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摘要: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理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式,積極探索教學突出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追求“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宗旨。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理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式,積極探索教學突出的問題與對策。
一、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從對新課程教學實施情況調(diào)查看,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對新課程精神認識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還相當普遍,無法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二是對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認識不足,加上教師自身的觀念落后,未能發(fā)現(xiàn)新教材的潛在價值,更無法體現(xiàn)其改革精神;三是教法陳舊單一,重教輕學,包辦代替,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四是偏重知識與技能目標,忽視過程與方法。顯然,這樣的教學理念嚴重制約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全面發(fā)展。
而新課程下的化學教學則要求廣大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首先端正教學思想,以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根本宗旨,創(chuàng)建富有個性化的課堂,讓學生通過課堂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提升。其次是建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機制。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注重挖掘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渴望和潛能。再次是注重教法改革,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探究學習的良好情境。例如,學習苯的同系物概念時,設計如下問題:苯的同系物的結構特點是什么?苯的同系物與芳香烴、芳香族化合物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是什么?符合這一通式的是否都是笨的同系物?這與干巴巴地講什么是笨的同系物概念相比,學生對“苯的同系物”理解更深刻,其教學效果能不好嗎?
二、探究教學追求形式
新課程教學改革重視探究教學,但從新課程實施情況來看,探究教學很不理想。一些學校領導,尤其是決策者,教育觀念陳舊,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只要表面,不要實際。一些學校把探究教學搞成了形式化,誤認為新課程課堂教學都要進行探究,所以,不管內(nèi)容是否符合,每堂課都安排成探究。例如:探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探究“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探究“乙烯的實驗室制法”等,大有上課必探究之勢,結果浪費了時間,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一些教師將探究教學搞成了“注入式探究”,學生沒有自主探究的機會。換湯不換藥,還是老一套,把探究搞成了包辦代替、一講到底等等。所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教學探究的重大意義,并認真研究新課標,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努力營造自主、合作、體驗和發(fā)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探究學習的主人。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下列幾方面尋找課題:驗證或探究性質方面,如關于二氧化硫性質的探究,氯水性質的探究,對過氧化鈉漂白性的探究等測定物質純度方面,如碳酸鈉中氯化鈉含量的測定探究;實際應用方面的,如加碘鹽中碘元素含量的測定探究。因此,學好、用好新課標是制定有效教學目標的前提。我們要采取多種渠道了解學情,達到對學情了如指掌,才能使教學目標更準確,進而取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教師要把握適當?shù)慕虒W進度,是提高教學目標準確性的根本保證。
三、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和連續(xù)性
基礎教育是為了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教育,三維目標的著眼點,正是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我們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學行為實施也就必須遵循這些要求。由于“知識與技能”屬于結果性目標,即學習結果可以測量與評價,而且也是學生繼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這一目標的確立要準確和具體,從而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效果進行定性的評價。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屬于體驗性目標,由于情感和意志的變化是一個長期性的教育,是一個價值標準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作為教師很難預料在一定的教學活動后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會出現(xiàn)那些變化,不可能通過一次、兩次的快樂體驗,就可能形成對化學的長久興趣。特別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持久而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在“離子鍵”教學目標的制定中,學生學習的快樂體驗和對學習興趣的形成,是通過對所學的“離子鍵”知識的正確應用中體現(xiàn)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可有意識地不斷引導學生體驗和感悟。所以,對這些目標的制定要有“全局”觀念,要有計劃地去完成這些教學目標。
四、教學反饋缺乏針對性
教學反饋是課程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很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即使在今天的新課程教學中也沒有看到它的重要功能,甚至還存在一些偏見:一是認為教學反饋僅僅靠課后布置作業(yè),所以不認真研究教學反饋的方式方法;二是課堂內(nèi)不搞教學反饋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所以教學中盡量少反饋或不反饋;三是教學反饋存在隨意性主要表現(xiàn)有,偏離教學目標盲目布置作業(yè),把反饋看成是一種裝飾性的程式,隨意拼湊幾個“習題”,以為有題目就達到了反饋的目的;虬逊答伬斫鉃榻K端反饋,缺乏有效的教學過程反饋,使反饋失去了教學調(diào)節(jié)的功能。其實,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課堂教學應在反饋中反思,在反饋中推進,在反饋中鞏固。
實踐證明,一個完整的反饋過程必須包含三個要求:預測目標、反饋信息、調(diào)節(jié)矯正。我們要認真研究教學反饋的方法,并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備課中首要設計好反饋的內(nèi)容,明確反饋的目標,提高反饋的針對性;二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反饋,特別是不要僅靠課后作業(yè)來反饋,而應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隨時進行反饋,并且注意反饋形式要靈活多樣,如提問、討論交流、問卷調(diào)查、小測驗……及時掌握反饋性息,使反饋的效果大大提高;三是充分利用課后作業(yè)進行反饋。布置的作業(yè)要有針對性,把握準確的學習信息,才能有效地去調(diào)節(jié)課堂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效果。
五、要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有些教師認為,新課程只不過是知識呈現(xiàn)方式上的改變,知識點上沒有多大的變化,所以課堂教學還是原來的一套做法。其實新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上做了精心的呈現(xiàn),老課程只是呈現(xiàn)的方式與新課程呈現(xiàn)的方式有明顯的差別。新課程與老課程最明顯的一個區(qū)別,或者說是新課程一個突出的理念是,強調(diào)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在過程和方法中,知識與技能得以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得到感悟和提升。而實施過程和方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課堂教學的互動。從現(xiàn)實的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教學中真正能得到比較充分互動的是很少的,通常只在某些公開課上能見到。教師們通常擔心互動以后會導致課堂秩序難以掌控,有時會出現(xiàn)“亂哄哄”的現(xiàn)象,更擔心課堂上知識和技能目標難以落實。這種想法雖然不無道理,若教師精心備課,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竟,設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有序開展教學活動,結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開展不同形式的互動,如學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與小組互動、小組與小組互動等,則是教學相長的好事情。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不主張只推廣一種教學方法。教有規(guī)律,但教無定法。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該因人、因環(huán)境、因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而不同。在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用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多的收獲,就是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論文01-11
英語教學中說的問題與對策的論文12-23
醫(yī)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11-14
短跑中應注意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2-28
中職課堂教學管理問題及對策論文11-15
中專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2-24
教研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06-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