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常識匯總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經常追著老師們要常識吧,常識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常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地理常識匯總,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地理常識 1
001、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只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002、中國陸地面積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0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qū),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00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0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0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0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0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0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yōu)良港灣,便于船舶避風和?。
0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0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于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0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0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南到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0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0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016、遼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017、臺灣海峽位于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018、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臺灣省是中國地震最頻繁的省份。
0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5個。
0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0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
0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0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0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0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老撾、越南。
0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0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0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0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030、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自治縣、市)、鄉(xiāng)(鎮(zhèn))三級。
031、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
03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它位于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033、因位于黃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于冀州,所以河北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
034、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簡稱“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有大量古代歷史和文化遣址。
035、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的陜西省,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所以稱“秦”或“陜”。
036、陜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037、有“煤!敝Q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038、內蒙古自治區(qū)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039、遼寧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
040、吉林省位于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041、有“北大倉”(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的省份,也是最東的省份,簡稱“黑”。
042、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jié)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jié)。
043、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
044、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位于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
0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這是我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
046、西藏自治區(qū)位于中國的西南邊疆。從公元7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漢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fā)展。左圖為西藏布達拉宮。
0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048、同緬甸、老撾、越南相鄰的中國西南邊疆省份是云南省,簡稱“滇”或“云”。
0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050、“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指的`是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
051、貴州省出產的茅臺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052、因為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省,簡稱“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053、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夏季氣溫高,有“火爐”之稱。
05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經全省,所以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
055、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所以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056、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它簡稱“皖”,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057、因位于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的山東省,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所以簡稱“魯”。
058、山東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059、江蘇省位于中國華東地區(qū),簡稱“蘇”,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060、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
061、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yōu)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062、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
063、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064、廈門市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qū)之一。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游景點。
065、福建省對面是中國的寶島臺灣,簡稱“臺”,臺北和高雄是兩個最大的城市。
066、臺灣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過去的,通用普通話和閩南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
067、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區(qū)內的桂林、陽朔一帶是世界聞名的景旅游區(q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068、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
069、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門戶,簡稱“津”,是全國著名經濟中心。
070、上海位于長江的入海處,簡稱“滬”,是全國最大的工業(yè)基地、商業(yè)中心、貿易中心。
071、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的高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曾經)。
072、重慶市,簡稱“渝”,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它是長江上游
073、有“東方夏威夷”美稱的海南省,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074、廣東省位于中國南部,毗鄰港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大洋州、中近東和非洲等地區(qū)的最近出海口。簡稱“粵”。
075、廣東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南方最大商貿中心。
076、深圳毗鄰香港,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qū),這里的“綿繡中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qū)。
077、中國五大經濟特區(qū)是,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廈門以及海南省。
078、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qū)。
079、根據最新人口資料,1999年中國總人口約為12億(未包括港、澳、臺)。
080、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081、在世界上,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個中國人。如果全中國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環(huán)繞地球赤道40多圈。
082、中國人口分布不均勻,東部多,特別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區(qū),每平方公里達500600人;西部少,每平方公里在50人以下。
083、河南、山東、四川等省人口數量超過8000萬人。
084、西藏是中國人口數量最少的省(區(qū))。
085、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和華人大約有3000萬,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
086、中國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
087、中國政府把控制人口數量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088、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
089、在中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總人口的92%。
090、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約有1600萬人。
091、中國各民族分布狀況是: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邊疆等地區(qū)。
092、漢族與其他的少數民族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093、中國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09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人口約481萬,喜愛賽馬、射箭、摔跤!懊晒虐笔撬麄兙幼〉姆孔
095、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云南等地區(qū),人口約459萬。左圖為現代藏民。
096、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有160多萬。主要節(jié)日有“三月街”和“火把節(jié)”。
097、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人口有100多萬。主要節(jié)日有“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潑水節(jié)”。
098、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和云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的文化藝壯錦是其獨創(chuàng)的手工藝品。
099、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云南,人口有740多萬。這是一個愛歌舞的民族,蘆笙是流行各苗族地區(qū)著名的樂器。蠟染、剪紙等工藝美術品很有名。
100、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人口約為900萬。漢語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
101、同一省區(qū)里居住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
102、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維吾爾族約占全區(qū)總人口的3/5,人口數量為700多萬。他們的舞蹈輕巧、優(yōu)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
103、滿族主要分布東北地區(qū),人口1000萬。
104、朝鮮族主要分布吉林延邊地區(qū),人口約有200萬。蕩秋千、壓跳板、摔跤是他們最喜愛的娛樂活動。
105、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
106、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占1/10多一點。
107、喜馬拉雅山位于中國西藏同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主脈平均海拔超過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108、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中國與尼泊爾邊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109、中國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1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體水庫”之稱。
111、西藏有三大特產:藏羊、牦牛和酥油草,統稱“藏北三寶”。
112、內蒙古高原是中國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113、因覆蓋著厚厚的黃土而得名的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
114、云貴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勢比較平坦的山間小盆地,被當地人稱之為“壩子”。
115、云貴高原上石灰?guī)r分布廣泛,形成奇異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聞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貴州的龍宮、打雞洞等。
116、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內,在天山以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117、塔克拉馬干沙漠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
118、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境內,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較多,農牧業(yè)發(fā)達,被譽為“塞北江南”。
119、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盆地里鹽礦豐富,據初步估計,足夠全世界的人食用1萬年。
120、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農業(yè)發(fā)達,農產品豐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121、東北平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122、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
123、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國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
124、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勢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鄉(xiāng)”之稱。
125、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中國稻米和淡水魚主要產區(qū),所以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
126、歷史相傳的五岳:東岳是泰山(山東)、西岳是華山(陜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127、泰山地處中國東部,古稱東岳,是一座歷史名山,歷代皇帝和許多名人,都攀登過泰山,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跡。聯合國將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
128、泰山腳下的岱廟是歷代皇帝舉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與北京故宮、曲阜孔廟一起譽為中國三大宮殿建筑群。
129、西岳華山雄奇險峻,自古有“華山天下雄”之稱.
130、北岳恒山最奇特景點是懸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
131、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衡山,是古代傳說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132、衡山腳下的南岳廟,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廟中規(guī)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133、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內,被稱為“中岳”。自古代起,它就成為中國宗教、文化活動的重要地區(qū)。嵩山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134、相傳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嵩山林寺,創(chuàng)立名聞天下的少林拳。
135、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136、位于浙江省的普陀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傳說,它是觀音菩薩說道的地方。
137、九華山位于安徽省境內,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138、峨眉山(左圖)位于四川省境內,相傳是普賢傳道的場所,所以山上的寺廟大多供奉普賢菩薩。山下和山頂氣溫相差15攝氏度,垂直變化明顯,動、植物品種很多。
139、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140、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境內,在200多米長、3040米高的峭壁上開鑿石窟,面積5000多平方米,有小佛像7000多尊。
141、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是萬里長城的起點,號稱“天下第一關”。
142、河北省秦皇島市的北戴河,氣候溫和宜人,夏季平均氣溫23攝氏度,是中國著名的旅游避暑勝地。
143、甘肅省敦煌縣的莫高窟、山西大同市的云崗石窟、河南省洛陽市的龍門石窟規(guī)模特大,藝術最精,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144、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中國三大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保存了長達1000多年的古代珍貴壁畫和彩塑藝術品,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的寶庫。
145、冬季中國大多數地方溫度較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地區(qū),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
146、夏季中國大多數地方氣溫普遍較高。
147、中國的吐魯翻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地方。
148、夏季中國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吐魯番,七月平均氣溫為33攝氏度以上,人稱"火州"。
149、由于吐魯番盆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適宜瓜果生長。這里出產的哈密瓜、葡萄特別甜,全國有名。
150、夏季中國長江沿岸的不少沿江城市氣溫較高。重慶、武漢、南京號稱中國"三大火爐"。
151、中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在臺灣省東北部的火燒寮,年平均降水量達6558毫米。
152、中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則數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年平均降水量僅5.9毫米。
153、六月中旬,在江淮流域,細雨連綿長達一個月之久,此時正值梅子黃熟季節(jié),因此人們稱之為"梅雨"。
154、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jié)剛過,隨之便出現季節(jié)晴朗干旱的天氣,這就是伏旱。
155、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風氣候區(qū)。大多數地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熱降水多。
156、從地理上看,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方與北方的界線。但人們常常將長江一線作為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157、長江全長6300公里,它的長度,流量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158、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流經中國1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注入東海。
159、長江流經四川東部,江水橫切巫山,形成長江三峽,正在施工建設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發(fā)電站。
160、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長度5500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161、從地圖上看,黃河干流像一個巨大的漢字--"幾"字。
162、人們常說黃河是"一石(擔)水,六斗泥",說明黃河含沙量很大。
163、世界上開挖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它全長1800公里。
164、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國面積最大、水容量最多的湖泊。也是我國內陸最大咸水湖。
165、中國五大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與浙江之是的太湖、江蘇的洪澤湖、安徽的巢湖。其中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翻陽湖。
166、位于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塔里木河,是中國最大的內流河。
167、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最大的峽谷。
168、中國許多自然資源不僅數量大,而且種類多,但因中國人口特別多,人均占有的資源量就很少了。
169、水、土是立國之本。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卻是南少北多。
170、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171、中國水源資源主要集中頒在西南地區(qū),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172、中國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173、中國的草原主要頒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區(qū)。
174、中國畜牧業(yè)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主要頒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
175、中國的林地主要集中頒在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山區(qū)和邊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山區(qū)。
176、中國的礦產資源頒相對集中,煤、鐵、石油的產區(qū)主要分布在北方;而有色金屬礦大多分布的南方。
177、中國稀有金屬、稀土金屬及一些有色金屬礦的蘊藏量居世界首位。
178、中國海域遼闊,近海漁場很多,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是中國第一大漁場。
179、中國植物種類非常豐富,單喬木就有2000多種。還有世界上的特有樹種,如著名的"活化石"水杉和銀杏。
180、中國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主持培育和推廣的雜交水稻,為中國增產糧食超過1300多億公斤,也為全世界糧食的增長作出很大的貢獻。
181、以北京、天津、唐山為中心的京津唐地區(qū)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182、地處長江入?冢懡煌ū憷臏(上海)、寧(南京)、杭(杭州)地區(qū)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中心。
183、靠近港、澳用東南亞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國發(fā)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是廣州和深圳。
184、中國三大航天中心是:四川的西昌、甘肅的酒泉、山西的太原。
185、中國有四大名園,即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和留園。前兩座是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后兩座是南方園林的代表。
186、中國古代有四大工程,即長城、都江堰、靈渠和大運河。
187、人參、鹿茸、貂皮,人稱東北大寶。
188、大熊貓人稱"國寶",是著名的珍稀動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四川省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箭竹林地帶。
189、重慶、武漢、南京、上海是長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聯運。
190、中國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其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191、已經回歸祖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192、云南物產豐富,有許多聞名中外的物產,如專治聽候打創(chuàng)傷的云南白藥。
193、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被世界稱為"東方瓷園"。江西省景德鎮(zhèn)是中國的"瓷都"。
194、江蘇省的宜興有“陶都”之稱,其紫砂工藝品最為獨特。
195、杭州出產的絲綢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質量精美。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著名的“絲綢之府”。
196、被譽為“天上云霞,地下鮮花”的杭州織錦,色彩美麗,工藝精巧。
中國山脈地圖
眾多高大雄偉的山脈按照不同走向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許多山系。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亙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亙于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亙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區(qū)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臺灣山脈:縱貫臺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蕩山等名山。
中國地理常識 2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zhàn)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薄膀屩袊勘娺h涉江湖之間!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qū)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薄哆^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毙翖壖苍~《南鄉(xiāng)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标懹巍妒緝骸吩姡骸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敝刚麄黃河流域。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彼抉R光《赤壁之戰(zhàn)》:“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四!繀⒁姟昂取睏l。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冻啾谥畱(zhàn)》:“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薄栋⒎繉m賦》:“六王畢,四!。”《五人墓碑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哆^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绷簡⒊渡倌曛袊f》:“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薄哆^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殽之戰(zhàn)》:“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痹偃纭都烂梦摹贰跋葔L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qū)。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于西河外澠池。”《過秦論》:“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qū)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qū)稱作江東!妒酚洝ろ椨鸨炯o》:“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薄冻啾谥畱(zhàn)》:“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度河Y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qū)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蓖醢彩娫疲骸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稉P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而欓T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薄哆^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qū),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qū)。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指潼關以東地區(qū)。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
【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qū)稱為關中!而欓T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薄哆^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qū)!堆闶幧健罚骸鞍次饔驎,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恫刹菟帯罚骸皫X嶠微草,凌冬不雕。”(這里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恫刹菟帯罚骸八纺畡t桃李夏榮!薄赌咎m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彼窔庵副狈降娘L。《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qū)。《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岳】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夢游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qū)!蹲笾乙愎菔隆罚骸班l(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qū)!稄埡鈧鳌罚骸昂馍偕茖傥模斡谌o。”《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彼逄埔院蠛喎Q“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區(qū)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稱,明清稱府!哆^秦論》“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赤壁之戰(zhàn)》“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
【州】參見“郡”條!堵≈袑Α罚骸白远恳褋,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薄冻啾谥畱(zhàn)》:“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qū),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jiān)察區(qū),后演變?yōu)樾姓䥇^(qū),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qū),而巡道只有監(jiān)察區(qū)性質!蹲T嗣同》“旋升寧夏道”,這里的“道”,指道的長官。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qū)域,相當于現在的省!<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薄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骸巴歇q記,烽火揚州路!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薄皾h陰”指漢水南面!兜翘┥接洝罚骸疤┥街,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游褒禪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古城別稱】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读赐鳌罚骸皣L奉命至金陵!薄恫∶佛^記》:“江寧之龍蟠……皆產梅!薄睹坊◣X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zhí)至白下。”又如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再如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读赐鳌罚骸坝嘧x《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薄稐鳂蛞共础罚骸肮锰K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薄洞阂瓜灿辍罚骸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薄<指南錄>后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
中國地理常識 3
1、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山西)、峨眉山(四川)、九華山(安徽)、普陀山(浙江)
2、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它們各具特色,向以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恒山之幽、嵩山之峻、衡山之秀而聞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的贊嘆。
4、巖溶地貌在國際上通常稱之為喀斯特地貌。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由可溶性巖石(如石灰?guī)r)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沖刷作用形成的。
5、廣西桂林到陽朔漓江兩岸是世界上規(guī)模做大,風景優(yōu)美的巖溶景區(qū),向有“甲天下”之譽。
7、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8、我國第二大河——黃河: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
9、我國五大淡水湖: 潘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巢湖(安徽)、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我國海拔最高的湖泊——納木錯湖。
10、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靈渠(廣西)、京杭大運河(北京——杭州)、坎兒井(新疆)。
11、我國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大同的云崗石窟。
12、我國的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
13、少數民族節(jié)日: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潑水節(jié)(傣族)、三月街(白族)、火把節(jié)(白、彝、哈尼族等)、歌圩節(jié)(壯族)、請祖節(jié)(畬族)、蘆笙節(jié)(苗族)、雪頓節(jié)(藏族)。
14、東錢湖為浙江省最大淡水湖。
15、我國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安陽。
16、我國四大名繡:蘇州的蘇繡、長沙的湘繡、成都的蜀繡、佛山的粵繡。
17、三大名錦:南京的云錦、成都的蜀錦、杭州和蘇州的宋錦。
18、三大傳統手工藝品:景德鎮(zhèn)的瓷器、北京景泰藍、福州脫胎漆器。
19、景德鎮(zhèn)素有“瓷都”之稱。江蘇宜興有“陶都”之稱。
20、黃果樹瀑布群:位于貴州 ,是我國最大的瀑布群;壺口瀑布:位于九曲黃河之中,它是我國水流量最大的瀑布;諾日朗瀑布:瀑面寬140余米,是我國瀑布最寬的瀑布。
21、歷史上稱為“天下第一泉”的四大名泉是:江蘇鎮(zhèn)江中冷泉、江西廬山谷廉泉、北京玉泉、濟南趵突泉。
22、我國主要的海濱勝地:青島海濱(藍天、碧海、綠樹、紅墻)、亞龍灣海濱(被譽為:不是夏威夷,勝似夏威夷。)
23、活化石植物:銀杉、水杉、銀杏
24、傳統名花名樹:花中二絕——牡丹和芍藥。河南洛陽、山東河澤為賞牡丹最佳地。揚州芍藥最為有名。
25、花中四友:迎春、梅花、水仙、山茶花。
26、市花:溫州、金華、寧波——茶花 杭州——桂花 嘉興——杜鵑
紹興——蘭花 麗水——蓮花
27、山城——重慶,冰城——哈爾濱,江城——武漢,水城——蘇州,花城——
廣州,春城——昆明,泉城——濟南,溫泉城——福州,椰城——?冢吵恰鼗,極光城——漠河、林城——伊春,瓜城——吐魯番等。
28、中國四大古名亭:蘭亭(浙江紹興)、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
29、世界最大的宮殿——北京故宮;最大的佛像——四川樂山大佛;最古老的石拱橋——河北趙州橋;最長的石窟畫廊——敦煌莫高窟;海拔最高的古建筑——布達拉宮。
30、截至目前,被國務院定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99座。
31、杭州是冠以“天堂”之名的花園城市。
32、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為“歲寒三友”。
54、國花:美國——玫瑰花;加拿大——楓葉;英國——玫瑰花;法國——玫瑰花;意大利——紫羅蘭、雛菊;德國——矢車菊;西班牙——石榴花;俄羅斯——葵花;日本——櫻花;朝鮮——木槿花;新加坡——萬代蘭;泰國——睡蓮。
55、我國四大園林:北京頤和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和留園。
56、蘇州的四大園林:滄浪亭(北宋)、獅子林(元朝)、拙政園(明朝)、留園(清朝)。
57、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的實物是唐代建筑。
58、萬里長城是我國軍事防御體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它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全長6300多公里。
59、長城上有三個著名的關卡:山海關、居庸關和嘉峪關。
60、古代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湖北武漢)、岳陽樓(湖南岳陽)、滕王閣(江西南昌)。
61、應縣木塔是我國現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結構大塔。
62、陶器的發(fā)明標志著烹飪技術的第一次飛躍。
63、《本味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烹飪理論著作。
64、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千金方》是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論。
65、由三大流域孕育出的四大菜系:川菜、淮陽菜、粵菜、魯菜。
66、孔府菜是我國最著名最典型的官府名菜。
68、浙江因錢塘江而得名,陸地面積為10.18萬平方公里,人口4677萬。
69、浙江地形的特點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地勢南高北低。浙江第一高峰是龍泉市鳳陽山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
70、浙江海灣有:杭州灣、象山灣、臺州灣、溫州灣,其中以杭州灣為最大。港口有:北侖港、乍浦港、舟山港、海門港和溫州港,其中以北侖港最大。
71、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青田、瑞安、平陽、文成為著名的僑鄉(xiāng)。
72、浙江旅游資源豐富,全省有1個國家級旅游渡假區(qū),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
73、江南三大賞梅勝地:杭州——超山,蘇州——鄧蔚,無錫——梅園。
74、雁蕩三絕:靈峰、靈巖、大龍湫。
75、我國四大避暑勝地:江西廬山、河南雞公山、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
76、石門洞明朝開國功臣劉基年輕時曾跟隨老師鄭復初在此讀書。
77、錢塘江全長605公里。新安江為錢塘江的上游,富春江為錢塘江的中游。
78、甌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長388公里。
中國地理常識 4
一、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
疆域的四至點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爾73°E,烏蘇里江135°E
陸疆和陸上鄰國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越老緬
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
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領海和內海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瓊州海峽。
主要島嶼和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
三級行政區(qū)的劃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xiāng)鎮(zhèn)三級。
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省會及位置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qū)。
二、中國的自然地理概況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主要山脈及其分布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
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內蒙古平坦、黃土黃土、云貴崎嶇
四大盆地塔里木、準噶爾最北、柴達木、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東南沿海丘陵
地形對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①氣候②交通③水能資源
我國的溫度帶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原高寒區(qū)。
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總特點①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②南北溫差小,全國普遍高溫。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雨帶的推移與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4—5月華南6—7月長江流域7—8月華北、東北9月回撤。
我國的干濕地區(qū)濕潤區(qū)半濕潤區(qū)半干旱區(qū)干旱區(qū),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線。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夏季風影響的地區(qū)。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我國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我國的災害性天氣旱災、洪澇、寒潮、臺風。
我國的外流區(qū)域和內流區(qū)域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200mm年等降水量線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
主要淡水湖鄱陽湖贛、洞庭湖湘、太湖、洪澤湖蘇、巢湖皖
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納木錯藏
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水能、航運
長江的源流概況源頭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劃分宜昌、湖口
長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湘江、贛江、黃浦江
長江的開發(fā)利用葛洲壩、三峽、黃金水道
黃河的源流概況源頭巴顏喀拉山、上中下游劃分河口、舊孟津
黃河的主要支流河、湟水、汾河、渭河
黃河的開發(fā)利用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
珠江水系西江上游紅水河、北江、東江
京杭運河六省市京、津、冀、魯、蘇、浙、五大水系海黃淮長錢
三、中國的人文地理概況
中國人口數量12.95億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億2005年1月6日
中國人口的突出特點①人口基數大②人口增長快
中國地理常識 5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購木暥任恢每,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qū)屬熱帶,無寒帶;
、趶暮j懳恢每,我國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2、國土遼闊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傥覈懮蠂缏L,達2萬平方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4個(順口溜):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順口溜):印尼馬文菲日韓。
、谖覈鞘澜缟现匾'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海域分布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我國領海的寬度是12海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臨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酆0毒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領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近50個緯度,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60多個緯度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中國地理常識 6
1、我國河流大多數分布在東部的外流區(qū)內。這里河流多且長,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冬季河流易結冰,普遍有結冰期。我國水量最大河是長江,汛期最長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黃河。結冰期最長的河是黑龍江。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2、我國東部外流河汛期變化的規(guī)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來越長。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還。中的天是巴顏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現在黃河的上、下游河段。黃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決口改道,洪水泛濫。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河道變寬,流速變慢,大量泥沙沉積在河床,黃河下游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地面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對地面的沖刷嚴重。
6、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強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庫和水利樞紐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黃河的重要手段。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第一大河。
7、長江是水能寶庫,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2。其水能主要蘊藏在上游河段。從玉樹到宜賓流經橫斷山區(qū),河水落差極大,長江流經重慶,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峽,F在正在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位于此。
8、長江是黃金水道,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自宜賓以下四季通航。為發(fā)揮長江的航運價值,治理了“九曲回腸”的'荊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灘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強了港口的建設。
9、長江上中游分界線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湖口,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線是舊孟津。
中國地理常識 7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屬于中緯度地區(qū),屬于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fā)展和資源環(huán)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qū)。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聚,小聚居的特點。
19、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xiāng)等。
【中國地理常識】相關文章:
中國的地理常識07-13
中國地理小常識06-15
中國地理必備常識大全09-10
中國地理常識(精選200條)08-19
地理常識02-13
中國人文地理常識有哪些04-26
中國餐桌的禮儀常識05-25
中國餐桌禮儀常識09-28
中國文化常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