,并且由于太過驚訝,說話完全沒有掩飾。于是所有人都聽出了一個獵頭給我打了電話——在相對敏感的項目開發(fā)階段。這事很快就傳到了老大耳朵里,自然被叫去一番談心,其實我根本就沒有跳槽的意思,第一次被獵頭打電話的感覺是“背黑鍋”大于被認可的喜悅。
提問:第一次接到獵頭的電話要如何應對?
如果被現(xiàn)在的老板知道,又不想跳槽,要如何解釋?什么樣的新人會更容易被獵頭發(fā)掘?
Robert:不知道你所寫“說話完全沒有掩飾”具體是指哪種情況,情況一是指明了“不好意思,我對您提供的機會不感興趣”,那么很簡單,大方坦誠地告訴老板事實,說明自己有多么喜愛目前的工作、希望在這里繼續(xù)有所建樹,并且再沒有與這個獵頭聯(lián)系。如果是“不了了之型”就稍微麻煩點:很多年輕人由于緊張和臉皮兒薄,大多會在第一次接聽獵頭電話并且不想跳槽的情況下采取這種對策,即由于好奇問了一下情況,然后不感興趣又不好意思直接告知,便推脫再說,甚至可能在獵頭熱情地服務下留給對方電郵。
這種情況被老板知道確實比較糟糕,任何掩蓋都會越抹越黑,坦誠地交代情況,說明自己的年輕、好奇以及禮貌和氣的思想,然后如“情況一”一般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最后,當然還需你自己在后面的工作中以業(yè)績證明自己?偠灾,真誠敞亮的態(tài)度和簡潔明確的表述是贏得老板信任的基礎,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努力,相信任何老板都會賞識這樣的人才。
其實大可不必對獵頭來電如此緊張,這僅僅是個簡單平等的對話,相互介紹并交換一定的信息!陡咝苋耸康钠邆習慣》之一就是,先傾聽和詢問,了解對方意圖,再決定自己說什么。這時,我們提問和判斷的依據(jù)就是自己目前情況和職業(yè)規(guī)劃。只有清楚明白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個人喜好,自己現(xiàn)在有什么缺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評價新機會。隨著獵頭市場的細分,確實也會有只有兩三年經(jīng)驗的人“被挖”的情況,以IT技術、銷售和電氣類工程師為多。但從長遠來看,各個職業(yè)機會均等,不會因為有的可以早跳而最終在收入、職位、成就上首當其沖。積極完善自身、明確方向、持之以恒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途。當然職業(yè)顧問可以在其中起到輔助或者催化的作用。所以接到獵頭電話時,不需要這個機會也不必“老死不相往來”,明確表明不看機會也可以交個朋友,作為工作咨詢和市場信息交換還是會對大家的事業(yè)有所裨益。
故事2Amin:接到獵頭電話的那段時間,我剛完成了新人蛻變,覺得自己還挺能干。整個人處于一種公司對不起我,老板對不起我,看什么事情都不順心的狀態(tài),心里總想爆發(fā)一下。這時獵頭的電話來了,于是我的自信一下子爆棚,剛好那天領導因為一個小事批評了我,連帶就說起我最近的工作不在狀態(tài)。
我自然不服氣,一股“爺還不伺候了”的“豪情”油然而生,拍桌子就辭職了,更蠢的是,在和那個獵頭見面的時候,我還傻呼呼地把這個段子講了,一副特信任對方,把自己托付給對方的樣子。然后……當然就沒有然后了。
提問:如何與獵頭第一次會面溝通?如何處理現(xiàn)有工作?
Robert:沖動是魔鬼。首先明確獵頭對候選人的身份是咨詢人員,是職場人士了解就業(yè)趨勢、薪酬水平、雇主信息的渠道,是獲得合理職業(yè)規(guī)劃的來源,最后才是一個贏得新工作機會的途徑。在最后一條中,獵頭們并無決定權,所以大可不必接到電話就飄飄然。當然,也沒有必要“托付終身”,獵頭也不是你的閨蜜或把子兄弟,分享生活愛好OK,職場上的事情,雙方均保持應有專業(yè)度最好。
簡而言之,第一次會面時,將獵頭當做合作伙伴和就業(yè)咨詢師,以相互了解為目的,更多地進行基本信息交換和信任建立。事前可以對獵頭所屬公司進行一些了解,口碑、規(guī)模是一方面,近一年的發(fā)展狀況也應參考,更重要的是獵頭顧問個人的信息,是專職尋訪候選人還是客戶人選都操作?有過幾年經(jīng)驗、哪個等級?是負責某一行業(yè)還是某一職能?另外根據(jù)自身職業(yè)發(fā)展需求準備一些問題。
那么,這樣一種輕松交流基調下的獵頭會面,自然屬于“課余活動”,與其他周末類活動無異,工作當然照常進行。而且,“當一天崗負一天責”也是專業(yè)素質和個人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各方各面都會尊重和欣賞這種負責的態(tài)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謙遜即是時時告誡自己虛心求教,驕傲則只會令人后退。年輕人,犯錯吃虧才能成長。吃一塹長一智,你的這個小小段子就價值斐然。
故事3音子:我在北京的一家行業(yè)內還算中上的軟件公司做測試,突然一天就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獵頭,有一個外企在天津剛開了一個分公司,需要像我這樣的軟件測試工程師。由于薪水接近我現(xiàn)在的兩倍,我自然想去看看,于是就把詳細的簡歷又給了獵頭一份,然后就被通知一周后參加企業(yè)的筆試。去了一看,就跟大學生現(xiàn)場招聘似的,大約10個左右的職位,烏泱泱的至少上百個人等著考試,當時我的氣場就萎縮了,也沒怎么好好答題,最后也沒有通過筆試。
提問:如何判斷獵頭提供的機會好壞?
如何判斷獵頭是否靠譜?獵頭到底會為求職者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Robert:從1994年中國第一家獵頭服務公司成立至今,這個行業(yè)已有了近20年的長足發(fā)展,除了數(shù)目成幾何增長,其服務范圍更加廣闊,類型更加細化。
“獵頭”不過是一個通俗的統(tǒng)稱,以前的獵頭們只負責高精尖人才,現(xiàn)在僅按職位類型可以分為中低端、中高端、高端以及低端批量職位。公司內部也有了更多劃分,有按不同行業(yè)的,有按不同職能的,有尋人專員,也有客戶經(jīng)理或者二者兼顧……各種結構各有利弊,并不做評判標準,但有助于職場人士更好地與獵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