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準備村官考試,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村官面試備考技巧,歡迎閱讀參考!
村官面試備考技巧:言語類-安撫勸說的解題妙招
【概念】
安撫勸說類題目在當下的情景模擬題目中備受考官青睞,且多次出現于事業(yè)單位的考題中,即假設某種場景、假設某種身份,要求考生以題中人的身份來解決問題,類似演戲當中的角色扮演。此類題目多以“現場模擬”幾字結尾。有別于其他題目,作答此類試題考生需以一種談話的方式或聊天的方式進行,達到“常態(tài)”,而非像其他題型那樣注重“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如此刻板化,即總體上需體現出一種日;臓顟B(tài)。安撫勸說類試題,即考生需以題中人的身份勸說談話對象,以達到使對方改變初衷,遵從正確做法的結果。
【妙招】
作為自主性生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以一種新想法覆蓋已經根深蒂固的自有想法,絕非易事,特別是對于非熟人而言,想要博得對方的好感與認同,唯有盡力突出想法的恰當之處于合理之處,才能達到安撫勸說效果。
作為非熟人,若想達到使對方接受自己想法的結果,前提便是能跟對方進行有效對話,畢竟勸說就是一個談話的過程,如果連說都實現不了,又談何勸?至于“有效”的達成便是需找準談話開始的切入點,正如搭訕一樣,需選取能夠引起對方興趣的話題,此正乃安撫勸說的第一步:拉近距離,獲得對方信任。在此基礎之上,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的第二步繼續(xù)達到勸說的目的。然而,第一步的“拉近距離、獲得信任”有哪些方法呢,究竟怎樣才能打開溝通缺口呢?
作為非熟人之間究竟該如何拉近距離,以打開溝通的缺口呢?在此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親切稱呼,不可或缺
進行安撫勸說時,稱呼是考生首先需要提及的東西。親切的、平易近人的、充滿感情色彩的稱呼能夠起到拉近距離,消除陌生感的作用。反之,稱呼公式化、套路化,反而會疏遠談話者之間的感情。有效作答安撫勸說類試題,第一步需要做的便是通過親切的稱呼消除與談話對象的距離感。以“王妻與王大嫂”為例,假設以村委干部的身份定位,很顯然第二種稱呼更加符合考生的身份,因為鄉(xiāng)土文化的存在,“大哥大嫂”家常式的稱呼最能體現關系的親疏遠近。而“王妻”此一稱呼便顯得過于書面化、公式化,考生需切記。
2.引發(fā)共鳴,常有之事
談話對象多是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難,所以心理產生波動,以致一時想不開,故安撫勸說的癥結便存在于此。此時若能對談話對象的心情遭遇表示理解,談話對象定能產生被理解被認同的感覺,自覺會把勸說者劃入自己陣營,當成“心腹”對待,當成朋友進行傾訴,故“心情表示理解、遭遇表示同情”是安撫勸說時經常用到的另一種方法。又如,“對于大家的心情我能夠理解,因為我也經歷過這種困難”等等,聽到此類話語,往往會在直接拉近距離的基礎上,與勸說方形成感情的共鳴。
3.肯定優(yōu)點,尋找突破
對于個人而言,喜歡被贊美喜歡被表揚是一般人的通病。好聽的話聽再多也不會膩,難聽的話聽再少也鬧心。所以安撫勸說中,經常用到的拉近距離的另一種方法便是“肯定對方的優(yōu)點或長處”,一旦聽到贊美之詞,談話對象多會心花怒放,并會發(fā)出“終于有人識貨”的感嘆,從而會減少對勸說者的厭惡感,甚至迫切與勸說者進行下一步交流,由此勸說者便也找到了突破之機。
4.噓寒問暖,心暖情近
通過“噓寒問暖式的關懷”以使談話對象感受到溫暖,認識到談話者是真正為自己著想,卸下防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