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格斗知識肘部攻擊法
搏擊,漢語詞語,出自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打斗出自敵出不意,大驚擾,以槍上刺刀相搏擊。”劉成章《安塞腰鼓》:“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指打斗、搏斗。
肘法屬于近距離擊打的技法。由于肘部的生理構造特點,擊打力量較之其他手法(掌、拳等)要重、要狠,比較適合女性用于自衛(wèi)。
(1)頂肘
肘部平抬,屈臂,肘尖向前,發(fā)力時蹬腿、送髖,同時另一手大臂向另一側也產生一股伸張力。蹬腿、送髖、大臂猛伸張,三股力用好了,頂肘動作就完美了。頂肘是以肘尖攻擊,女性自衛(wèi)時用以頂擊對方腋下,效果最好。頂肘發(fā)力距離短,又無旋轉助力,練習時難度大些。
(2)挑肘
前臂回收彎屈,肘尖由下向前上挑擊。發(fā)力時蹬腿、旋轉身體要領同直拳、勾拳。挑臂動作同勾拳、挑肘可用于擊打對方胸腹部。
(3)橫肘
橫肘動作主要是兩股力,一是蹬腿,二是旋轉身體。大臂向前橫移,實際上也是旋身之力的延長。橫肘是以肘尖擊打對方,適于攻擊對方太陽穴、后腦、耳門、頸部以及胸肋等。
(4)砸肘
手臂上抬,肘尖朝前上,砸擊時身體迅速下沉,肘由上往下砸擊。身體下沉與手臂砸擊兩股力合而為一。砸肘多用于對方抱腰、腿時砸擊其后腦、腰部。
(5)反手頂肘
手臂略上抬,身體迅速下沉(但幅度沒有砸肘大),同時兩肘向后頂擊,力達肘尖。頂肘主要用于攻擊背后之敵肋、腹部。
(6)反手橫肘
手臂平抬,蹬腿,身體旋轉發(fā)力,同時手臂隨旋轉方向向后橫向猛擊,力達肘尖。反手橫肘主要用于攻擊背后之敵面部、太陽穴等。
【格斗知識肘部攻擊法】相關文章:
瑜伽教練培訓時用到的肘部練習知識03-18
格斗小知識:如何成為敏捷的巨熊03-19
為你講解拳擊攻擊時機的知識03-22
散打格斗技巧03-11
企法顧問知識:保證01-23
格斗中的假動作12-15
街頭自衛(wèi)格斗策略03-21
散打格斗中的技巧03-09
格斗式的動作及拳法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