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端午節(jié)是怎么度過的
日本也有端午節(jié)。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的貴族階層首先引進了中國的端午節(jié)。后來,這個節(jié)日傳入民間。江戶時代,端午節(jié)的各項要素已經(jīng)普遍存在于日本民間生活之中。
日本主要的端午習俗包括:吃粽子和柏葉餅。有些地區(qū)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檐上,或放在房頂上。有些地區(qū)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傳統(tǒng)的日本浴池在端午都要把菖蒲切成段放進水池中。這些都與中國端午節(jié)習俗基本一致。鹿兒島五月五日的時候,母親背著不到一歲的小女孩出門,在外邊跳一種名叫“幼女祭”的圓圈舞。類似于中國南北方普遍存在的帶孩子回外婆家“躲端午”的習俗。
日本沖繩有端午競渡習俗,稱為“哈利”。長崎的“爬龍”活動就是競渡。這都是從中國傳入的。當然,與中國一樣,日本的競渡活動并不都是在端午節(jié)進行。像對馬、島根等地區(qū)的競渡日期不是端午節(jié),內(nèi)容也是日本特有的神社祭祀儀式之一,這些恐怕是日本文化固有的。
日本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是,掛鯉魚旗,擺武士偶人。在日本,端午節(jié)主要是男孩子的節(jié)日,三月三是女兒節(jié)。所以,每到端午節(jié),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出鯉魚形狀的旗子,有一個男孩掛一條。從鯉魚旗的數(shù)量可以知道此戶人家有多少個男孩子。家里還要擺出相應數(shù)量的武士偶人,表示孩子未來能成為武士。不過,有的日本學者認為:原始的武士偶人可能是用來轉移污穢和災難的,就是把它們?nèi)拥浇哟蠛@。這和中國民間的“躲避災星”、“扔災”習俗是一致的。
日本的端午節(jié)又稱兒童節(jié),是男孩子的節(jié)日。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豎起鯉魚旗,吃粽子和柏葉餅來祝賀。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望子成龍”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xiàn)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健壯地游。另外,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說到避邪,還有著這么一段傳說:從前,有個叫平舒王的'君主,誅殺了一個不忠之臣,這個奸臣死后化為一條毒蛇,不斷害人。有個有智謀的大臣,頭戴紅色的蛇頭,身上灑滿菖蒲酒與之激戰(zhàn),最終制服了毒蛇。
從此,在端午節(jié)時,插菖蒲、熏艾葉、喝菖蒲酒,就流傳開來,成為傳統(tǒng)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 端午的習慣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以后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到現(xiàn)在,與中國的意義大不相同了。中國是在陰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為紀念屈原而吃粽子和舉行賽龍舟活動的;在日本,主要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菖蒲因為葉子的形狀像劍,被用來避邪的。其實依我看,菖蒲是中藥,能夠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日本端午節(jié)又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jié)日。至于為什么端午節(jié)定在5月5日,老板也說不上,或許是從中國傳過來變了樣也未可知。 雖說中日兩國的端午節(jié)意義已不相同了,但中日兩國的文化還是源遠流長。就說端午節(jié)吧,中國有插艾蒿避邪風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說;中國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日本有掛鯉魚旗的風俗。所以我們在日本過端午節(jié)嚼“粽子”,也是越嚼越有味。
【日本人的端午節(jié)是怎么度過的】相關文章:
新西蘭留學怎么度過適應期11-02
日本人是如何接打電話的-日本電話禮儀11-09
日本人談判的風格06-15
新站怎么安穩(wěn)的度過沙盒效應時期08-08
與日本人談判的技巧06-15
加拿大留學怎么度過艱難的語言緩沖期11-02
齲齒是怎么形成的11-13
日本人在職場的禮儀12-01
日本人經(jīng)常搞錯的漢字讀法08-13
狗狗的淚痕是怎么出現(xiàn)的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