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所得稅七種常見稅務處理方式
所得稅中常見的稅務處理類型有征稅處理、遞延處理、免稅處理、不征稅處理、非股東投資處理、緩征處理、分期確認收入處理。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guī)淼乃枚惼叻N常見稅務處理方式的知識,歡迎閱讀。
征稅處理
征稅處理指按納稅人出售資產時按照資產出售收入與出售資產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確認資產出售收益的稅務處理作法。征稅處理又可細分為一次性確認收益與分期確認收益兩種具體類型。
一次性確認收益稅務處理方式如同其名,納稅人在出售資產時將資產出售收入與扣除額同時計入出售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中。如A企業(yè)擁有一項資產的計稅基礎是100元,市場價值150元,2015年,該企業(yè)按該項資產的市場價值將該項資產出售給B企業(yè),2015年,A企業(yè)確認資產出售所得為150-100=50元;B企業(yè)確認持有該項資產的計稅基礎是150元。
分期銷售處理指資產出售收益分年度計入應納稅所得稅額。接上例,如果A公司與B公司約定分兩年平均結算,則2015年,A公司確認資產出售收益是75-50=25元,2016年也確認資產出售收益25元。美國稅法規(guī)定這種稅務處理方式不適用于存貨銷售,或有對價即對賭協(xié)議適用的稅務處理方式主要就是這種。
遞延處理
遞延處理是指稅法認為納稅人在交易中實現了所得,但依稅法中遞延納稅規(guī)則,允許納稅人不確認資產出售所得或損失。如企業(yè)合并,稅法認為企業(yè)合并是財產交換,但對于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企業(yè)合并,稅法允許當事人作遞延納稅處理。具體處理作法如下例如示:
假設T企業(yè)股東s持有被合并企業(yè)T股權的計稅基礎是100元,T股權的市場價值是150元;T企業(yè)擁有資產的計稅基礎120元,負債帳面價值20元。收購企業(yè)P向T企業(yè)股東定向增發(fā)股票收購T企業(yè)。假設本項交易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條件,具體稅務處理作法:
(1)T企業(yè)股東S的稅收結果。S在本次交易中實現了所得150-100=50元,但按照遞延納稅規(guī)則,S可以不確認此次交易所得50元;S按替代法確認合并中取得的P股權的計稅基礎,合并前,S持有T企業(yè)股權的計稅基礎是100元,合并后,S持有P企業(yè)股權的計稅基礎也是100元。
(2)T企業(yè)稅收結果。T企業(yè)不需要確認所得與損失。
(3)收購企業(yè)P稅收結果。P不需要確認所得或損失,T企業(yè)資產和負債并入P后,P按結轉法加以確認和計量,合并前T企業(yè)持有資產的計稅基礎是120元,合并后P企業(yè)持有這些合并資產的計稅基礎也是120元。T企業(yè)負債的價值也照此類推,原額結轉。
免稅處理
免稅處理指出售方按一般處理方式確認資產出售所得,然后,再通過免稅收入予以沖回或以稅前扣除予以抵回的處理作法。如A企業(yè)出售某項稅法規(guī)定屬于免稅的資產,該項資產的計稅基礎是100,市場價值150元。A企業(yè)確認資產出售所得150-100=50元,同時再在納稅申報表調減50元,B企業(yè)確認持有該項資產的計稅基礎為150元。
不征稅處理
不征稅處理指企業(yè)收到非股東投入資本的稅務處理方式,典型的情形如政府補助。我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的不征稅收入對應的就是不征稅處理。把握這種處理作法的要點企業(yè)取得的款項(payments)的計稅基礎為零,如果取得的款項是財產,該項財產的計稅基礎記為零,如果取得的款項是現金,用這筆現金購買的財產的計稅基礎確認為零,用這筆現金支付費用,這筆費用的扣除額為零。
非股東投資處理
非股東投資處理指國資委投資或分配時,完全不考慮所得課稅問題。如國資委投資時,即使出資財產的計稅基礎與投資時的財稅公允價值、或者投資確定的價值有差額,也不需要考慮確認投資收益問題,其他投資人投資時,需要考慮出資財產溢價課稅問題。這種作法是我國特有的稅務處理方式。
緩征處理
緩征處理指的是依據稅收征管法的規(guī)定,納稅人因困難等因素,無法繳納到期稅款,經有權機關批準,予以緩征的稅務處理作法。我國征管法規(guī)定的緩征期為三個月。
分期納稅處理
分期納稅處理指是發(fā)生了納稅義務,經有機稅務機關批準,分期進行繳納的稅務處理方式。這種作法是近期才出現的,如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稅務處理、符合一定條件的債務重組稅務處理、符合一定條件的以資產或股權向境外投資稅務處理等等。
這種處理方式實際上和緩征稅務處理方式類似,但后者是征法法規(guī)定的,而前者都是由稅收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文件的法律效力值得商榷。
以上稅務處理作法都是以資產交易為核心展開的分析,企業(yè)所得稅中還有一些有特定的稅務處理,如分配處理等,本部分內容未作討論,在企業(yè)所得稅章節(jié)中予以詳細討論。
交易對價中含有承擔賣方債務情形下的的一般稅務處理方法。在資產買賣中,若合同約定買方需承擔賣方的債務,買方替售方承擔的債務相當于買方向賣方支付現金。如A企業(yè)有一項資產,計稅基礎100元,市場價值150元;B企業(yè)有意購買,支付對價是現金30元,另外還需替A企業(yè)承擔外債120元。A企業(yè)確認資產出售所得150元,B企業(yè)確認持有該資產的計稅基礎是150元。
【所得稅七種常見稅務處理方式】相關文章:
常見的稅務知識09-21
七種常見的漢字字體設計技巧10-05
新三板掛牌常見稅務問題應對及稅務策劃08-03
擬上市公司常見稅務問題09-19
新辦企業(yè)常見的幾個稅務問題07-03
稅務籌劃常見八大漏洞09-23
七種常見中草藥幫你補足維生素06-22
2016中考語文最常見的七種考試失誤08-08
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的六個方面07-22
CEO必須的處理方式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