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成語故事:打草驚蛇
【成語】: 打草驚蛇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釋】: 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處】: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舉例造句】: 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九回
【拼音代碼】: dcjs
【近義詞】: 操之過急、因小失大
【反義詞】: 欲擒故縱、引蛇出洞
【燈謎】: 異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于否定句
【英文】: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shù)娜,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hui賂、不遵守法規(guī)。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shù)牟肯逻`法、接受hui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著狀紙,一邊發(fā)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么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后來,大家就根據(jù)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為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經(jīng)典成語故事:打草驚蛇】相關文章:
對外講解漢語:打草驚蛇08-17
中國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23
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12-17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08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5篇)12-14
中國經(jīng)典歷史成語故事12-03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5篇10-05
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合15篇)12-23
經(jīng)典成語故事通用15篇12-23
經(jīng)典成語故事(合集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