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書筆記(精選7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目送》讀書筆記(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目送》讀書筆記1
最近,我閱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情感細膩的人閱讀的一本好書。
龍應臺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著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fā)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閱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第二段龍應臺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里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huán),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龍應臺是一位優(yōu)秀并且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著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yè)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閱讀總是伴隨著無數(shù)的感同身受,當閱讀《雨兒》一文時,我不禁被作者所記錄的一點一滴所感動,每天,作者都給媽媽打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已經(jīng)糊涂的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思維不夠清晰地說著“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薄斪髡邅淼綃寢尩纳磉,媽媽懷疑地說著“你好像我的雨兒!”,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樣地確定著:“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女兒要看見你笑!。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溫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著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所以,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應該抽出時間帶著孩子來到父母親的家中,做一頓母親愛吃的飯菜,聽一聽父母家長里短的嘮叨,然后不住地點頭應和。
在《我村》、《火警》、《手鐲》等文章里,我還讀出了世間的人生百態(tài)。所以說,讀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更需要有一種對散文情有獨鐘的心境。這樣的文字,才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震顫我們的神經(jīng)。閱讀,才能變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實現(xiàn)一種深刻的人生體味。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jīng)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寶貴的?
這是關于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里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書筆記2
一、關于親情
一直以來便很喜歡龍應臺的作品,她用犀利的一支筆寫出世界上最難以言盡的溫情。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是疑惑的。是誰目送著誰,這背影里又有著怎樣動人的故事?讀完全書,我才知道,這是親情最樸素的表現(xiàn)。
很喜歡書里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弊x后感小時候,每每出遠門,母親總會早早地開始念叨,汽車緩緩開動時,我總是忍不住淚流滿面,然后別過頭不讓她看到我的狼狽。那時的母親,心里想必也是極為不舍的。后來,外出求學,離開家的時間更多了,出門在外的日子總是格外想家,再后來,生命中多了些坎坷,也愈發(fā)地明白家對于我的.意義,是那樣的不可替代,那樣的彌足珍貴。許多人都說不想長大,因為長大后的世界就會變得現(xiàn)實可怕,可對于我來說,長大讓我心存感激,知道了生活的來之不易和這個世界應該時刻珍惜待之。
二、關于成長
年幼時,我們都有一堆的玩伴,呼啦啦地來,呼啦啦地去,那時的我們堅信身邊的人可以一直陪伴我們,直到世界末日,我們想不出會有什么理由能夠將那樣深厚的感情磨滅。后來,我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終于知道很多感情都敵不過一個叫“時間”的東西。才逐漸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三、關于幸福
“你幸福嗎?”還記得這是央視前幾年發(fā)起的一項調查,那么,對于幸福,你是怎么定義的呢?我也曾經(jīng)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究竟對于我來說,什么才叫幸福呢?是擁有數(shù)不清的財富,一個貼心的愛人,有個可愛的孩子,還是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呢?直到我讀到《目送》里龍應臺關于幸福的詮釋,我才明白這就是我心里那呼之欲出的答案,“幸福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是尋常的日子依舊。幸福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一種安全感,有安全感才不會時時恐懼。在你感覺不幸的時候,家人、朋友在身旁默默地支持你,你并不孤單,他們帶給你安全感,這就是幸福!毙腋,各有各的不同,我只愿在余下的人生里,能對著“我的”幸福珍之惜之。
《目送》讀書筆記3
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初見《目送》這本書,隱約中使我從內心中感到無限的親切,回憶往事,感覺在某些方面與作者有著同樣的過去與經(jīng)歷,作者在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正如書中所訴,曾經(jīng)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色即是空”,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xiàn)在有點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xiàn)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引發(fā)讀者無限深思。
通過全書的閱讀與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擁有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為珍貴的是,我學習到了作者龍應臺的廣闊視野和樸實的文筆。建筑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yǎng)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敘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
有人說,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讀完《目送》這本書,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個是曾經(jīng)歷的畫面。光陰似箭,曇花一下,稍縱即逝。
《目送》讀書筆記4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边@是龍應臺在送別自己兒子之后留下的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似乎在親情里,父母永遠都在扮演著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嘆時間的易逝,害怕子女的離去。而子女,只會留下一個背影,好像是在告訴父母,不用送?墒,怎么會不送呢,人生幾十載,為人父母最遺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后嗎?時間匆匆,自己永遠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著子女的背影。
龍應臺在這本散文集里,寫了許多她的心情故事,每當龍應臺寫到自己母親的時候,我會感到十分唏噓,時間真是個愛抓弄人的東西。
龍的母親是個愛美的女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打扮得體而且十分要強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時間將她的記憶都抹去了,她變得需要人照顧,變得邋遢,變得誰都認不清了,只是會一直嚷著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遲暮的人都是這樣的,但是當人老了的時候,總會忘記一些事情,總是會看到那些與自己同輩的人走了,總是會看著年輕一輩而想起當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卻回不去了。屬于自己的那個年代早已走遠,在這個年代里,自己好像就是個旁觀者,無所謂自己的健康,也無所謂自己的想法,什么都想著,自己老了,也該為自己的子孫著想了,于是,整天整天的想著為子孫祝福,而沒有想到子孫最擔心的還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獨自己為子女的那份情,不會隨時間消逝。感嘆時間,是否也要贊美,親情的偉大,又或者說是父母的偉大呢?
最令我感慨——《回家》。為了母親,子女們陪母親會她的家鄉(xiāng)看看,可是母親卻總嚷著要回家,可是這里就是他們最初的家啊,母親卻忘了!八呓鼔叄ь^看照片,從左到右一張一張的看過去。半響,回過頭來看著我,眼里說不出是悲傷還是空洞!边@是母親在回到家鄉(xiāng)時的一個場景,也許母親想起了一些過往,不知是悲傷還是空洞。我想,應該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卻不知如何面對,都把這些事忘記了那么久了,久到似乎并不是自己的回憶,所以眼里只有空洞,不知是該悲傷時間的傷害,還是該高興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斩吹,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女兒,也許想詢問更多,卻不知如何開口,不知為什么原因,也不知在那個自己輝煌的年代里,女兒是否也陪她一起走過。母親在深夜的火車上又再一次的說要回家,可是這一次做兒女的都知道,母親想回的家,不是一個明確地址,也不是一個郵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時間,母親想回到那段時間里,在那里,母親還是個貌美的女孩,也許還在羞答答的想著自己的夢中情人;也許是在某個新年,母親還在為團圓飯而忙東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還是想豆丁那么大,吵著嚷著要發(fā)鞭炮,要吃餃子!皨寢屖莻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目送》讀書筆記5
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閱讀,我受益匪淺,也感觸頗深。龍應臺用樸實的語言、深沉的筆觸,向我一一訴說了她的人生總結。她寫生活,寫圍繞在她身邊的人和發(fā)生在她身上或身邊的平凡事。然而,透過文章字里行間映射我們本身,我們思考,我們沉默了。我,是一個個體,但又與其他許多個體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我,是父母的至寶,是他們努力奮斗,在這個高速發(fā)展時代追求更高的動力之一;我是哥哥的血緣之親;是摯友的前進伙伴……他們于我的付出,不是用言語計算可以表達呈現(xiàn);他們本身,不是任何其他人所可以替代!
龍應臺的散文,感懷過去、而對現(xiàn)今的評價或又一針見血。我不禁回想起對我關愛至加卻已故的姨丈;叵肼犅勊呢牡哪且豢蹋乙廊磺逦浀媚蔷薮蟮你等缓秃蠡谑涓。我在他生前是如此的頑虐;對他的感激卻已無以報答!
我猛然驚醒:要好好珍惜眼前人啊!陌生人一個小小的關心幫助,同學間個學期的朝夕相處,老師多年無私的諄諄教導,對手的前進激勵,朋友的默默支持,兄妹之間的濃濃親情,父母十幾年來無一日中斷的養(yǎng)育大恩……無論他們是否曾做過是你心生芥蒂之事,原諒他們吧!且行且珍惜,莫待事后或多日、多月、多年,自己明白過來,卻已經(jīng)無力挽回二心生后悔,那便遲了!
謝謝應臺!謝謝所有在我人生行進路上或短或長陪伴過我的人!我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書筆記6
伴著淡淡的油墨及紙質的香味,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當我終于將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讀完時,留在心中的,是纏綿的一絲又一絲不舍,激蕩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對于一個整天關在校園里埋頭做題的學生來說,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本書來讀,很大程度是受了書名的影響。
“目送”,一個多么溫暖的詞語,它是纏綿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最后一份讓其早日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三維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間的神奇力量。
作為與整本書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從兒子的離寫到父親的逝,那無盡的滄桑在作者冷靜而溫暖的筆端一一呈現(xiàn)。
我安靜地讀著這一切,于是道不盡的痛徹心扉與憶不完的溫暖點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喚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間。
我之所以會對第一篇文章產(chǎn)生如此大的共鳴,也許與我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吧!我是個安土重遷的人,而我的安土,不僅限于地域上,更包羅了春華秋實的交替,物異人非的變遷。
我常自比為三毛,因為我覺得我與三毛都是步履維艱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對于那拖出來的泥水,我們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為它攜帶了我們的過往。
可是,時間在流,世界在轉,再多的留戀也留不住記憶的風逝。于是,我們只有站在風中目送著遠去的記憶。
而在作者的這篇《目送》中,我也讀出了作者對那一切即將遠去的事物的不舍。
作者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日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多么的無奈與滄桑!如若說對于兒子的離,即使不必追卻依然可以追,那么對于父親的逝與母親的老呢?只能眼睜睜巴望著回憶中的影像一幕幕掠過,卻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過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樣的筆調勾勒出了過往的影像,為了讓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還給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張圖片。
在圖文并茂的意境中,讀著、感悟著那點點滴滴的溫暖,我的心頭也不斷激起點點溫暖的浪花。
我想著,在某一天,當我與作者現(xiàn)在年齡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獨自靠在斑駁的墻影中,在夕陽的余暉下回想著我人生的點滴,那感覺,是溫暖還是心痛?也許兼而有之吧?
當整本書翻至中間部分時,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對個人經(jīng)歷的“目送”,轉而將目光轉移到了萬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對時間、對距離、對人際、對人與物的相處、對所經(jīng)地點的景況都一一進行了講述,在作者悠長而不舍的目光中,那些本來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為了一灣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獨自散發(fā)著深邃的幽光,讓我與作者共同打量著人世的一切。
如果說開篇的《目送》是為了讓讀者走入一個無奈、疼痛、溫暖、回憶與念想并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話,那么,在最后的一系列關于作者父親病中與離世的文章,則是為讀者設下的一級級臺階,讓讀者看著一個老人在時光的折磨下如何離去,然后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那深邃的洞府。
于是,在纏綿的思念中,我們又見到了塵世的光明,重新面對萬千世界。
《目送》讀書筆記7
背影,一個多么孤獨離愁的詞語,代表著離開與目送,代表著你永遠都追不上她的腳步,永遠無法與她并肩。我們從剛出生時的第一次見面開始就一直是目送著父母的背影。看著那個曾經(jīng)寬闊厚重的身影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在日益消瘦,看著那個曾經(jīng)需要高高的抬起頭仰望的身影,已經(jīng)隨著身高的增長變成平視或俯視了,看著那個或因保養(yǎng)而嬌嫩或因干活而粗糙的手變得青筋暴露滿是皺紋。就像作者在面對老去的母親時的發(fā)問:“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聲音愈來愈弱,神情愈來愈退縮,也就是說,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我想這個答案或許是肯定的,而且不僅僅是指年老的女人,更多的是對所有人的感嘆。人生,也不過是從目送別人的背影轉換為自己的背影被別人目送而已。
“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shù)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同代人,一個需要珍惜的詞語,它代表著所有在你的生命中路過的人。他們或許走在前面讓你目送他們的背影,他們或許走在后面追趕著你的腳步,他們或許只是與你擦肩而過,他們或許陪你走了很長時間,但是他們都會是路過,也只能是路過,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書寫的,你不可以為別人而活。
【《目送》讀書筆記(精選7篇)】相關文章:
有關《目送》的讀書筆記12-15
關于《目送》的讀書筆記12-15
目送的讀書筆記三篇12-15
有關《目送》的讀書筆記范文12-15
《目送》讀后感07-15
《目送》讀后感800字(精選10篇)01-06
目送龍應臺讀后感11-11
目送讀后感50011-11
目送讀后感120011-11
目送讀后感8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