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中有個著名的理論“短板效應”,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是說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理論。
人無全人,金無赤金。每個人都存在自己的短板,只是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短板。但是不是所有的短板都需要修補呢?此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員工的績效短板,這個其實要和績效改進計劃、培訓計劃結合進行了。
第一、先尋找根源
尋找根源僅僅靠員工尋找是不行的,或者僅僅靠績效來尋找也不行的。需要HR部門引導,部門主管及同事共同參與和幫助才能更具針對性。先從績效指標入手,看是否與工作內(nèi)容相搭配,部門主管和同事要從日常工作中互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對策,解決問題,才能共同的提高,當然這需要環(huán)境,需要氣氛,需要考察態(tài)度、心態(tài)、技巧、技能、能力等信息。只有尋找到真正的根源,才能更具針對性解決問題。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相對較少接觸的,如銷售人員,工作中不是經(jīng)常接觸,只能靠多溝通,多了解工作,才能從工作中判斷,但是判斷未免過于主觀和單一,這是需要避免的。
第二、尋找解決方案
為了提高培訓效果,我們在培訓形式上主要按“三個一”的要求進行。即用一小時時間,解決一個問題,達到一個培訓目的。堅決不搞那種缺乏針對性對象、缺乏需求性的內(nèi)容、沒有明確目標的無效培訓。在培訓的組織上強調(diào)及時。發(fā)現(xiàn)員工有什么問題及時進行培訓,不一定非要在一個考核周期完畢后進行。當然一個考核周期完成后我們也一定要根據(jù)績效短板進行的。
三、跟蹤進行效果評估
培訓的目的是提升績效。軟裝培訓后我們不能一訓了之,而是要看其效果。一是通過工作狀態(tài)評估其效果,二是通過領導的反映評估其效果,三是根據(jù)績效數(shù)據(jù)來評估其效果。效果不理想的,我們要進行再次培訓。實在不能提升的,結合其他措施進行處理。
四、注意事項
一是要務實,以提高實效為目的,不能圖形式,走過場,時間一長就流于形式了。二是形式靈活,搞短平快。一次不要耗時太多,我們的經(jīng)驗是一小時為宜。雖然說磨鐮不誤砍材功。但磨鐮時間太長也是會誤工的。因此要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吹糠見米。三是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培訓前的工作準備得充分,培訓時的效果相對就好。
績效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績效考核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作為員工的直接主管,要根據(jù)員工在改進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改進的進度以及偏差情況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和檢查的,要時時或者及時關注調(diào)整的過程,坐等結果往往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