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興八首》(其一)原文及對照翻譯
《秋興八首》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fā)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秋興八首》(其一)原文及對照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興八首(其一)原文閱讀
出處或作者: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興八首(其一)對照翻譯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巫峽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磥碛忠荒赀^去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釋
1.秋興:因感秋而寄興。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3.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
4.江:長江。
5.塞:關隘險要之地,此指夔州。
6.叢菊兩開: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伴_”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
7.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8.催刀尺:指趕裁冬衣!疤幪幋摺,見得家家如此。
9.白帝城:即今奉節(jié)城,在瞿塘峽上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
名家評價
(1)明·高棅《唐詩品匯》:劉云:此七字拙(“叢菊兩開”句下)。
(2)明·王嗣奭《杜臆》:前聯(lián)言景,后聯(lián)言情;而情不可極,后七首皆胞孕于(五、六)兩言中也;又約言之,則“故園心”三字盡之矣。
(3)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甸曰:江濤在地而曰“兼天”,風云在天而曰“接地”,見洶浦陰晦,觸目天地間,無不可感興也,屠隆曰:杜老《秋興》諸篇,托意深遠,如“江間”“塞上”二語,不大悲壯乎?范槨曰:作詩實字多則健,虛字多則弱,如杜詩“叢菊”“孤舟”一聯(lián),此等語亦何嘗不?蔣一葵曰:五、六不獨“兩開”“一系”為佳,有感時濺淚,恨別驚心之況。末句掉下一聲,中寓千聲,萬聲,周珽曰:天鈞異奏,人間絕響。
(4)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籠蓋包舉一切,皆在“叢菊兩開”句聯(lián)上景語,就中帶出情事,樂之如貫珠者,拍板與句,不為終始也。挨句截然,以句范意,則村巫儺歌一例。以俟知音者。
(5)明末清初·金圣嘆《杜詩解》:若謂玉樹斯零,楓林葉映,雖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滯巫山巫峽,而舉目江間,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陰接地之風云。真為可痛可悲,使人心盡氣絕。此一解總貫八首,直接“佳人拾翠”末一解,而嘆息“白頭吟望苦低垂”也。
(6)清·何焯《義門讀書記》:中四句,虛實蹉對!敖g波浪兼天涌”二句,虛含第二首“望”字。“叢菊兩開他日淚”一句,虛含“望”之久也。
(7)清·徐增《而庵說唐詩》:此是《秋興》第一首,須看其筆下何等齊整。
(8)清·吳喬《圍爐詩話》:《秋興》首篇之前四句,敘時與景之蕭索也,淚落于“叢菊”,心系于“歸舟”,不能安處夔州,必為無賢地主也。結不過在秋景上說,覺得淋漓悲戚,驚心動魄,通篇筆情之妙也。
(9)清·劉濬《杜詩集評》:吳農祥曰:驚心動魄,不可以句求,不可以字摘。后人言“兼天”“接地”之太板,“兩開”“一系”之無謂;豈不知工中有拙,拙中有工者也。
(10)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錢謙益曰:首篇頷聯(lián)悲壯,頸聯(lián)凄緊,以節(jié)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黃生曰:杜公七律,當以《秋興》為裘領,乃公、生心神結聚所作也。八首之中難為軒輊。
(11)清·浦起龍《讀杜心解》: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六,則貼身起下……,“他日”“故園”四字,包舉無遺,言“他日”,則后七首所云“香爐”“抗疏”“弈棋”“世事”“青瑣”“珠簾”“旌旗”“彩筆”,無不舉矣;言“故園”,則后七首所云“北斗”“五陵”“長安”“第宅”“蓬萊”“曲江”“渼陂”,無不舉矣!l(fā)興之端,情見乎此。第七,仍收“秋”,第八,仍收“夔”,而曰“處處催”,則旅泊經(jīng)寒之況,亦吞吐句中,真乃無一剩字。
(12)清·楊倫《杜詩鏡銓》:“江間”“寒上”,狀其悲壯;“叢菊”“孤舟”,寫其凄緊。末二句結上生下,故以“夔府孤城”次之。言外寓客子無衣之感(“寒衣處處”二句下)。
(13)清·李锳《詩法易簡錄》:末二句寫出客子無家之感,緊頂“故園心”作結,而能不脫“秋”字,尤佳。
(14)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起句下字密重,不單側佻薄,可法,是宋人對治之藥。三、四,沈雄壯闊。五、六,哀痛。收,別出一層,凄緊蕭瑟。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秋興》其一原文及對照翻譯】相關文章:
離騷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2-26
《師說》原文及對照翻譯02-07
《赤壁》原文及對照翻譯04-08
《關雎》原文及對照翻譯01-22
《童趣》原文及對照翻譯03-22
《五蠹》原文及對照翻譯01-12
《蜀相》原文及對照翻譯04-07
《謀攻》原文及對照翻譯10-18
隆中對原文對照翻譯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