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專題黑板報——小紙盒重生記
小紙盒重生記——一個被“拋棄”的牛奶盒之旅
我是一個被“喝掉”的牛奶紙盒,不諳世事,不知道要去何方。聽說,家里的垃圾筐、小區(qū)的分類垃圾桶都只是我接下來旅程的一部分,接下來還有什么?就請跟著我一起來了解吧。
家庭,垃圾的誕生地
剛被喝完后,我身邊還有很多“垃圾”兄弟,吃剩的魚香肉絲、香蕉皮和半碗已經有點干癟的剩飯。聽說主人是一個細心且有公德心的垃圾分類愛好者,所以,我應該不會和淌著湯汁的“濕垃圾”呆在一起了。“人”以食為天,在大快朵頤之后,這些餐廚垃圾通常伴隨著“湯湯水水”,放久了會產生污水和臭氣,滋生病菌、蚊蠅,還容易導致疾病傳播,不小心沖進下水管道,還容易造成堵塞……
當然,這些都將與我無關,因為“喝完吃盡的包裝紙盒”——也就是我會和之前的易拉罐、啤酒瓶、餅干袋一起被歸為“干垃圾”。哦,還有用完的被倒空的洗發(fā)水、沐浴液、牙膏的瓶瓶罐罐,都被一起放進一個專門收集可回收垃圾的紙袋中。“半碗干飯兄”也想趁亂混進來?對不起,再“干”你也是廚余垃圾“濕垃圾”,還是乖乖的在廚房的垃圾桶候命吧。 垃圾分類的第一步,關鍵就是在家區(qū)別垃圾的“干濕”。
社區(qū),垃圾的集散地
當家里的存貨足夠多了,主人就領著大袋小袋的垃圾,讓我們分別“出山”。走出家門其實是我們作為“有為垃圾”的新起點,在“垃圾分類新時代”,我們將從社區(qū)開始進入新崗位發(fā)揮“余熱”。我最先見到的是可回收垃圾家族的新朋友——幾本外表光鮮的過期雜志、幾張樸素無華的舊報紙、裝電腦的紙箱,還有幾件破舊的衣服。
“見過世面”的報紙兄告訴我們:判斷一個社區(qū)的垃圾分類系統(tǒng)是否完善,首先要看垃圾桶的安放是否合理。如垃圾分類自動化較高的日本,某些城市會把一只襪子和兩只“沒有穿破、左右腳搭配”的襪子分開來放,分別是“可燃物”和“舊衣料”。
中國目前還沒有那么繁瑣的分類要求,通常分為可回收、廚余、有害和其他。為了更好的控制垃圾的分類,一些試點社區(qū)在發(fā)放的垃圾袋上印了各家的門牌號,來一把垃圾“實名制”,督促社區(qū)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2012年3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今后,北京人民將逐漸開始“多扔垃圾多收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分類計價原則。
用不同的“桶”裝不同的垃圾,就是垃圾分類的第二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分揀中心,垃圾的分封地
每天到了特定的時刻,迎接我們的專車就會到來。廚余垃圾由環(huán)衛(wèi)部門專車送往相關企業(yè)生產化肥或飼料,其他的垃圾經二次分揀,挑出混在其中的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玻璃、廢舊衣物后,進行壓縮、濾去水分、縮小體積,由環(huán)衛(wèi)部門負責統(tǒng)一填埋或焚燒。
垃圾的分揀,是實現(xiàn)變廢為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其中就包括把作為再生紙源料的我挑選出來。垃圾分揀站里,我和其他的可回收垃圾伙伴一起見證了這一過程。別以為被扔掉的都是“廢物”,要知道26. 5萬噸廢鋼可以建造36個埃菲爾鐵塔,6000噸廢鋁可以生產74架波音747,28. 5萬噸廢紙等于人民銀行1300萬本卷宗用紙的30倍,120萬噸玻璃可以建造254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而我也絕對不是廢物點心,而是正宗的“寶”,除了可以做成再生紙,我還可以變身塑木板材、鋁粉、塑料粒子,絕對讓人刮目相看。
末端處理,垃圾的轉生地
分揀之后,可再生利用的垃圾進入再生流程,不可再生的垃圾們則面臨著三種最終命運,填埋、堆肥、焚燒;目前,三種處理的比例分別為90%、8%、2%。
填埋是大量消納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費用低,方法簡單,目前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fā)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焚燒是將垃圾置于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于發(fā)電和供暖。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殘灰約占焚燒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別以為這些“灰”就沒用了,其中很多可以成為優(yōu)質磷肥。
像我這樣的牛奶飲料紙盒也許是“運氣”最好的一類,可以完全再生利用,然后變身成紙板、椅子甚至工藝品。當然,我的幸運源自最初主人合理的分類。如果當初被混在剩飯剩菜或者其他垃圾中被扔了出來,很可能影響再生資源的利用效果,或者就干脆被埋在垃圾填埋場,被不幸地掩埋……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