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企業(y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現(xiàn)在的管理界,提得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企業(yè)選人用人六項策略,歡迎大家閱讀!
策略一、大量淘沙式
金砂里面,有金子。但是,這個金子的含量是有一定的。
當我們只淘了100斤沙,就想出來幾十斤金子,是不太可能的。人才也是如此。前面談到千里馬和伯樂的投資理念,我們現(xiàn)在就很好理解,為什么要淘人才。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況,有的公司比我們自身的條件還差,給員工的待遇也沒有我們的好,但是他們會有幾個人有我無好的優(yōu)秀人才。用投資理念來講的話,我們的投資環(huán)境比別人好,但是千里馬卻到他那里投資了。這里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不對稱。投資環(huán)境和千里馬失之交臂。
此外,在對人才市場人才使用狀況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從眾多應聘者中篩選出合格的人,比例幾乎是不到5%。也就是,招10個人,一般篩選量會是在200個左右。
沒有足夠的金沙,就淘不出足量的金子。
有個咨詢案客戶,在用人上,特別是人才招聘上流于形式:定期招人,比如選了三十個人,就選其中十幾個人,然后抱怨人才太少。由于沒有一個好的人力資源模式,進來培養(yǎng)好的員工然后又跳槽出去。造成極大的人力成本浪費。
給這個客戶的藥方,就是大量淘沙。
除了在人才市場上淘,推薦或者以外,給大家介紹兩種思路:
方法一、平時淘借用一下女士買衣服的經(jīng)驗。女性買衣服,那真是有經(jīng)驗:一般著急穿衣服的時候去買衣服,不容易挑到特別滿意的;沒有特定目的去買衣服,往往會有心儀的衣服淘出來。一個優(yōu)秀的老板也應該會學淘“衣服”。人才,是平時要注意淘的,而不是等人才流失了再跑去亂抓人。有淘人才這個習慣,才可以做到臨缺不慌,一旦崗位空出來,預備員立刻填上。
方法二、培訓班上淘為什么要去培訓班呢。淘人才,肯定是要去人才集中的地方。人才,一般都是有進取心的,他們會選擇去培訓班充電。
方法三、買殼帶仁淘比爾·蓋茨對于自己看中的人才,舍得花錢,甚至連殼帶仁一起買。當他決定要進入某個關鍵領域,需要某家公司的研發(fā)力量時,他實施收購從不遲疑。比如,他在1982年買下一家叫做“西雅圖”電腦的小公司DOS原始版本,以及后面花1.7億美元買下別人已經(jīng)開發(fā)出的x-pro程序。從別人公司里淘到了眾多出色的程序員,對微軟研發(fā)實力的增強是十分有利的。這樣一個買殼帶仁的方法,更加顯示出了蓋茨對人才資源重視。
方法四、一箭雙雕法被福特公司解雇后的艾科卡,在臨危受命于克萊斯勒后,決定抓住這個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瀕臨破產(chǎn)的克萊斯勒極度缺乏人才,艾克卡的用人標準首要是“志同道合”,要求部下必須熟知他的領導作風,并且有超強的執(zhí)行力。
怎么樣給克萊斯勒補充自己需要的人才呢?艾科卡把眼光放到了以前共事的同事,老東家福特中有不少得力干將。
挖了一個,帶動幾個就好挖了,真是一箭雙雕法。
首先是福特公司委內瑞拉子公司的總經(jīng)理杰拉爾德·格林沃爾德,艾科卡特別欣賞他的機敏頭腦和實干精神,親自赴委內瑞拉做他的工作,格林沃爾德被“老上司”的盛情打動,毅然赴任;
第二位是原福特公司副總裁保羅·伯格莫澤,在福特公司副總裁的職位上干了30年,勤勤懇懇,經(jīng)驗豐富又足智多謀,在艾科卡再三推舉下,成為克萊斯勒公司總經(jīng)理;
第三位是由第一位舉薦過來的史蒂夫·米勒,他曾經(jīng)在格林沃爾德手下主管財務,艾科卡說他“當家理財?shù)囊话押檬?rdquo;,破格提拔他為公司主管金融業(yè)務的副總經(jīng)理;
第四位,哈爾·斯帕利奇,跟著艾科卡干了24年,此人其貌不揚,但頭腦靈活,謀略水平高,有眼光,對汽車市場上未來三四年受歡迎的車型有很好的預見性,艾科卡委任他主管公司生產(chǎn)計劃;
此外人才,還有從事福特公關的加•勞克斯主管銷售,已經(jīng)退休的漢斯·馬賽厄斯主管全公司機械制造,對質量完美挑剔的喬治·巴茨負責產(chǎn)品質量。
從老東家的人才庫里順藤摸瓜,也是一種選人的方法。
策略二、適量儲備式
找到金子之后,怎么處理呢?及時儲備。人才儲備,在現(xiàn)代管理中是一個必備的觀念。
儲備前的準備在儲備之前,先要做到什么呢,要把公司里可有可無的位置清空。艾科卡在克萊斯勒公司走馬上任,立即毫不手軟地砍了“三板斧”。
第一斧,砍掉什么呢,那些身居高位但是毫無建樹的平庸之輩,公司35個副總裁中先后辭退33個,高層部門的28名經(jīng)理也撤掉了24個。
第二斧,把企業(yè)規(guī)模大幅度壓縮,當時采取了這樣幾項措施,“關、停、并、轉、賣”,當時克萊斯勒有52個生產(chǎn)工廠,這第二板斧就關閉、變賣了16個,合并轉產(chǎn)4個,產(chǎn)能相應減少了,公司立刻減肥了1/3。
第三斧,把不合格的雇員淘汰掉,先后解雇了9萬多人,裁員率超過50%,經(jīng)紀人由5800人減少到3700人,在戰(zhàn)場之前把不能殺敵的先殺掉。
如此行動之后,公司里的位置就是必須的了。
什么時候儲備和一個學員交流,這個學員是個私企老板,生意做得不錯,行業(yè)里也排名前三甲的。但是,他的人才觀卻是比較落后。應該說,目前有相當多的人,在人才儲備這個觀念上,都比較落后。
我問他,“什么時候去招聘”。“缺了就招唄”,學員一臉不解。
我又問他,“那你一般什么時候去吃飯?”
“沒有急事要處理的話,一般到點就吃吧。以前工作忙起來的時候,吃飯沒規(guī)律,結果落下好多后遺癥,胃不好了,體質也不好,F(xiàn)在不敢了,沒事也不按時吃飯的話,得挨老婆說了。”
講完之后,他自己也悟出來了。
人如果很餓的時候吃,補充能量就已經(jīng)晚了。餓了才吃,其實那時頭也暈了,眼也花了,虛汗也出來了,這個時候才吃飯補充熱量已經(jīng)不是最佳時間了。企業(yè)也是如此,等位置空出來才去招人,企業(yè)也是早已餓暈了。
從健康的角度,吃飯要有規(guī)律。對企業(yè)來講,儲備一些人才,手里有支預備軍。
過去流行一個做法,滿負荷工作法。其實,就是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凡是工作方法,都是有特定出處的。這個做法,也不例外。在企業(yè)發(fā)展的特定階段,一人多干活,應該說對企業(yè)貢獻不小的。但是,當一個企業(yè)從初期走向逐漸成熟,員工還是一人多干活,會讓這個企業(yè)導致什么結果呢?過勞死。企業(yè)忙得沒有時間去考慮明天,贏了當下輸了未來,勞死;管理者和員工,滿負荷工作,身心透支,勞死。一旦遇到突發(fā)危機,猝死有可能發(fā)生。
為什么?這是因為長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會使組織的彈性變得非常低。當最終失去彈性的時候,也是這個組織面臨危機最大的時刻。團隊的積極性也會降低。所以,要讓組織保持一定的彈性。
招人才,提前要招,做好儲備。
如何儲備沒多的地方,如何安置?有的老板可能就著急了,“如果不出缺怎么辦。這兩個人不是白養(yǎng)著嗎?”企業(yè)不養(yǎng)閑人。
有一個位置,特別適合儲備人才,就是總經(jīng)理助理。為什么說這個崗位特殊呢,熟悉公司的人就知道,這個崗位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所獲權力可大可小,用人可伸可縮。很多崗位會有明確分工,而總經(jīng)理助理,沒有固定的分工,隨時幫助總經(jīng)理做重要的工作。
總經(jīng)理助理協(xié)助上司工作,會抓兩個方面,首先,抓點上的工作,總經(jīng)理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一個工作重點,助理在這時就要協(xié)助總經(jīng)理抓重點工作;其次,抓面的東西,總經(jīng)理這段時間沒有什么特別緊迫的重點工作了,助理就會協(xié)助總經(jīng)理思考公司的明天怎么辦,如何改進規(guī)章制度,如何做好來年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做未來的創(chuàng)新。
總結一下,急則研究其點,緩則研究其面。所以,多余的這兩個人不是白養(yǎng)的,是在隨時聽候公司的調遣。
策略三、量才適用式
香火生生不息,香客盈門不絕,這歷來是寺廟的盛景。傳統(tǒng)文化,就讓老百姓興這個,到寺廟里求,求什么?求升官,求發(fā)財,求多子多福。這是人之常情。
為什么留不住?人才,總是各組織競相爭奪的。特別是在21世紀,人才不僅要留住,而且要如何用好,是困擾無數(shù)公司的用人難題。那些跨國界、跨產(chǎn)業(yè)的大公司,人力資源經(jīng)理人總把怎么爭取、留住員工當作工作的重點。
人心都是肉長的,人才不也想著升職、加薪,有個好發(fā)展嗎?于是,很多老板以為,只要給東西了,人才就會發(fā)揮作用了。
很快,事實讓老板清醒:高職、高薪,仍然留不住人才。老板心里在問:“你不就是想要這些東西嗎,都給你了,為什么還不滿足呢?”人才這樣回答:“非常感謝您的賞識,那不是我想要的。”
老板錯在哪里,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管仲就已經(jīng)指出來了“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主”。
用其所長齊桓公不計舊仇,大膽任用管仲為相,歷朝稱頌。是誰促成這個美談的呢?這里要必須請出鮑叔牙這個人物。鮑叔牙是桓公的師傅,桓公能成為齊國的新君,這個師傅可謂是勞苦功高。新君主持天下,鮑叔牙出席相位,本是順理成章,但是他從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fā),成功說服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自己甘愿捧讓相位。
管仲確實不負鮑叔牙重望,盡心竭力輔佐桓公治理江山。
在齊國用人問題上,管仲承襲了鮑叔牙量才用人的人才觀:任隰朋做大司行,負責外交,因為他舉止規(guī)范、行動有禮有節(jié)、言辭剛柔相濟;任寧戚為大司田,掌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開荒建城、墾地蓄糧;在軍事方面,任用王子城父為大司馬,統(tǒng)帥三軍,威震敵軍;看中了賓胥無斷案剛正不阿,從不濫殺濫誣,于是任命他大司理,負責司法刑律;東郭牙敢于直言進諫,盡臣子之責,富貴、生死皆可拋,于是被任命為大諫之臣,主管監(jiān)察諫議。
當管仲因病臨終讓位時,并沒有還鮑叔牙人情,還是依據(jù)量才而用的原則,推薦隰朋做相國。這一點,歷史上有些人就看不慣了,說,管仲,你怎么能無情無義呢?其實,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鮑叔牙的恩,管仲豈能不知呢。但是,他也深知鮑叔牙的脾性,也就是說,他認為鮑叔牙并不適合做相國。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推薦他人后,也很贊同管仲的做法。
鮑叔牙本來可以做相國,卻讓給了管仲;管仲本來可以還人情給鮑叔牙,卻推薦了他人,這些在某些人看來傻子之所為,其實反映出鮑叔牙、管仲懂得人貴適其位的好領導。
人才貴在適用,如果放錯了地方,人才就變成人手了。
歷史上還有一位領導,擅長量才用人。
從他的幕府,挖掘出一批“明星”,朝廷要人李鴻章,封疆大吏左宗棠,地方人才沈葆楨、丁日昌,還有擅長外交的薛福成、郭燾嵩、黎庶昌,科學家李善蘭、華蘅芳、徐壽、徐建賓。統(tǒng)率這么多可用之才的,正是非常善于用人的曾國藩。
一個人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做自己擅長的事,成功的勝算才會比較高。在軍事上,曾國藩不懂行軍打仗,他在經(jīng)歷了幾場敗仗之后,于是主要負責選拔重要的將領,不再插手具體的軍務。有了這一原則,湘軍歷史上的名將如王鑫、左宗棠、李鴻章、李續(xù)賓、李元度、曾國荃、胡林翼等,層出不窮,這是5萬湘勇?lián)魯?0萬太平軍的核心支柱。
“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用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權衡之審,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精,此精明之說也”,這是曾國藩的用人心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