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讀書筆記(通用6篇)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士塔讀書筆記(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士塔讀書筆記1
王道士為了一己私利忘情的賣掉了祖國的珍寶,換來的只不過是幾塊銀元,幾件他國的使者隨身攜帶的商品而以,他賣掉了在他的眼中,對他而言的瓶瓶罐罐,他賣掉而不僅僅是這些,他不知道這些文化古物對自己的國家產(chǎn)生了多大的影響,還有祖國的將近一半的歷史。
王道士,這個人物雖不是名垂青史,但他卻留在了作者心中,留在了世人心中,他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顧后果的成為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他只是個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人。如果王道士是一個腹中充滿著知識的人的話,他也會仔細的去鑒賞這些在人們心中所謂的古董,也不會犯下這個令世人唾棄的千古罪名。然而他只是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人。
難道只是一個王道士的錯嗎?當(dāng)?shù)氐墓賳T那?那些有文化的人那?當(dāng)發(fā)現(xiàn)那么多文化遺產(chǎn)時不可能不為之所動容。最后卻聽信別人的讒言,相信一個外國人的話,一車車批發(fā)給了西方列強。
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那些西方大國至今還驕傲的陳列著那些所謂的“戰(zhàn)利品”,那些古代的字畫那些古董,那是老祖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卻在別的國家博物館里。明明是自己家的東西,卻要買門票隔著保安系統(tǒng)去看一眼。這是一種恥辱!
我恨,我恨王道士的無知,恨西方列強的貪婪,恨腐敗的清政府,恨當(dāng)時愚昧的中國人,把中國最寶貴的文化財富葬送在了那一代!
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是什么?失去的不可能再回來。我們只能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思想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財富,去超越以往,國家富強,可以讓新的“奇跡”永存我土!
道士塔讀書筆記2
敦煌,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上下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她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讓中國人不得不抬頭挺胸去訴說。是啊,中國的歷史都書寫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讓人嘖嘖贊嘆呢?
可她這顆明珠也關(guān)聯(lián)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名字——王圓箓,他甚至淪落到做了一個不得不以化緣為生的道士。20世紀(jì)初,洞窟里那些精美壁畫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動人的體態(tài)都因為他的無知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陰影,洞中成了一片凈白,與此同時被凈白的更是唐宋歷史的結(jié)晶!
雖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踐踏,但在那之后,莫高窟享有極高的地位。
20世紀(jì)40年代,中國成立了莫高窟學(xué)術(shù)研究和保護機構(gòu);60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時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xiàn)代科學(xué)保護時期。由此可見,中國是以怎樣的速度向前發(fā)展著,F(xiàn)在進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滿地塵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畫和藏經(jīng)洞。
兩萬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更是精妙絕倫,內(nèi)容豐富多彩。藏經(jīng)洞面積不大,曾藏有我國古代各種經(jīng)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回首過去,的確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經(jīng)過去了。擁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絢爛的光芒。當(dāng)日本學(xué)者聽完中國敦煌學(xué)的報告會后,用沉重的語氣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jīng)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xué)也在中國!甭牭竭@句話后,那些學(xué)者們應(yīng)該感到無比的欣慰吧!的確,世人見證了中國的成功。
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帶著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飛上太空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帶著翟志剛等三名宇航員上天也只過了五年。現(xiàn)在,我國正在籌備火星探測器的發(fā)射,可見中國飛黃騰達之迅速。
北京時間2001年7月13日22時08分,一個令中國振奮的消息——申奧成功瞬時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中國沸騰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在之后的七年里,中國群眾體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斷加強,蓬勃開展。在2008年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共100枚獎牌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一,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激動的消息!
1932年,我國的奧運第一人劉長春還未挺進決賽;1960年,臺北選手楊傳廣奪取十項全能銀牌,他是中國第一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1968年,紀(jì)政獲100米欄銅牌,她是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這一洗了百余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想起中國的奧運史,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功,足以見得中國發(fā)展速度之快。中國人不是別人口中的“東亞病夫”,而是一條龍,一條蓬勃發(fā)展著的巨龍!
中國還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在奧運路上,在藝術(shù)路上,在經(jīng)濟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國將會越來越強悍!
道士塔讀書筆記3
讀了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二個碩大的字映入了我的腦海,那就是“珍惜”。
我止不住的在思考,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是王道士的愚昧無知?還是那些歐美國家的學(xué)者像強盜一樣的掠奪;像騙子一樣的騙取?都不是,要怪就怪那些政府官員吧,是他們的自私自利和不懂得珍惜把國家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硬生生的“推”給了別人。
文章里面有這么一句話讓我感觸特別深“那天傍晚,當(dāng)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些官員的這些愚蠢的做法,不正是在撕開自己民族的傷口嗎?只是他們還沒意識到而已。,是啊,任何一個有血氣的中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痛心,我雖不知道作者在寫這句話的心情是如何,不過一定不會是輕松的吧!罢湎А边@兩個字再一次的體現(xiàn)了它的`價值。
的確,我們有能力去創(chuàng)造輝煌,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我們有能力去守護文化,卻在時間的流逝中拱手相讓,我們有能力傳播文化,卻斷送在當(dāng)時無知的社會中。只因我們不懂的珍稀文化。
歷史雖然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它又讓我真實地接觸到了歷史的陰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災(zāi)難的歲月,但愿它不再發(fā)生。
道士塔讀書筆記4
讀完《道士塔》一章,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就被這個王道士給毀了。
他是莫高窟的罪人嗎?其實這只是古代農(nóng)民對文化的不解。就如余秋雨在文中說的:“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jīng)文!比之于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地說一句:‘寧肯放在倫敦博物館里!’”這說明,并不是王道士一個人在糟踐祖先給我們的饋贈,可能是全中國!他們不懂文物,不懂文明,中國的官員們,難道連一點小小的運費也不愿意出?
確實,洞窟文獻不是也確有一批送到了京城嗎?但是正如余秋雨所說,送到京城的寥寥無幾。而那個無知的王道士,僅用少許金錢,就讓外國人運走了一批批的文物。
我去過莫高窟,能參觀的已經(jīng)不多了,但是那些存留下來的壁畫依然那樣美麗。原本莫高窟有近500窟,如今呢,經(jīng)過各種途徑,盜走、搶走的文物不計其數(shù)。
我也只能說:“我好恨!”
道士塔讀書筆記5
初次見到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是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先生對于王道士的憤慨,讓我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再次見到這篇作品是在高中語文三冊,很欣喜先生的作品被收入了教材,讓廣大中學(xué)生來了解先生,了解中國那段令人心酸的歷史。今天又一次見到這篇作品,是在學(xué)校一位老師講授先生的這篇作品。課后大家對這篇文章發(fā)表了不少看法,其中一位資歷老的先生,很激動,很憤慨?墒撬麘嵖氖怯嘞壬鷮ν醯朗康膽B(tài)度有失偏頗,認為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王道士。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以前讀余先生的作品,驚異于他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和對歷史的深入反思,還有獨特的見解;佩服先生在公眾場合不忘記對大家進行歷史知識教育。從沒懷疑過先生,也在博客上看到過先生的作品,以及別人對先生的評價?畤@世態(tài)炎涼,好多人想罵余秋雨來出名。
今天那位老師的質(zhì)問,讓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余先生之于王道士,欲殺之而后快?墒莿e忘記了他只是一個農(nóng)民,對于農(nóng)民我們應(yīng)于寬容,他也曾想過要保護,可是愛莫能助,他能做什么呢?他只是一個逃難的農(nóng)民,他受的教育是有限的,他的覺悟是有限的,可以說是他的無知,導(dǎo)致了他愚蠢的過錯。俗話說無知者無罪。丟失國寶,我們不應(yīng)痛恨嗎?當(dāng)然要痛恨。然而我們想一想,對于莫高窟,當(dāng)時的官員他們究竟做了什么?他們的腐敗無能與王道士的無知,誰更讓人痛心。我以為在這篇文章中,老余的情感態(tài)度過于偏頗。將王道士痛之入心腑,而對于官員卻輕描淡寫。而當(dāng)今社會腐敗已是社會頑疾。先生為何不將重心放在這里呢?借古來諷今呢?
慨嘆眼下之作品,沒有誰敢揭露社會弊端,頌歌唱到底。和諧社會這個名詞就能掩耳盜鈴嗎?呼吁有識之士,救救中國。
道士塔讀書筆記6
“……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dāng)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對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欺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正在滴血!
每次讀余秋雨的這篇文章,到這里的時候,我都會有意反復(fù)讀之,因為我希望讀多了,人會麻木的,下次再讀的時候我的心也就不會再跟著痛了。
曾經(jīng)一度我非常想去敦煌莫高窟看看,去領(lǐng)略下敦煌文化,但是自從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是不愿再去了,不是因為我不喜歡了,我是怕去了以后“遇見”那個敦煌莫高窟的罪人,那個讓無數(shù)學(xué)者為之痛恨的王圓箓;我怕看到他在敦煌留下的“杰作”(由于自身的無知而肆意摧毀壁畫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作品);我怕我所到之處會是外國冒險家用極少的財物換取王道士手中不計其數(shù)的敦煌文獻的地方;我更怕看見那一片曾經(jīng)目睹裝著無數(shù)敦煌文物的一對對牛車漸漸遠去的晚霞……所以我決定在尚未原諒這個罪人前我不會去了。
當(dāng)王道士接管莫高窟的那一刻,意味著敦煌悲劇的開始,一切要怪也只能怪他的無知。當(dāng)他以當(dāng)家人的姿態(tài)審視他的地盤的時候,面對墻上的壁畫,他總覺得有點太過刺眼,太過花哨了,他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構(gòu)想,一陣粉刷,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消失了,都還來不及讓能讀懂它們的人看上一眼。
如果一切都要怪罪于王圓箓似乎也不公平,換個角度想想,他也沒有錯,但是可悲就可悲在于他不懂藝術(shù),他只是一介平民,一個道士而已,況且他為什么要懂,在當(dāng)時只要能解決溫飽,就足夠了,再說有個莫高窟可以讓他管管,已經(jīng)是非常榮耀了。當(dāng)外國探險家愿意從他那購買那堆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的所謂的文獻時,他高興還來不及,一點點的錢財換一對“廢紙”,他覺得值了,但是他不知道今天研究敦煌的學(xué)者卻不得不屈辱地從外國買回來,也許買回來的還只是文獻膠卷。
或許我們真的不該怪王道士,那我們該怪誰?是怪他父母在他小時候沒能給他藝術(shù)的熏陶嗎;怪當(dāng)時的官員得知有這批文獻時卻沒有意識到它們真正的價值;還是怪當(dāng)時的社會怎么那么貧窮,竟然出不起一筆運費將這批文物運到省城保管。誰都可以怪罪,但誰都不可以,一切都過去了,難道我們了解歷史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引此為戒么?
【道士塔讀書筆記(通用6篇)】相關(guān)文章:
道士塔的讀書筆記12-16
道士塔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1篇)08-12
道士塔讀書筆記1500字10-18
《道士塔》閱讀筆記11-20
道士塔讀后感2000字范文06-27
《道士塔》讀后感2000字左右06-29
《烏塔》讀書筆記400字最新范文5篇09-13
大雁塔導(dǎo)游詞通用15篇12-19
《烏塔》讀后感300字(通用26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