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學生調查報告3篇
在現(xiàn)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在生活中,有許多錯別字存在,如:招牌上,作業(yè)本上,報紙上……這些錯別字使人看著很不舒服,也會使人誤解。正巧,我們語文第五單元就要寫一篇錯別字調查報告。下面,我就向大家來匯報一下錯別字調查報告吧!
調查目的:
我們要減少或消滅錯別字,提高同學們的作業(yè)質量,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調查經(jīng)過:
我們小隊五人各自把自己的作業(yè)本上的錯別字都找出來,我滿懷信心地打開le我的作業(yè)本,一頁一頁慢慢檢查。連翻了五六頁,都沒有看見一個錯別字,頓時,我信心大增,看來我的作業(yè)本上錯別字很少,正確率很高啊!哪知我又翻了一頁,一道鮮紅刺眼的紅叉映入了我的眼簾,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把”衰老“的”衰“字少寫了一橫,導致這個詞寫錯了。之后,我就沒再發(fā)現(xiàn)什么錯別字。
調查結果:
經(jīng)過我們小隊的調查,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寫錯別字的原因:
1、 同音字混淆,如:在—再,動—凍……
2、 形近字混淆,如:己—已,入—人……
3、 多筆少畫,如:灑—酒,蒙—
4、 字義分析錯誤,如:和—合,及—急……
5、 由于心急而出錯,寫著前一個字,卻在想后一個字。
6、 對字形記得不牢固而出錯。
調查建議:
1、 把錯別字寫到一個本子上,再經(jīng)常記憶。
2、 把字記牢,較難字編成一首兒歌。
3、 把同音字,形近字進行組詞和造句訓練。
4、 寫完字以后,多讀,多檢查。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寫錯別字,做到規(guī)范用字,規(guī)范寫字,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展現(xiàn)我們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下一代的接班人,是一個民族振興和繁榮的希望,F(xiàn)如今大學生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專心學習,關心國家大事。課堂上他們手中更多的是手機,他們關心更多的是哪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為何大學生會變成這樣?為何他們不再熱愛學習?為此我做了一項調查,來了解大學生不愿上課的原因。
一、調查對象及方式
本次調查對象針對東方學院財政金融系財政學大二學生,調查方式采用談話方式。
二、調查結果
在男生中,10%的學生沉迷網(wǎng)絡,他們覺得游戲能給他們帶來快樂,比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有趣。50%的人只是為了拿畢業(yè)證,認為平時無需學習,等到考試的時候背一下考試重點能不掛科就行。15%的人想出去掙錢,大把的時間花在找兼職上。還有一些人是因為談戀愛和女朋友約會。極少數(shù)的人認為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不如自學效率高。
在女生中,2%的人打游戲,60%的人只為拿畢業(yè)證,她們認為女生不用養(yǎng)家糊口,可以不要那么高的學歷,有個工作就行。15%的人根本不愿學習,她們總是給自己找理由,寧愿宿舍里睡覺,也不愿意去上課。還有少數(shù)人為考各種證而去逃課。
三、對大學生不愿上課的成因分析
。ㄒ唬┛萍及l(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xiàn)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誘惑。或許現(xiàn)代生活壓力太大,相比起來,游戲里的生活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長期下去,無法自拔,所以學生更愿意打游戲而不愿單調的上課。對于女生來說,更多的是淘寶、微博、微信。她們可以待在宿舍里刷空間刷微博刷一整天。離開了手機,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
。ǘ┚裆畹膮T乏
很多人都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該干什么,即使在教室,心也學不下去。讓他靜靜的坐一會兒就會感到很無聊。對未來,對生活沒有任何的長遠打算,只能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溜走,然后拿到畢業(yè)證離開。
。ㄈ嗬徒疱X的驅使
在我調查的對象中,不缺乏有錢有權的人家。就等著畢業(yè)證一拿,就可以到爸媽的單位去工作,或者爸媽已經(jīng)花錢買好了路子,只等這張紙了。因此造成了他們的懶惰,因為他們無需為工作發(fā)愁,家里有的是錢,大學的時光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可以隨心所欲玩的時候。
四、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大學,本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我們充裕知識的好時候。但我卻悲哀的發(fā)現(xiàn)如今的大學已不是自己當初渴望已久的大學了;蛟S這與中國的教育體制有關系,中國的教育在該玩的年齡拼命的學,在該學的年齡卻在拼命地玩。這個社會物欲橫流,每個人都在追求利益,讀書自然也成了一種功利化。但不論怎樣,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我們的教育一直這樣下去,那我們培育的將是一代又一代的平庸之輩。那我們拿什么去跟外國比拼?我們民族又能靠什么來富強?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縱深發(fā)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yǎng)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fā)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yǎng)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jīng)進入網(wǎng)絡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躍發(fā)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jīng)從原來單一的現(xiàn)金交易向現(xiàn)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那么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jīng)進入了網(wǎng)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wǎng)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xiàn)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jīng)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jù)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jīng)濟來源主要是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wǎng)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fā)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chǎn)品,當問到"如果經(jīng)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chǎn)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xiàn)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yǎng)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jīng)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
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jīng)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jīng)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shù)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yǎng)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xiàn)兩極分化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yè);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3.7%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6.7%的同學在500元左右"可以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jié)約支出不顧營養(yǎng)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
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jīng)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xiàn)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jīng)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xiàn)。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chǎn)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么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yǎng)和加強理財能力現(xiàn)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xiàn),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xiàn)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xiàn)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yǎng)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xiàn)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yǎng)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huán)。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yǎng)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fā)展。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3篇】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7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學生調查報告15篇09-26
學生假期兼職調查報告09-16
學生教育調查報告范文09-09
學生就業(yè)情況調查報告08-10
學生近視調查報告1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