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食俗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jié)令的眾多食俗。
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杜甫《立春》詩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周密《武林舊事》載:“后苑辦造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珰,翠柳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
春盤晉代已有,那時稱“五辛盤”。五辛廣義講是指五種辛辣(蔥、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盤,服食五辛可殺菌驅(qū)寒。那時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于一個盤內(nèi)。到唐宋時吃春盤春餅之風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餅賜予百官近臣,宋人陳元靚撰《歲時廣記》稱:“立春前一日,大內(nèi)出春餅,并以酒賜近臣。”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精致。至清代時,皇帝也以春餅春盤賞賜丹臣近侍,受賜者感涕不盡。
這種吃春盤春餅之俗,傳向民間,更以食餅制菜并相互饋贈為樂。清代的《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載: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雞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餅卷而食之。這正是清末民國時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餅應(yīng)景咬春之節(jié)俗,至今北京仍傳承著此食俗,俗話有“打春吃春餅”之語。
說到春餅,過去講究的人家到鍋餅鋪去買。聽老人們講,民國初時北京西單報子街有一家叫“寶元齋”的蒸鍋鋪,那兒烙的春餅,質(zhì)料地道,手藝精湛,在京城堪稱首屈一指,買回家稍加熱,夾上羊角蔥絲,抹上六必居的`甜面醬,夾上“合子菜”,來碗小米粥一吃,那才是一頓節(jié)令美食。
如今吃春餅隨時可在家庭中自制,可用溫水燙面烙制或蒸制,形狀可大如團扇,小如碗碟大小,一公斤面粉約可烙出十六合,兩頁為一合。烙時每張餅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吃時則很容易揭開。菜俗稱“和菜”(即古稱春盤),除必備有蔥絲甜面醬外,其他菜可據(jù)一家人愛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葷素齊全。其中熱菜應(yīng)必有炒粉絲豆芽、攤黃菜(雞蛋)、炒韭菜,有豆腐干則最好。食春盤春餅,老北京最講究一定要卷成筒狀,從頭吃到尾,俗語叫“有頭有尾”。立春日,闔家圍桌食之其樂無窮。
炸春卷,亦是古代裝春盤內(nèi)的傳統(tǒng)節(jié)令食品!稓q時廣記》云:“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以肉或素做餡……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后來蠶字音諧轉(zhuǎn)化為卷,即當今常吃的“春卷”。古時常用椿樹的嫩芽為餡,元代用羊肉為餡,現(xiàn)今則多以豬肉、豆芽、韭菜、韭黃等為餡,外焦內(nèi)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咬春之俗還有嚼吃蘿卜。《燕京歲時記》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蘿卜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卜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于軟化血管,降血脂穩(wěn)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yǎng)、健身、祛病之功。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時眾人嚼吃蘿卜的本來用意吧。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舊京時以南苑大紅門的蘿卜最受歡迎,俗有“大紅門的蘿卜叫京門”之俗語。
立春食俗
老北京時賣蘿卜的小販和農(nóng)民常挑擔或推著挑子車串胡同叫賣:“水蘿卜哎,又脆又甜喲!”主婦們出院門挑好蘿卜后,小販用小塊刀先嘎巴一刀將“心里美”一刀去頂,再飛快幾刀旋開蘿卜皮,不切斷再將紅蘿卜芯按方格樣兒橫豎幾刀切成方形條狀,整個蘿卜被切成好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花,非常好看。當拿回家全家掰開嘎巴、嘎巴咬著吃,那可真是又脆又甜又有點辣的極水靈的好春令食品。
【立春食俗】相關(guān)文章:
中秋食俗 節(jié)日手抄報08-08
雅與俗播音主持方式08-14
俗世奇人讀后感02-15
半歲寶寶輔食食譜08-27
寶寶輔食添加指導08-14
寶寶輔食添加順序08-14
何時添加嬰兒輔食09-07
嬰兒輔食何時添加08-31
麻食怎么做?10-07
淺談地攤食市文化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