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文化:端午節(jié)與艾蒿
端午節(jié),俗稱五月節(jié)。艾蒿又名蘄艾、香艾、艾葉等。我國過端午節(jié)的歷史較早,源于中原。北方各民族過端午節(jié),在遼金時代就有記載了。端午的“端”是開始的意思。過去以干支紀年,正月為寅月,五月為午月。
五月初五,過去歷法上,五午相通,在陰陽五行中,午又為火,《奉天通志》上說:“二午相屬為火旺之相,過旺則為毒。”
舊《安圖縣志》載“此日瘟神下界”,百病發(fā)生。此日又為五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癩蛤蟆,它們都是毒蟲,能給人類帶來諸多災難。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百草在五月節(jié)前,基本都可以食用,五月節(jié)后毒性和藥性大了,食用時要慎重。
因此,人們要在五月里,尤其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采取諸多措施避邪和防毒,如戴五彩線索、戴荷包、扎小掃帚、掛紙葫蘆、貼倒災葫蘆畫、貼葫蘆符、掛五虎花佩護身符,在門窗上插蒲葉和艾蒿等。
艾蒿,各地山岡上都有。艾蒿是一種藥材,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中醫(yī)還用燃燒的艾絨炙烤穴位治病。老吉林人在這一天早晨,都比誰起得早,先到江邊、河邊、井邊用水擦把臉,然后登山采艾蒿。青少年婦女則結(jié)伴而行,邊歌邊登山,也不失為一種樂趣。有的人在見到第一棵艾蒿時,將艾葉上的露水拈來在眼睛上,說是明目,抹在額頭上,說是去頭瘋。還有人將艾葉塞進耳中,說是一年中不受蟲害;丶液笥冒锱菟,洗手洗臉,也有祛病的意思。
采回艾蒿后,再在低洼的水邊采上一兩葉蒲草和幾根蒲棒。據(jù)說蒲草為劍,艾蒿扎束似人似虎,叫艾人和艾虎,插在房檐的檐草中,或掛于外面的大門上,用以避邪。有的一掛幾乎一年,到來年的五月節(jié)才除舊換新。在采不到艾蒿的`平原地區(qū),則用桃樹枝、楊樹枝、柳樹枝、榆樹枝代替,插于房檐上。
年齡大一點的滿族婦女則將艾蒿葉梗折一段,插于發(fā)髻上,漢族婦女夾在耳朵上,年齡小的婦女和女孩則將艾葉與絹花、紙花戴滿頭,招搖而行,甚是好看。
在這一天,人們還將艾葉引入食品中。明朝就有了用艾葉水做的艾香粽子。清朝時在餑餑作坊中制作五毒餅出售。五毒餅實際上就是酥餅,只不過餅上用紅色印上五毒的圖案而已。吉林的朝鮮族在這一天還做艾糕,也叫蒿糕,將采來的新嫩艾葉剁碎,和以大米面做蒸糕。
艾葉搗碎成絨后,用手捻成圈形的絨繩,除可以用于炙烤治病外,還可以做火繩,用于點煙、點火做飯。將采得多的艾蒿曬干,編辮捻成繩狀,掛于門旁,除有熏蠅蚊的作用外,還寓意為鞭子,可驅(qū)邪趕鬼。上山獵捕、挖參之人,都要帶上艾繩,除取火外,晚上點燃,掛在馬架子、窩棚外,可以防蚊蟲、毒蛇等。
在城中,人們不愿上山采蒿,也有鄉(xiāng)下人或城中青少年采來到城里賣的,老吉林人在這一天就能聽到童聲童氣的叫賣聲:“菖蒲,艾蒿,一年一遭……”
歷史上多有詩人吟詠端午節(jié)與艾蒿。繼“吉林三杰”之后,遼寧人顧吉昌于1930年來吉林,與金毓黻等人入吉林冷社和江天詩社。他所著的《雞塞集》中,有三首詩是詠艾蒿的,將端午節(jié)與采艾及掛艾習俗記了下來。其一為《采艾》:“未能免俗與今同,率小兒孫越岺東,采得芄芄新綠艾,為人為虎佩身中。”其二為《艾人》:“搏艾為人事亦奇,家家防疫系門楣,果能驅(qū)鬼無災恙,天下應多不死兒。”其三為《艾虎》:“尋常一樣三年艾,今日妝成百姓王,不有閨中夸斗巧,如何草木亦生光。”
【端午節(jié)文化:端午節(jié)與艾蒿】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原文化形態(tài)08-12
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風俗08-12
端午節(jié)諺語12-19
端午節(jié)圖片11-26
端午節(jié)的英語范文:兒時的端午節(jié)08-08
文化與文化載體之淺談11-02
有關(guān)端午節(jié)征文12-21
端午節(jié)民間諺語08-12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