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日本茶道簡介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fā)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nèi)容和形式則有別。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一下日本茶道吧!
茶道用具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茶湯、茶の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fā)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nèi)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jīng)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后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F(xiàn)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fā)展出來的抹茶道。
現(xiàn)代的茶道,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和果子)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guī)矩與步驟行事。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nèi)外的布置;品鑒茶室的書畫布置、庭園的園藝及飲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點。
歷史
日本留學僧南浦紹明在宋朝時來到中國,將徑山茶宴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18世紀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4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中國徑山茶宴進入日本之后,日本很快就發(fā)展出自己的風格與流派。最著名的是千宗旦(千利休之孫)之子所創(chuàng)設(shè)的三個流派:表千家流的不審庵、里千家流的今日庵以及武者小路千家流的官休庵,合稱三千家。
茶道具
煮水
爐:位于地板里的火爐,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風爐: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爐,功能與爐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間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蓋置:用來放置釜蓋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屬、陶瓷、竹等各種材質(zhì);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蓋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備用水的儲水器皿,有蓋。
建水:廢水的儲水器皿。
茶罐
棗: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濃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來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從茶罐(棗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
樂茶碗: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溫燒制)制成的茶碗。
茶筅:圓筒竹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制成。
茶室
茶室是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疊(塌塌米)半為標準,大于四疊半稱做“廣間”,小于四疊半者稱作“小間”。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間,用來準備及清洗茶道具。
日本茶道文化
一、茶禪一味的思想
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禪僧的交往中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日本茶道源于中國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國寺院。在茶道大師千利休之前創(chuàng)立草庵茶湯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參禪而受禪旨印可。村田珠光從日本高僧一休宗純那里得到中國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的一張墨跡,這一墨跡是與茶禪一味有密切關(guān)系的茶道界的寶物,后來成為茶與禪結(jié)合的最初標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湯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跡掛在茶室的壁龕里,人們走進茶室,都要在墨跡前跪下行禮。一是表示對圓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與禪宗的思想相通的。珠光的這一舉動開辟了茶禪一味的道路。由此,他被確立為日本茶道之開山。珠光在四張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對圓悟克勤的禪語,以本來無一物的心境點茶飲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獨特的草庵茶風。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執(zhí)、切忌自高自大、固執(zhí)己見。同時他也揉合進了當時流行的連歌中的冷枯之美,在當時一直以唐物為中心的完美豪華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種殘缺的美。珠光曾說明月也嫌無云時,比起一覽無余的滿月,于云中時隱時現(xiàn)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給人一種朦朧美。珠光茶室中還表現(xiàn)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張將唐物與和物合為一體,備前燒、信樂燒等日本的瓷器也都進入茶道。珠光追隨一休參禪,將茶禪一味的精神貫徹于飲茶中,把當時流行的禪院的茶禮儀、奈良庶民茶、貴族書院茶揉成一體,給其中注入禪的精神,并根據(jù)此精神,對茶室和茶具進行改良,使茶進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異彩。
禪與茶道的結(jié)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傳播者這種客觀的歷史背景,但禪與茶在精神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應(yīng)當說更為重要。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日本所特有的。中國禪宗也有相應(yīng)十分生動的例證。據(jù)傳,有一天,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問一位外來的僧人是否到過他這里,對方說曾經(jīng)到過,他便吩咐:吃茶去!某日又一位僧人到來,趙州同樣問他是否來過,對方回答沒來過,他也吩咐:吃茶去!站在一旁的院主深感不解,問趙州為什么讓來過的和沒來過的都去吃茶,于是趙州便喊了一聲:院主,吃茶去!僧人待客以茶,似乎并不僅僅是以茶解渴,其中當另有深義。日本的茶道脫胎于禪這一母體,茶道理念中的和、敬、清、寂就是禪所要達到的理想境地,也是禪僧的墨跡以及書法創(chuàng)作的最高追求。在茶人們那里,茶道過程的一舉一動無非都是茶理的自然流露。在這個意義上,茶道就是禪的生活化。
茶禪一味,其真諦在于禪,其主旨也在于禪。日本茶道歷來就注重于感悟茶性之美,包括:茶意之美、茶味之美、茶香之美、茶色之美;同時也講究茶會時的器之美、水之美、花之美、境之美以及人之美。
進入公元九世紀后期,日本停止了向中國派遣唐使的傳統(tǒng)。這時官方單向的學習停止,民間的雙向交流開始。日本的島國文明不同于中國的大陸文明,中國地大人多,物產(chǎn)豐饒,而日本面積小,資源匱乏,就必須把學來的東西發(fā)揮到極致,做到舉一反三。所以,九世紀后日本雖然還在學習中國的文明、文化和技術(shù),但茶道作為日本向中國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也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不是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和千利休把禪的內(nèi)涵引入茶道,那么今天流傳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席間的茶水也早就被可口可樂代替了。日本人選擇茶來賦予特殊意義,只要理解了禪,就不難理解日本茶道的文化內(nèi)涵。
由于寺院禪宗的影響,人們常常過分注意禪和佛教的關(guān)系。其實禪具有全部中國文化的背景,它不僅與佛相連,也和儒家思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邮怯杏涊d以來第一個參悟了禪的人。世界本來也許有一個終極真理,如果人們能夠完全理解這個真理,那么人世就是天堂?上藟塾邢,我們短暫的一生不足以完全領(lǐng)悟所有的道,這個矛盾成為人類所有哲學的根源問題。前人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制定規(guī)則,后人通過遵循這些規(guī)則,可以從比前人更高的起點上去領(lǐng)悟人生,從而更加接近真理。
茶道里禪的內(nèi)涵,在于通過繁瑣的規(guī)則來磨練人心,當這些規(guī)則不再令飲茶者厭煩,當飲茶人信手而為就符合茶道禮法時,才算領(lǐng)會了茶的真諦,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最終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繁復(fù)而熟練的茶道禮法是為了使人超然物外,濃如苦藥的茶湯正如人生,別出心裁的插花顯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語告訴人們處處是真理。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們講述禪的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一樣,其中蘊涵的那些人生經(jīng)驗,需要飲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時光來領(lǐng)悟。
二、和敬清寂的意境
村田珠光之后、千利休之前,日本茶道史上杰出的茶人是武野紹鷗。紹鷗的茶道是對珠光茶道的繼承和發(fā)展。紹鷗酷愛文藝,跟著名的歌學家三條西實隆學歌道,并將歌道理論導(dǎo)入茶道,對珠光的茶道進行了很大的補充和完善。他對珠光的茶室、茶具進行改革,使之更趨于謙和、素雅。紹鷗還與千利休一 起,借助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創(chuàng)立了茶道陰陽位置圖,提高了茶道的正規(guī)程度。紹鷗和千利休把珠光尚未使用的和敬清寂一詞用于茶道,并在茶室、茶具上使和敬清寂精神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
日本茶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式。更深入一層來講,日本茶道是一種以飲茶為手段的禮儀規(guī)范,它涉及哲學、宗教、文化、藝術(shù)、倫理、禮儀等多個領(lǐng)域。茶道的基本特色是恬靜和樸素,在百忙中擠出片刻閑暇,以達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講究文化道德修養(yǎng),它要求茶人必須作到四規(guī)七則,四規(guī)即和、敬、清、寂,這是貫穿整個茶道禮儀的宗旨和精神。和指的是和悅、和諧、和平;敬指的是心靈誠實、尊敬長輩、愛護朋友和晚輩以及主客之間、茶客之間互敬互愛;清表示茶室、茶庭等飲茶環(huán)境清潔、清凈;寂是日本茶道的最高美學境界,表示幽雅、幽閑、寧靜,要求茶人凝神沉思、擯棄欲望。其中和不僅僅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而且還包括人與物之和,人與自然之和。七則是:茶要提前準備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涼;室內(nèi)插花要自然;一定要守時;雨天要準備好雨傘;要把客人放在心上。七則的宗旨也是要求主客之間、茶客之間通力合作、和諧相處辦好每一場茶會。
進入現(xiàn)代以來,茶室雖多非草庵,但是茶道的簡素精神不變。參加日本明治神宮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春季茶道儀式,到了茶室入口,就會看見那里置有一個利用天然石鑿成的石缽,缽內(nèi)滿是苔蘚,盛滿了純凈的水。進入茶室之前,用石缽里的水洗手和漱口,以起到凈化精神的作用。走進茶室,置身其間,首先就給人一種平和寧靜的感覺。室內(nèi)別無其它擺設(shè),不繁不麗,席地而坐,將視線投向壁龕,壁龕里掛著一幅古字殘片,置身于這科獨具匠心的藝術(shù)空間,會引起人們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動。茶道儀式就在這種靜寂的氛圍中開始了。此時,如果將視線投落在窄小的榻榻米上,在自然的光照下,庭園的竹子透過紙窗投在鋪席上的影子,簡直就像潑上去的一幅竹水墨畫!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茶客落入冥想,就會心生一種美的空寂與幽玄。置身于這種境界,對千利休徑通茶室來品茗,世人聚此絕俗念這樣一首和歌就會有更深切的體味。
三、世代相傳的茶道精神
從村田珠光到武野紹鷗再到千利休,經(jīng)幾代茶人的不懈努力,終于完成了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而今,日本茶道更是被發(fā)揚光大,普及全國并走向海外?梢哉f,日本茶道世代相傳,數(shù)百年長盛不衰,而且又與能樂、俳句、水墨畫、庭園藝術(shù)等結(jié)合起來,在茶禪一味與和敬清寂的精神影響下,形成了一門綜合的文化藝術(shù)。今天仍繼續(xù)支配著日本人的文化生活。在日本,茶道組織和茶道流派遍及全國,研習茶道的人數(shù)以萬計,其中大多數(shù)為女性。在京都,你不應(yīng)問女性您是否學習茶道,而應(yīng)問您學習的是哪家茶道。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夠世代相傳,延續(xù)數(shù)百年而不衰,并且發(fā)展勢頭越來越盛。就是因為在日本茶道界采取了家元制度的作法。武心波先生在《當代日本社會與文化》一書中指出:家元制是日本特有的社會制度。從字面上理解,家元即家之根本。但這里的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家庭,而是專指有某種特定技藝者的家族或家庭。家元是指那些在傳統(tǒng)技藝領(lǐng)域里負責傳承正統(tǒng)技藝、管理一個流派事務(wù)、發(fā)放有關(guān)該流派技藝許可證、處于本家地位的家庭或家族。以這樣的家庭或家族為首,常常可以繁衍出一個龐大的組織。在這種家元制度的支配下。各茶道流派都竭盡全力發(fā)展自己的組織,而且新的茶道流派和茶道組織不斷涌現(xiàn)。這就是日本茶道得以世代相傳、永不衰竭的原因所在。這種在技藝界勇往直前、永不言敗、不斷努力的做法集中反映了日本茶人世代相傳的精神追求。
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死后,他的第二子少庵繼續(xù)復(fù)興千利休的茶道事業(yè)。少庵之后,其子千宗旦繼承父業(yè),終生不仕,專心茶道。千宗旦去世后,他的三個兒子分別繼承祖業(yè),承襲或創(chuàng)立了茶室不審庵、今日庵、官休庵,并分別稱為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被茶道界統(tǒng)稱為三千家。除了三千家以外,繼承千利休茶道的還有千利休的七個大弟子。400多年來,三千家作為日本茶道的中流砥柱領(lǐng)導(dǎo)和支持著日本的茶道文化事業(yè),使日本茶道得以世代相傳,并獲得巨大的發(fā)展。
【日本茶道簡介】相關(guān)文章:
從茶道看日本文化的審美意識08-01
日本料理的原料簡介06-20
日本留學行李清單簡介08-24
日本神戶大學的留學優(yōu)勢簡介10-24
日本留學生考試的考試范圍簡介06-01
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簡介06-18
茶道的泡茶順序05-23
明清泡茶道06-20
茶道茶藝內(nèi)涵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