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化解寶寶在幼兒園中受的委屈
不少父母抱怨:才上幾天幼兒園,孩子就多次向我述了他的委屈,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這的確令父母們很頭痛,如果處理不當,一旦孩子積累了一定的怨氣,不去幼兒園了,那就有得頭痛了。
父母該怎么做?
專家建議:幼兒園如同一個小社會,學會同別人打交道,這也是讓孩子去幼兒園學習的內(nèi)容之一。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受些小委屈,回家向父母告狀,可以根據(jù)孩子情緒采取以下的方法:
1、要注意傾聽:有些小委屈,孩子可能只要宣泄一下,父母聽后,也只需作些簡單地解釋,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好的行為,即可;
2、應(yīng)冷靜對待:有時,孩子發(fā)脾氣怎樣哄都沒用,就得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等過去了,再讓他講出來,并給他適當?shù)匕矒岷徒忉?
3、多溝通:不要每次接到孩子就匆匆離開,可以向老師多了解一些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也不必緊張,更不必過于拘泥細節(jié),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在幼兒園里身心愉悅地生活。
有理有據(jù)
1、孩子的遭遇真?zhèn)未_認是第一位的。
孩子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主觀或者客觀原因?qū)σ患虑榈拿枋鍪遣徽鎸嵉摹?/p>
例如孩子自我認為自己受到了委屈,那么就會把他們的責任過分夸大;
例如孩子怕被父母責怪、笑話等等就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例如孩子表達能力不夠使得問題在表述的過程中完全脫離了真實情況……
諸如此類情況生活中并不少見。
無論是幼兒園階段還是上學之后,父母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安慰孩子(意不意外?)然后是確認事情的真?zhèn)我约斑^程。
通過同學的父母或者直接詢問老師都是可以得到更全面、準確信息的。
溝通時候需要注意多問、多聽,先不著急表態(tài)——自己的態(tài)度越是淡定對方就越是容易說出全部的問題,一旦自己有過激言行,對方會考慮到一些綜合影響就有可能給你選擇性的說。
2、從“教育”本身講理
如果孩子確實是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那么我要從教育本身去跟老師交涉,而不要一味從自身處罰。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其他孩子都有了小禮物或者小獎勵,而自己孩子沒有獲得。這個時候父母大談自己自己孩子多委屈、遭受不公平待遇多難受,除了譴責的意味之外就只能是跟老師“要”一份補上而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貌似得到了“禮物”,但是卻失去了更多,例如規(guī)則意識、例如團隊精神、例如自信和勇氣的鍛煉等等——因為他們相信父母可以替自己做很多事情,哪怕自己得不到的也可以通過父母爭取到。
所以如果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父母應(yīng)該跟老師這樣說會更好一些:
1、感謝老師通過禮物來激勵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2、對自孩子沒有做到表示擔憂和傷心;
3、希望老師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讓孩子再去爭取一次;
4、自己也會鼓勵孩子去完成這樣的一次機會。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感觸,至于能否“提高”這種事情很難說,但是只要去做了,那么就是一種進步、一分收獲。
父母跟孩子老師之間應(yīng)該是一種“合作”的關(guān)系,即我們?nèi)ヅ浜侠蠋煹耐瑫r也可以希望老師在能力范圍內(nèi)來配合我們。如此一來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育,而不是學校是學校(無論是幼兒園還是上學后)的,家庭是家庭的,這兩者之間沒有交集或者交集太少都是不利于孩子教育的。
而如果我們不從“教育”入手,那就是能從“氣”入手了,那會怎樣?
無外乎要么逼迫、要么威脅、要么譴責……最終誰又能在這件事情上得到受益?
沒有受益的事情,我們何必勞心勞神去做呢?
3、如果牽扯到了法律法規(guī)
如果孩子遭受到的問題已經(jīng)上升到了需要法律法規(guī)來解決問題,那么事情其實反而更容易解決了——那就按照法律法規(guī)來解決就好了。
除非問題很嚴重,否則只照章辦事。
如果問題比較嚴重,這點我不會勸家長冷靜的,因為我本人也做不到。
所以,“有理有據(jù)”第一步要確認事情的始末,第二步安慰孩子不要讓孩子受到太多的負面影響,第三步跟老師溝通解決問題。如果問題真的很嚴重,縱然我們做出了過激行為,那最終還是需要法律法規(guī)來解決問題。
不卑不亢
所謂不憋不卡主要是面對三個主要對象:
1、對孩子
當孩子收到了委屈的時候,父母比較常見的表現(xiàn)往往是兩個極端——要么無底線的去哄孩子,通過各種承諾、利誘來換取孩子的心情轉(zhuǎn)變;要么“譴責受害者”,孩子非但得不到安慰,反而被父母批評一頓,例如“為什么別人沒事兒就你有問題?”“你怎么就這么多事?”……
這樣都不好!
前者是培養(yǎng)“熊孩子”的畢竟之路,后者則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怯懦。
比較好的方式應(yīng)該是首先去安慰孩子,但是需要注意不要通過去過分的批評他人來換取孩子心理上的平衡,這種“精神勝利法”要不得。安慰孩子的重點在于讓孩子相信我們“感同身受”,所以非常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請他們不要擔心,因為孩子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都是最棒的,最優(yōu)秀的,而且我們相信孩子還會更加的優(yōu)秀的。
讓孩子相信無論他們遭受了什么樣的困難,父母是他們最值得信任、傾訴、尋求幫助的對象,并且他們非常愿意這么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
只有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做父母的才能夠在未來給予孩子更多的積極引導(dǎo)和幫助。
當我們判定問題需要去解決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講我們會和他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有我們?nèi)ソo他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聽取孩子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當然,用不用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判斷)最后讓孩子相信我們最終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的。
2、對家人
這里怎么還跟“家人”有關(guān)系了呢?
太有關(guān)系了!
幾乎大多數(shù)家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尤其是初期(沒上學之前)意見是非常不統(tǒng)一的,這不光是在“學習”上,在禮儀、行為、品德等等方面也會存在諸多認識上的差異。
比如去年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的一起案例:
一名學生跟其他同學鬧了矛盾,問題原本都解決了,孩子們也都沒事兒了,而且孩子父母都表示理解了,但是老人卻發(fā)火了,會因為他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老師處理不夠公平,并且老人不但很惱火,還自己跑到學校等放學后老師送學生出來上去就把老師給打了……
這下簡單的問題被超級復(fù)雜化了。
普通的學生之間的矛盾,一下變成了違法犯罪案件了……
所以,特別是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非常有必要跟家人明確處理意見,避免我們內(nèi)部都意見不統(tǒng)一。而這個意見的統(tǒng)一過程最好不要當著孩子面進行,這其中的道理相信我們做大人的應(yīng)該都能理解對吧?
3、對老師(或者學校)
當我們確認學校(老師)不是我們的敵人時,那就不要還沒開始就劍拔弩張,我們是要去解決問題的, 而不是去打架的,所以當我們準備好了之后去交涉的時候盡量做到“就事論事”。
除非對方難以溝通,否則盡量參考我上面說的“有理有據(jù)”處理。
如果確認對方有不當責任,那么也盡可能“先禮后兵”,看對方的態(tài)度。
真是這樣的話,建議全過程盡量錄音或者錄像。
因為我總覺得當下能夠冷靜說事兒的人好像不是很多了,搞不好大家就會暴走起來,到那個時候總是需要“證據(jù)”說話的,而不是嗓門的……
其實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可以將心比心的思考一下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一個“胡攪蠻纏”或者“自怨自艾”的人,和面對一個“不卑不亢”的人,同樣的交流,我們更愿意跟誰交流?更愿意相信跟誰的交流是有有意義、有效果的?
很顯然,是后者,不是嗎?
其實我們何必總是期待我們“對面”的人呢?我們自己也是可以成為那樣的人的。
因為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問題”,而不需要去解決“人”!
真的是要解決人,那就直接報警好了,何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您說是不是?
【化解寶寶在幼兒園中受的委屈】相關(guān)文章:
高考英語作文范文之化解矛盾(通用6篇)04-27
培養(yǎng)雙語寶寶的方法04-14
寶寶咳嗽護理要點01-17
寶寶囟門怎么護理07-27
怎樣鍛煉寶寶的平衡能力03-23
寶寶需要家人穩(wěn)定的照料08-21
寶寶學兒歌如何教03-17
立秋后寶寶穿衣指南08-08
輕松照顧寶寶的小技巧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