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蜀道難》教學設計

時間:2023-01-04 05:37:53 初中知識 我要投稿

《蜀道難》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蜀道難》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蜀道難》教學設計(精選7篇)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唐代詩歌發(fā)展歷史。

  2、了解詩人李白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

  3、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4、了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教學重點】

  1、了解詩人李白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

  2、了解唐代詩歌發(fā)展歷史。

  3、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4、把握結構上回旋往復的特色。

  【教學難點】

  分析李白詩歌中的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唐詩是中華藝術園地的瑰寶,歷經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閃耀著不滅的光芒。

  二、關于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最光輝的時期。評述唐代的詩歌,一般都按它發(fā)展的情況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被評為“初唐四杰”,詩風健康,活潑。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兩位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還出了了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廣為傳誦。

  晚唐時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三、關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四、關于《蜀道難》

  在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上給學生2~3分鐘速讀一遍課文,之后找一名同學范讀,訂正字音,斷句。

  1、提問:讀過這首詩后,你會發(fā)現有一句話重復出現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明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提問:這句話在三段中分別出現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呢?

  明確:

  不是,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

 、拧〉谝欢沃姓f“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寫蜀道的高峻及開辟歷史,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蠶叢及魚鳧……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講了蜀道的來歷。

  第二層(“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寫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連太陽的車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沖擰倒流。善飛的黃鶴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過。山路纖曲,蜀道極高處,登者可以上捫星辰。

  (學生熟讀,背誦。)

 、啤〉诙沃姓f“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寫蜀道的奇險難行及途中的恐怖氣氛。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作者借“悲鳥”和“子規(guī)”來渲染途中的悲涼凄清的氛圍,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層(“連峰去天不盈尺……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作者極寫蜀道的險惡。想象旅游者攀援于“連峰”“絕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聾的“飛端瀑流”之間,驚心動魄。最后用“其險也如此”勸阻歷險者慎入蜀地。

  (學生熟讀,背誦。)

 、恰〉谌纬霈F在第3段,“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寫蜀中戰(zhàn)禍之烈。第一句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既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則必為兵家必爭之地,蜀中易生軍事叛亂,景象殘酷,慘不忍睹。

  (學生熟讀,背誦。)

  3、提問:我們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絕非簡單地重復,那么連續(xù)出現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確:奠定了全詩的詠嘆基調。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峻;二嘆蜀道之險惡;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

  4、提問: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尋今,這種驚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張相結合,營造出震撼人心的氣氛和奇險壯觀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詩只是為了寫景嗎?

  明確:明人胡震亨說“言其險,更著其戒”,詩人的用意其實在此。

  學生體會全文,誦讀全詩。

  五、課后作業(yè)

  1、完成練習一、二、三。

  2、太白風采與盛唐氣象之間有何聯系?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2.結合詩歌內容講解誦讀要求。

  教學重難點指導誦讀、指導學生欣賞散文化詩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名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1.學生朗讀,指出作者。

  ……

  李白

  2.回憶李白詩中的一些名句。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3.簡介李白。

  ……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矗處熝a充:

  “詩仙”來歷,源自他寫《蜀道難》。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運開始于漫游,也結束于漫游。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到來。但到了長安,得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不甘趨炎附勢,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難》寫于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當時著名詩人賀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見到了《蜀道難》,贊嘆不已,連連稱贊說“謫仙呀謫仙!”

  后人就開始稱李白為“詩仙”。

  縱觀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張,使詩歌氣勢磅礴,后人稱贊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關于這點我們已經在已經學過的詩句中感悟到,如: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蜀道難》,再來感受他這種恣肆汪洋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濟世救民”的思想。

  ——板書:蜀道難李白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先讓一個同學朗讀。

  ……

  教師指導以下幾點。

 。保。給下列詞語注音并注意寫法。

  噫吁嚱y(tǒng)īxūxī魚鳧fú石棧zhàn猿猱náo縈巖巒yíng捫參ménshēn

  撫膺yīng巉巖chán飛湍tuān喧豗huī凋朱顏diāo砯崖pīng

  崔嵬cuīwíi咨嗟zījiē

  2.再請一個同學朗讀。

  ……

  從李白豪邁磅礴的寫作氣勢上看,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

  ……

  文章主要是運用多種手法,從多個角度突出蜀道的難,這個“難”指行走艱難,出入不便,應該在詩句中已經反復表達出了作者著這“難”的`感嘆,大家說,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感嘆之情?

  ……

 、汆嬗鯂,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谑竦乐y,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凼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3.指導朗讀。

  這三句話采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蜀道之難的感嘆之情。但是這三次感嘆對蜀道艱難的表達角度(特點)卻是不一樣的,請同學們結合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

  第一句感嘆蜀道的“高!保谌姷拈_頭,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調,也領起下面四句神話傳說。所以要讀得很有聲勢,特別是“噫吁唏”三個感嘆詞重疊,更加重的驚異之感,所以要讀得高亢。

  教師讀: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學生讀(反復讀):……

  第二句感嘆蜀道的“驚險”!笆谷寺牬说蛑祛仭,聽了這些內容后,不禁使人紅潤的容顏都為之凋傷憔損,它總結前面7句,要讀得慢而傷感,要低調。

  教師讀: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學生反復讀:……

  特別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盤盤、坐長嘆、何時還、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

  第三句感嘆蜀道的“兇險”。它總結了上面8句,要讀得緩慢、深沉,讀出感嘆來。

  教師讀: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學生讀:……

  4.聽課文錄音朗讀。

  ……

  5.學生齊讀。

  三.小結。

  詩人襲用樂府古題,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

  詩人表面寫了蜀道的艱難,其實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

  詩風氣勢磅礴,風格豪放,險中見奇,展現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朗讀時應讀出這樣的氣勢。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3

 。ㄒ唬┙虒W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目的。

  (2)體會詩人夸張、想象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學習誦讀詩歌的技巧、背誦的要領。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3、思想情感目標

  (1)整體感知全詩的感情基調,疏通大意,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

  (2)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ǘ┙虒W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仔細品味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新奇大膽的夸張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用心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2)認識、理解學習的意義、作用和正確態(tài)度。

  2、教學難點

 。1)領悟詩中想想奇特、豐富,氣勢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2)深入理解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表達效果

 。ㄈ┙虒W方法和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啟發(fā)法、點撥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ㄋ模┙虒W用具:

  幻燈機、黑板、板擦、粉筆

 。ㄎ澹┙虒W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虒W內容:

  1、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解題;

  3、疏通文句

 。1)學生閱讀注解,理解重點文言實詞、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教師訂正并講解重點文言實詞、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4、試譯難句、難段或全文

  (1)、口譯

  (2)、筆譯

  (二)預習要求:

  1、作者和作品的簡述,整體把握文章。

  2、生字詞的讀音字形和意義。

  3、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粗通本詩,并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

 。ㄈ┚唧w步驟:

  1、導入新課: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唐詩是中華藝術園地的瑰寶,歷經千年,至今仍以它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仙李白的《蜀道難》。

  2、作者、寫作背景簡介:

 。1)作者介紹: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2)寫作背景簡介: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甲、此詩系為房(王官)、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jié)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并無寓意。這首詩最早見錄于唐人殷(王番)所編的《河岳英靈集》,該書編成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七五三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岳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fā)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王官)、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顯然錯誤。至于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zhèn)蜀時,雖然盤剝欺壓百姓,卻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結朝中權貴,以求到長安去做京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后一種說法比較客觀,接近于作品實際。

  (3)基礎積累:

  噫吁嚱(yīxūxī)魚鳧(fú)秦賽(sài)石棧(zhàn)猿猱(náo)縈(yíng)捫(mén)參(shēn)撫膺(yīng)崢嶸(zhēng róng)崔嵬(wéi)喧豗huī)砯(pīng)崖

  轉(zhuàn)石萬壑(hè)巉(chán)巖吮血(shǔn xuè)咨嗟(zī jiē)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風格,了解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目的。

 。2)把握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詩歌的寓意,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繼續(xù)提高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1)反復誦讀,熟讀成誦。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3、情感和目標:

  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設計:

  1、重點難點:

  (1)體會詩歌的主旨。

 。2)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3)突出領讀、誦讀、背誦,在熟讀背誦中把握情感和特色。

  2、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語:

  蜀道蜀道艱難險阻,自古以來這里就充滿著傳奇色彩,歷代文人墨客對此不乏感嘆之辭,那么蜀道究竟有怎樣的傳奇和艱險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讀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難》。(板書)

  2、簡介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

  他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也是潦倒的一生。為了便于研究他的創(chuàng)作道路,我們將他的生平分為四個階段來介紹。(l)讀書漫游(42歲以前,701-742)(2)長安三年(42-44歲,742-744)(3)再度漫游(44-55歲,745-755)(4)身經戰(zhàn)亂(55-62歲,755-762)。

  3、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妒竦离y》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并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關于本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有人(明人胡震亨、顧炎武)認為,李白“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人認為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游中屢逢挫折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

  4、解題:

  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稑犯忸}》云:“《蜀》備言、銅梁、玉壘(均為蜀山名)之阻!碧埔郧暗摹妒瘛纷髌罚喍虇伪,一般一韻到底。李白根據這一詩題傳統(tǒng)內容,加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句式從三言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雜,用韻富于變化,以適應浪漫內容之需。

  5、朗讀課文。

 、沤處煼蹲x課文,疏通字詞讀音。

  ⑵自由朗讀

 、羌w朗讀

  附:誦讀提示:

  樂府詩大多具有詠嘆的意味。這首詩言蜀道之險,詠嘆的意味尤其濃,誦讀時必須把握這個詠嘆的基調,才能再現詩中的意境。

 、佟班嬗鯂健y于上青天。”

  這兩句統(tǒng)攝全詩,奠定了詩的詠嘆基調,感情是豪放的,要讀得很有聲勢!班嬗鯂健笔求@異之辭!拔!薄案摺保涣x重出,極言蜀道高峻!昂酢薄霸铡,皆可有延長音。“蜀道之難”,可讀得平緩,略作停頓后,再用升調讀“難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則全詩主旨自明。

 、凇靶Q叢及魚鳧……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這一層寫蜀道來歷,當用敘述調讀。“蠶叢”四句說秦蜀兩地長期隔絕,無路可通;“西當”兩句說“太白鳥道”,意即無人能攀越——這些,都是為下文作鋪墊的,應當讀得輕而平緩。最后兩句為正意所在,應著意加以渲染。

 、邸吧嫌辛埢厝罩邩恕允謸徕咦L嘆!

  這一層緊承上文,寫蜀道的高峻,含雖有道而人難行之意,當用詠嘆調誦讀!吧嫌小倍鋸牟煌嵌日故臼竦赖母琶玻x得慢些,使聽者產生視線移動的感覺,重音要落在“六龍回日”“沖波逆折”二語上!包S鶴”二句,有徒喚奈何之情,讀后可稍作停頓,為下文蓄勢。最后四句近似特寫,專敘人在青泥嶺上行走的情形,讀時須有身歷其境的設想,“百步九折”“捫參歷井”二語可重讀,速度不宜快,至“仰脅息”作一頓,再讀末句并作較長停頓。

 、堋皢柧饔魏螘r還……使人聽此凋朱顏!

  詩題下未注明送何人人蜀,所以這里的“問君”無妨假定實有其人,可以讀得親切一些。將行而問“何時還”,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當用勸說的語氣讀。以下四句借鳥聲渲染旅途中悲涼凄清的氛圍,讀時要放低聲調,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語調讀主旨句,至“凋朱顏”略作一頓,以示意猶未盡。

 、荨斑B峰去天不盈尺……胡為乎來哉!”

  前四句讀時須設想這是旅游者攀援于“連峰”“絕壁”之上,置身于“飛湍瀑流”之間,要使聽者感到驚心動魄。讀后可作稍長停頓,再用“其險也如此”緩緩收住。末句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游者深表嘆息——“胡為乎來哉”不是詢問,當用降調讀,暗含“何苦而來”之意。

 、蕖皠﹂w崢嶸而崔嵬……化為狼與豺!

  讀第一句當突然振起,以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耙环颉眱删鋺x得頓挫有力,表明劍閣有易守難攻的特點。但重點是最后兩句,這是告誡西游的人:劍閣既為蜀之門戶,形勢又如此險要,自然易生軍事叛亂,決不可以久居蜀地。

  ⑦“朝避猛虎……不如早還家!

  開頭四句直承上文,寫蜀地軍事叛亂中的殘酷景象。全用四字句,節(jié)奏短而有力,讀時當兩字一頓,有慘絕人寰之意。稍作停頓后,改用誠懇勸說語氣讀最后兩句。

 、唷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這是全詩的結束語。主旨句第三次出現,要讀得緩慢些,有深沉的慨嘆意!皞壬砦魍焙笊宰魍nD,再用漸慢漸弱的聲調讀“長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發(fā)人深思。

  6、積累詞語:

  猿猱(náo):猿猴。猱,猿的一種,善攀援。

  喧豗(huī):喧鬧聲。

  崢嶸:山勢陡峭。

  崔嵬(wéi):山勢險峻高大。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易守難攻。

  咨(zī)嗟:嘆息。

  7、作業(yè):熟讀并背誦課文。

 。ǖ诙n時)

  1、整體感知:簡析全詩的主要內容。

 、僭姷拈_篇如何敘述蜀道悠久的歷史為何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

  【明確】詩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擊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先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的狀況,引傳說中蠶叢、魚鳧的開國,寓高山阻隔之意,“四萬八千歲”為夸張敘述;接著描述秦蜀間重山疊嶺的地貌,“有鳥道”寓無人行之意;然后敘述蜀道來由。引五丁開山的傳說,表現了人和自然間的斗爭以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贊揚了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谘凶x“上有六龍……坐長嘆”幾句,認真體會詩人想象的豐富、奇特。

  【明確】這幾句極寫山勢的高危,突出路之難行!吧嫌辛埢厝罩邩,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詩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見。詩人不但把夸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又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得連黃鶴也不能飛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這是用虛寫層層映襯。接著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以“百步九抑縈巖巒”的危險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詩人從星星中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摸他們,想象何等奇特。

  ③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

  【明確】“但見”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氣氛:“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边@是詩人設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凄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四句渲染了驚險的氣氛:“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边@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云“其險也如此”。

 、堋斑B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幾句描寫好在哪里?

  【明確】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圖畫;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后,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⑤作者在詩歌的第三節(jié)寫有關“劍閣”的內容,意圖是什么

  【分析】本題意在考查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我們可以這樣思考:表明“劍閣”特點的句子是哪幾句這說明“劍閣”具有怎樣的地理特點失去了具有這種特點的“劍閣”會怎樣

  【明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言劍閣有易守難攻的險要形勢,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隊很不容易打進來,因而野心家可以據險發(fā)動叛亂,“化為狼與豺”,搞地方割據。如果割據勢力之間出現矛盾沖突,難免要發(fā)生混戰(zhàn),結果必定是“殺人如麻”。詩人的意圖是要嚴防野心家發(fā)難。

  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潛伏著危機,后來發(fā)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拊娭卸啻纬霈F“西”字,如“西當太白有鳥道”“問君西游何時還”“側身西望長咨嗟”,這表明詩人的立足點在秦。這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是否沖突

  【分析】本題意在考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本題的設問技巧很有講究,它表面上問的是沖不沖突,而實際問的是:應如何理解“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廣這個句子。理解這個句子,關鍵是看你怎樣理解說話人。

  【明確】不沖突!班禒栠h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廣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游者深表嘆息!昂鸀楹鮼碓铡辈皇窃儐,而是慨嘆,它暗含“何苦而來”之意。

 、摺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這兩句詩在全詩中反復出現三次,有什么含義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題意在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所不可或缺的條件是:(1)課文基本成誦;(2)理清課文的結構層次;(3)了解詩的大意。

  【明確】三次分別極言蜀道之險,由秦人蜀之難,須嚴防野心家據險而叛!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主旨句出現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fā)出的感嘆,突出表現了蜀道的高不可測,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張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后兩層內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zhàn)禍之烈,跟開篇相照應。以此結束全詩,興味無窮。此句重復出現三次,由此而形成一個以主旨句貫串全詩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嘆之效。三嘆者,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

  清人沈德潛的評論:“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

  2、簡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明確】(1)詩人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來寫景抒情。(2)善用反復:文中三次反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每出現一次就給讀者帶拉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3)詩人在描繪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時,融入浪漫主義的激情。(4)多樣的詩歌意境:為了表達主觀感受與目的的需要,詩歌中構織不同的意境:高峻、宏偉、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種意境均有描繪,而這些意境又統(tǒng)統(tǒng)表現一個“難”字。(5)詩人對樂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字數參差錯落,句子長短不齊,也突破了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

  3、課文小結:

  本詩以“難”為核心,以時間為順序,先寫歷史上開辟蜀道的艱難(時間久,代價大),繼而從現實山勢高危的角度,極寫攀越蜀道之難,最后從未來從事之險的角度,寫蜀地是是非之地,難以安居。詩人用神話傳說、夸張、奇特的想象、映襯和烘托等變幻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險峻高大,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附:板書設計:

  一嘆蜀道之難——高(自古難行)

  蜀道來歷蜀道高峻

  二嘆蜀道之難——險(自古可畏—勸阻)

  景物凄清山水險惡

  三嘆蜀道之難——慘(戰(zhàn)禍慘烈—告誡)

  劍閣險要殺人慘景

  長路茫茫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的問題:

  1.李白和李白的詩歌。

  2.在誦讀中感悟體驗李白的情思。

  3.品味語言,感受李白雄奇的詩風。

  4.在比較中鑒賞《蜀道難》的藝術風格。

  學習時間:兩課時(90分鐘)

  準備材料:多媒體課件、大白紙、彩筆、膠帶。

  課前準備:復習學過的李白的詩歌并能熟練背誦,收集與李白有關的故事并能生動的講述。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詩壇爭霸

  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作者和相關作品

  時間:15分鐘

  活動過程:

  1.多媒體投影

  2.(畫面:(李白和蜀道的合成圖片,文字:走近李白走進《蜀道難》走向唐詩的顛峰)

  3.將學生每6人一組分開,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交流背誦的詩歌和講述李白的故事,做好“爭霸”準備。每組選出三名同學,其中兩名分別參加“背誦接龍”和“故事大賽”,另一名作評委。

  4.背誦接龍

  投影比賽的要求:參賽的`同學以接龍的形式背誦李白的詩歌,背不上來的同學可以說“過”,背誦錯誤較明顯的不計數,接龍數最多的組為擂主。

  5.講故事比賽:

  投影比賽規(guī)則:每組講述一則李白的故事,每人不可超過2分鐘,得分標準如下表:

  分類內容準確充實語言流暢簡潔表演性強有文采

  分值3分3分2分2分

  各組代表演完畢,由評委打分,評出做擂主的小組。然后教師出示投影,介紹《蜀道難》寫作的背景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

  投影內容:

  關于《蜀道難》的寫作背景。

  問題:《蜀道難》究竟表達了李白什么樣的思想和情感呢?

  活動二:朗朗上口

  目標:誦讀課文,初步感悟作者的情思

  時間:30分鐘

  活動過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讀不準的字音和讀不通的句子。

  2.每四人一組討論字音和句子的停頓。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位同學讀兩句,檢驗初讀效果。

  4.多媒體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把握節(jié)奏,體驗作品的感情基調。

  5.學生每四人一組討論詩歌朗讀技巧的處理。

  出示投影:課文朗讀技巧的處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

 。2)韻腳的變化;

 。3)句式長短的變化;

 。4)回環(huán)復沓的詩句。

  6.以組為單位匯報朗誦。

  7.師生點評。

  第二課時

  活動三:詩海淘寶

  目標:品味詩句,理解詩歌語言的深刻含義

  材料:大白紙、彩筆、膠帶

  時間:20分鐘

  活動過程:

  1.出示投影,介紹李白詩歌的特色: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嘯傲凌滄州!畎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詩風豪放、雄奇、飄逸,濃厚的自我表現的色彩,抒情直率奔放,想象奇特大膽!吨袊膶W史》(馬秋高主編,中卷)

  2.撒網采珠,以6人組為單位“詩海淘寶”,先在大白紙上畫上五個大珍珠:

 。1)紅珍珠:一唱三嘆的詩句;

 。2)綠珍珠:想象奇特的詩句;

 。3)黃珍珠:夸張渲染的詩句;

  (4)藍珍珠:氣勢充沛的詩句;

 。5)黑珍珠:感情奔放的詩句。要求各小組分別用紅、綠、黃、藍、黑彩筆書寫上述詩句,允許有交叉。

  3.各小組展示討論的結果,互相比較,教師點撥評價。

  4.要求學生將采集的“珍珠”收藏在摘錄本上。

  活動四:慧眼識珠:比較鑒賞

  目標:在比較中鑒賞詩歌的語言、主題、結構、表現手法、抒情方式的特色

  活動材料:大白紙、彩筆、膠帶

  時間:25分鐘

  活動過程:

  1.學生以六人組為單位討論《蜀道難》與《將進酒》在語言、主題、結構、表現手法、抒情方式的異同。(以上五方面任選其一)

  2.出示投影:《將進酒》

  3.教師巡回指導選題,以免上述四方面討論的問題出現空缺,并在學生有困難時及時提供指導。

  4.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寫在大白紙上,展示討論結果,教師點撥評價。

  5.學生自由背誦《蜀道難》和《將進酒》。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把握誦讀要領,背誦全詩,體會詩歌的音韻之美、感受詩人熱情奔放的感情、了解詩人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

  2、研讀法:師生共同探究,尋求文字背后的知識,品味李白語言的獨特魅力;

  3、賞析法:進一步感受作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鑒賞能力,找到自己最佳的賞析點,從李白的作品中讀出自己的李白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詩人的浪漫激情,增強對祖國壯麗河的熱愛。

  教學重點

  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了解李白詩風

  教學難點

  詩歌的寓意。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方式的誦讀,引領學生體會詩歌的音韻之美、感受詩人熱情奔放的感情、初步了解詩人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1 、通過預習或課上學生的自學,解題、疏通文句、理清文章思路,掃清閱讀障礙,為誦讀和賞析詩歌打好基礎。

  2 、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詩意,熟讀稱誦。結合練習第一、三題,體味這首詩的韻律美。

  導入要創(chuàng)造情境,引領學生進入詩歌的境界;蛴捎喙庵小秾だ畎住吩娋湟鲈娙思胺Q號來歷;或讓學生回憶以往學過的李白的詩歌,溫故知新,帶領學生進入李白的詩歌世界;或用蜀地的神話傳說引入該課,并可隨機展示相關圖片等。

  誦讀是賞析詩歌時必不可少的感性認識階段。 2007年河北的一節(jié)優(yōu)質課以響讀(自由地大聲地讀,疏通文字,糾正錯音)、味讀(教師和學生一起理解性地讀,如集體復式跟讀)和嘯讀(配樂的個性化的誦讀)引領學生走近詩歌,值得借鑒。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了解李白詩風。

  教學難點

  詩歌的寓意。

  一、課后練習二:與李白同時代的詩家殷璠稱本詩‘奇之又奇‘',說說詩人展開了哪些藝術想象,奇在何處?”

  或‘蜀道難'這樣一個難以表述的事物,李白為什么描繪的如此動人?舉例說明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表現在哪里?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夸張大膽:

  師:有人以“咯血”打比方,借以說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隱的詩風。杜甫咯血吐出的是血痂(因為杜甫心中承載的是憂國憂民的情懷)。李商隱咯血,應該用白色的絹接著,洇開的是意象(借以說明李商隱的朦朧),而李白咯血,逆風也會腥膻十萬里。李白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夸張與想象又是他詩歌的最重要的元素,請同學們細讀細品。

 、倥c青天比高:“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谂c歲月比長:“爾來四萬八千歲”;

 、塾续B道,無人道:“西當太白有鳥道”;

 、苁挚烧牵骸皰袇v井仰脅息”;

 、輵K烈蠻荒:“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奚衩毓妍悾骸靶Q叢”“魚鳧”“子規(guī)”“壯士”“六龍”;

 、呤竦栏呶#骸包S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 “連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

  夸張與想象,使得《蜀道難》直通《離騷》,又完成了鮮明的有個性的超越。

  2、想象奇特:借助神話傳說

  神話是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

  師:神話其實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沉最瑰麗的童年大夢,《蜀道難》的靈魂飄渺、靚麗,來自永遠的神話,請同學們找出并鑒賞。

  答案提示:杜宇化鵑:在古蜀國,在巍巍而危危的蜀道,杜宇化成的子規(guī)聲,凄美迷轉;蜀道的艱險,色彩的絢爛,躍然紙上。

  六龍回日:太陽神的六龍車給蜀道增添了幾多瑰麗與神奇,藍藍的天,金色的太陽,使蜀道有了大的背景,而象征光明、自由、希望的太陽神驕傲的六龍車更成了蜀道最靚麗的風景。

  五丁開山:“地崩山摧壯士死”,五壯士開山而死的神話使蜀道在瑰麗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分凝重、莊嚴、悲壯、渾厚。

  ……

  3、感情強烈奔放:主旋律句一唱三嘆。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此句在文中反復出現,激蕩心弦。)

  我們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絕非簡單地重復,那么連續(xù)出現三次,是何作用?

  反復出現,給人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之感。

 、僭姷拈_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定下基調。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詠嘆反復出現,形成了以此

  為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

 、凇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主旨句出現了三次:

  A、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fā)出的感嘆,突出表現了蜀道的高不可測,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張本。

  B、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后兩層內容的作用。

  C、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zhàn)禍之烈,跟開篇相照應。以此結束全詩,興味無窮。

  一嘆蜀道之難——高險

  二嘆蜀道之難——驚險

  三嘆蜀道之難——兇險

  4、手法多樣

  對比襯托:黃鶴不得飛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細節(jié)描寫(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

  情緊張,艱難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

  渲染了旅人的.悲涼孤獨和蜀道悲涼凄清的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5、語言多變、章法靈活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這一樂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運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參差錯落、長短不齊的句式,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韻腳也不斷變化,適合表現自由不羈的氣魄,而后描寫蜀中險要環(huán)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這也對于表現他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嘯傲現實的浪漫主義精神都起到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用一句話評價李白。

  1、你們能用一句話來表達你對李白詩歌風格的認識嗎?

  學生:氣象恢宏、氣勢磅礴、豪放飄逸……

  2、示范展示名家評價(多媒體展示)

  子,謫仙人也!——賀知章

  神氣高朗,軒軒然若舉。 ——唐玄宗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杜甫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

  三、程度好一些的班級和學?梢蕴接懺姼璧脑⒁、主旨,進行個性化解讀。

  1、教師展示本詩寓意的各種說法:

  根據相關記載,這首詩應該是在天寶元年李白初到長安時的作品,寫作時間不遲于天寶三年(公元744年)。關于這首詩的政治寓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說:憂杜說。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加害房琯、杜甫,這首詩系為擔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說:刺瓊說。為諷刺章仇兼瓊而作。按:章仇兼瓊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寶五載(746)期間任劍南節(jié)度使,是個善于媚上取寵的人,李白寫此詩是用來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瓊有反叛之心。

  三說:諷喻說。 “問君西游何時還”句,認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亂時逃難到蜀地,李白寫此詩地目的是勸諫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應心懷國家安危,回到長安。(為諷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幸蜀而作。)

  四說。勸諫說。此說出自《唐詩鑒賞詞典》,從詩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出發(f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認為李白當時已經看到太平景象背后正潛伏著危機,寫作此詩是勸諫唐玄宗預防割據者發(fā)動叛亂,并以十年后的安史之亂加以佐證,認為李白的預見是正確的。

  五說:送別說。從詩中“問君西游何時還”和李白后來的詩作《劍閣賦》、《送友人入蜀》推測,李白極言蜀道艱險難行,表現詩人對友人王炎入蜀安危的關切,希望友人早日歸來。

  六說:仕途說。此說認為此詩表面寫蜀道的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的漫游中屢遭躓礙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

  七說:歌頌說。此說認為全詩反復詠嘆“蜀道之難”,實則是在極力歌頌歷代蜀道開拓者的那種大無畏的崇高犧牲精神,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

  八說:詠蜀說。此說出自明胡震亨《李詩通》,認為此詩自為“詠蜀耳,言其險”“風人之義遠矣”。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亦持此說,認為這首詩只是歌詠蜀地罷了,“別無寓意” 。

  2 、討論:

  關于這首詩的主題,歷來解說紛紜,你同意哪一種?理由是什么?

  四、作業(yè)(任選)

  1 、補充讀本中杜甫《飲中八仙歌》,進一步了解李白的個性特點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它像一幅素描,把李白狂放不羈、不阿權貴的性格,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2 、太白風采與盛唐氣象之間有何聯系?

  3 、《蜀道難》主題思想探源

  4 、以“我心中的詩仙李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5 、賞析選修教材中的《將進酒》、《行路難》兩首詩,分析詩人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蜀道難》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詩歌的藝術手法,如意境、聲韻等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通過誦讀品評賞鑒,體會想象、夸張的藝術特色

  3.情感培養(yǎng)目標:讓學生走近激情、浪漫、詩性和放達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從學習詩歌的朗誦入手,領會詩歌循環(huán)往復逐層深化的情感節(jié)奏和豪邁飄逸的氣勢

  2、借助于“剝皮抽筋”法,探究本詩情感主旨

  3、本詩語言及藝術手法鑒賞,體會李白豪邁飄逸浪漫詩風的形成

  二、教學難點:

  1、鑒賞李白激昂俊逸的詩風。

  2、探究本課的情感主旨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點撥法

  3、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4、多媒體影音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盤古開天辟地)可是在我們西南部有一個傳說,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沒法和天合起來,于是她便把地折疊起來,形成了高山、低谷,這樣天地就吻合了也許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嶺給了人們靈感,讓他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神話,也許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給了我們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以靈感,讓他創(chuàng)作了詩歌《蜀道難》

  說起《蜀道難》唐代的詩評家殷番評價這首詩是“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也”究竟這首詩奇在何處,今天,我們就通過誦讀和鑒賞共同感受詩歌的奇特之處。

  二、誦讀感知風格之奇

  1[活動] 下面先請大家聽一遍誦讀,聽的時候注意感受詩歌風格

  2[活動] 生誦讀

  3[提問] 通過通過誦讀和聽讀感受這首詩歌又怎樣的風格?

  [明確] 雄渾、豪放

  4 [活動] 誦讀詩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渾豪放的風格

  5 [提問] 主旋律是那幾句話?在詩中出現了幾次?

  [明確]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zī)嗟

  6 [活動]指導誦讀,感受詩風

  樂府詩大多具有詠嘆的意味這首詩言蜀道之險,有“風人之義”,詠嘆的意味尤濃,誦讀時必須把握這個基調,才能再現詩中的意境下面試分層加以解說:

 、佟班嬗酢y于上青天”

  這兩句統(tǒng)攝全詩,奠定了詩的詠嘆基調,感情是豪放的,要讀得很有聲勢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這是詩人在仰望蜀道時情不自已,脫口而出,也顯示了感嘆的強烈“噫吁”是驚異之辭“!薄案摺,一義重出,極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長音“蜀道之難”,可讀得平緩,略作停頓后,再用升調讀“難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則全詩主旨自明

  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蜀道能使紅潤的臉色枯萎,應讀出害怕的感情,聲音也應該越來越低沉

 、邸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這是全詩的結束語主旨句第三次出現,要讀得緩慢些,有深沉的慨嘆意“側身西望”后稍作停頓,再用漸慢漸弱的聲調讀“長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發(fā)人深思

【《蜀道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必修三語文課文《蜀道難》教學設計06-04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語文課文蜀道難教學設計06-04

《蜀道難》教案范文06-04

《蜀道難》公開課教案05-10

《散步》教學設計08-24

趙州橋教學設計08-28

《歡慶》教學設計08-25

《狼》教學設計08-26

觀潮教學設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