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揭秘華為人的時間管理
華為公司最近兩年發(fā)展進步很快,這與企業(yè)的管理是分不開的,其中一點是華為的時間管理是眾多企業(yè)稱贊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華為人是怎樣管理時間的吧!
界定“時間管理”的大誤區(qū)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界定問題。華為時間管理培訓的一部分,就是讓受訓者清楚了解時間管理的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工作缺乏計劃
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大量的時間浪費來源于工作缺乏計劃,比如:沒有考慮工作的可并行性,結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
進行;沒有考慮工作的后續(xù)性,結果工作做了一半,就發(fā)現(xiàn)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擱置;沒有考慮對工作方法的選擇,結果長期用低效率高
耗時的方法工作。
誤區(qū)二:不會適時說“不”
在小寧的筆記里,有句話非常醒目——“時間管理當中最有用的詞是‘不’。”
華為人認為,人們組織工作不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不會拒絕,這特別容易發(fā)生在熱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為了表現(xiàn)自己,往
往把來自于各方的請托都一一不假思索地接受下來,但這不是一種明智的行為。
量力而行地說“不”,對己對人都是一種負責。首先,自己不能勝任請托的工作,不僅徒費時間,還會對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礙。同
時,無論是工作延誤還是效果無法達標,都會打亂請托人的時間安排,結果“雙輸”。
所以華為一向強調(diào),接到別人的請托,不要急于說“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質(zhì)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體與請
托人協(xié)調(diào),在必要的時刻,要敢于說“不”。
掌握“時間管理”的4大法寶
雖然有道“成功地界定問題就已經(jīng)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但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困境還是不會改變。據(jù)小寧介紹,華為對
于時間管理有4大法寶:
法寶一:以SMART為導向的華為目標原則
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指出,目標原則不單單是有目標,而且是要讓目標達到SMART標準,這里SMART標準是指:
具體的(Specific)。這是指目標必須是清晰的,可產(chǎn)生行為導向的。比如,目標“我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華為人”不是一個具體的目
標,但目標“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就算得上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了。
可衡量的(Measurable)。這是指目標必須用指標量化表達。比如上面這個“我要獲得今年的華為最佳員工獎”目標,它就對應著許
多量化的指標——出勤、業(yè)務量等。
可達到的(Attainable)。這里“可達到的”有兩層意思:一是目標應該在能力范圍內(nèi);二是目標應該有一定難度。小寧說:“一般
人在這點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實后者也相當重要。目標經(jīng)常達不到的確會讓人沮喪,但同時得注意:太容易達到的目標也會讓人失去斗志。”
相關的(Relevant)。這里的“相關的”是指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而不是簡單的“白日夢”。
基于時間的(Time-based)。“基于時間”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指目標必須確定完成的日期。在這一點上,華為的時間管理培訓
指出,不但要確定最終目標的完成時間,還要設立多個小時間段上的“時間里程牌”,以便進行工作進度的監(jiān)控。
法寶二:關注二象限的華為四象限原則
根據(jù)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可以將所有的事件分成4類(即建立一個二維四象限的指標體系),它們分別是:
一類是“重要且緊迫”的事件,例如:處理危機、完成有期限壓力的工作等。
二類是“重要但不緊迫”的事件,例如: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際關系網(wǎng)絡、發(fā)展新機會、長期工作規(guī)劃、有效的休閑。
三類是“不重要但緊迫”的事件,例如:不速之客、某些電話、會議、信件。
四類是“不重要且不緊迫”的事件,更直接的來說是“浪費時間”的事件,例如:閱讀令人上癮的無聊小說、收看毫無價值的電視節(jié)
目等。
華為時間管理培訓指出,三象限的收縮和四象限的舍棄是眾所周知的時間管理方式,但在一象限與二象限的處理上,人們卻往往不那
么明智——很多人更關注于一象限的事件,這將會使人長期處于高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下,經(jīng)常忙于收拾殘局和處理危機,這很容易使人精疲
力竭,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個人也不利工作。
小寧告訴記者:“我在進華為之前,以及在華為的初期,也是一個關注于一象限事件的人。那時候感覺很糟,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質(zhì)
量也不盡如人意。后來我轉(zhuǎn)換了關注的方向,發(fā)現(xiàn)整個感覺都改變了。這主要是因為一象限與二象限的事本來就是互通的,二象限的擴大
會使一象限的事件減少。而且處理時由于時間比較充足,效果都會比較好。人也更有自信了。”
法寶三:趕跑時間一大盜的華為韻律原則
日本專業(y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指出:“人們一般每8分鐘會收到次打擾,每小時大約7次,或者說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打擾大約是5分鐘,
總共每天大約4小時,也就是約50。其中80(約3小時)的打擾是沒有意義或者極少有價值的。同時人被打擾后重拾原來的思路平均需要3
分鐘,總共每天大約就是。5小時。”根據(jù)以上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每天因打擾而產(chǎn)生的時間損失約為5。5小時,按8小時工作制算,
這占了工作時間的68。7。
華為也明顯認識到這一點,在小寧筆記本的頭,赫然用紅筆寫道“打擾是一時間大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提出了自己的時間
管理法則——“韻律原則”,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韻律,具體的方法包括:對于無意義的打擾電話要學會禮貌地掛斷
,要多用打擾性不強的溝通方式(如e-mail),要適當?shù)呐c上司溝通減少來自上司地打擾等;二是要與別人的韻律相協(xié)調(diào),具體的方法
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訪對方,了解對方的行為習慣等。
法寶四:執(zhí)著于流程優(yōu)化的華為精簡原則
“崔西定律”是指:“任何工作的困難度與其執(zhí)行步驟的數(shù)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個執(zhí)行步驟,則此工作的困難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個執(zhí)行步驟,則此工作的困難度是5,所以必須要簡化工作流程。”
小寧就是標準的“崔西定律”的擁護者,無論對于個人工作的流量,還是部門的工作流量,他都是“能省就省”。“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網(wǎng)絡圖,每一次能去掉一個多余的環(huán)節(jié),就少了一個工作延誤的可能,這里意味著大量時間的節(jié)省。這年來,我去掉的各種多余工作環(huán)節(jié)達70個,粗略評估了一下,這里省下的時間高達3000多個小時,也就是0多天啊。”小寧翻開一張又一張的工作流程圖,自豪而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
“不能管理時間,便什么都不能管理。”這是現(xiàn)代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的名言,追求自我突破的華為人不但聽懂了而且做到了。那么,您呢?
【揭秘華為人的時間管理】相關文章:
揭秘德國留學優(yōu)勢03-19
侗族舞蹈的特點揭秘03-07
時間管理技巧05-20
時間管理的效益12-19
時間管理的原則03-20
時間管理的關鍵06-29
時間管理誤區(qū)02-26
揭秘花甲的營養(yǎng)價值02-27
揭秘新西蘭留學的優(yōu)勢所在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