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班超傳》。
班超(字仲升),東漢時期扶風郡安陵(今陜西省咸陽市)人。他在明帝(劉莊)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時,跟隨奉車都尉竇固與匈奴打仗,立下功績。接著被派遣到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肅邊沿一部分和蔥嶺以西中亞一部分地區(qū))進行聯(lián)絡(luò)工作。他先到了都善。國王早已知曉他這個人,對他非常敬重。但是隔了一段時間,突然變得冷淡了。班超召集一起去的三十六人說:“你們感覺到都善國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了嗎?這必定是北方匈奴也派遣人來聯(lián)絡(luò)他,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究竟應(yīng)該順從哪一邊
的緣故。聰明的人在事情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就能發(fā)現(xiàn)出來,何況現(xiàn)在事情己經(jīng)很明朗了!
經(jīng)過打聽,情況果然就是這樣。于是班超約集一起去的人飲酒,并且問:“你們與我如今都處在危險的境地。匈奴派來的人才到幾天,都善國王就對我們很冷淡。假如讓都善國王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豺狼就會把大家連骸骨一起吃掉。你們說,怎么辦?”大家堅決地同聲回答:“不管是死是活,我們都聽從你的安排!卑喑拥卣f:“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xiàn)在惟一的辦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把他們一齊消滅。只有這樣,都善國王才會誠心歸順漢朝,我們也就大功告成了。”
這天夜里,由于班超的智勇,和同去的三十六人的奮力死戰(zhàn),最終用少數(shù)的.人力戰(zhàn)勝了多數(shù)的匈奴人,達到了預(yù)期的目的。
焉:怎么。后來人們就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來比喻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怕艱險、敢于斗爭,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2
【釋義】:
比喻為不經(jīng)歷險境就難以取得最后的成功。
【故事】:
公元73年,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帶了三十六名勇士,先來到鄯善國。國王開始時對他們很尊敬,可是沒過幾天就變得冷淡起來,班超一行人認為,一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來到這里威脅引誘國王,使得國王搖擺不定,不知究竟應(yīng)歸向哪一方。于是他們喚來了接待匈奴的`胡人嚴加拷問,果然不出所料。于是班超把這胡人禁閉起來,然后將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來喝酒,伺機行事。酒正酣時,班超下決心說:“不進老虎洞是不能捉到小老虎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下唯一的辦法是趁著天黑,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讓其猝不及防,然后將這些人全部消滅。消滅了敵人,國王就會嚇破膽,我們便可大功告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3
公元73年,東漢明帝的高級侍從官竇固奉命征伐匈奴,41歲的班超被任命為假司馬。在這次征戰(zhàn)中,班超立了戰(zhàn)功深受竇固賞識。不久,竇固派他和軍中的高級參謀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帶了36名勇士,首先來到鄯(shàn)善國。國王開始對他們很尊敬,但過了幾天忽然變得冷淡起來。班超與手下判斷認為,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來了,國王態(tài)度搖擺不定,吃不準服從哪一方的緣故。于是把接待他們的胡人叫來,威脅說:“匈奴使者來了幾天,此刻在哪里?”
那胡人很惶恐,招認了實際情況。班超把胡人禁閉起來,然后把36名勇士全部集合起來喝酒,喝得暢快的`時候,班超激怒大家說:“你們和我都在這極遠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貴,F(xiàn)在匈奴使者來到這里才幾天,國王對我們的禮節(jié)和敬意就終止了。如果他逮捕我們,把我們送給匈奴,那我們連尸骨都會被豺狼吃掉。你們看,這事怎么辦?”
他的下屬表示了同一個意愿:“現(xiàn)在處于危急關(guān)頭,愿聽從您的命令!
班超下決心說:“好,不進入老虎洞,不能抓到小老虎。眼前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趁著黑夜,用火攻擊匈奴派來的人。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驚,這樣就可以把他們?nèi)肯麥。消滅了這些敵人,國王就會嚇破膽,我們大功告成,事業(yè)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動計劃。當天夜里正刮大風,班超帶領(lǐng)勇士們悄悄來到匈奴使者的駐地。他布置10個勇士拿著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們約定,見火燒起來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著武器,埋伏在大門兩側(cè)。不一會兒,班超順著風勢把火燒起來,頃刻間戰(zhàn)鼓齊鳴,殺聲四起。匈奴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班超親手殺死3個敵人,勇士們殺了匈奴使者和隨從30多人,還有100多人被燒死。
接著,班超去見鄯善國王,并把匈奴使者的頭顱拿給他看。國王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對他作了解釋,并且加以撫慰。這樣,國王終于決定靠向漢朝一邊,并且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去做人質(zhì)。
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由此而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4
[釋義]不進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不從事實踐活動,就難以獲得真知。
[出處]南朝·宋·范嘩《后漢書·班超傳》。
班超是東漢名將,有一次,他奉漢明帝的派遣出使西域。公元73年,他帶了36個隨從,首先到達鄯善國(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羅布淖爾西北)。
當時,鄯善國正受到匈奴的欺負,每年都要給匈奴進貢。這次聽說班超作為漢朝使者前來,當然十分高興,對班超等人的接待很隆重,并安排他們在使館住下。
過了幾天,鄯善國的人對班超他們忽然冷淡下來。班超分析,肯定是匈奴派的使者也到了,挑撥鄯善國與漢朝的關(guān)系,鄯善國王不知該親近哪邊,才對漢使改變了態(tài)度。
于是,班超找來鄯善國負責接待他們的官員,證實了他的判斷,并且了解到了匈奴使者的人數(shù)、住處等情況。班超把自己的隨從人員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現(xiàn)在情況很緊急,鄯善國對我們的態(tài)度已不太好,還有可能迫于匈奴使者的壓力,把我們抓起來交給匈奴!
大家聽了班超的'話,都表示一定聽從班超的指揮。班超又說:“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抓到小老虎呢?我們現(xiàn)在的惟一辦法就是殺掉匈奴的使者,消滅了他們,鄯善國就只有與我們合作,我們也就大功告成了。”然后班超就與隨從們商量好了具體的辦法,作了具體的分工,就等晚上行動。
到了晚上,正好刮起了大風,班超帶領(lǐng)隨從們來到匈奴使者住的地方,布置好了以后,班超在前門放起火來。一時間,有的擊鼓吶喊,有的沖進去砍殺,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班超他們終于把匈奴的使者和隨從們都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向鄯善國王說明情況,揭露匈奴的陰謀,鄯善國王知道了這一消息,嚇得臉色都變了,趕緊同意與漢朝永結(jié)友好,共同對付匈奴,班超凱旋而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4篇12-27
成語故事07-2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8-18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07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7
經(jīng)典兒童成語故事05-16
經(jīng)典中國成語故事05-23
優(yōu)秀成語故事02-26
戰(zhàn)爭的成語故事03-01
經(jīng)典的短篇成語故事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