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婚紗照的歷史
有生之年,只訴溫暖不言殤;ㄎ稘u濃,茶味漸醇,傾心相守,安暖相伴;榧喪桥说膲粝,而婚紗照是夢想的定格,婚紗照的歷史你知道嗎?
據說婚紗照起源于日本,日本人拍婚紗照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間,比我國的婚紗攝影歷史要長得多。按照一位日語老師所講,日本人的結婚紀念照當年曾有特別的意義。在明治時代后期,有大量的日本人到美國等地“洋插隊”,這些人多半是身強力壯的單身漢。因為當時明治政府明確禁止日本人與西洋人結婚,于是這些單身漢只好通過家鄉(xiāng)的朋友介紹,用信件方式找對象了。而女方往往急于攀上這門海外姻緣,于是讓相親照片盡量突出優(yōu)點,掩飾缺點,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而這種奇特的婚姻,在歷史上則被稱為“照片婚姻”。 有趣的是,美國政府在這方面還曾推波助瀾。1908年,日美簽署“紳士協約”,承認“照片婚姻”,允許日本新娘憑一張新娘妝的照片入境。然而,大概是照片上的日本新娘都長得太相似了,不久美國人就修改了這一協約,規(guī)定“照片新娘”必須在到達后于入境處和新郎補行婚禮,由美國牧師帶著宣誓,同時拍照留念。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大正年間美國開始限制移民。這樣的照片傳回故里,成為新娘家炫耀的資本。于是本土新娘新郎也就順理成章接受了結婚要照相的觀念,并且發(fā)展成套路化的“結婚紀念寫真”了。
起步期——老照片的時代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一家婚紗影樓在國內出現,婚紗攝影也開始漸漸流行,現已成為整個婚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婚紗攝影也經歷了從產生到壯大成熟的快速發(fā)展,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和行業(yè)間競爭的日趨激烈,婚紗攝影逐漸步入了品牌時代。起步期——照相館的延伸國內大部分婚紗影樓的前身是照相館,當時,人們結婚時一般只拍張簡單的合影。照相館也使用簡易的機械相機,化妝也全憑自己喜好,沒有專業(yè)化妝師和專職攝影師。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結婚照的要求逐漸多了起來,在拍照時會更換幾套衣服,旗袍、軍裝、古裝以及婚紗等。市場要求攝影的分類更加專業(yè)和細化,于是一些專業(yè)婚紗攝影機構的開始出現,它們配備了一些較為專業(yè)的攝影器材,有了自己投資的簡易工作間。
發(fā)展期——第一桶金的時代
從1992年開始,在臺灣風行已久的專業(yè)婚紗攝影技術漸漸被祖國大陸吸收引進。1994年,國內最早的一些婚紗攝影店開始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這時的影樓不僅引進了專業(yè)的攝影器材,也吸收和培養(yǎng)了一批專職的攝影人才,較為專業(yè)的婚紗攝影服務也逐漸在工作中顯現。“人們在最初的驚奇之后,很短時間內就接受了這種現代的結婚紀念方式。”金巴黎的經理告訴記者,“在這種消費需求的拉動下,大部分影樓挖到了第一桶金。”據一些業(yè)內人士透露,在1997-2001年的時候,婚紗影樓的利潤相當高,可達到70%左右,這既是從業(yè)者挖到第一桶金的時代,也是婚紗影樓的積累期。
成熟期——數碼的時代
在市場利潤的吸引下,婚紗影樓的經營者不斷增多,這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精致服務的同時,競爭也開始了。在競爭的過程中,行業(yè)內部迎來了轉型的契機。2002年,沿海城市在國內率先將數碼攝影技術應用在婚紗攝影上,同時也創(chuàng)建了首家數碼婚紗影樓。這一技術的應用在減少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也使影樓內部的工種增多,如電腦后期處理工作,超大幅映像制作等。這不僅要求影樓吸收更多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內部管理以及相關服務也至關重要。于是,一些經營和管理方式較為成功的婚紗影樓逐漸占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一些經營不善的影樓或退出行業(yè),或縮減經營項目,由市場造成的行業(yè)內部分級逐漸明朗。
【婚紗照的歷史】相關文章:
關于拍婚紗照小知識09-15
如何能拍出好的婚紗照08-22
室外婚紗照拍攝姿勢小技巧04-28
婚紗照后期選片技巧及注意事項09-28
ps打造紅色秋意唯美婚紗照片教程08-31
婚紗照不同的四季色彩搭配09-18
如何利用光源色溫營造動人婚紗照09-01
琵琶的歷史07-19
圍棋的歷史10-09
歌劇的歷史起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