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聊齋志異之李伯言》原文及譯文
引導(dǎo)語:《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聊齋志異之李伯言》原文及譯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李生伯言,沂水人[1]?怪庇懈文慬2]。忽暴病,家人進藥,卻之曰:“吾病非藥餌可療,陰司閻羅缺,欲吾暫攝其篆耳[3]。死勿埋我,宜待之。”是日果死。
騶從導(dǎo)去[4],入一宮殿,進冕服[5];隸胥祗候甚肅[6]。案上簿書叢沓[7]。一宗,江南某[8],稽生平所私良家女八十二人[9]。鞫之,佐證不誣[10]。按冥律,宜炮烙[11]。堂下有銅柱,高八九尺,圍可一抱;空其中而熾炭焉,表里通赤。群鬼以鐵蒺藜撻驅(qū)使登[12],手移足盤而上。甫至頂,則煙氣飛騰,崩然一響如爆竹[13],人乃墮;團伏移時,始復(fù)蘇。又撻之,爆墮如前。三墮,則匝地如煙而散,不復(fù)能成形矣。
又一起,為同邑王某,被婢父訟盜占生女。王即生姻家[14]。先是,一人賣婢。王知其所來非道,而利其直廉,遂購之。至是王暴卒。越日,其友周生遇于途,知為鬼,奔避齋中。王亦從入。周懼而祝,問所欲為。王曰:“煩作見證于冥司耳。”驚問:“何事?”曰:“余婢實價購之[15],今被誤控。此事君親見之,惟借季路一言[16],無他說也。”周固拒之。王出曰:“恐不由君耳。”未幾,周果死,同赴閻羅質(zhì)審[17]。李見王,隱存左袒意[18]。忽見殿上火生,焰燒梁棟。李大駭,側(cè)足立[19]。吏急進曰:“陰曹不與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則火自媳。”李斂神寂慮,火頓滅。已而鞫狀,王與婢父反復(fù)相苦。問周,周以實對。王以故犯論答[20]。答訖,遣人俱送回生。周與王皆三日而。
李視事畢,輿馬而返。中途見闕頭斷足者數(shù)百輩,伏地哀鳴。停車研詰[21],(古詩文 www.shuzhai.org/gushi/)則異鄉(xiāng)之鬼,思踐故土,恐關(guān)隘阻隔,乞求路引[22]。李曰:“余攝任三日,已解任矣,何能為力?”眾曰:“南村胡生,將建道場[23],代囑可致。”李諾之。至家,騶從都去,李乃。
胡生字水心,與李善,聞李再生,便詣探省。李遽問:“清醮何時[24]?”胡訝曰:“兵燹之后[25],妻孥瓦全[26],向與室人作此愿心[27],未向一人道也。何知之?”李具以告。胡嘆曰:“閨房一語,遂播幽冥,可懼哉!”乃敬諾而去。次日,如王所,王猶憊臥。見李,肅然起敬,申謝佑庇。李曰:“法律不能寬假[28]。今幸無恙乎?”王云:“已無他癥,但答瘡膿潰耳。”又二十余日始痊;臀肉腐落,瘢痕如杖者。
異史氏曰:“陰司之刑,慘于陽世;責亦苛于陽世[29]。然關(guān)說不行,則受殘酷者不怨也。誰謂夜臺無天日哉[30]?第恨無火燒臨民之堂耳[31]!”
注釋:
[1]沂水:縣名。即今山東省沂水縣。清初屬沂州。
[2]抗直:也作“伉直”,剛強正直。有肝膽:肝膽照人,對人誠信。
[3]攝(shè涉)篆:代掌印信;又叫“攝任”,即代理官職。[4]騶從(zōu zòng鄒縱):顯貴出行,車乘前后騎馬導(dǎo)從的人員。騶,騎士。
[5]冕服:古代帝王的禮服。此指閻羅冠服。冕,王冠。
[6]隸胥祗(zhī知)候甚肅:吏役敬候,氣氛非常莊嚴。隸,衙役。胥,小吏。祗候,恭敬侍侯。肅,莊重、嚴整。
[7]簿書叢沓:簿籍文書多而雜亂。 [8]江南:清初置江南省,轄江蘇、安徽兩省地,康熙初廢。[9]稽:考核,計數(shù)。這里意思是合計、總計。私:奸污。
[10]佐證不誣:證據(jù)具在,沒有虛妄。
[11]炮烙:殷紂所用酷刑,以銅柱置炭火上燒熱,令人爬行而上,即墜炭火中燒死。這里借為冥中之刑。
[12]鐵蒺藜:大約是一種有刺的鐵錘或鐵棒,用作刑具!读w》、《漢書》等所載軍中設(shè)障之具有鐵蒺藜,非此物。
[13]爆竹:古時以火燃竹,用其爆裂之聲以驅(qū)山鬼,叫爆竹,見 《荊楚歲時記》。后來以紙卷火藥制作,又叫爆仗。
[14]姻家:兒女親家。
[15]實價購之:謂實系出錢購婢,而非“虛價實契”盜占人女為婢。[16]惟借季路一言:意思是,只借重你一句誠信之言,證明我被人誣告。季路,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鬃釉f他“片言可以折獄”(見《論語·顏淵》)。朱熹《論語集注》解釋說:“片言,半言。折,斷也。子路忠信明決,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辭之畢也。”王某之言,是要求周生據(jù)實證明其婢是從他人處廉價購得,以求從輕論罪,如盜占,則罪重矣。[17]質(zhì)審:接受質(zhì)詢和審理。
[18]左袒,脫袖袒露左臂,表示偏護一方。語出 《史記·呂后本紀》。
[19]側(cè)足立:側(cè)身站著,表示敬畏戒懼。
[20]以故犯論答:以明知故犯之罪,判處笞刑,即俗語之打小板子。王某明知所買之婢“所來非道”而買之,因稱“故犯”。
[21]研詰:仔細詢問。
[22]路引:官府頒發(fā)的通行憑證。
[23]道場:佛教、道教規(guī)模較大的誦經(jīng)禮拜儀式,都稱為道場。
[24]醮:祭祀神靈!段倪x》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
[25]兵燹 (xiǎn險):戰(zhàn)爭造成的燒殺破壞。
[26]瓦全:謂茍全生命。《北齊書·元景安傳》:“天保時,諸元帝室親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元)景皓曰:‘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rsquo;”
[27]室人:猶言“內(nèi)人”,指妻。
[28]寬假:寬貸,寬容。
[29]責:陰司之責;指陰司對官吏執(zhí)法的要求。
[30]夜臺:指陰間。無天日:暗無天日,指吏治昏暗。
[31]堂:官署。,官舍。堂,官衙中的正廳。此句針對陽世官府徇私枉法而言。
譯文:
李伯言是沂水人,為人耿直剛強,有俠肝義膽。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暴病,家人給他送來藥,他推辭道:“我的病不是藥可以治的,陰曹閻羅那里缺一位文書,想讓我暫時去代理一下。我死后不要理,等待變化。”這一天,他果然死了。有走卒引導(dǎo)李伯言進了一座宮殿,給他換上官服,戴上官帽,兩旁衙役肅立伺候,十分恭謹。給他使用的書案上文書案卷很多,堆積得很零亂。李伯言拿起一份來看,上面記載江南某生,經(jīng)調(diào)查一生奸污良家婦女82人。把江南某生提來審訊,證據(jù)確鑿,按陰司的法律,應(yīng)處炮烙之刑。廳堂下立有一根銅柱,高八九尺,粗細約一抱,柱子中空,里面裝上燒紅的炭,里外通紅。一群小鬼用鐵蒺藜驅(qū)趕抽打江南某生爬銅柱,江南某生兩手移動,雙腳盤柱而上。剛爬到柱頂,只見煙氣飛騰,啪的一聲響如爆竹,人就墜到地上,蜷伏了一會,又蘇醒過來,群鬼又抽打他爬柱,爬到頂依然爆響一聲落到地上。就這樣爬上摔下,第3次落地變作一股煙慢慢消散,再也不能成為人形了。
還有一宗案子,是李伯言一個縣的王某,婢女的父親控告他私自占有女兒。這位王某原是李伯言的一位姻親。早些時候,有一人來賣婢女,王某知道不足正道來的,可是貪圖價錢便宜,就買了下來。接著王某暴病而死,過了兩天,他的朋友周生在路上遇著他,知道是碰見了鬼,急忙跑回家中躲避。王某也跟著周生來到他家,周生十分害怕,問王某要干什么,王某說:“請你到陰司去做個見證。”周生驚問:“出了什么事?”王某說:“我那個婢女真的是我按價購買的,而今天誤被控告私自強占。這件事你是親眼看見的,只是想借你君子一言給以證明,此外沒有什么事。”周生堅決拒絕了王某的要求。王某臨走時說:“這事恐怕就由不得你了。”不久,周生果然死去,和王某一起到閻王爺那里上公堂對質(zhì)。李伯言見到王某,暗中有袒護之意。忽然看見閻羅殿上起火,燃著了房梁。李伯言大為驚懼,不敢直身站立。只聽陰司一位小官急忙說道:“陰間和陽世不同,一點私心雜念都不容,趕快消除雜念,這火自然會滅。”李伯言收了雜念,心情平靜下來那火立時就滅了。
過了一會,開始審訊,王某和那婢女之父反復(fù)申訴,互相指責。閻王問周生,周生據(jù)實以告,王某以明知故犯罪被判痛打80大板,打過之后,閻王派人把周王等人都送回陽世,周生和王某都在死后3天復(fù)蘇。
李伯言處理完公務(wù),乘馬車返回。路上遇到幾百個缺頭斷腳的鬼伏在地上哀嚎。李伯言停下車來探問究竟,原來是一些死于異鄉(xiāng)的鬼魂,思念故鄉(xiāng),恐怕關(guān)卡阻礙,乞求李伯言給帶路。李伯言說:“我在陰間任職3天,已經(jīng)離職了,還能有什么能力呢?”眾鬼魂說:“南村有位胡生,將要設(shè)道場,念經(jīng)超度亡魂,請轉(zhuǎn)告于他,會幫我們。”李伯言答應(yīng)了,回到家里,隨從的人馬都離去了,他也蘇醒過來。
胡生字水心,和李伯言有交情,聽說李死而復(fù)生,便來探望。李急忙問:“道場何何時開設(shè)?”,胡生驚訝道:“經(jīng)過兵荒馬亂之后,妻兒幸而保全下來,前些時和內(nèi)人吐露過這種心愿,沒向另外一個人說過,你是怎么知道的?”李伯言把實情告訴了他。胡生慨嘆道:“閨房里說句話,就能傳播到陰曹去,太可怕丁!”于是恭謹?shù)卮饝?yīng)了李伯言的囑咐離去。第二天,李伯言到王某家去,王某仍然懶臥在床,見李來到,馬上起身;恭敬致謝,感謝李的庇護。李伯言說:“陰司的法律是不容有絲毫侵犯的。如今你身體還好嗎?”王某說:“已經(jīng)沒有別的癥狀,但是打板子的傷口已經(jīng)化膿潰爛了。”又過了20多天,王某的傷才好,傷口爛肉都掉了,留下了板子一樣的瘢痕。
異史氏說:“陰司的懲罰,比陽世更慘?墒牵磺兄v情袒護都行不通,那些受酷刑的人也都沒有怨言。誰說陰間暗無天日?真恨沒有那樣一把火在陽世的公堂燒起來。”
【《聊齋志異之李伯言》原文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聊齋志異之酒友》原文及譯文12-19
《聊齋志異之珊瑚》原文及譯文08-10
《聊齋志異之武技》原文及譯文12-07
《聊齋志異之鳥語》原文及譯文07-25
《聊齋志異之菱角》原文及譯文07-26
《聊齋志異之老饕》原文及譯文08-13
《聊齋志異之焦螟》原文及譯文12-20
《聊齋志異之董生》原文及譯文06-27
《聊齋志異之陸判》原文及譯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