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些茶最香-2017年中國最香的六款茶
茶除了萬般滋味,還有不同于花香的茶香。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中國最香的六款茶,快來看看吧!
嚇煞人香就在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于中外。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屬于綠茶類。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并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題名“碧螺春”。
其實,碧螺春的香氣并不是特別濃郁,但它的香氣很有特點,就是含果香。在碧螺春產(chǎn)地蘇州東山,那里還盛產(chǎn)橘子、楊梅等水果,經(jīng)常是一排果樹一排茶樹地夾雜栽種,所以茶中帶幽幽果香并不奇怪。
碧螺春還有個特點就是特別嫩,人家三萬個茶芽頭可以炒出一斤茶葉,而碧螺春芽頭嫩,一斤茶要用五六萬個芽頭,在各茶中屬佼佼者。
七泡有余香當屬鐵觀音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zhì)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jié),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
鐵觀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揚的蘭花香,我們所說的蘭花香其實只是一種類似蘭香的特殊茶香、給人以很深刻的印象。近來國內(nèi)外的.試驗研究表明,安溪鐵觀音所含的香氣成分種類最為豐富,而且中、低沸點香氣組分所占比重明顯大于用其他品種茶樹鮮葉制成的烏龍茶。
因而安溪鐵觀音獨特的香氣令人心怡神醉,一杯鐵觀音,杯蓋開啟立即芬芳撲鼻,滿室生香。
芬芳勝玫瑰還有綠茶香
茉莉花茶又稱為茉莉香片,屬加工茶的一種。制作材料為茶葉以及茉莉花,因此能兼有二者的香味。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茶中加入茉莉花朵熏制而成,故名。
優(yōu)質(zhì)的茉莉花茶具有干茶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黑褐油潤,沖泡后香氣鮮靈持久,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滋味醇厚鮮爽的特點。
茉莉花茶是市場上銷量最大的一個花茶的種類,茉莉花的香氣一直為廣大飲花茶的人所喜愛,被譽為可窨花茶的玫瑰、薔薇、蘭蕙等眾生之冠。宋代詩人江奎的《茉莉》贊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間第一香。”
萬里群芳最,唯有祁門香
祁門紅茶,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主產(chǎn)于安徽省祁門縣一帶。”祁門香”是祁紅品質(zhì)的特征,祁紅采制精細,焙作考究,謂之“工夫”,使其自然芬芳,被國際上公認為最佳高香茶。日本人稱其為玫瑰香,英國人稱為“祁門香”。
祁紅與斯里蘭卡的烏伐、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譽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祁紅尤為特異,只有印度大吉嶺紅茶可與祁紅品質(zhì)競爭。
祁門紅茶成品茶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金毫顯露、湯色紅艷明亮、滋味鮮醇酣厚、香氣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以聞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形美香郁怎敵得過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茶屬烏龍茶類,始創(chuàng)于明代,以產(chǎn)自潮安縣鳳凰鎮(zhèn)烏崠山,并經(jīng)單株(叢)采收、單株(叢)加工而得名。潮安鳳凰茶為歷代貢品,清代已入中國名茶之列。鳳凰茶的品質(zhì)檔次為單叢-浪菜-水仙,每個檔次又分若干級次。
鳳凰單叢茶是鳳凰茶中之極品,其品質(zhì)特佳,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
較挺直肥碩油潤的外形特色,優(yōu)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回甘、特殊山韻蜜味的滋味,橙黃青澈明亮的湯色,青蒂綠腹紅鑲邊的葉底,極耐沖泡的底力,構(gòu)成鳳凰單叢茶特有的色、香、味內(nèi)質(zhì)特點。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肉桂茶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用武夷巖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烏龍茶,為武夷巖茶中的高香品種.奇香異質(zhì),苦中帶有焦糖香的獨特魅力,有力沖蓋頂香高銳霸氣。而水仙則是清爽的醇,淡而悠長,細而持久。
肉桂成品茶外觀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砂綠,香氣濃郁、辛銳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帶刺激性,湯色橙黃至金黃、透亮,葉底綠葉紅鑲邊顯軟亮。
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齒頰留香。濃香型即傳統(tǒng)型,重發(fā)酵足火功,干茶外型在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進行一些改良,突出了武夷肉桂本質(zhì)的香氣,沖泡出的茶湯色澤淡黃,香氣高遠。
【中國哪些茶最香-2017年中國最香的六款茶】相關(guān)文章:
茶香中國廣場舞10-16
茶香里的中華禮儀08-25
茶香馬拉糕的做法10-05
香芋冰淇淋最簡單做法11-11
黑茶怎么喝最減肥10-23
普洱茶最簡單的沖泡方法05-19
中國茶傳播世界的歷史介紹11-12
最簡單樸實的普洱茶沖泡方法07-14
關(guān)于最簡單的普洱茶的沖泡方法07-20
最傳統(tǒng)的中國婚禮習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