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精選(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游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西游記》讀后感 篇1
一天,我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西游記》這本書,我打開一看,里面的內(nèi)容使我入了迷。于是我把它買回家,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小說。它取材于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去天竺(古代印度)取經(jīng)的事跡,由明代文學(xué)家吳承恩集合民間傳說、戲曲等資料,經(jīng)過艱苦的再創(chuàng)作改寫而成。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唐僧師徒四人西行取經(jīng)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并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的唐僧;正義大膽、本領(lǐng)高超的孫悟空;貪財好色、但又不乏愛心的豬八戒;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僧。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車遲國斗法、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深受大家喜愛。
當(dāng)我看到“三打白骨精”這一片段的時候,我是又難過又生氣。唐僧自己肉眼凡胎不識妖怪,連續(xù)錯怪悟空三次,還要把悟空趕走。悟空一心保護唐僧,卻被誤解,得不到大家的信任。豬八戒見師傅趕走師兄不但不幫忙不勸說,反而搬弄是非、落井下石、不斷挑撥。最后,悟空只好含悲忍痛,縱起筋斗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
《功德圓滿成正果》師徒四人終于到了西方佛地,來到了靈山腳下的玉真觀,金頂大仙讓唐三藏沐浴,準(zhǔn)備明日登山拜佛。次日清晨,唐僧師徒拜別了金頂大仙,隨后,來到了雷音寺,拜見了佛祖,求得了真經(jīng)。最后,佛祖加升唐三藏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zhàn)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悟凈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師徒一走十四年,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取得真經(jīng)后,回到東土大唐,把真經(jīng)送給唐王,終修成正果。
《西游記》處處充滿奇思妙想,呈現(xiàn)出一個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神話世界。作者吳承恩把書中每個人物都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不愧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顆明珠!
《西游記》讀后感 篇2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經(jīng)常給我講《西游記》的故事!叭虬坠蔷、“大戰(zhàn)紅孩兒”等故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在鄭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自己也捧起了青少年版《西游記》細細品讀。每一次閱讀,都給了我不同的感受。我為作者細膩而又生動的動作描寫所折服。
我們先一起去看看“車遲國斗法三仙”吧!唐僧與虎力大仙比坐禪!岸嗽谂_上靜坐幾個時辰,難分勝負。鹿力有意暗助師兄,就拔根毛,往上彈,落在唐僧領(lǐng)子里,變只臭蟲,咬了一口。唐僧奇癢難忍,就來回搖頭,用衣領(lǐng)擦癢!币恍《卧,連用“拔”“彈”“落”“變”“咬”五個動詞刻畫出了鹿力大仙陰險狡詐的面目。唐僧“來回搖頭”“用衣領(lǐng)擦癢”形象地寫出了唐僧當(dāng)時處境的艱難,讓我不禁為唐僧捏了一把汗。好在行者及時出手,把臭蟲一下“捻”死,為師傅解了圍。然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變”成了一條7寸長的蜈蚣,使勁地“咬”住了虎力大仙的鼻子;⒘Υ笙梢粋跟斗“栽”下去,幾乎“喪”了命。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哪!
再看《孫悟空大戰(zhàn)黑熊精》!昂陲L(fēng)怪急縱身,拿出槍,直刺行者。行者急忙從耳朵里掣出棍子,現(xiàn)出本相,架住槍尖。二人從中廳跳出,自天井一直斗到前門外。又從洞口打到山頭,自山頭殺到云外。只斗得紅日西沉,仍舊不分勝敗!倍潭桃欢卧,數(shù)十個動詞無一重復(fù)。從“跳”到“斗”,從“打”到“殺”,讓我們感受到爭斗越來越激烈,難分勝敗。最后“黑風(fēng)怪化作清風(fēng),轉(zhuǎn)回本洞,緊閉石門,不肯出來”。三個動詞使“黑風(fēng)怪”落荒而逃的`形象躍然紙上。
“簡潔明快的動作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這是我再次讀《西游記》的最大收獲。以后我的習(xí)作中也要多多使用這種方法!段饔斡洝分阅艹蔀橹袊诺湮膶W(xué)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魅力一定不僅限于此吧!讓我們繼續(xù)探索吧!
《西游記》讀后感 篇3
“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都來自中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西游記》。這部書曾被改編為多個版本的電視劇,也被多個電視臺反復(fù)播放過許多遍,然而,從小時到現(xiàn)在,我仍是它的忠實粉絲。如今上了初中,在必讀書中我又找到了它熟悉的身影,于是我便在書籍中重溫著一個個經(jīng)典的故事、驚心的情節(jié),這一遍過后,我感到文字表達的精巧準(zhǔn)確往往是視覺上感受不到的。而作者那刻畫人物的深厚功底與奇妙的想象更是讓我贊嘆不已。
其中的奧妙在于以人性為主,靈異性、動物性都附著于人性之上,融合于人性之中。其中最成功的當(dāng)要數(shù)孫悟空和豬八戒了。孫悟空的表層特征是猴性——輕捷,輕敏,急躁,活潑可愛,······又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十萬八千里,金箍棒任意伸縮,毫毛可布千萬猴陣,這些靈異性曾使許多人兒時都為之向往;但是,孫悟空最值得我們欣賞的還是他的精神方面。
首先,它具有不怕任何困難、總是樂觀向前的精神一定是我們不可否認的,這些在細節(jié)都是可以看出來的;罷官后應(yīng)對十萬天兵天將的沉著、心師傅屢次被抓走后的淡定、理智,這些事件中其他人物神態(tài)、心理、和動作的襯托都使得他的這一性格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他的忠心耿耿也是令人敬佩的——在被唐僧誤會后,雖然表面上與師傅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決裂了,可是一次次良心的驅(qū)使,都讓他冰釋前嫌,再次與師傅重歸于好,這邊是一個方面。再就是在名利與美女的誘惑下,他不為所動,只一心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相比之下,豬八戒的貪婪、意志不堅就成為了書中不可缺少的歡樂元素。
再說唐僧,他給予人們的'形象就是沒有主見,說話啰嗦,其實,設(shè)個人物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一心一意地要到西天“拜佛求經(jīng)”這種堅定是一刻都沒有動搖過的;他也十分的善良——這既是個缺點又是個優(yōu)點。
“有缺點有優(yōu)點”這便是吳承恩在人物性格描寫上的一個小處理;把動物徹底擬人化,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新。通過這兩點,我們可以看出全書在規(guī)劃情節(jié)時還在人物的刻畫上花了許多功夫。因為這兩點,誕生了我筆下的這篇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 篇4
在東土大唐,唐僧肩負重要使命,西天取經(jīng),他獨騎白馬,手拿禪杖,一人單闖西天。途中,結(jié)遇他的三位徒弟,懲惡揚善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憨厚淳樸的沙和尚。這師徒四人,在取經(jīng)道路上用智慧,武力,譜寫了一段又一段傳奇。
唐僧的為人我不便多說,他雖一心向佛,不愿殺生,但為人心地太為善良,太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不能辨別是非,只知道要向善,護人,就算是被別人抓去,到最后享盡他的肉,他還為別人說話。我用八個字形容他:過于迂腐,心地太善。雖然大家都很喜歡他的事事為佛的思想,不過此人不適于立足社會,固執(zhí)不懂變通的他終究會被社會拋棄,這種人只適合在古代的佛寺中打打坐,揚揚佛,不適于吃苦,這就是為什么唐僧在取經(jīng)途中只有他騎馬,而別人走路的原因,不必說什么師徒禮儀,這就是唐僧無能的體現(xiàn),唐僧也可謂是弱者的代表了。這也就是為什么作者讓唐僧在路上遇到他徒弟們的原因。由此,我也明白了,做人一定不能太過執(zhí)著,只說不做,反而會成為懦夫。再說另一個人物孫悟空,他一身高強本領(lǐng),七十二變,火眼金睛,實為一能人,但是大家可有發(fā)現(xiàn),無論在那一次的劫難中,他本著做好事的'心態(tài)卻總因那火爆的脾氣被唐僧訓(xùn)斥幾句,反而那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每次都賺足了風(fēng)頭,可見我們的生活中不乏有小人的存在,也告訴了我們社會中不僅要有本事,也還要有聰明的頭腦,讓別人去接納你的意見、你的壯舉。雖說這是一篇以取經(jīng)為題材的小說,但是這篇小說并不宣揚宗教,從唐僧四人千辛萬苦來到西天,佛祖卻不給予真經(jīng)看來,本篇小說只是以取經(jīng)為框架寫的一篇師徒四人取經(jīng)記,也可看出作者吳承恩,在那種宗教迷信盛行的年代堅持自己觀點與原則的執(zhí)著。
我雖不能真正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但這部長卷卻也反應(yīng)出古代那時的官場文化,十六字了結(jié):迂腐之人,眾人厭之;好強之人,眾人斥之。
《西游記》讀后感 篇5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浪漫主義神魔小說。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jīng)。他們一路降妖伏魔,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以前我只看過幾集《西游記》的電視劇,如今,我拿起了紙質(zhì)書本,在淡淡的墨香中開始了漫長的“取經(jīng)”之旅。
書的前幾回,主要描述了孫悟空的故事:花果山的石頭縫中蹦出個石猴,拜菩提祖師為師,得名“孫悟空”;后被天帝招安,賜了個沒有品級的弼馬溫,在天庭豢養(yǎng)馬匹。后得知官位輕賤,回了花果山,自封“齊天大圣”。玉帝因奈他不得,遂封其為齊天大圣,許他個管理蟠桃園的差事。后又大鬧蟠桃會,盜金丹,終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遇三藏,踏上西天取經(jīng)之路。
孫悟空,破石而出,“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拘束”。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追尋自由,不服管束之人。幽冥二鬼索命時,他說:“我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服他管轄”,更讓我體會到了他的'不羈與自信?僧(dāng)天帝招他去做官時,他又高興地去了,先是弼馬溫,再是管理蟠桃園,這難道不是受人限制、受人約束嗎?真弄不明白啊。
孫悟空也是個可憐的人。他從石頭之中孕育出來,無父無母,也不知道天地間的道理和法則。交了些許朋友,而在后來,他因觸犯天條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哪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他交的那些朋友,因為怕被牽累,竟沒有一個去看望他的,真真可憐!
不過,這也道出孫悟空根本不會交友,看不清,分辨不出人的曲直好壞。
但是,這世上蕓蕓眾生,有多少人能清楚自己心中真正所念,有多少人能明辨身邊的忠良奸佞,又有多少人能在別人危難時伸出溫暖的雙手拉一把呢?怕也是不多吧!
《西游記》讀后感 篇6
西游記最主要講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在師徒四人里,也許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它從一只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小猴子到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再被如來困在五行山腳下,最后被唐僧解救,并通過取經(jīng)之路修成正果。
生活中也有相同的例子:我們像孫悟空,一只不懂事面的小猴子;老師像唐僧,一心為孫悟空著想;媽媽像沙僧,一直為我們加油;爸爸像豬八戒,雖然會和我但還是容易被女妖勾去。取經(jīng)路像生活一樣有喜怒哀樂,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能達到目的.地,不管它有多遙遠。
我在看《西游記》的時候并不知道唐僧是真有其人的。
在那時,他已經(jīng)是一位高僧了,他可不叫唐三藏,而是唐玄藏。當(dāng)他提出要取經(jīng)時,唐朝皇帝李世明很贊同他,于是他就偷偷出了國界(當(dāng)時打仗,出國界被發(fā)現(xiàn)會被當(dāng)成間諜殺頭)。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叫白墩子,墩子旁就是八百里無人的沙漠。為什么這人白墩子有人守呢?因為墩子后有一個小水池,小水池里的水很干凈,水可以印出藍天可以直接喝。
只要守住水,不管再大的軍隊也會被渴死。唐玄藏因為帶的水全喝光了,剛好路過白墩子,到了晚上想去偷水喝,結(jié)果被抓住了。他們問唐玄藏是什么人,唐玄藏說自己是唐朝取經(jīng)的和尚。正好,他們的總指揮官是唐玄藏的鐵桿粉絲。唐玄藏非但沒有被殺頭,指揮官還為他準(zhǔn)備了充足的糧食和水,并給他指點路線,告訴哪里有軍隊。而這只是取經(jīng)路上一顆小米粒大小的事情,唐玄藏所受的苦是平常人所不知道的,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這種不怕艱難勇敢向前的精神。
雖然現(xiàn)在沒有取經(jīng)之路,但我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也有類似的困難。比如考試考95分以上,身為差生的我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媽媽送了我一個妙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認真完成、整理錯題。口算正確率低怎么辦,“多多練習(xí)、每頁最多只錯一個最好不錯,如果錯一個以上再做一頁”爸爸對我說。聽寫錯太多太多怎么辦,自稱超級無敵爸爸對我說過“首先把課文背下來,再看看重點詞。把整篇課文默寫下來,這就萬事大吉啦。
在我們的“取經(jīng)之路”上有困難和艱難,我們只要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一直走下去,總會達到目的。
《西游記》讀后感 篇7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泵孔x一本書,都是向前跨了一步。這個暑假,《西游記》又帶著我邁上一個臺階。
我尤其喜歡書中的孫悟空,他教會我一個最深刻的做人之道,那就是做人要像孫悟空這樣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識破所有計謀,妖精使盡千般手段都騙不了他,但是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可就沒他的本事了,常常上當(dāng)受騙。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白骨精先是變成一個姑娘,后又變成了老奶奶和老頭,全都被孫悟空一一識破,可另外三個人卻被白骨精耍得團團轉(zhuǎn)。
這不就像是我們生活中那些被騙了錢的人嗎?面對地上的一捆假錢,就輕而易舉地上當(dāng)了;收到一條紅包短信,就不假思索地點開了;在油嘴滑舌的推銷員面前,乖乖地拿出了來之不易的辛苦錢……是啊,多少人在面對騙局的時候沒有留個心眼、擦亮眼睛,在其他人提醒他們的時候,還是固執(zhí)己見,之后才后悔莫及;蛟S我們很難做到看透別人,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你所認為的幸運也許就是別人精心布置的陷阱。
前段日子,我還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xué)生被拐賣到了山溝溝里。你看,沒有火眼金睛,缺乏判斷力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我暗暗地對自己說,一定要做一個像孫悟空那樣會判斷的人。驗證的機會很快就到來了。在一次酒席上,我聽見媽媽的朋友說自己最近長高了一、二公分。這時,我記起上次去醫(yī)院檢查身高時醫(yī)生說的話,他說:“閉合的`骨頭是不能再長的,只是人在行走、運動過后,脊柱會縮短1到2厘米,而臥床休息后又能恢復(fù)原來的身高,所以一個人的早晚身高差有1-2厘米左右!睉{借這點,我推斷出那位阿姨很可能之前是下午或晚上量的身高,而最近這次是早上量的,最后才會造成這樣的誤解。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夸了我,說我懂得聯(lián)系生活,會分析事情了。
我希望這世上所有人都可以有一雙火眼金睛,像孫悟空那樣讓“妖怪”原形畢露。我想這就是孫悟空教會我的做人之道。
《西游記》讀后感 篇8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全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了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 題 記
我這個人喜歡閱讀古典小說,比如說《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這膾炙人口的古典名著,我都讀過,不過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是元末民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所著。所謂的三國就是講的魏、蜀、吳三國之間發(fā)生的事,從文章開頭的亂世引出了各位英雄到最后三家歸晉,發(fā)生了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整本書層次分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xué)巨著。
說到三國,我們一定會首先聯(lián)想到,那些在書中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人物,仁義的劉備,忠勇的'關(guān)羽,機智的諸葛亮等等。作者羅貫中用手中的一只秒筆,把每一個人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每一位英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同一個東西使他們走向人生的巔峰,從默默無聞到老幼皆知,這個東西便是--“亂世。”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辈诲e,如果不是亂世,天下太平的話英雄們也許只能一輩子隱身于民間,默默無聞?墒巧咸旖o了他們一個機會,漢獻帝時天下大亂,軍閥混戰(zhàn),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許多人都抓住這次機會,一戰(zhàn)成名,不過也有許多沒有經(jīng)得住考驗的人則永遠沉默。
相信許多人都十分羨慕他們,認為自己運氣不好,沒有生在亂世,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過你想過嗎,那些英雄個個是身懷絕技,而且眼疾手快,一下子抓住了“亂世”這個好時機。還有一部分人同樣身處“亂世”但是經(jīng)不住打擊,或者沒有抓住時機,仍然是默默無聞,甚至付出了生命。
“亂世”好比是機會,只要你能力強,準(zhǔn)備充分,才能處變不驚,迅速抓住它,獲得成功。但那些不腳踏實地,總是幻想成功的人是永遠也無法取得成功的,當(dāng)你看到三國中那些光彩耀人的英雄時,你也要想到他們在這之前所做的準(zhǔn)備,苦練武藝,飽讀兵書。他們并沒有料到付出就一定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回報。
記住,機會是給有準(zhǔn)備的人的!
《西游記》讀后感 篇9
《西游記》--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中國文學(xué)的經(jīng)典,在西游記中有許多故事是家喻戶曉,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莫非不過《三打白骨精》了。
這個故事我已經(jīng)讀了很多遍了。它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jīng)過程中遇到了白骨精,這妖精先是變成了一個少女,來個唐僧送齋,被悟空識破,一棒打走,那妖怪不死心,變成一個老婦人,假裝找女兒,又被識破,第三次變成一個老公公,使了個離間計,使師徒二人分開,再把唐僧抓走,最后悟空找到了師父,打死了白骨精。
白骨精是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女妖精,她十分狡猾,知道唐僧有菩薩心腸,利用這一點,在前兩次扔下假身,實際上是自己逃走,目的是為了讓唐僧誤認為悟空殺了人,是取經(jīng)的大忌,讓悟空回到花果山,抓走唐僧。
白骨精在整個抓唐僧的.過程中,用的最好的就是那一計離間計。在這個世界上,離間計經(jīng)常發(fā)生。在美國,從前有一對兄弟開了一家餐館,餐館生意興隆,兄弟兩人的感情也很好,但有一天,收銀機里少了一筆錢,哥哥發(fā)現(xiàn)了,以為是弟弟拿的,于是找弟弟要錢,而弟弟卻認為是哥哥自己拿的,便吵了起來,兄弟倆反目成仇,在他們 開的餐廳中間起了一堵墻,以后只要一見面,就吵個不停,甚至大打出手……
其實兄弟倆誰也沒有拿錢,錢是一個小偷拿的,無形之中就使了個離間計,但小偷最后又悄悄把錢放了回去,兄弟二人又和好了
這則發(fā)生在美國的故事和《三打白骨精》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在于白骨精主動使出離間計,而小偷是無意間的,但它們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唐僧被抓走,差點被吃掉,又或者兄弟倆反目成仇。
其實,無論是兄弟情還是師徒情,都非常重要,不可因為一個小計謀而支離破碎,人與人之間需要多一點信任,這樣關(guān)系才會變得越來越密切,才會成為一種打不垮的信念。
《西游記》讀后感 篇10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博大精深,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書中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難險阻,克服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西游記》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幾乎每個人都讀過這本書。這個假期我重讀《西游記》,則領(lǐng)悟到“什么樣的團隊才能取得真經(jīng)”這個道理。一個好團隊想克服困難取得成功,需要具備性格互補、有共同的目標(biāo)及團隊的核心、團員的相互信任四個條件。
在《西游記》中,四個人性格迥異,卻又能進行互補,從而相互扶持,最終順利取得了真經(jīng)。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因打死妖怪被唐僧驅(qū)逐回花果山,按他剛強和不服管教的性格不會回到取經(jīng)路上了。這時候就需要油腔滑調(diào)的豬八戒勸說他回來,甚至是靠撒謊把孫悟空勸了回來,不然后面說不定唐僧早就被黃袍怪吃掉了。再比如,豬八戒好吃懶做,在金銀角一難中豬八戒在巡山時打盹,就需要勤勞的孫悟空來監(jiān)視他。
《西游記》里,四個人都有共同的目標(biāo):取得真經(jīng)。如果有人動心放棄,整個團隊立馬會土崩瓦解,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豬八戒就常嚷著要解散、分行李,多虧孫悟空還惦念著跟師傅取經(jīng),團隊才沒有解散。而團隊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唐僧——三個徒弟的師傅,也是“團魂”。唐僧代表著團隊的目標(biāo),就是要取得真經(jīng),這支撐著他不被任何妖怪迷惑,甚至是想跟他結(jié)婚的女兒國國王。更重要的`是三個徒弟都是被唐僧救的,與他有師徒之情,唐僧才是團隊的主角。要是唐僧動了別的心思,三個徒弟沒了支柱,也會各回各家。
師徒四人的互相信任也十分重要。如果四人各懷鬼胎,互不信任,也早就散了。比如火焰山一難,悟空獨自去借扇。假如豬八戒覺得他已經(jīng)被妖怪抓走了,團隊里沒有了最擔(dān)當(dāng)?shù)拇髱熜,自然也會跑掉了?/p>
《西游記》想象瑰奇,寓意豐富,里面也塑造了一個最標(biāo)準(zhǔn)的好團隊。雖然現(xiàn)實可能不會如此,但越接近,團隊也就越完美了。
《西游記》讀后感 篇11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嗎?那可是我的偶像。從小,我就著魔般地迷上了他。我崇拜他的神通廣大,七十二般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我佩服他的英勇無雙,面對敵手好不畏懼;我欣賞他的忠心耿耿,取經(jīng)路上義無反顧;我敬佩他的愛憎分明,牢記恩義不忘仇恨。于是,在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書店貨架上擺著一本名為《悟空傳》的書籍時,我毫不猶豫地捧起了它。
一眼瞟去,全書的情節(jié)起伏不定、一波三折,真像極了悟空的七十二變:它時而讓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時而卻令人連連搖頭、嘆息不已;時而讓人激情澎湃、豪情萬丈,時而又令人垂頭喪氣、黯然神傷,真真是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待靜下心來,細細品去,才發(fā)現(xiàn)精彩情節(jié)掩蓋下的哲理才是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所在。
書中,有一個情節(jié),悟空上到天庭打算召回唐僧的魂魄,卻碰到了一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石猴,兩人糾纏在一起,兩條金箍棒上下翻飛,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好一番惡斗?稍瓉恚莻石猴其實就是悟空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無法無天的悟空。這讓我猛然想到,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個有著種種問題自己,只有不斷戰(zhàn)勝過去的那個充滿缺陷的自己,才能一步步贏得更大的`成功。
書中,還有一段故事讓我頗為感觸:悟空尋找唐僧的魂魄來到地府,一個引路的魔鬼告訴悟空:神本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安居樂業(yè),但他們不愿意這么做,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便無人再祈禱神靈,他們就得不到大家的敬仰和崇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看到這里,大家興許會問:“神怎么會是這樣的呢?這應(yīng)該是魔吧!”其實,我覺得神亦是魔,名聲是假的,內(nèi)心才是真的,神若邪惡便為魔,魔若善良變成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最精彩的當(dāng)屬結(jié)尾:只見悟空雙手持棒,直指天空大喊:“俺老孫經(jīng)歷過、存在過、戰(zhàn)斗過,熱愛過,俺不在乎結(jié)果!”是啊,我們往往擔(dān)心失敗的結(jié)果,而畏首畏尾,不敢前行,從而錯過了人生中太多的精彩,實在可惜!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釋放激情、激發(fā)潛能,去奮斗、去經(jīng)歷、去感受,快樂地活在每一個當(dāng)下,用心體會過程中的每一次收獲,這樣,我們的生命將因此變得更為充實而美好!
《西游記》讀后感 篇12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lǐng)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jīng),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dāng)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斗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于是再次翻開了《西游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jīng)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dāng)作道德修養(yǎng)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nèi)心深處對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西游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8-18
西游記的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9-23
西游記讀后感初中西游記讀后感初三11-29
西游記讀后感01-31
“西游記”讀后感03-22
《西游記》經(jīng)典讀后感03-25
(《西游記》讀后感04-01
《西游記》讀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