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七夕民間習俗推薦
七夕為什么叫乞巧節(jié)?
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jié)并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jié)首先是女子的節(jié)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jù)《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jié)為乞巧棚!逼涫r可見一斑!捌蚯伞被顒,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jié)彩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后丟枚小針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jié)又演變?yōu)椤捌吣飼,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面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于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游人評賞,然后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七夕民間習俗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jié)日,有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稍晚于“穿針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時。
2、投針驗巧
明《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3、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lián)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里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
4、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5、七姐誕
廣州舊時過七巧節(jié)非常熱鬧。姑娘們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浸泡,使之發(fā)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6、婦女洗發(fā)
婦女七夕洗發(fā),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女性在這天沐發(fā),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里的圣水凈發(fā),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jié)時的露水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民間習俗】相關(guān)文章:
大雪的民間習俗簡介12-09
民間習俗諺語201607-21
閩南民間的“補冬”習俗介紹11-09
中秋民間拜月習俗的來歷06-13
中秋節(jié)的民間習俗介紹06-20
林州民間的春節(jié)習俗03-21
中秋節(jié)民間習俗大全06-01
重陽節(jié)民間習俗活動大全06-08
北方二月二的民間習俗03-17
從詩文解析唐代民間體育習俗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