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把手教你如何排查硬件故障原因
一旦遇到電腦的硬件故障,很多初學者往往會覺得手足無措,搞不清楚故障的原因所在。為此小編總結了一些經驗,整理成文與朋友們共享。
1.教你一步一步檢修電腦硬件故障
事出有因引發(fā)硬件故障的原因
1.硬件本身質量不佳。粗糙的生產工藝、劣質的制作材料、非標準的規(guī)格尺寸等都是引發(fā)故障的隱藏因素。由此常常引發(fā)板卡上元件焊點的虛焊脫焊、插接件之間接觸不良、連接導線短路斷路等故障。
2.人為因素影響。操作人員的使用習慣和應用水平也不容小覷,例如帶電插拔設備、設備之間錯誤的插接方式、不正確的BIOS參數(shù)設置等均可導致硬件故障。
3.使用環(huán)境影響。這里的環(huán)境可以包括溫度、濕度、灰塵、電磁干擾、供電質量等方面。每一方面的影響都是嚴重的,例如過高的環(huán)境溫度無疑會嚴重影響設備的性能等等。
4.其他影響。由于設備的正常磨損和硬件老化也常常引發(fā)硬件故障。
步步為營檢修硬件故障的步驟
現(xiàn)在我們對硬件故障產生的原因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那么應該如何檢修這些故障呢?一般而言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先軟件后硬件
電腦發(fā)生故障后,一定要在排除軟件方面的原因(例如系統(tǒng)注冊表損壞、BIOS參數(shù)設置不當、硬盤主引導扇區(qū)損壞等)后再考慮硬件原因,否則很容易走彎路。
2.先外設后主機
由于外設原因引發(fā)的故障往往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和排除,可以先根據系統(tǒng)報錯信息檢查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等外部設備的各種連線和本身工作狀況。在排除外設方面的原因后,再來考慮主機。
3.先電源后部件
作為電腦主機的動力源泉,電源的作用很關鍵。電源功率不足、輸出電壓電流不正常等都會導致各種故障的發(fā)生。因此,應該在首先排除電源的問題后再考慮其他部件。
4.先簡單后復雜
目前的電腦硬件產品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容易損壞。因此在遇到硬件故障時,應該從最簡單的原因開始檢查。如各種線纜的連接情況是否正常、各種插卡是否存在接觸不良的情況等。在進行上述檢查后而故障依舊,這時方可考慮部件的電路部分或機械部分存在較復雜的故障。
對癥下藥檢修硬件故障的方法
1.軟件排障
由于軟件設置方面的原因導致硬件無法工作很常見,這時我們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還原BIOS參數(shù)至缺省設置(開機后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窗口→選中“LoadOptimizedDefaults”項→回車后按[Y]鍵確認→保存設置退出);
恢復注冊表(開機后按[F8]鍵→在啟動菜單中選擇“Commandpromptonly”方式啟動至純DOS模式下→鍵入“scanreg/restore”命令→選擇一個機器正常使用時的注冊表備份文件進行恢復);
排除硬件資源沖突(右擊[我的電腦]→[屬性]→在[設備管理器]標簽下找到并雙擊標有黃色感嘆號的設備名稱→在[資源]標簽下取消“使用自動的設置”選項并單擊[更改設置]按鈕→找到并分配一段不存在沖突的資源)。
2.用診斷軟件測試
即使用專門檢查、診斷硬件故障的工具軟件來幫助查找故障的原因,如NortonTools(諾頓工具箱)等。診斷軟件不但能夠檢查整機系統(tǒng)內部各個部件(如CPU、內存、主板、硬盤等)的運行狀況,還能檢查整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系統(tǒng)工作能力。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會給出詳盡的報告信息,便于我們尋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
3.直接觀察
即通過看、聽、摸、嗅等方式檢查比較明顯的故障。例如根據BIOS報警聲或Debug卡判斷故障發(fā)生的部位;觀察電源內是否有火花、異常聲音;檢查各種插頭是否松動、線纜是否破損、斷線或碰線;電路板上的元件是否發(fā)燙、燒焦、斷裂、脫焊虛焊;各種風扇是否運轉正常等。有的故障現(xiàn)象時隱時現(xiàn),可用橡皮榔頭輕敲有關元件,觀察故障現(xiàn)象的變化情況,以確定故障位置。
4.插拔替換
初步確定發(fā)生故障的位置后,可將被懷疑的部件或線纜重新插拔,以排除松動或接觸不良的原因。例如將板卡拆下后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然后重新插好;將各種線纜重新插拔等。如果經過插拔后不能排除故障,可使用相同功能型號的板卡替換有故障的板卡,以確定板卡本身已經損壞或是主板的插槽存在問題。然后根據情況更換板卡。
5.系統(tǒng)最小化
最嚴重的故障是機器開機后無任何顯示和報警信息,應用上述方法已無法判斷故障產生的原因。這時我們可以采取最小系統(tǒng)法進行診斷,即只安裝CPU、內存、顯卡、主板。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則在這四個關鍵部件中采用替換法查找存在故障的部件。如果能正常工作,再接硬盤……以此類推,直到找出引發(fā)故障的罪魁禍首。
以上是小編對檢修電腦硬件故障所作的一個大致總結。面對層出不窮的硬件故障,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冷靜分析,細心操作,對于大部分故障都是可以自己解決的。相信技術與經驗的沉淀也會使你逐漸成為一個高手的。
2. 賽揚D處理器配雙通道DDR有沒有意義?
答:賽揚D處理器具有533MHz前端總線以及256KB二級緩存,其規(guī)格較上一代的“賽揚四”處理器有了較大的改善,性能提升也非常明顯。也正因為如此,不少玩家都希望能夠通過合理的硬件搭配將賽揚D處理器的性能發(fā)揮到極致,其中是否應該為賽揚D搭配雙通道DDR內存成為了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們將通過理論分析和測試結果來解開大家心中的疑團。
一、理論分析
但從理論上計算,賽揚D處理器對系統(tǒng)內存帶寬的需求為533×64/8≈4.2(GB/s)。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采用Intel芯片組的P4主板來說,當處理器前端總線為533MHz時,此時芯片組會將內存頻率固定在333MHz上,即使大家使用的是DDR400內存也是如此。此時單通道DDR333內存所能提供的帶寬為333×64/8≈2.7(GB/s),雙通道DDR333內存所能提供的帶寬則達到了333×64/8×2≈5.3(GB/s)。很顯然,單從理論上分析的話,要想充分發(fā)揮賽揚D系列處理器的性能,大家應該使用雙通道DDR。如果只使用單通道DDR內存勢必會造成硬件規(guī)格上的瓶頸,從而制約處理器性能的發(fā)揮(常見處理器及內存總線帶寬列表如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結論僅僅是理論上的推導。在實際的使用當中,雙通道內存并不能真正實現(xiàn)兩倍于單通道內存的性能,單通道DDR333所能提供的實際帶寬也達不到2.7GB/s的理論值。換句話說,內存的性能在實際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發(fā)揮。同樣的,面向低端市場的賽揚D處理器對內存帶寬的要求與剛才我們計算的理論值也有一定的差距。為了充分驗證雙通道DDR對于賽揚D平臺的實際作用,我們還必須借鑒實際的測試結果來進行分析。
二、實測結果
下面的測試中主要使用了大家所熟悉的的PCMark04、BusinessWinstone2004以及3DMark03三款軟件來測試雙通道DDR內存對賽揚D平臺的影響,同時該測試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不同芯片組間的性能差距,對于大家購買賽揚D主板也同樣有指導意義。測試中除了主板、內存帶寬外,在處理器、內存容量、顯卡、硬盤等硬件規(guī)格上是完全相同的。
測試總結:從上述多項測試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體現(xiàn)系統(tǒng)整體性能的PCMark04測試中,搭配單通道DDR內存的的微星845PENeo-L、精英848P-A平臺的性能與搭配雙通道DDR的雙敏UPT880N和升技IS7-E平臺之間的性能差距并不明顯。同樣的情況還發(fā)生在了PCMark04CPU以及3DMark03測試中,前者主要用于測試處理器的性能,而后者則主要測試整個平臺的游戲性能,上述測試結果表明即使是單通道DDR也不會對賽揚D處理器的性能發(fā)揮造成太大的影響。小編認為,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賽揚D處理器的實際性能與高端P4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它對內存帶寬的需求并沒有達到4.2GB/s的理論值。
不過PCMark04Memory的測試結果還是讓我們看到了雙通道DDR內存在性能上的優(yōu)勢,雖然沒有獲得兩倍于單通道DDR的性能,但高達25%以上的性能提升還是能夠有效確保電腦在高負荷狀態(tài)下的性能發(fā)揮,只不過對于中低端用戶而言,讓電腦滿負荷運行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在BusinessWinstone2004測試中。i848P和i865PE保持了Intel芯片組在商用和磁盤性能上的一貫優(yōu)勢,而來自VIA的PT880和規(guī)格陳舊的i845PE則要稍遜一籌。
購買建議:從上述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雙通道DDR內存能夠為賽揚D平臺帶來一定的性能提升,但在賽揚D平臺上使用雙通道DDR內存的要求并不迫切。因此由于預算有限只能購買單條256MBDDR內存的賽揚D用戶不必因為沒有使用雙通道DDR而耿耿于懷。不過,如果大家原本就購買了支持雙通道內存的主板,同時計劃購買的內存容量也達到了512MB的話,那么兩條256MB內存的雙通道組合還是要比單通道DDR更加理想一些,這樣大家即使升級至P4E處理器也無需再購買內存。
芯片組方面,i845PE主板的表現(xiàn)多少還是讓我們感到有些驚喜,但考慮到i845PE芯片組陳舊的規(guī)格以及并不占優(yōu)勢的價格,我們建議大家最好不要購買這類主板產品。相比之下,i848P和PT880才是中低端賽揚D用戶的最佳選擇,這類主板不僅規(guī)格較高、性能優(yōu)秀,而且價格方面也多在450-550元之間。在這兩種芯片組之間,小編更傾向于能夠支持雙通道DDR以及SATARAID等功能的PT880。至于性能優(yōu)異的i865PE,如果大家資金充裕的話,它當然是我們的不二選擇。
3. 服務器硬件維護的一些小知識
1.開機順序
一般地說,系統(tǒng)開關機應嚴格遵循以下步驟:
打開總電源。
打開計算機機柜電源
打開外部設備電源(如磁盤陣列,磁帶庫等)
待外部設備自檢完成后,最后打開主機電源.
2.關機順序
進行操作系統(tǒng)的關閉(shutdown-h-y0)
關閉主機電源.
關閉外設電源.(如磁盤陣列,磁帶庫等)
關閉其他設備電源和機柜電源;
最后關閉總電源。
3.電纜連接注意事項
在進行電纜連接(插拔)時,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該電纜連接(或將要連接)的設備應當是沒有加電的,即應當先將設備的電源關掉,然后再進行電纜連接(插拔)操作。否則,如果帶電進行電纜連接,會造成對設備無法預料的損壞。
4.硬件故障診斷
在此介紹簡單的常見故障處理。
電纜連接
注意計算機及各外設之間連線接觸良好,不要無故拔插電纜;如果發(fā)生計算機不能識別某個設備,有可能是電纜的接觸問題。
硬件狀態(tài)指示燈
如果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可以觀察硬件狀態(tài)指示燈的情況。
開機后系統(tǒng)將自動完成自測試,診斷及引導啟動代碼。檢測順序大致為:高速緩存,中央處理器,總線,內存,I/O設備。當檢測到相關的硬件時,對應的顯示燈會亮。
硬盤,軟盤,磁帶機及光盤驅動器自檢時,能從前面板上看到相應的燈亮一下,表明系統(tǒng)已經識別到上述設備。相反,如果某驅動器的自檢燈沒亮,很可能是該設備有問題。
另外,主機背后的SCSI接口卡及網絡接口卡上的自檢指示燈亮為正常狀態(tài)。否則,可能該接口卡有問題。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問題。
錯誤代碼
每次開機后,系統(tǒng)都會進行硬件自檢及初始化,假如系統(tǒng)出現(xiàn)硬件故障,一般都不能正常啟動,并在液晶顯示屏及控制臺上相應的顯示出錯誤代碼及出錯信息。
若屏幕上出現(xiàn)ERROR且液晶顯示上出現(xiàn)FLT,表明有故障發(fā)生,應根據上述提示確定故障點。
絕大部分硬件錯誤都能在自檢時暴露出來,在液晶顯示及控制臺的左下角都有四位錯誤代碼:FLTxxxx。
分析這四位代碼可以進一步檢測出故障。
8. 你的Mac地址在哪里?
在實際工作中,技術人員經常需要知道所操作的設備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以便進行一些必要的操作。本文按照以下一些不同的系統(tǒng),給出一些發(fā)現(xiàn)Mac地址的方法,便于技術人員操作。
1、Solaris/SunOS
在Solaris和SunOS系統(tǒng)中,以太網的設備-般被稱為leO或ieO。為了找到以太網設備的Mac地址,首先使用者必須成為超級用戶,即root,就可以通過使用su命令實現(xiàn)了。然后再鍵入ifconfig-a并查看返回信息。例如:
#ifconfig-a
leO:flags=863mtu1500
inet131.225.80.209netmaskfffff800broadcast131.225.87.255
ether80:00:20:l0:d2:ae
注意:在Solaris和SunOS系統(tǒng)中,默認是去掉了Mac地址各個字段中的排在前面的0。在上面的例子中,這臺機器的實際Mac地址應該為:08:00:20:l0:d2:ae。
2、FreeBSD
在一個FreeBSD系統(tǒng)中,使用dmesg命令將顯示本機的Mac地址和其他一些信息。
3、Windows95/98
在Windows95系統(tǒng)中,如果安裝了TCP/IP協(xié)議,運行winipcfg(單擊“開始”,之后單擊“運行”,然后在輸入欄鍵入winipcfg)。一旦程序運行,找到標注“AdapterAddress”的欄目,這就是要找的Mac地址了。
4、WindowsNT
如果用戶安裝了TCP/IP協(xié)議,那么在MS-DOSshell窗口中,運行ipconfig/all命令,將顯示所需的Mac地址。
5、Windows2000/XP/2003
如果安裝了TCP/IP協(xié)議,那么在命令行窗口中,運行ipconfig/all命令,將顯示所需的Mac地址和其他一些信息,比如機器名等。
6、MacintoshwithOpenTransport
從主TCP/IP控制面板打開“選擇信息(Selectinfo)”,在那里要找的Mac地址被顯示為“硬件地址(hardwareaddress)”。
7、MacintoshwithMacTCP
打開MacTCP控制面板,將看到一個圖標,標簽是“Ethernet”。按住“選項健(optionkey)”,并單擊這個圖標,一組數(shù)字將顯示在這個圖標的下方,這就是要找的Mac地址。
8、NoOS
對于沒有安裝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可以通過獲得FermiLinux軟盤,這樣,不論是否安裝了操作系統(tǒng),用軟盤啟動機器后,到“選擇語言(ChooseaLanguage)”屏幕之后,按住Ctrl-Alt-F4,在這一屏幕的下面會顯示出Mac地址。
9、輕松一刻
當然,不論安裝了什么樣的操作系統(tǒng),如果能做到的話,可以通過更加快捷的方式找到所需要的Mac地址,即:拆下機器上的螺釘,卸下機箱蓋,拔下網卡,然后仔細地看看,就明白了。
10、HP
在HP系統(tǒng)中,以太網的地址被典型地稱為lan0。通過鍵入lanscan并查看返回信息就可以得到Mac地址。例如:
$lanscan
HardwareStationDevHardwareNet-InterfaceNMEncapsulationMjr
PathAddressluStateNameUnitStateIDMethodsNum
2.0.20x08000935C99D0UPlan0UP4ETHER52
注意:HP系統(tǒng)中,默認是去掉了Mac地址各個字段的分割符“:”。在上面的例子中,這臺機器的實際Mac地址應該為:08:00:09:35:C9:9D。
11、Linux
在Linux系統(tǒng)中,以太網的地址被典型地稱為ethO。為了找到以太網設備的Mac地址,首先也必須成為超級用戶,即root,之后才可以通過使用su命令實現(xiàn)。然后再鍵入ifconfig-a并查看返回信息。例如:
#ifconfig-a
eth0Linkencap:EthernetHWaddr00:60:08:C4:99:AA
inetaddr:131.225.84.67Bcast:131.225.87.255Mask:255.255.248.0
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MTU:1500Metric:1
RXpackets:15647904errors:0dropped:0overruns:0
TXpackets:69559errors:0dropped:0overruns:0
Interrupt:10Baseaddress:Ox300
注意:Mac地址就是第一行Hwaddr所列的地址,本例中為:00:60:08:C4:99:AA。
【手把手教你如何排查硬件故障原因】相關文章:
幾招教你如何正確判別電腦硬件故障03-06
電腦硬件故障的級別及產生原因03-21
如何排除電腦硬件故障問題?03-21
計算機常見硬件故障及其原因11-15
計算機硬件故障原因分析與維護03-29
計算機硬件故障原因及日常維護03-29
檢測電腦硬件故障的方法03-25
計算機常見硬件故障及處理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