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精選1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1
最近著重看心靈類的書籍,是因為看到了內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我很重要的東西,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周六,健身房的跑步機帶著小電視,里面正在播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夏季的墨西哥忽然出現(xiàn)深達兩米的冰,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水災和上百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去醫(yī)院、體育館等避難。地球在發(fā)脾氣,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地域會出現(xiàn)這樣的天災,或許也是一種人禍。心情也跟著沉了起來,還有多少人正在承受著這些痛苦,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甚至覺得自己能活潑的長大也是一種幸運。
偶爾看到有些人嫌棄或者惡意的眼神,他們把內心的暴戾變成暴力,隔著兩米開外都可以感覺到那熊熊燃燒之火。
有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糟糕,覺得世界都是灰暗的,別人的笑聲都能讓我生悶氣,仿佛全世界都欠了我的。他們是揍了我嗎,還是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沒有,我才意識到原因在于我自己。有很多人對社會的仇恨,是因為自己的.失敗,他們無法忍受承認這是自己的無能。但是又必須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加上我們天生具備推卸責任的能力,畢竟沒什么比把一切推給別人更容易了。前一陣川崎發(fā)生的鎖喉事件,人生只剩下失敗的一個人策劃了這起慘案,那大多都是孩子啊。失敗而且懦弱的人,才會選擇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群體。
非暴力溝通讓我著重關注自己和別人的感受,所有的情緒其實都來自內心,找到撫平情緒的源頭。
先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做到了才能真正聽到別人的聲音。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2
前言:8月新起點,本想要洗心革面潛心學術,到了自習室坐定,目光所及,看到這本《非暴力溝通》。再度偏離初衷,花了數(shù)小時讀完本書。內容不見得多么精深,方法論色彩也沒有很濃厚,但看完之后結合生活實際反觀自己,多少習得些溝通技巧。這里摘錄部分內容,如果能產生一丟丟的積極影響,也算發(fā)揮了其應有的價值。
關于評價和比較:
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直接說出我的價值觀,而不是一味地歸咎或指責他人。暴力的根源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沖突歸咎于對方。
比較也是一種批判,蒙蔽了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觀察是對客觀現(xiàn)象的描述,而評論是主觀的價值判斷。將二者混為一談,人們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我們將不再困惑,F(xiàn)代社會,靜態(tài)的語言和動態(tài)的世界不匹配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
非暴力溝通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而是主張在特定的時間和情感中進行觀察,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區(qū)分看法和感受:
看法是對事物作出的價值評判,感受則是內心的情緒起伏變化。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示弱及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有助于解決沖突。
提出具體的.請求:
抽象的詞匯無助于認識自己,我們的請求越具體越好。對他人的批評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社會文化的設定并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然而,如果我們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也不可能會。直接地說出需要,更有可能得到積極回應。在溝通中,明確談話的目的,明確地提出要求而不是表達感受。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需求表達的越具體越清楚,我們越有可能得到稱心的回應。當對方給予反饋,我們應該表達感激;當對方不愿反饋,我們應傾聽他們的感受和需要。
參加集體討論時,一定要明確地說清楚我想要得到什么樣的反饋,這一點至關重要。只有樹立明確的標桿,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討論。
充分表達憤怒:
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于別人做了什么,而是我怎么看待對方及其行為,在于我們對他人的評判與指責。練習把每一個指責都轉化為尚未滿足的需要。
充分表達憤怒的步驟:1.停下來,深呼吸;2.留意我們對他人的指責;3.體會我們的需要;4.清楚表達自身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學會傾聽:
不帶任何成見地去感受變化,全身心去傾聽。一旦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納,他會覺得很愜意。當對方得到充分聆聽,氣氛將變得輕松,他會停止談話。
當我們痛苦地無法傾聽別人時:1.體會自身的感受和需要;2.大聲地提出請求;3.換一個環(huán)境。
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情感的奴隸(我們要為他人負責,要使他人快樂)-“面目可憎”(真誠待人比委曲求全更可貴)-生活的主人(為自己的意愿、行動和感受負全責)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3
語言是工具,溝通是能力。如何讓表達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們需要刻意學習一些溝通的技巧。
而從《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我所獲得遠遠不止一些技巧。
我有時很苦惱為什么盡管好好說話但是仍然無法和對方持續(xù)的溝通下去,于是朋友向我推薦《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還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用這套方法幫助不少的個人、種族和國家解決了溝通問題和地區(qū)沖突。
讀完之后收益很多,遂將其中要點整理出來。
書中用理論和案例結合的方式為我們介紹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它們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四要素的的第一項是觀察,它的大意是:我們要學會觀察并優(yōu)先表達出自己的觀察,這一點十分重要,為什么會出現(xiàn)暴力溝通,那是因為我們經(jīng)常在溝通中剛開始的時候說出的是評價而非自己的觀察。評價不一定是事實,而我們眼睛看到的才是事實,也只有基于事實去溝通,我們才有溝通的基礎。
屋子里很亂,妻子回到家開口就說:我的天呀,家里跟豬窩一樣,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戲也不收拾屋子。
你也很無辜,第一:家里只是有點亂,哪有豬窩那么夸張;第二:我也沒有整天玩游戲。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妻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評價(豬窩就是一個評價),評價是有失偏駁的,可能會讓你很火大,這句評價就是暴力溝通的開始。
如果妻子只是描述一下自己的觀察:有兩件臟衣服在沙發(fā)上,客廳的地上有瓜子殼和花生殼,兩個垃圾桶都滿里,家里的衛(wèi)生實在太差了。聽到妻子這么說的你應該都會很不好意思的開始打掃衛(wèi)生(當然我知道實際并不會這么順利)。
在這個例子里,妻子說的話是不是不會讓你感覺反感,因為妻子在描述自己的觀察,這些觀察都是事實存在的。這是一個非暴力溝通的開始。而當別人在像我們描述觀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仔細的體會他們的觀察。
另外,隨便給別人打標簽和評價都會讓人不舒服,我們只需要在開始的時候把我們看到的事實描述出來就夠了。
當我們表達出自己的.觀察后,我們接下來應該描述這些觀察帶給自己的感受
妻子說:看到垃圾都在地上,我覺得屋子衛(wèi)生很差。
例子的中的妻子通過事實描述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作為丈夫應該去體會這種感受,然后詢問妻子的需求。
丈夫說:那我現(xiàn)在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吧
妻子說:是需要打掃衛(wèi)生,所以我們一起來個大掃除吧。
妻子此時已經(jīng)明確了表達了自己的需求和請求(需求:大掃除;請求:和你一起)。
這是一次非常友好有效的溝通,不僅氣氛融洽且有了實質性的好結果。
想一想我們在生活中有多少因為暴力溝通而產生的沖突,而這些溝通又有多少因為我們沒有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實,隨意的進行評價、夸大事實、給別人貼標簽;同時我們作為被評價的一方也沒有學會剝離那些評價而關注對方的真實需要,我們放棄了探尋真相,只想逞一時口舌之快。這樣的溝通下去,永遠也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也不僅僅遵守著四個要素就可以了,作者還在書中說了幾個要點:
1.我們不要成為情感的奴隸
我們不需要為他人負責,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不要覺得犧牲自己來滿足別人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別人感到不安,我們可以認真傾聽他的傷心事,但是不要責備自己,我們幫助別人是出于關心別人,而不是愧疚或者別的東西,這是一種自由而快樂的行為。
非暴力溝通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即表達自己又關心別人。
2.非暴力溝通的關鍵點在于我們要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的關鍵點在于我們應該與自己達成和解,如果希望在對話中關注別人的感受,我們應該從愛自己開始,因為愛自己我們才會在溝通中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把這些都掩蓋起來。
3.要警惕感謝,感謝別人有時候也會被別人當成是暴力語言
有些人的感謝會讓別人很有壓力,因為他在感謝時只會說干的漂亮之類的話,上級對下級這樣說,下級會感覺到壓力。所以在像別人表達感謝的時候,除了說一些感謝,還應該描述他人做了什么給自己帶來了有益的影響。例如:謝謝你,幸虧有你陪我,否則這么黑的夜路我可回不了家了。
4.合理的表達憤怒
非暴力溝通不意味著我們要壓抑憤怒,相反我們更要表達我們當前情緒的狀態(tài),我們要很明確告訴別人我現(xiàn)在很生氣,而我的需要是......。合理的表達憤怒才能使憤怒得以安放。
5.懲罰有局限性,而如果敞開溝通則會獲得很好的效果
小的時候因為做錯事,經(jīng)常會受到父母的懲罰,但是受到懲罰后并不會收斂自己的行為,有些事情就算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還是要去做,逆反心理就是在這樣的循環(huán)里生長出來的。也許家長和孩子來一場非暴力的溝通,明白孩子的需要和訴求,結果會比懲罰之后的結果好得多。
成為一個會溝通的人,別人才會向你敞開心扉。溝通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學會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不要讓傷人的話出自溫柔的口。
這就是我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做的總結筆記,其中還加入一些我自己的讀后感。
如果你覺得這本書對你的溝通也有幫助,那么推薦你讀一讀原著。
最后,特別感謝《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4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讓我們既表達自己,又關心別人。不妄圖改變他人,而是重視每個人的需求,幫助我們在誠實與傾聽的基礎之上與另一個生命建立聯(lián)系!薄斗潜┝贤ā
最近實習事情多,閱讀的進度有點緩慢呀。舔著老臉又來更新了,哈哈哈哈。不過我還是要試圖辯駁一下的,主要這書講在了我的心坎上,讓想起了很多以前或成功或失敗的溝通,引起了很多共鳴,花好幾個小時可能才看了一兩章。
感覺透過本書,讓我試圖想通了一些以前沒有想明白的事情,比如為什么突然聊著聊著對方就生氣了;為什么你明明說了很多次,對方卻仍然無動于衷;你竭盡全力去做了,對方卻沒有任何回應……接下來,我向大家分享我思考到的幾個點。
首先,透過這邊書讓我想到的是:原來我以為的,和你以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很多時候,與人發(fā)生矛盾的根源在于:每個人的主觀評價準則、觀念、期待以及想法,甚至由此經(jīng)過大腦主觀加工后看到的客觀事實都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矛盾的發(fā)生以及發(fā)生的程度取決于產生的差異的大小。
明白了這一分析路徑就可以知道:同一事物,不同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看到一樣,但是主觀的觀念不一致之后導致產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都處于紛繁復雜的世界的漩渦之中,都如盲人摸象、秉燭夜行,上下求索而不得其全貌。明白這個,更讓我覺得對人更不能亂下定論,盡可能全面客觀,長期的進行觀察,得到較為可靠的結論。
觀察
這便引出了書中講的第一個要點“觀察”。觀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觀”,觀察體會自身的看到的,感覺到的,產生這種感覺的思想、心理過程,通過了解自身讓自己變得“通透”,以挖掘自己更深層次的需要和期待,為溝通做好準備,感覺這和王陽明的心學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是“觀他”,雖然我們不是他人,更沒有讀心術,但是我們可以往常的溝通經(jīng)驗和對對方大致的了解作出推論和猜測,去猜測對方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有了充分的觀察,使得溝通變得有目的、更高效、平和。通過不斷的提問,友好、友善的猜想,漸漸磨平兩方存在的理解鴻溝,達到非暴力溝通上的第一步即雙方對于溝通的對象沒有太大的理解差異,或者說,我看到的、理解的客觀實在和你看到的、理解的客觀實在是一樣的。
感受
其次,透過作者講述的第二個要點“感受”,點明了我一直以來感到困惑的事情。很多時候能用直接說明真實想法來解決問題與誤解,我們卻為什么不愿意將自己的感受,向對方和盤托出來表達自己的當時的感受與體會,反而是選擇隱忍,繼而考驗自己的耐心,最終可能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突然爆發(fā)導致不可逆的暴力沖突?
通過讀書產生的疑問,我不經(jīng)意在一次籃球場上體會到了這樣的心理活動。午后時分,我一人獨自在籃球場上進行投籃練習,周圍的人漸漸多的可以進行一場籃球賽。我對他們是完全陌生的,只能從他們的嬉笑聲中明白,知道他們是一伙的,互相都是熟悉了解的。比賽開打,我明顯感覺我被孤立了(注意這是我的感覺,并不能就說他們故意針對我,僅僅是從他們的觀念來看要提高得分率,那肯定是把球傳給熟悉的人會更好些),但人就是這樣,知道很多道理,可感性是不講道理的,一種孤立,落寞,不開心的感覺就涌上心頭。我該怎么做呢?是開口向他們說,“我感覺不太開心,因為你們上場比賽中沒有傳一個球給我,我感覺到你們并不是很信賴我,我也很強,希望請你們相信我,我們一起打配合,如果你們有好的傳球機會時也能把球傳給我,我們一起加油。”可現(xiàn)實呢,我并沒有這樣說,反倒是更加郁郁寡歡,除了被動的防守,我毫無進攻欲望,使得他們加深了更不能把球傳給我的觀念,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第二場打完之后,我就氣呼呼的,提出說我不打了。內心更是在暗暗揣測,如果沒了我看你們怎么打的報復心理(現(xiàn)在的我,覺得當時還是很幼稚的嘛)。其實,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我,可能僅僅是以為我有急事要離開罷了,我所謂的“報復”僅僅是我自己給我自己加戲,傷害的僅僅是我自己一人?晌耶敃r,為什么就沒有說出口?為什么就這么懦弱?對方僅僅是一個我毫無利益沖突并不認識的陌生人罷了,如果面對熟人、朋友那我可能就更不會說了。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我,難開“尊口”,陷入自己情緒的內耗?
我想這個可能一方面和父母一直以來的教育有關。我所了解到的傳統(tǒng)中國家庭式教育是帶有封建色彩有著一定的等級壓迫的(防杠啊,笑哭)。父母對于孩子的說教是帶著命令色彩的,刻板地按照父母自己的想法對于孩子進行“改造”,并不會很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似乎孩子只是他們的附庸。當然我并沒有說我的父母不好,只不過我感覺有些時候,比如回想起他們曾經(jīng)處理我青春叛逆期的做法并不是很好,當然,他們也很民主,也很支持我,不過不經(jīng)意間還是能看到這樣的影子。這讓我想到古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倫理綱常,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中,雙方的`溝通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自然,命令式的溝通話語,會壓迫人不敢輕易吐露自己的感受想法,如此內斂。傳統(tǒng)中國講究要“忍”、“內隱”、要“以退為進”、要“和氣生財”、要“寬以待人”。如果貿然吐露自己的感覺、感受似乎,這樣就顯得自己在“挑事”、太“矯情”、過于“冒犯”別人,只要沒有侵犯自己的核心利益,“唉算了算了”,怕是總會有這樣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覺得可能是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我可能是傾向于“內化”的人,好多想法,或好或壞的想法都會被自己仔細揣摩,理清自己情緒的由來,理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最后自己將負面情緒消磨殆盡,不過這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每當我感覺自己心情不舒服,忍不住要說的時候,總會有一只手掐住我的喉嚨,仿佛在說也沒什么大不了,自己想想就好了。或者,也擔心怕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后,遭到別人異樣的目光。
最后還有一方面,可能就是客觀條件上了,很多時候,我們溝通的對象可能是與自己地位不平等的人,公司上級、老師、你有所求的人,會擔心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吐露之后,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有很多顧慮,那就更不會說出口了?赡,我的想法還是有些粗糙,還需要慢慢體悟。
需求
然后,第三個要點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需求”。我想只有懂得自己內心活動的人,才會明白自己情緒波動之后的內心需求。無緣無故的生氣、失落,自己卻道不明說不透,沒有訴求那就自然無法從根源上解決產生的矛盾問題。需要別人不斷的猜測你的需求,那會增加溝通的難度,那樣反過來,你面對一個并不明白他自己需求的人,那就需要我們通過各種溝通的技巧,引導他們。但是我感覺其實大多數(shù)人可能也并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往往發(fā)泄一會,產生爭執(zhí)最后表面平息,循環(huán)往復。我想如果再當一段親密的關系中,某方生氣卻從不告知原因,僅僅表達感受卻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和訴求,一個勁的讓另一方去猜測,去哄;我想是難以長久的。有個異性朋友曾告訴我女生是用來哄的,我當時懵懵懂懂,差不多信了,現(xiàn)在回頭來看,怕是只能解決一時的情緒問題,更深層次的發(fā)掘出對方的需求和對另一方的期待和訴求怕是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感情難得也珍貴,卻空耗在從長遠看,沒有太多必要的猜字謎中,不禁還是感到可惜。
請求
最后,第四個要點是采取平和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請求”、“期待”。這是我覺得很考驗溝通技巧的一部分。請求和類似命令的口吻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使人有選擇,后者使人感到強制,不舒服。這是形成雙方溝通閉環(huán)的重要一步,只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上的要求,才能解決爭端與問題。我想人應該活在以理性為主導的感性里。理性對應著生存,感性對應著生活(生命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溝通是什么?
當看完全書之后,我試圖給溝通按照我的理解下一個定義:在雙方共同確立的客觀實在的框架下,探求雙方由觀念的差異所引起感受與需求的不同,采取一系列溝通技巧以達成最大可能的共識,取得雙贏的局面。冥冥之中,我似乎明白了到作者所講的“對生命的愛”。
那是種怎樣的愛?我想這是一種非暴力溝通的態(tài)度,是一種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核心。這也呼應著我國古代哲人的為人處世的思想:“以己度人”、“仁”、“道”、“非攻”等等。當你意識到對方和你一樣是一個完完全全有著自己獨特想法的生命個體,你們一樣會呼吸,會思考,會哭、會笑,有夢想、有價值、有自己的需求……你們其實沒什么不同。我現(xiàn)在深刻的感覺到,當你深深地理解了自己的感受、想法、需求之后,其實在你的眼里他人或許就是另外一個自己——在生命的光譜下,你的投影。
合上書,仿佛多了層理解,窗外陽光嫵媚,如此,甚好。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5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況相通,樂于互助,也即“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美]馬歇爾·盧森堡著)認為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是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愛。這種方式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讓人們誠實清晰的表達,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能夠:
1、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
2、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那些引發(fā)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4、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
5、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此刻的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說明:母親對孩子說“孩子,看到桌子下的兩只臟襪子(此刻的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況相通,樂于互助。
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系,還有人借助它改進工作。也可被用來協(xié)調各個層面的爭論和沖突。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6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于愛護自己!如何培養(yǎng)對自己的愛呢?轉變自己評價的方式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己評價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學習,使我們的'選擇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的自己評價方式往往導致自己憎恨,而無助于學習。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直面人生的苦難:在遇到挫折時,充分體會人生的悲哀和內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遺憾是難免的。但它能幫助我們從經(jīng)歷中學習,而無須責備自己。我們意識到過去的行為違背了自己的需要及價值觀,并允許這種覺察引發(fā)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我們就會考慮如何滿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語言指責自己,我們不僅難以找到解決辦法,而且容易陷于自己懲罰的痛苦中。
在最近自己身上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時事后第一反應就是自責、惱怒、恐懼,責備自己怎么這么愚蠢,怎么這么單純。在責備自己愚蠢和單純,我是想要滿足什么需要呢?現(xiàn)在回想我是希望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要學會保護自己。我為了滿足什么需要而會輕易相信別人呢?我想在我的潛意識里信任和誠信非常重要,所以經(jīng)常為了滿足別人而忽視了自己的需要。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7
這周繼續(xù)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jīng)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赡芪覀円呀(jīng)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F(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jīng)常說話不經(jīng)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jīng)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jīng)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fā)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fā)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會好好說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事后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8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標準化的溝通方式,讓我們易于實踐。
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a.觀察:只表達你對他人所做事情的觀察結果,而不進行判斷或評價。
如何區(qū)分觀察與評價呢?觀察即事實,評價即意見。比如小明喜歡睡懶覺,A說“小明是個懶惰的人”,B說“小明今天上午11點起床的”,那么A是在發(fā)表評價,B是在描述觀察。
將觀察和評價混為一談,他人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如果我們還不慎表達得言過其實,他人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愿作出友善的回應。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薄《日軐W家J.Krishnamurti
b.感受: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如受傷、害怕、開心、生氣等…
在表達時要注意區(qū)分感受和想法,只描述自己的感受,避免輕易給自己或他人下定義。比如“我覺得自己是個loser”和“這項工作我一個月都還沒有完成,我感到有些挫敗!,前者就是想法,后者才是觀察與感受。
心理學上有“投射”和“投射性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己度人”,就是投射效應的一種表現(xiàn)。
后者是指一個人的潛意識,會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比如一個對自己小孩缺乏信任的母親,總是擔心孩子出事,于是對待孩子總是小心翼翼、緊張兮兮,孩子從而受到影響,下意識地常常將自己處于危險之中,印證母親的擔心是“正確”的。
當我們表達想法而非感受時,就容易讓自己或他人掉入“投射”的陷阱。
c.需要:告訴對方是什么需要,導致了你的感受。
網(wǎng)絡上常流傳關于男女思維不一樣的段子,比如女生想:“他今天怎么對我愛答不理的,是不是不愛我了?,男生想的卻是:“今天意大利隊竟然輸了!
雖然是搞笑段子,但也能分析一二。女生與其自己猜來猜去,不如告訴對方:“今天你沒有和我聊天,我很失落,因為我很期待你的陪伴!敝挥挟斘覀冮_始談論需要,我們才更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對方的.需要。
d.請求:提出具體的請求,即你希望對方怎么做,但避免變成要求或命令。
關于如何提出請求,有以下幾個要點:
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否則對方可能依然無法明白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滿足你的需求;
提出具體而非抽象的行動請求,更可能得到滿足。因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具體是什么,別人就更難知道了;
請求對方的反饋,以免我們表達的意思和對方的理解不一致,造成誤解;
了解對方的反應:此刻的感受、正在想什么、是否接受了我的請求。
“我相信,提升溝通品質有助于建設一個有愛的世界。”
運用以上四個要素的前提,是我們發(fā)自內心想要關愛他人。實際溝通中,最重要的是對四個要素的覺察,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提醒,使我們更專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9
今天讀到的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章,題目是“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內容并不多,但是讀到很多讓我要擊節(jié)贊嘆的話,比如:“靜態(tài)的語言與動態(tài)的世界并不匹配”;“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我們將不再困惑”;“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是了,就是本文的題目,“不帶評論”的觀察,被稱為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昨天的筆記里說到“不帶有色眼鏡”的觀察,本書作者用本章內容告訴我們,觀察和評價的區(qū)別。比如,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午覺,在雨天不出門,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這句話里,哪句是觀察,哪句是評價?作者給出的思路是,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這其中的區(qū)別仿佛似是而非,可是在我看來也是屬于“細思極恐”的范疇。
是呀,描述事實,和做出評價,原本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但在很多具體情境中常常被我們混淆,比如兩人吵架常常吵的是情緒,雙方關心事實本身的時候很少,所以常常吵著吵著就忘了當時是為什么吵起來的。
就如開頭那三句話中,“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我們將不再困惑”——在需要處理某件事的時候,尤其是遇到分歧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晰的區(qū)分客觀事實和個人意見,這個世界的效率會提高多少?
而這,也就是我理解的“靜態(tài)的'語言與動態(tài)的世界并不匹配的”根源之一吧,動態(tài)的世界可以被語言準確描述的比例的確少之又少,所以,古人有“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感慨。以上還啟發(fā)我聯(lián)想到,“你所知的一切都會成為你的天花板”。在認知領域,當我們能夠懷著開放的眼光面對一切未知事物,那么我們就有無限成長的可能,而抱著固有認知不撒手遇到新鮮事物就選擇無視或者否定注定難有新的變化。
而在關系當中,關注事實本身,是客觀體察他人的第一步,而且,通常被客觀描述的事實最有力量,想一下,通常我們被人說“你每頓飯吃三碗米飯,會不會有點多”和“你太能吃了”,是不是前者更讓我們覺得扎心
這當然是開玩笑,如果對面坐了一個剛剛接到一串工作的同事一臉生無可戀,說“這些都是要在本周完成的,這節(jié)奏確實很累人”和“你真是辛苦”哪句更能傳遞關心?
而以上,最難的就是,放下固有思維,用心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10
這一章說的是如何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本章里引用了一句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話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說實話,以我目前的智力還不能理解這句話。但我還是被它擊中了。
小時候早晨醒來,惺忪的睡眼看見從門縫里射進一束光。于是房間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光柱。房間里舞動的塵埃,蹦蹦跳跳跳進光柱里,又蹦蹦跳跳跳走。
光柱,對于幼小的我來說是神秘的。但我熟悉那光柱中的塵埃。
對于我們看到的事物,我們感知到的并非事物本身。它只是光束反射到我們眼睛上的一個“鏡像”,立此存照。所以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即使是像,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或者不真實的。比如下面的螺旋效應圖,實際上每根螺旋線都是圓周。
真像,也可以不止一個。換個角度也許可以看到另一個不同的像,不能說這個像是真像,那個像就不是真像。比如下面這個圖。
我之所以看到的是這個像,而不是別的像,是由我個人的經(jīng)驗和信念決定的,就是“相由心生”。懷疑鄰居偷了斧頭,怎么看怎么像;等找到了斧頭,怎么看怎么不像。疑鄰盜斧如此,蘇軾和佛印的禪辯也是如此。
這些經(jīng)驗和信念決定了我遇到事情會怎么反應,怎么處理自己與外在的關系。也就是:我相信什么,我就是什么樣的人。
所以說,傷害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對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
如果能讓我這些信念軟化或者松動,有點懷疑、帶些自嘲,一切都不一樣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比我們成人更智慧。
在《小豆豆與我》豆媽也說:“孩子們的想法是多么了不起啊,大人們是遠遠比不上的。反而是孩子們會教給大人很多東西!
孩子是真正活在當下的。他們赤裸裸地面對這個世界。
比如,一個小孩子自己的東西被拿了,TA會這么辦:你拿了我的`東西,你還給我就是了。你還給我了咱們還是好朋友。你要不還,我會搶。如果搶不過,我就去找媽媽幫我要。換了一個大人呢?TA想的可能會多:臭不要臉,你憑什么拿我東西?我上一周自行車剛剛被偷!如果這樣下去,還得了!立馬還給我,否則,后果非常嚴重!
此時,事情已經(jīng)不再是拿東西這個事情了,而是另外一些事情。
成人加入了很多以往的情緒和記憶,以及對未來的恐懼和期待,它不再是當下的。
對于下午睡覺、雨天不出門的人,孩子不會說TA是個懶惰的人,倒很可能好奇心驅使孩子去了解他為什么下午去睡覺?不是用評論和判斷,而是用自己的感受去了解那個人的感受。
觀察到了,用心去感受,并由此做出反應。
尚師徒二人出門化緣路遇一姑娘。河水暴漲,姑娘無法得過。老和尚于是背姑娘過河。轉回寺廟,徒弟問:“師傅說‘男女授受不親’,為什么還要背姑娘呢?”師傅一笑:“我早就放下了,原來你背了一路啊。”
師傅觀察到姑娘過不了河,感受到姑娘很著急,他內心的需要是幫忙,于是請求發(fā)生了。
這樣說的話,非暴力溝通的模式不僅可以用于人與人的溝通,也可以用于自己面對事情時如何行為處事。因為本質上,不管是面對是人還是事情,都是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zhàn)。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11
感受需要、聆聽心聲!
如果有人說對你說:“你怎么這么不小心!”、“你真讓我失望!”、“別碰我!”你會怎么辦?
我會傷心,會氣憤。也會還擊。
當我傷心時,我會看不起自己,開始自責。當我生氣時,我會把火壓下來,不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火山終于還是暴發(fā)了。
現(xiàn)在,我開始接觸《非暴力溝通》,了解了面對指責的話,我們如何加以面對。
當我碰到門邊,碰疼了自己,媽媽對我說“你怎么這么不小心!”,我對她說,“媽媽我知道你關心我”,她有些意外地看著我。沒有說下去了。
當爸爸對媽媽說,“女兒怎么總是不爭氣,不夠優(yōu)秀時”,我體會到爸爸是愛我的,他是希望我過得更好。
當兒子說“別碰我!”,我體會他的需要和感受,發(fā)現(xiàn)我之前剛剛說不愛他了。他傷心了。我抱著他,對他說“媽媽錯了,媽媽只是生氣,你沒有好好吃飯,而在吃餅干,對不起”。他哭了。緊緊抱著我,他并不是不想我碰他,他只是傷心了。他是愛我的,也希望媽媽永遠愛他。
當一個人發(fā)泄他的`不滿時,總是有些需要沒有滿足。如果一個人說你太冷淡了,他的需要可能只是很想親近你。如果我們在聽到控訴時,不妨改變原有模式,選擇《非暴力溝通》方式,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再想想他為什么這么說呢?他的需要是什么?如果他的需要是愛,如果你愛他,就說“我愛你”足夠了。 我們的需要怎么表達呢?通過控訴的方式嗎?對方能聽得下去嗎?如果你說“你總是不關心我,天天很晚才回來!”,他聽到的是在指責,他并不會想你心里的真實想法。如果你說“明天有空嗎?一起吃飯吧!”他估計會把你的請求考慮到日程中去。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心。也并不想指責他人。請看清楚自己的需要吧,也看清楚別人真正的需要。
聆聽心聲!這是我從《非暴力溝通》中學到的。希望與你分享!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12
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是相對比較明晰的,前兩章作者主要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即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并闡釋了一些帶來負面影響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即“異化的溝通方式”;第三到六章作者更將詳細地闡釋了四要素的內涵,向我們辨析了一些相似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模板與練習;第七到八章主要講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來傾聽他人;第九到十三章主要講述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來愛自己。在開始之前我們先就前言的內容進行一些討論。需要注意的是,前言提出了“什么樣的人應當來看這本書”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內容,而他給出的答案其實是“面對生活中的某些事和人感到憤怒”的人們。這個說法似乎有點抽象,因為聽起來好像每個人都被包涵進來了。但事實上,前言指出了全書,也就是“非暴力溝通”之所以能夠完成的前提條件,也就是化解自己的憤怒。這本書的作者始終以一種相當平和的姿態(tài)來敘述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他在教會我們溝通技巧和交流方法之余,其實也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平和的人”。
前言作者提到的另一個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很多潛藏著的暴力。我們總是以為暴力以為著肢體沖突,而往往暴力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網(wǎng)絡商家已經(jīng)把各種節(jié)日變成了購物節(jié),比如垃圾食品廣告和店鋪充斥著大街小巷,比如我們打開手機看到的各種形式的推送廣告,這些都和言語暴力一樣,是一種幾乎壓制性的行為。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非暴力”不是溫順或者聽話,而是積極進取,是一種對待生活的選擇和一種清醒的態(tài)度。
說完了前言,我們正式開始第一章的內容。作者在一開始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理論基礎:作者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于互助,而非暴力溝通理論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而像我一樣的讀者在這里會遇到根本性的問題: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很可能是,不管我們相信或者不相信人性本善,都會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讓我們感覺很受傷的事情,周圍總是有一些不考慮他人想法()的人。宿舍中我們可能經(jīng)常感到憤怒,而當我們想要融入某個團體的時候也不總是受到歡迎。那我們是否還能使用書中的內容和溝通技巧?一個相對個人化的理解是,非暴力溝通,或者是用愛溝通是我們面對世界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世界本身的樣子。就像哲學會同時討論“世界應當是什么樣”和“世界是什么樣”,政治學會同時討論“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樣”和“我們當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樣”那樣,這本書其實也在同時討論“我們應當如何與人相處”和“現(xiàn)實中我們會遇到哪些與人相處的境況”這兩個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進入現(xiàn)代社會之后宗教不再能夠撫慰人們的心靈,因此才有了心理學的巨大發(fā)展。但我想,心理學和宗教之不同在于心理學對于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視,也就是說,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極端重要的。這比哲學領域的理想和政治學領域的理想實現(xiàn)起來要容易得多了。因此,我們對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為的“自知”和“自覺”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平時和人溝通的時候可能經(jīng)常會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但是每個人在說話的時候通常覺得自己是對的。比如“熊孩子”的家長們,是真的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讓著自己的孩子。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他們沒有反思過。這也是一種對于自己的想法不自知的表現(xiàn)。
另一個有意思的內容是,作者說“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滿足”。也就是說,非暴力溝通也可以讓我們得到某種快感,并不是一味地容忍。這和我們一開始說的“非暴力不是軟弱”的觀點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非暴力溝通”和我們所說的圣母心和老好人是非常不同的。我們幫助他人,但并不喪失自身的邊界和原則,不以損害自身利益為代價,這是一種平等的溝通方式。
第一章中最主要的內容還是作者提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第一個是留意發(fā)生的事情,也就是觀察。觀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客觀的態(tài)度。第二個要素是表達感受,這兩點我們可以結合起來討論。當咨詢師或者溝通者問到“(針對某個人或某件事)你怎么看?”的時候,我們通常聽到這樣的回答:“我覺得他做的不對/我覺得他是個讓人討厭的人”;我們也可以這樣回答:“我覺得很憤怒/我覺得很受傷!边@兩種表述方式雖然很可能說的是同一個負性事件,但前者顯然是評價,而后者是相對客觀的描述。第三個要素是說出哪些需要導致了這些感受。“說出需要”是我們需要聯(lián)系的意向技能,在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包括我在內),他們覺得自己的需要是不值得被滿足的,說出自己的需要就意味著麻煩別人,就意味著會受到責備,因此說出“我需要你的關注與照顧”、“我需要個人空間”這樣的話對我們是需要勇氣的,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拒絕的能力,說“不需要”的能力。
第四個要素是具體的請求。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和對方溝通,但其實我們只是在抱怨,把消極的情緒和我們的.憤怒傳遞給對方。抱怨會激起對方的防御機制,而明確的需求表達和請求則更容易讓溝通順利進行。我們可以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當我產生了憤怒的情緒或者當我想要進行溝通是,想想“我現(xiàn)在的觀察、感受和需要”分別是什么。非暴力溝通模式適用于各個領域之中,更具體地說,這其實這是一種站在同時站在雙方角度考慮問題的態(tài)度。
另外我想補充的一種個人經(jīng)驗是,當我們學會了溝通技巧想要學以致用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時常遇到阻礙而導致溝通失敗的準備。除了技巧運用不夠熟練的原因之外,當我們面對特定類型的人群,如邊緣型人格障礙等等時,與心理健康人群溝通的方式往往不能奏效。我國目前的心理咨詢行業(yè)還不完善,選擇接受咨詢的人相對較少,有大量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群往往對于自身狀況沒有自知,并伴隨強有力的防御機制。我有一個朋友,自身性格兼具驕傲和自卑,和她聊天的時候你經(jīng)常能感覺她在否定你。我和她的溝通經(jīng)常是無效的,我和她說“我因為你的某種行為而感到很難過”,她會回答“我都是逗你玩的呀”或者“我沒有這樣做過呀”。那面對這樣的人,非暴力溝通其實也是有效的——是內部有效。掌握非暴力的溝通方式會讓你對雙方的行為、心理都有相對明確的認知,也就是說,即使溝通無效,你也不會因此而生氣。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提到,在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這大多是我們下意識的自己防御行為,且往往伴隨著憤怒。而當你接受了來自他人的攻擊和痛苦表達,因為深刻理解對方而完全不覺得憤怒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消解對方的情緒并開始為進行有效溝通做準備了。
在第二章中,作者為我們列舉了幾種“異化的溝通方式”。異化了的溝通方式也就是指看起來是非常普遍的,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溝通方式,可實際上這些語言不是溝通,而是暴力,是阻礙溝通進一步展開的原因。第一個異化的溝通方式是道德評判。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等都是在評判人。我們在評判的時候,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道德框架,我們評價那些出了我們心里道德框架的人。而這些道德框架多數(shù)從成見中來。成見也可以叫做常識,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積累的關于所謂“社會規(guī)范”的知識。成見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其好處,它可以使我們遠離生存危險(“比如陰天要帶傘”、“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但成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非常可疑的。比如八、九十年代,我們管穿喇叭牛仔褲的人叫臭流氓,這就是一種成見。如果多說一點,我們在哲學層面講非常善于基于感受然后跳過感受,直接形成意見,這種意見就是成見的來源。我們通常不會說“咖啡是苦的”,而是直接說“這個咖啡太難喝了”,其實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只對你個人是成立的。所以其他的道德判斷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
第二種是進行比較。大家或許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或許經(jīng)常被父母念叨“別人家的小孩怎樣怎樣”,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經(jīng)常會面對的關于比較的場景。另一個而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的相近的語言暴力是來自老師、家長甚至自己的“別人都可以,怎么就你不行!被钤谂笥讶χ械奈覀兩踔两(jīng)常會對自己進行比較然后對自己說“別人活得都那么好,怎么就自己不行”,這也是一種比較。
第三種是回避責任。比如我“不得不”、“你讓我”難過/操心、“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丈夫說“不是我不做家務,是我太忙了”這些表達都屬于這類。書中對這一部分有比較詳盡的舉例,這里我就不多做介紹了。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在不少犯罪案例中,殺人犯都會說“都是他們逼我的”,這算是程度最嚴重的回避責任了吧。選擇承擔責任,面對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逃避,這也是我們成長中的重要一步。第四種是強人所難。我們有時使用威脅的方式與人溝通;蛘咴噲D使用獎勵和懲罰的方式來控制他人的行為。在戀人之間女生有時候會用這樣的句式:“你要是愛我就應該…”這就是一種強人所難。對方不是萬能的,這個句式也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另外需要注意和反復申明的是,作者認為異化的基礎是性惡論。個人認為即使對于性本善的觀點保持懷疑,這些方式也不應當是我們與人溝通的方式。畢竟沒有對人性加以明確定義的孔子也教會了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章的內容是區(qū)分觀察和評論。關于觀察和評論的辨析我們已經(jīng)討論得比較詳細了所以這部分我們可以比較簡略地討論。作者在這里舉例說明了幾種混淆的方式,其中比較吸引我的是“把推測當做事實”,我自己受到過這樣的語言暴力。大家也可以說說你們在生活中對別人做出的評價或者受到過的由于混淆了觀察和評價所遭到的語言暴力,看看有沒有哪一條比較讓你印象深刻。
另外一個想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總是”和“從不”的句式,這在心理咨詢中也叫“絕對化”。當我們自己說出絕對化的語言,或者面對他人對自己說出的絕對化語言的時候,可以試著從這里出發(fā)進行分析。當妻子說“你從來不做家務”的時候,我相信并不是丈夫一次家務也沒有做過,妻子想表達的內容是“我經(jīng)常一個人做家務,這讓我感覺很累。我希望你能增加做家務的頻率表,以幫助我減輕負擔。”作者在這一章結尾也列出了一些可以進行練習的語句,大家可以試著完成并進行拓展。
第四章的內容是體會和表達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常常善于壓抑自己的感受,因為我們被教育認為集體更重要,個人不重要。事實上在前現(xiàn)代中國,我們每個人都是以“集體”為單位生存的。在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承擔不同的職能,比如一家?guī)讉兒子,有的負責賬務,有的聰明就被送去讀書,女人們負責持家和生兒子,等等,甚至在西方的前現(xiàn)代社會也是這樣,只不過西方世界的現(xiàn)代比我們開始得要早而已。在那樣的社會里,我們談論個體甚至個體感受是沒有用的,人們最重要的目標是繁衍和生存。
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凑f心理學是現(xiàn)代社會的學科。在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和“主體”的概念被不斷提上日程,關于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也被反復討論。在這一章中,我們要學習兩種技能,一個是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一個是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觀念,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尤其是社交場合中往往會避免示弱,或者表達我們的擔憂和相對“柔軟”的感受,因為在這個競爭壓力非常大的社會中,示弱就意味著被欺負。但事實上,示弱很多時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技巧。作者在書中給出了表達情緒的詞匯表,我們可以試著用這些詞匯來所謂“造句”,也就是用他們來表達我們面對不同事物的感受。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13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講溝通的書。
原來,我覺得自己溝通能力挺強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不差。然而,讀過這本書以后,刷新了我對溝通的認識,也發(fā)現(xiàn)了以前許許多多錯誤的'根源。
一般來講,廣義溝通是人們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過程。這種過程不僅包含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也包含形體語言、個人的習氣和方式、物質環(huán)境——賦予信息含義的任何東西。
而本書中提到的溝通是偏狹義的,即人與人的當面交流溝通。雖然覆蓋面狹窄了,但卻是我們最常用的,對于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具有極大意義。
讀完本書后,我對溝通的理解,可以概括為三句話:通過傳遞信息,增進互相了解,努力達成共識。
其中最關鍵的,是傳遞信息,這是互相了解和達成共識的基礎。而恰恰是在這一步上,大多數(shù)人栽了跟頭。不能很好地理解對方,更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是造成溝通充滿「暴力」的源頭。
針對這一環(huán)節(jié),非暴力溝通提出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這是也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具體操作方法。
實際上,當信息很好地傳遞,也就意味著彼此真正的了解,至于是否能達成共識,就要看需求是否一致了,最起碼,明確了不能達成共識,也是一種共識。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9-2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范文12-0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2-18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集錦12-23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2-08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11-0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精選15篇02-16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11-19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閱讀心得11-08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集錦15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