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讀后感600字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家寶藏讀后感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家寶藏讀后感600字1
暑假里,我閱讀了《國家寶藏》這本書,書中介紹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13個歷史時期當(dāng)中最為重要的27件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這些文物涉及藝術(shù)、建筑以及軍事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古代上下五千年的智慧。
其中我最為著迷的就是越王時代的越王勾踐劍了,它深埋于湖北江陵望山的楚墓2400余年,1965年出土?xí)r竟然寒光醒目,毫無腐朽。根據(jù)書中的介紹,它有著菱形花紋的劍身,雖然是青銅色的,但是我們可以在復(fù)原圖上看到這種青色的紋路其實是銀色的錫;往末端看,就可以看見“越王鳩淺自乍用劍”的銘文,說明這是越王勾踐使用過的劍。它的劍刃是金色的,而且異常鋒利,據(jù)說鋒利到二十余層紙一劃而破。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劍柄底端翻卷成圓箍形,而內(nèi)鑄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據(jù)說到現(xiàn)代還沒有工匠可以還原這樣子的圓環(huán)。這就是越王勾踐劍,可見當(dāng)時的鑄造工藝是如此讓人驚嘆,已經(jīng)到了黑科技的地步,甚至超越了現(xiàn)代工藝!
古人們是如何運用智慧和技藝來完成這樣一件精湛的`作品的?劍刃和劍身看上去顏色不同,材質(zhì)也有所區(qū)別,它們是怎么連接在一起的呢?劍身上的菱形紋路又是怎樣鑄造出來的呢?難道它真的運用了黑科技做成了千年不腐嗎?通過考古學(xué)者的努力,我們了解到越王勾踐劍是通過一種叫做樹枝晶的金相組織連貫劍刃和劍身,從而一次性鑄成的;劍身的菱形紋路則采用了鑄槽填錫的方式;而劍本身含鉛量少、墓葬環(huán)境適宜、帶有劍鞘也決定了它的千年不腐。如果這把劍的鑄造工藝傳承到現(xiàn)在,肯定會讓人們嘖嘖稱奇的。
《國家寶藏》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古人是如何完成各種不可思議的作品,如何用文字或繪畫來傳遞想法和觀念,從而認(rèn)真、深刻地了解到我們?nèi)A夏名族智慧的結(jié)晶。而書里的這把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沉睡千年的的劍魂,是劍的傳奇,我們也要向這把劍一樣,發(fā)揮科技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傳奇。
國家寶藏讀后感600字2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本有關(guān)中國古人智慧結(jié)晶的書,那就是青少年版《國家寶藏》。這本書帶我們游歷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些寶藏中搜索古人的思想文化和當(dāng)時朝代的情形。
這本書向大家展示了古人的什么結(jié)晶呢?我慢慢說來!這里有新石器時代的“古笛”;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西周“大克鼎”和大秦的“杜虎符”。這些文物都向我們展示了當(dāng)時朝代的工藝技術(shù)。從這些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當(dāng)時每個朝代的文化。從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到商朝的青銅,唐朝的瓷器,再到清朝的瓷母。整個發(fā)展了幾千年,太厲害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秦國的杜虎符,像一只大老虎,1937年出土,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虎符是古代調(diào)兵的一種憑證;⒎殖勺笥覂砂耄野脒吜粼诔,左半邊給軍隊。要調(diào)兵時,朝廷使者就帶虎符來軍隊合符,可以合符,軍對就能出兵。虎符雖然很小,可用處很大,可不能小看,價值更是連城。
我曾經(jīng)在浙江博物館觀賞了“寧波萬工轎”、“良渚玉琮”和“彩鳳鳴歧”七弦琴;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還看到了“石鼓”、“杜虎符”,可是,看見的只有一半了,還有一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我還去了上海博物館看了“大克鼎”。
這本書展示了這么多珍貴文物,真想跑完全國博物館呀!
【國家寶藏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
國家寶藏 拓展項目08-09
國家寶藏 拓展項目2篇08-16
國家寶藏引爆博物館尋寶旅游熱10-14
挖寶藏的勵志故事02-12
《國家》讀后感1500字05-26
李楊:開啟你的寶藏10-08
自己就是一座寶藏的勵志故事08-20
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11-14
高中留學(xué)國家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