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農(nóng)村中小學美術欣賞課現(xiàn)狀及其對策
摘要:沒有欣賞沒就有創(chuàng)作,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欣賞教學。欣賞教學水平低主要在內(nèi)容貧乏、教學方法落后兩方面。內(nèi)容貧乏表現(xiàn)在對內(nèi)容美欣賞層次不高、忽視形式美的欣賞。專題欣賞課中教學方法落后,創(chuàng)作課未精心設計好欣賞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不能充分發(fā)揮主體性。為提高欣賞教學水平,提出四條途徑:1、認識欣賞教學的重要性;2、精心上好專題欣賞課;3、重視隨堂欣賞;4、積極開展課外欣賞活動。
關鍵詞:美術欣賞;審美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意象;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Abstract: No, there is no appreciation of creation,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aesthetic creation that enjoy teaching. Low enjoy teaching level, mainly in poor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behind two ways. Content-poor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enjoy the content level is not high, ignoring formal beauty to enjoy. Thematic Appreciation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well-designed lesson not appreciate links, resulting in students can not fully play the main charact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appreciation, proposed four ways: 1,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ppreciation; 2, carefully Shanghao thematic appreciation class; 3, emphasis on property appreciation; 4, activ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enjoy.
Keywords: art apprecia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creative imagery; aesthetic creativity
美術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新課標將學習領域劃分為“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板塊。但評論以觀賞為基礎,評論的水平實際上主要是理解、鑒賞的水平,所以評論也可納入欣賞,即“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應用既包括欣賞又包括創(chuàng)作。為簡明起見,我們習慣把學生的美術實踐概括為欣賞與創(chuàng)作兩類,而把美術課分為創(chuàng)作課或專題欣賞課兩類。
按這種分法,我省中、小學美術老教材中,創(chuàng)作課的課時量占去總課時的92.9%,而專題欣賞課只占7.1%。那是不是意味著美術欣賞課教學不重要呢?不。我們認為美術欣賞教學很重要,從某種角度來說甚至比創(chuàng)作教學更重要。
可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專題欣賞課也好、創(chuàng)作課中包含的隨堂欣賞也好,對欣賞教學的研究尚未獲得應有的重視,許多陳舊的觀點仍束縛著欣賞教學水平的提高。美術學習幾乎成了美術創(chuàng)作的同義詞。那么,在有限的專題欣賞課和創(chuàng)作課的欣賞環(huán)節(jié)中,我們的欣賞教學水平低在哪里呢?低在內(nèi)容貧乏、方法落后等,我在下面加以反省。
(一)欣賞教學的弊端
1、教學內(nèi)容貧乏
欣賞的對象是美術作品中的藝術美,它包括內(nèi)容美與形式美,F(xiàn)實的欣賞教學內(nèi)容貧乏,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內(nèi)容美的欣賞常常局限于較淺層次;二是忽視對形式美的欣賞。
先看對內(nèi)容美欣賞層次不高的問題。
內(nèi)容美包括兩個層次:較淺的層次如同作文的“題材”,指作品的選景(即畫者描繪的物象、場景等)及其意義;深層次一般成為“主題”,指作者對這些生活(物象、場景等)及其意義的理解、評價、態(tài)度和情感,它是更重要的內(nèi)容美。
現(xiàn)實教學中,由于許多教師自身欣賞水平有限或者對欣賞教學理解不夠,在課堂上大量時間用于描述、解說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場景(即題材),而對作品的主題未作深入挖掘,或者點到為止。前幾年我在江中聽過一位高級教師在上高中三年級《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欣賞時,對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內(nèi)容、畫面、構圖、筆墨等作了細致的介紹和描繪,而對主題即范寬在畫中所傾注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古代文人繪畫思想(教材中予以強調的)卻一語帶過,不痛不癢。高級教師在高中尚且如此,初中和小學就更不用說了。
再看重內(nèi)容美忽視形式美的問題。
內(nèi)容決定形式,這是“題材決定論”、“主題先行論”者一致的解說。近十幾年來,這“兩論”構筑的壁壘被打破,許多美學家、藝術家都認識到形式美打動、吸引觀眾的重要性。特別對欣賞過程而言:首先,形式美是打動、吸引觀眾,啟動欣賞過程的關鍵;其次,作品的內(nèi)容是要由形式來表達的,觀眾只有在感受、理解了形式美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感受、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美(對眾多現(xiàn)代化派作品的欣賞尤其如此);再次,美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許多抽象形式本身的“意味”就是內(nèi)容而無需附加另外具象的內(nèi)容(抽象派的作品就是代表)。所以,我們認為,就欣賞教學而言,指導學生對形式美的欣賞極為重要。美術新課程標準就要求“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肌理、質感等美術語言,并能運用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tǒng)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像認識、理解與運用的東西就都是關于形式美的。在欣賞教學中如果不高度重視學生掌握這些形式美的要素與組織原理,又怎能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去運用它們呢?
但現(xiàn)實的美術教學,由于教師本身的藝術修養(yǎng)不夠或太“突出思想”,很多教師嚴重忽視了對作品形式美欣賞的指導。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去年在學校上一堂《詩情畫意》欣賞山水畫的示范課,我通過講解、組織學生討論等方法,詳細介紹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美及其特點,而對形式美只提了一句:“畫家用潤澤的筆觸,抓住祖國山水的特色,著重描繪了山林、溪流和蒼古的老房”,至于色彩如何鮮艷、清新而不失凝重、沉穩(wěn),形體如何層次分明、剛柔相濟,線條如何張弛有度、富于韻味,構圖為什么選擇仰視角度等等,卻都被我忽視了。如此,祖國山水的美在畫中究竟是什么呢?不清楚。之后一位同事在給我評課時說了一句你的課聽起來挺像歷史課嘛,這句話點撥了我,我是忽視了繪畫的形式美,而這正是我們專業(yè)體現(xiàn)之處。再如,上《印學話西泠》欣賞課,教師對篆刻作品描繪的文字內(nèi)涵、獨特的文化價值、社會發(fā)展背景細作分析解說,而對篆刻的形式美(材質、刀法、線條、刻制、印泥等)卻沒下功夫,這和一堂政治課、歷史課又有何不同呢?
好的欣賞教學應該重視指導學生欣賞作品的形式美。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美術作品各形式要素的美,包括線條美、結構美、肌理美、材質美、形象美、色彩美、構圖美、空間表現(xiàn)的美、明暗對比的美等等;結合形式美法則,如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tǒng)一、虛實變化;讓學生理解后成為他們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使他們成為高雅的欣賞者。
2.教學方法落后
充分發(fā)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這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原則,也是構建主義的教育理念,其重點思想之一就是高度強調只有讓學生主動學習才能實現(xiàn)知識、方法、態(tài)度的內(nèi)容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F(xiàn)實的美術欣賞教學做到這一點似乎很難。我們常常在欣賞課中滔滔不絕地講述或展示范作、幻燈、錄像等,學生卻只是靜默的聽眾或觀眾,很少有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理解,也不作評價;而在創(chuàng)作課中,本來欣賞環(huán)節(jié)就沒有多少時間,教師一旦輕描淡寫幾句帶過,學生就更沒有機會發(fā)表看法了。如此欣賞教學,學生只有“聽”和“看”,沒有或很少有說、議、評、寫等其他欣賞實踐的機會,導致學生的欣賞能力差也就不足為怪拉。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弊端,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美術欣賞最基本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的能力,并以此為教學評價的依據(jù)。”看來,審美最終還是要學生自己去內(nèi)化,教師無法包辦代替,只能在激勵、引導、指導點撥上下功夫,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體驗和領悟。
不管教師講得多么“正確”,他畢竟只講出了自己對作品的一種感受、一種理解?蓪W生與老師不同,甚至學生個體之間也不同,為什么不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審美經(jīng)驗說出或寫出各自的感受和理解呢?只有鼓勵他們大膽的想、自由的表達,審美活動才能深廣的開展,他們才能真正被作品的美所打動并引起共鳴,教師也才能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的實現(xiàn)對學生欣賞過程的指導。而這一切恰恰符合美學、藝術心理學原理:對一件作品是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的。
此外,美感的發(fā)生往往是直觀的,在初看作品時是這樣,在課內(nèi)得到指導、有了理解之后再次欣賞時也是如此;而且欣賞過程依靠、飽含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只有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他們審美的直覺能力、想像能力才能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欣賞教學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由此可見欣賞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非常重要。
因此,在欣賞教學中,光讓學生“聽”和“看”還不夠,教學手法太單一,還要給機會讓學生“想”、“摸”、“說”、“寫”。這樣還不夠,還要強調欣賞教學的審美性和情感性。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情境、教師的態(tài)勢言行、教學活動本身等)都要力求洋溢著美感,以使學生的審美活動在氛圍的感染、暗示中活躍起來;教師的講課要富于情感,也鼓勵學生情感的表達,在情感的蕩漾下,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和理解才能達到頂峰。比如,欣賞第九冊第30課《現(xiàn)代雕塑中的人物和動物形象》時,先引導學生從內(nèi)容美和形式美兩方面自主欣賞教材上的彩圖,著名雕塑家潘鶴的《艱苦歲月》、大型泥塑《收租院》、女雕塑家盧波的《好喜歡》。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基礎上,教師再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這樣,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欣賞雕塑作品的方法。接著,把學生帶到雕塑《勝利女神》前,要求學生自由欣賞:可以前后左右看一看各個方位的形體特征,可以用手摸一摸其不同的刀法、不同的線條及特有的質感,可以模仿雕塑中女神生動形象的姿態(tài),體驗一下小朋友“飛向未來”激動的心情,然后大家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小朋友們看到活潑而又有動感的身姿、充滿著希望的目光和激動的神情、微風吹拂的衣袖,油然感覺到女神仿佛就是自己,是那么的美、那么地充滿著激情和希望,他們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微笑,而自己正展翅高飛,飛向理想的彼岸……最后,老師讓孩子們把這些感受寫出來,并安排一個時間讓孩子們自由地朗誦。多美呀,孩子們滿臉滿眼放射出憧憬未來的光彩!
(二)提高欣賞教學水平的四條途徑
為了切實提高欣賞教學的水平,幾年來,我從四條途徑作出了努力。
1、認識欣賞教學的重要性
創(chuàng)作教學固為重要,但沒有欣賞也不能成就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之前充分的欣賞可為創(chuàng)造性意象的形成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如同語文教學里,不能只搞“寫作訓練”而忽視大量閱讀,那樣會導致寫作能力下降道理一樣。創(chuàng)造性審美意象的形成恰恰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與基礎。因此,沒有欣賞就沒有創(chuàng)作。
新頒發(fā)的《〈美術課程標準〉》欣賞教學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不僅把“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還強調除了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應能“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這也真正體現(xiàn)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宗旨。讓我們看看美術教育發(fā)達的美國。他們認為藝術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審美的感知力,DBAE思想主張的美術教學內(nèi)容包括美術創(chuàng)作,但更包括美術史、美術批評與美學,而后三者教學無疑主要是欣賞教學。
我們一直認為,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是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在于欣賞教學。欣賞本身就是一個飽涵著創(chuàng)造的過程。一幅羅中立的《父親》,畫面中幾乎只畫著一張臉,可我們的思緒卻由這一張臉生發(fā)開去:看到了父輩們頂著烈日寒風中辛苦勞作,看到了祖輩們一代又一代經(jīng)受的風風雨雨,那刀割般的條條皺紋里凝結著生活的沉重,那靜靜的眼光里卻飽含著慈愛……這里的聯(lián)想,使我們?yōu)橛邢薜漠嬅尕S富了無窮的內(nèi)容;這里的想象,讓靜默的畫中人活了過來,仿佛聞到了泥土的氣息、看見了他的步履、聽到他的敘述和感嘆,這聯(lián)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維的展開和深化。而且這一過程飽涵著直覺(特別是對作品形式美的直覺)由此我們才直覺的、由衷的為藝術美所震撼而產(chǎn)生深刻的共鳴。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歷感受----聯(lián)想、想象----認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這經(jīng)歷就是創(chuàng)造。正因這一點,欣賞教學成為開發(f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2、精心上好專題欣賞課
美術專題欣賞課怎樣去上好呢?一是要改善教學物質條件,如果一沒有幻燈,二沒有充足的圖片資料,三沒有投影儀乃至多媒體等各種設備,范作的展示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就不能實現(xiàn)良好效果的欣賞。二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否則,在欣賞課內(nèi),教師只是簡單介紹一下欣賞內(nèi)容,教學效果就非常有限。所以,首先要精心備課,積極尋找和積累豐富多彩的欣賞資料,還可以選擇一些同齡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們欣賞,這樣,孩子們會感到特別親切、特別美,求知的欲望會更強。龔建林老師在教學《陶瓷藝術》一課時,就增加了本校學生創(chuàng)作的陶藝作品,使孩子們深受鼓舞。有可能的話,還可以邀請畫家現(xiàn)身說法或者拍成錄象向學生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構思,甚至表演創(chuàng)作片斷。我在教學13冊《鳥語花香》這課時,就當場作畫表演,這樣給孩子們的鼓勵更大。
其次,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形式美的欣賞,并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表述出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計劃、有順序地叫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美術語言。因為,理解和思維都必須以語言為載體。在美術審美活動中,這些美術概念,對稱、均衡、對比、變形、夸張、和諧、統(tǒng)一等形式美的種種規(guī)律和法則,以及許多美學的、美術史的概念和原理,等等。掌握美術語言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欣賞水平的高低,F(xiàn)在大量青少年在美術佳作和自然美面前,常常只能感嘆“好看……好美……”這就要怪我們教師自己,怪我們沒法教學生理解、掌握表達作品形式美的美術語言。教師則應在美術教學中自覺地運用這些術語、積極地指導學生學會這種語言。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3、重視隨堂欣賞
光靠專題欣賞課的時間是不夠的,還必須高度重視創(chuàng)作課中的隨堂欣賞(欣賞主要穿插在教學的賞析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作課中的欣賞往往只能是幾分鐘時間,非常寶貴。但不少教師包括我們所看到的一些示范課的執(zhí)教教師都沒有重視隨堂欣賞,或者做的不夠。如:“這些作品美不美?”“美!”至于美在那里?為什么美?沒人管了,學生也不得而知。教師再接著往下講:“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創(chuàng)作方法…..”學生不知道具體美在哪些方面,怎樣才能美,又怎么能創(chuàng)造出美呢?因此,在教學中滿足于讓學生“看”和“聽”還不夠,要讓學生“觸”、“說”、“讀”、“議”甚至“寫”,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和欣賞。比如上《適合紋樣》一課時,先展示幾副不同材質的裝飾板(木雕板、石膏板)、帶花卉的絲巾,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欣賞,同時讓學生自愿的上來拿一拿、摸一摸這些不同材料,讓學生體驗到木雕的稚拙、石膏的深厚凝視、絲綢的光滑柔軟。雖然都是紋樣,。但應用在不同材質上色彩和質感卻各有特色。在此基礎上,老師再展示一批紋樣范作,讓學生觀察有那些題材、具體美在那里,并讓學生議一議再發(fā)言。學生很快就體驗到這些紋樣在外形的獨特、題材的多樣、色彩的和諧、質感的古樸厚重,為下一步怎樣創(chuàng)造獨具美感的紋樣作了很好的鋪墊。
4、積極開展課外欣賞活動
專題欣賞課時量太少,隨堂欣賞時間太短,因此我們就積極開展課外欣賞活動來補充。課外欣賞活動的范圍很廣、內(nèi)容很豐富,如:各類美術、書法作品展覽,走進大自然對自然美的欣賞等等。欣賞內(nèi)容也應注意各自特色,如國畫、素描色彩、窗花剪紙、泥塑、木雕等等。還讓學生父母帶他們?nèi)H大酒店、文化宮觀看畫展等。有時又介紹學生觀看一些服裝設計等的電視節(jié)目,并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這方面的內(nèi)容,學會辨別美與不美,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美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美。
綜上所述,我認為美術欣賞教學極為重要,它是符合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作實踐原則的,也是開發(fā)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梢哉f沒有欣賞就沒有創(chuàng)作。我們對美術欣賞教學應極為重視。
參考文獻:
《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王建春 《美術教學與審美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淺論農(nóng)村中小學美術欣賞課現(xiàn)狀及其對策】相關文章:
淺談農(nóng)村中學的美術教育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12-07
論農(nóng)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及幾點建議05-14
淺析農(nóng)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12-07
高校舞蹈教育現(xiàn)狀及其對策分析的論文(通用11篇)03-02
農(nóng)村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