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的思考的問題論文
大學語文是對高校非中文專業(yè)大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這門課既是通過經典作品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一門課程,也是高校人文素質建設工程的一門主干課程,還是培養(yǎng)大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修養(yǎng)的一門基礎課程。正因為如此,如何上好這門課、如何對學生進行考核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近年來,大學語文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大學語文教學本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重視不夠;第二,對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關注不夠;第三,對大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性定位不夠;第四,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方面做得不夠;第五,考試方式單一,以閉卷考試、開卷考試等為主要形式。因為存在上述諸多的問題與不足,要求我們必須變換角度并結合新方法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與考試方式作進一步深入的思考與探索。下面筆者就以徐中玉和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第九版)[1]為例,作一嘗試性的思考和探索。
一、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思考
大學語文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不能像給中學生上語文課那樣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大學語文不等于一般的素質通識課,還是要立足‘語文’,科學地整合語言、文學與文化諸方面的知識!盵2]徐中玉和齊森華兩位先生主編的《大學語文》(第九版)一共十二個單元,收錄文章近九十篇,因此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學期且每周兩個學時的時間里對每一篇文章都作講解,這就要求我們從中選出有代表性的篇目進行精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嘗試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第一,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注重教學的寬度和廣度。因為大學語文教學針對的是非中文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必對一些問題作過多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而是要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注重教學的寬度和廣度。為了能使學生盡可能掌握某一時期的文學、文化、歷史等諸方面的知識,我們會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知識背景的篇目放在一起進行講解。如李華的《吊古戰(zhàn)場文》、杜甫的《北征》、白居易的《長恨歌》這三篇課文的寫作背景都和“安史之亂”密切相關,李華的《吊古戰(zhàn)場文》是有感于唐玄宗后期,也即“安史之亂”前內政不修,濫事征伐而作;杜甫的《北征》是作者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從朝廷所在的鳳翔到家小所在的鄜州的見聞和感受,被稱作是杜甫“詩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白居易的《長恨歌》則敘述了“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隆基和楊貴妃愛情的破滅。在講授這一組課文時,我們先就“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后唐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狀況作盡可能全面的講解,再就這一組文章作者的人生經歷、寫作文章的時代背景作一對比性介紹,接著逐一講解,最后作概括性的總結。這樣安排,相信學生在學完這三篇課文之后會對唐玄宗后期至白居易生活時期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大大擴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第二,試圖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廣泛開展辯論和討論,提倡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延展學生的閱讀面。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是目前語文教學改革提倡最多的方面,因為大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具有一定專業(yè)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在校大學生,因此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延展學生的知識面為主要目的。
首先,讓學生嘗試作老師,選出難度適中的篇目由學生來講,并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比如在講解《長恨歌》時,筆者安排讓學生自己準備,結果學生不但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還找來了配有優(yōu)美圖片的《長恨歌》原文的誦讀片,也有學生給大家播放了《大明宮傳奇》的電影片段。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查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拓展閱讀面,還可以讓他們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從而讓學生享受做一名教師的快感,為以后踏上工作崗位作必要的積極的準備。
其次,針對一些主題有爭議的篇目,可以嘗試運用辯論或討論的形式,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比如對《長恨歌》的主題目前有三種說法,即諷喻說、愛情說、雙重主題說;關于《詩經》的最初來源,目前學術界也有幾種不同的看法,如王者采詩說、周朝太史編定說、孔子刪詩說等。針對這些有爭議的問題,老師可以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課后通過大量的閱讀作必要的準備,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選定其中的兩個問題進行辯論,必要時也可分組討論,并鼓勵學生運用錄音、影片、圖片等支持自己一方的觀點。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自學能力,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口才和應變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再次,在擴展學生知識面和調動學生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要將情感教育貫穿到教學當中,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比如在講《樊遲、仲弓問仁》一文時,在講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時,筆者會講一些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小故事,告訴他們凡事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多考慮一下,不要武斷地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強加給別人。如果社會上人人都有這一意識,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少很多矛盾,多幾分和諧。
二、對大學語文考試方式的思考
到目前為止,大學語文的考試方式不外乎閉卷和開卷兩種。課程教學的改變必將帶來考試方式的相應變化。筆者以為,因為大學語文重在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大范圍的認識和理解,盡可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考試方式也不能太單一,應該由開卷考試、閉卷考試等的單一測評轉變?yōu)槎囗棞y評。除考試之外,演講比賽、辯論會、詩歌朗誦會、作文競賽等也應該成為大學語文成績測評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嘗試將學生期末成績的評定分為幾個部分,比如課堂表現(xiàn)占30%,參加辯論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作文競賽等的課堂表現(xiàn)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40%,這樣將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并能夠讓他們在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學習語文的愉悅心情。學生也就不會把期末考試看成取得合格成績的唯一途徑,從而減少他們的考試壓力。
總的來說,大學語文課程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以上只是筆者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與考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相信豐富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必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M]。第九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溫儒敏。“大學語文”教學的困擾和改革嘗試[N]。中華讀書報,2003—06—18
【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的思考的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中的習作評價的問題和方式論文12-21
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研究論文12-19
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思考論文12-04
黃金資源和地質勘查的若干問題思考論文02-26
CDMA系統(tǒng)硬切換失敗故障處理的問題和方式論文12-17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的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03-03
化學科學探究教學實施的問題與思考論文03-04
談教學體制及考試方式的改革教育論文11-22
對三農問題的思考論文05-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