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一篇《員工績效不佳的原因》文章,內容豐富,由YJBYS網絡整理編輯,供大家借鑒。
如何發(fā)現員工績效不佳的原因,找出影響員工績效的真正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改善措施?是經理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本文的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員工知道自己的績效不佳嗎?通常,員工認識到錯誤的存在,也愿意去改正,但他們并認為那是問題。
假設我是管理工廠后勤的負責人,由于天氣炎熱,導致用電量過多,電力負荷不足,經常停電。我的領導找我來談話,“小趙,最近工廠停電,這不正常,趕快去修。”于是我領了命就去組織修理,半個小時后,故障排除了,電力又正常運行了。我也認識到停電造成停產是一個錯誤,但我不一定認識到這是個問題,我能認識到的可能是壞了就去組織維修,修好了就沒事了。由于我沒有認識到這是個問題,所以我就不會想到要系統(tǒng)檢查電力系統(tǒng),是否增加變壓器容量,是否要更換線路,是否要限制某些不必要的用電浪費,而我只知道去修理壞掉的地方。這就是績效問題。需要通過績效分析去發(fā)現真正的原因。
所以,你要想知道員工是否清楚自己的績效不佳,最好的辦法是問他們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工作績效如何?”
“你如何衡量你的表現?”
“當你做錯事時,你怎么知道?”
“敘述一下怎樣才叫好的表現?”
“敘述一下怎樣才叫不好的表現?”
在這個前提的基礎上,我們來對員工的績效進一步分析,通常,影響員工績效不佳的原因有16個,下面我逐一進行闡述。
第一個原因:員工不知道該做什么
這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員工不知道該做什么通常有四個答案:
1、員工不知道什么是該做的;
2、員工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
3、員工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
4、員工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完成。
最后一個原因是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不知道什么才叫完成,所以,可能的情況是,任務安排下去了,員工也在做,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和經理要的東西差距很大。知識型員工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不像車工、鉗工、木工那樣有明確具體的標準,知識型員工做的工作的要求通常都在經理的腦子里,如果經理沒有詳細地告訴他們要做什么,那么員工是無法準確地知道什么才叫完成的。
另外,你在安排工作的時候用過“不趕”、“不著急”、“你自己看著安排”這樣的字眼嗎?效果如何?例如,經理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員工問經理:“什么時候要?”經理順口說了一句“不著急”。于是這個員工就認為可以放兩天再做也沒事,領了任務就去做其他他認為更重要的事情去了。沒想到的是,沒過三個小時,經理就來催:“小王,怎么樣,我安排你的工作做完了嗎?趕快給我,領導要看。”可以想象的結果是,小王肯定會很郁悶,甚至會很憤怒,心里會想,這個家伙,剛剛還說不著急呢,轉眼就和我要結果。
一個模糊的詞語是無法讓人理解的,經理的“不著急”也許意味著三個小時以內,而小王心目中的“不著急”可能就意味著兩三天了,作為經理,你無法控制別人想什么,但你可以控制別人做什么,你要做的就是明確地告訴員工你的截止期限。只有這樣,小王才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規(guī)劃自己的工作,完成經理交給的任務。
所以,經理在安排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標準、開始時間、截止時間,給員工一個清楚的指令。
第二個原因:員工不知道該怎么做
員工不知道怎么是因為知識、經驗和技能不足。很多企業(yè)在培訓之后,并沒有對員工進行測驗,員工是否掌握了技能,是否可以把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對于這些經理沒有明確的認識。通常,員工帶著耳朵聽課,聽完了也就完了,甚至筆記都不做,更別說課后的練習了。知、信、行之間是有現有順序的,員工知道了才會信,信了才會去行動。但是企業(yè)的培訓往往只是停留在知的層面,甚至員工知了沒有,知道了多少,企業(yè)也無從知道,因為沒有任何形式的考試測驗。這是其一。
其二,企業(yè)會讓一些有經驗的人培訓新人,但是企業(yè)沒有考慮一個問題,讓有經驗的人去教新人,那么,誰來教這些有經驗的人如何培訓新人的方法。這些人是否具備講課的技能,是否知道如何能把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員工,如何對員工進行測驗?這也是企業(yè)經常忽略的問題之一。
其三,知道會去做是不一樣的。知道了并不一定保證就會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書本上學習到游泳的知識,我們甚至可以把游泳的知識掌握的很深厚,但是當我們下水的時候,還是會被嗆幾口水,還是會沉下去卻浮不上來。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書本上,從老師那里,掌握大量的駕駛汽車的知識,但是我們能馬上開車嗎。
所以,知道了沒有去訓練,沒有實戰(zhàn)的經驗,同樣會導致不知道該如何做。經理要對員工進行測驗,給員工練習的機會,輔導員工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
第三個原因:員工不知道為什么做
員工經常會做一些任務性的工作,但是做這些工作意味著什么,很少有人告訴他們,他們也很少能自己思考透徹。經常聽到的說法是:“問那么多干嘛,只管去做就是了。”
由于員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標、公司的業(yè)績及價值之間的聯系,員工通常沒有動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經常停留在淺層次,只是干了一些活,但是沒有體現價值,沒有體現出所做的工作對公司的貢獻。
如果員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對公司意味著什么收益,做不好會帶來什么風險,他們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和經理的要求不吻合,最后導致員工績效不佳。
中松義郎的目標一致理論明確地講了這個意思,只有員工的目標和組織的目標相一致時,員工的潛能才會得到更大的發(fā)揮,員工的績效才會更棒。
德魯克說,員工在工作的時候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對組織的貢獻。因此,從貢獻的角度而不是任務的角度考慮問題,員工的思路才會更開闊,績效表現才會更好。
所以,經理要讓員工明白自己的工作對組織意味著什么,把員工的工作對組織的價值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