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文化通識教育與人文素質的提高論文

時間:2022-05-08 17:04:48 文化藝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化通識教育與人文素質的提高論文

  通識教育是目前在教育界廣泛認同的、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棟梁之才的必由之路。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很多教學專家、學者和教師開始不斷地思考如何將本科階段的學生培養(yǎng)成既有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又具有一定的人文修養(yǎng)的優(yōu)秀大學生,能夠在邁出校門走向社會以后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去,并能充當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以及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每個中國人從小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人文地理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分支,給予青年人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但是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課程設置都不夠合理,沒有系統(tǒng)的用漢語授課的中國文化課程,更談不上用英語授課的中國文化課程?墒菚r隔這么多年,我們的學生對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理解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大學生還要不要深化中國文化的教育呢?本篇論文著眼于研究在校大學生的中國文化知識現(xiàn)狀及對人文素質提高的影響。

文化通識教育與人文素質的提高論文

  一、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式,問卷的內容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中國人文地理知識填空題,要求學生用漢語作答,題目基本上都是常識,一部分是高中階段需要反復背誦的高頻題。第二部分由兩道開放題構成,第一題要求受試者提綱挈領地闡述人文地理在通識教育中的意義。第二題要求受試者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本次調查共抽取大一至大三年級共八個班級,發(fā)出問卷153份,收回有效問卷153份。

  二、調查結果分析

  所有題目都是有關中國文化各個領域但以人文地理為重心的很淺表層的常識性問題,在接受調查的這些班級中有兩個是大一的班級,剛剛經歷了高考,本應非常熟悉這些問題并能輕松作答,但是結果卻與預想的差距很大。正確率最高的問題是問孔孟之道的代表人物,正確率為74.5%?酌现朗侵袊幕木,但仍然有25.5%的學生無法作答。接下來正確率比較高的題為第14題,所問內容為五岳之首的泰山位于哪個省份。結果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沒有答對。而對于第三題的戰(zhàn)國七雄也僅有32%的學生能準確作答;只有31.4%的學生知道世界屋脊為青藏高原。第15題問古代的城與池的所指是什么,只有6名學生答對,占總人數(shù)的3.9%。從表中看到,第10、11、12、18、19題竟無一人答對。題目分別問的是有關省份的簡稱、明清時代的三級考試、中國的戲曲祖師等問題。涉及范圍雖廣,但作為已經接受了12年正規(guī)教育的中國學生來講,竟無一人答對,著實令人感到遺憾。究其原因,一部分同學反映學習的時候確實記得,可是長時間不涉及也就忘記了,還有一些同學反映高中階段的考試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很深入的內容,很少有這樣常識性的知識。其實,最終的原因仍然是應試教育的后遺癥,考什么就學什么,成績高就是最終目的,不考自然就不會去“浪費”時間。第二部分為兩道開放題,第一題要求受試者提綱挈領地闡述人文地理在通識教育中的意義。第二題要求受試者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對于第一題絕大多數(shù)的受試者都認為人文地理在通識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希望學習傳統(tǒng)文化、經典歷史故事、中國節(jié)日由來、飲食文化、周易、名勝古跡、古詩詞及民間藝術等等。有一半的同學強調千萬不要把它設為考試,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考試的話,學習的重心就會變成應付考試,也就對此失去了興趣。11名同學認為,沒有必要引入中國文化的教學,本專業(yè)的學習已經很難應付了。如果想學習的話課后可以通過去圖書館或是上網等途徑自學,沒有必要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對于第二題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受試者中有接近一半的同學來自沈陽,另外一部分同學來自遼寧省的其他城市,還有一小部分同學來自安徽、新疆、內蒙,浙江等地區(qū)。有一位家鄉(xiāng)為沈陽當?shù)氐耐瑢W的問卷十分詳細地介紹了沈陽城市名字的由來及變遷,并提到沈陽大學的前身為奉天實業(yè)學堂。該受試者還提到其興趣愛好就是四處走走看看,了解某個城市、地區(qū)或街路橋梁的名字,體會其背后的趣味。除了這位受試者以外,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能夠列舉出家鄉(xiāng)的名勝及歷史人物、特色小吃等,但是無法對此進行追根溯源。字里行間表達出青年一代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但卻缺乏對一地文化底蘊的深層理解。由此可見,多年來大學生都始終在關注本專業(yè)學業(yè)的發(fā)展,未能注重個人知識領域的全面發(fā)展,忽視對腳下這一方水土的深刻認識,足見當前的高等教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是一塊短板。在國內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中就可見一斑。以演講辯論以及寫作比賽為例,參賽的學生能在已備展示中表現(xiàn)優(yōu)秀,但是在即興部分無法旁征博引深刻論述社會問題,使得很多比賽流于形式,無法成為大學生展示個性,揮灑青春的舞臺。青年一代是國家建設和發(fā)展的中流砥柱,承載著社會責任,不僅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更應具備優(yōu)秀的文化素養(yǎng),具有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幾點看法,以期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具有競爭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優(yōu)秀大學生提供一些思路。

  三、對策

  對策一,提升通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開展通識課程體系的建設盡管當前,國內的教育家和學者已經意識到大學生通識教育的欠缺,也看到了在各類大賽中體現(xiàn)出的學生人文素質、文化底蘊的不足,而且一些知名的學者已經開辟出獨具特色的通識教育試驗田,但是通識教育顯然是沒有廣泛鋪開,課程體系的建設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記住了多少內容,而是看他們在走出校園以后能否適應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目前,中國高校的現(xiàn)狀是缺乏通識教育的意識,雖然有些專業(yè)開設大學語文、音樂欣賞、實事政治等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多數(shù)為選修課,大多數(shù)學生是抱著修滿學分的目的,對課程中涉及的人文、地理、社會、文化、藝術修養(yǎng)等內容更是淺嘗則止,勿論研究領會與內化。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著力提升通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開展課程體系的建設并積極論證與實踐,走出一條有特色的通識教育之路。對策二,培育具有創(chuàng)新力和實踐精神的教師隊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教育出的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地意識到“打鐵需要自身硬”的道理。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容忽視。教育的主管部門應該為教師的進修和發(fā)展提供多種途徑,提供便利的條件。鼓勵教師參加競賽、學習和研討。鼓勵能夠積極進行實踐教學的教師,為之提供寬松的政策保障。師者不僅應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應該讓其散發(fā)人文的光輝,一靜一動都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隊伍的素質得到了提升,對學生的發(fā)展也就會充滿關懷,促進學生的道德素質的提升,力爭全面發(fā)展。對策三,重視本專業(yè)水平的提升,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目前,中國高校的課程設置對于本專業(yè)的專業(yè)素質的提升已較為合理。對于西方國家主流文化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對于中國文化的輸入卻遠遠不足。生活即文化,文化涉獵之廣之如人的生存需要空氣和水,F(xiàn)代社會是一個跨學科發(fā)展的社會,沒有歷史、人文、藝術修養(yǎng)的積淀,單一的專業(yè)就向一棵孤樹,終究無法像茂林中的草木那樣爭相汲取陽光和水分。擴大知識面,糾正學生只顧專業(yè)而遠人文底蘊的學習理念,培養(yǎng)其了解一方水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愛國之情,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其人文修養(yǎng),完善青年一代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四、結語

  當前的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已經接觸到相當大量的中國文化各個側面的知識及社會生活的常識,其能量不可小覷。但是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們忙于專業(yè)課的學習,卻忽略了提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素養(yǎng)。教學大綱指導全國的高等教學,而各個學校又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不足。如何在本校師資、學苗及硬件設備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最好也是領導者需要研究的問題。許多教師也深刻地意識到自身和學生的中國文化知識的不足。我們不僅要了解以英、美為主流的西方文化,更要了解我們的本民族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深入了解實屬不易③,但是深入了解又是一件十分有趣而又有意義的事情。中西文化兼收并蓄能讓我們的視野更寬,思維更加縝密。


【文化通識教育與人文素質的提高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醫(y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論文04-25

淺談大學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及其解決途徑論文(通用6篇)06-08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3-25

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論文04-08

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應具備的素質論文03-18

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4-18

數(shù)字人文的含義與實際應用論文11-20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途徑探討論文(通用8篇)05-31

分析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4-22

將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藝術教育論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