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庖丁解牛
【成語】: 庖丁解牛
【拼音】: páo dīng jiě niú
【解釋】: 庖。簭N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處】: 《莊子·養(yǎng)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舉例造句】: 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發(fā)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謂神技也。 ★清·龔自珍《明良論四》
【近義詞】: 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成語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jié)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事物的規(guī)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里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F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jié)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0田‘‘’‘’’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的鋒利就象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那牛的骨節(jié)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寬寬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象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志得意滿,(然后)把刀擦抹干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yǎng)生的道理了。”
【中華成語故事-庖丁解牛】相關文章:
中華成語故事(15篇)12-15
中華成語故事4則08-13
中華成語故事15篇08-12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3篇01-20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05-29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9篇09-25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3篇09-01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13篇06-15
庖丁解牛讀后感11-26
庖丁解牛成語介紹(中英)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