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組持續(xù)或間歇發(fā)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yōu)榕R床表現(xiàn),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典型癥狀為與排便異常相關的腹痛、腹脹,根據(jù)主要癥狀分為:腹瀉主導型;便秘主導型;腹瀉便秘交替型。精神、飲食、寒冷等因素可誘使癥狀復發(fā)或加重。
病因
1.胃腸道動力紊亂
IBS患者小腸消化間期移行性復合運動異常,周期明顯縮短,空腸出現(xiàn)較多離散的叢集收縮波,且腹痛發(fā)作者中多數(shù)與之有關,這些變化在應激和睡眠中更為明顯。
2.內臟感覺異常
研究發(fā)現(xiàn)IBS患者多數(shù)具有對管腔(直腸)擴張感覺過敏的臨床特征,其平均痛覺閾值下降,直腸擴張后的不適程度增強或有異常的內臟-軀體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對內臟感覺信號處理的異常。
3.精神因素
心理應激對胃腸道功能有顯著影響,它在IBS癥狀的誘發(fā),加重和持續(xù)化中起重要作用,相當一部分患者伴有心理障礙,其中以焦慮,抑郁為主。
4.腸道感染
部分IBS患者在發(fā)病前有腸道感染史,在由各種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胃腸炎患者中有部分發(fā)生腸功能紊亂,有10%可發(fā)展為感染后IBS。
5.其他
部分IBS患者的癥狀與食物有關,可加重其癥狀,食物中的纖維發(fā)酵可能是過多氣體產生的原因,此外,腸道菌群的紊亂可能也是產生癥狀的原因之一。
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根據(jù)主要癥狀分為:腹瀉主導型;便秘主導型;腹瀉便秘交替型。精神,飲食,寒冷等因素可誘使癥狀復發(fā)或加重。
(1)腹痛 是IBS的主要癥狀,伴有大便次數(shù)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后出現(xiàn),腹痛可發(fā)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彌漫性,疼痛性質多樣。
(2)腹瀉 ①持續(xù)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時后癥狀消失;③夜間不出現(xiàn),有別于器質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進食誘發(fā);⑤患者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xiàn)象。
(3)便秘 排便困難,大便干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
(4)腹脹 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后,夜間睡眠后減輕。
近半數(shù)患者有胃灼熱、惡心、嘔吐等上胃腸道癥狀,背痛、頭痛、心悸、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胃腸外表現(xiàn)較器質性腸病顯著多見,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xiàn),如焦慮、抑郁、緊張等。
2.體征
通常無陽性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表現(xiàn),有時可于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
治療
治療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采用個體化方案,應積極尋找并祛除誘因,減輕癥狀,治療只限于對癥處理。
1.調整飲食
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癥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強餐后結腸運動。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2.心理和行為治療
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于有失眠,焦慮等癥狀者,可適當予以鎮(zhèn)靜藥。
3.藥物治療
(1)胃腸解痙藥 抗膽堿能藥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和減少腸內產氣,減輕餐后腹痛,鈣通道阻滯藥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維溴銨。
(2)胃腸道動力相關性藥物 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必利等。
(3)瀉藥 通常避免使用,但對嚴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選半纖維素或滲透性瀉藥,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較好,尤其適用于老年人。
(4)精神藥物 對具有明顯精神癥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zhèn)靜劑,抗抑郁藥,抗焦慮藥有一定幫助。
(5)消除胃腸道脹氣 二甲硅油,藥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氣去泡作用,臨床常用。
(6)腸道益生菌 部分腹瀉型患者可能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應用腸道益生菌類制劑有幫助。
(7)其他 5-HT4受體部分激動藥替加色羅對便秘型IBS有效,并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腹痛癥狀,5-HT3受體拮抗藥阿洛司瓊對腹瀉為主的IBS有效。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腸易激綜合征】相關文章: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巴特綜合征09-12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干燥綜合征07-07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巴特綜合征檢查06-18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腎綜合征出血熱10-07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巴特綜合征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06-26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急性腎炎綜合征應該做哪些檢查09-09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骨髓穿刺09-17
內科主治醫(yī)師輔導:腹水檢查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