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歡迎閱讀!
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蔣濟州,歡迎來到重慶市大足縣,我將帶你們?nèi)⒂^世界聞名,有著悠久歷史的大足石刻。
在來到大足石刻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西北的大足縣,也就是我們這時所處的位置。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10多處,總計呢?有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的典范。石刻規(guī)模之大,資料之豐富,藝術之精湛,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相提并論,我們旁邊這座山是北山,也就是古龍崗山,一共有290龕窟,我們的車正向?qū)氻斏椒较蛐旭,請大家系好安全帶,注意安全?/p>
朋友們,寶頂山到了,請隨我下車,我會便走邊給大家講解。寶頂山石刻共13處,造像數(shù)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guī)模最大,是由19組佛經(jīng)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達15000多軀,設計之精湛,竟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
我們立刻就會到著名的千手觀音的塑像前,請大家跟緊,留意路滑,大家注意了,在我們前方就是“千手觀音”的塑像了。這位觀音比例均勻,肌膚線條柔和,臉部的雕刻尤其精細,臉龐圓潤,略呈微笑狀,神態(tài)動人。再加上服飾華麗,衣帶飄舞,看到那里你是否有飄飄欲仙之感。大家明白嗎,“千手觀音”有多少條手呢?你們先數(shù)數(shù)吧!算了吧,我告訴大家,“千手觀音”有1007只手,這么多手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纖美細柔,手里分別拿著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tài),無一雷同,十分壯觀。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十分鐘,我在那兒等你們。
朋友們,看看縱貫千余載,橫融佛道儒的石刻,想起浮想聯(lián)翩的畫面和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想到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次旅行畫上了圓滿說完句號,期望以后有機會再慢慢欣賞。再見了!
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游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帶給導游講解服務,我必須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此刻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qū)出發(fā),估計兩個小時以后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nèi)主要表現(xiàn)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guī)模宏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規(guī)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資料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shù)字是1007只手)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透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chuàng)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shù)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guī)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布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后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jīng)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tài)不一,衣服、肌肉質(zhì)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圣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圣跡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jīng)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jīng)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只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gòu)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范。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充滿宗教氣息的大足石刻。我是此次大足石刻之行的導游,那么接下來將由我?guī)ьI大家一齊走入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jīng)五代,盛于兩宋,余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nèi)主要表現(xiàn)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xiàn)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身,銘文10萬余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整個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大足石刻題材多樣,資料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范,大足石刻其規(guī)模宏大,刻藝精湛,資料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nèi)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寶庫,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以上便是大足石刻的總體概況,相信大家對大足石刻也有了必須的初步了解,大家是不是開始對大足石刻產(chǎn)生興趣了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齊來到大足石刻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北山石刻,來領略盛大的佛教藝術和文化。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縣城龍崗鎮(zhèn)北1.5千米處,造像長約三百多米,造像最初開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jīng)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fā)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zhì)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資料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qū),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tài)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xiàn)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xiàn)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tài)優(yōu)美,比例勻稱,穿戴艷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zhuǎn)輪經(jīng)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北山摩崖石刻現(xiàn)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jīng)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yōu)秀代表,也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
看著這些大氣磅礴,栩栩如生的石刻像,大家是不是也被震撼住了呢,虔誠的朋友不妨在參觀的同時,停下來拜拜,或許能心想事成也說不定喲。除了剛剛大家所看到的北山摩崖石刻外,還有許多不同的石刻,看過這些不同造型的石刻后,相信大家會對大足石刻有充分的了解,對佛教文化也有了更深的體會?傊,論其規(guī)模之大,造詣之精,資料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杰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期望大家能喜歡大足石刻,能對此次大足石刻之行感到滿意,期望大家能再次來到大足石刻游玩。
【有關寫大足石刻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有關寫大足石刻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大足石刻導游詞10-16
【精】大足石刻導游詞01-20
大足石刻導游詞【精】01-20
重慶大足石刻導游詞10-16
大足石刻導游詞(精選)10-16
大足石刻導游詞400字10-16
大足石刻各景點導游詞10-16
大足石刻的導游詞14篇02-10
大足石刻導游詞(精選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