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一思修論文(通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一思修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一思修論文 篇1
題目:
論大學生科學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重要性
摘要:
大學生做好很有必要。大學生只有深刻領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涵義,充分認識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重要意義,熟練掌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具體步驟,認真實踐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實施策略,才能科學地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
關鍵詞: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大學生活 就業(yè)
在人生的舞臺上,為什么有些人的演出能夠獲得鮮花和掌聲,而有些人的演出則索然無味,令人找不到頭緒?為什么有些人能夠演繹自己的經典,突出自己的精彩。而有些人則如任人擺布的棋子,進退不由己?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識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1世紀人們的熱門話題。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邁向何方。職業(yè)規(guī)劃就是個人發(fā)展的一盞明燈,讓我們清楚自己未來的道路的方向。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如果清楚自身的資源和優(yōu)勢,明白如何根據(jù)自身的核心優(yōu)勢去制定未來發(fā)展的道路,他必然更容易實現(xiàn)成功的夢想。
然而,何謂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又叫職業(yè)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yè)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jù)自己的職業(yè)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yè)奮斗目標,并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位總裁曾經說過:“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年輕人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想看,一個人在工作中只能賺到薪水,其他的一無所獲,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因此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人生的規(guī)劃,明確自己在各個地方的.位置,明知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等,要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站在十字路口迷失了自己。尤其是作為當代的大學生的我們要找準標尺,結合社會的人才需求,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制定合理的規(guī)劃,一步步的向心中的高峰攀巖。
我們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人生的理想在這里確立,未來的希望在這里奠基,美好生活將在這里開始。面對嶄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以及全新的學習生活方式,很多同學會感到不適應。
大學生活,我們的課余時間更多,使得有的同學開始茫然,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大好的光陰浪費在網吧或床上。一個科學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能夠讓我,讓我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能夠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的時間應該花在什么地方,我們有哪些方面不足需要彌補。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提升自身的能力,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社會競爭的愈發(fā)激烈,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更加嚴峻。2010年應屆畢業(yè)生人數(shù)預計為650萬~700萬人次,加上2009年屆300多萬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yè)生,在2010年大學生就業(yè)年度涌入就業(yè)市場的大學生畢業(yè)生人數(shù)達到史無前例的千萬人。多么可拍的數(shù)字!就如此真實的的出現(xiàn)在你我身邊,不做好準備的話,對于我們來說,將會無法養(yǎng)活自己。
“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考察隊調查報告:通過問卷結果統(tǒng)計,我們看到半數(shù)左右的畢業(yè)生表示在大二、大三開始考慮就業(yè)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畢業(yè)時才開始考慮。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科學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讓我們明確自己的就業(yè)方向,為自己將來就業(yè)做好準備,讓我們能夠在畢業(yè)時擁有更高的起點。
中國的古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職業(yè)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因此當代的大學生要對自己有了較為客觀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yōu)性格、所學專業(yè)、最大興趣等因素為自己設定職業(yè)生涯目標,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并為這個職業(yè)不斷地努力奮斗。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大學生認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因而往往是被動地學習,被動地參加學;顒樱粍拥貞獙Ξ厴I(yè)和就業(yè),甚至在即將畢業(yè)時對自己想干啥、能到好工作。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仍然找不到“用武之地”,反過來干啥、會干啥都不清楚。就業(yè)時常常是拿著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著撞到好運氣找埋怨招聘單位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他們的失敗歸根到底就是不重視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由此看來,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非常必要的,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機遇總是鐘情于有準備的頭腦! 可以說,科學地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我們就能在職場上享受更多的鮮花和掌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不科學或不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我們在職場中就會遇到更多的坎坷和荊棘。
總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應從大一開始就及早謀劃,科學地設計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這不僅有利于大學學業(yè)的圓滿完成,順利走上就業(yè)崗位,更有利于正確把握人生方向,創(chuàng)造成功的人生。
大一思修論文 篇2
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fā)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一個人的影響尤為重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對于剛來到大學有些迷茫的大一新生來,無疑是門獨好的課程。
不管其他同學持有怎樣的觀點,我始終相信,在這門課里我將收獲很多。思修課也許沒有專業(yè)課那么重要(理論上這樣的),但學習之后,就會明白思想的提升是多么重要了。有這樣一門提升心靈,開闊思想的課,加上這樣一位語言幽默,詼諧有趣,長得又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何小春老師,在其特有的授課方式下,將原本枯燥無味的哲思道理,訴說得異樣精彩,課堂上也總是歡樂不斷。每周兩次的課,總是熱切期望著,期待何老師精彩演繹。顯然,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也確實收獲許多。
思想道德是人類的靈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思修課不可缺少的,它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它來源與生活,也能融入生活,它開闊我們的眼界,觸動了時代的脈搏,也讓我們更好的解決我們在生活中與到的問題、困難。
思修課讓我們懂得了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不僅僅是做一個學識豐富的書呆子。它廣泛的課程內容,法律,思想道德,職業(yè)精神心理等,還有它的現(xiàn)實性、社會性、針對性,這些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好大學生。讓我們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讓大學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也讓我們知道如何更好地為未來走向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思修是一門叫我們如何做人的課程,它是知行結合的課程。課程中何老師不僅教授我們知識,更以自身的行動給我們切身的感受到如何去做人,以身邊發(fā)生的或自己曾經歷過的或生活中鮮活的事情為例給予了我們生動的講述,同學們自然聽得不亦樂乎。
何老師有云,人生分為六轉折,五個階段:從出生到小學,到大學,到社會,再退休,最后趨向死亡。而且其中兩個轉折最為重要:大學,社會。而我們正處于——大學,這一重要轉折點上。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大學如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極為重要了。
大學是知識的海洋,大學里有著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豐厚的師資條件等。外在條件我們都不必擔心,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自身條件。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shù),環(huán)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tài)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qū)。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并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 我們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完善自己。
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大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修養(yǎng)和心理行為訓練的系統(tǒng)理論和知識。學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yǎng),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上出現(xiàn)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xiàn)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網絡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于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這些都需要有著正確的觀念,而《思修》正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設立的一門課程。正是此門課程為我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礎,讓我們正確地去認識世界和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傳統(tǒng),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它對于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御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及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使這成長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最重要還是老師怎樣傳授這些知識了,這一點,我極為贊揚我們的何小春老師。他每次的“同學們”,其后總是會,或語重心長,或幽默風趣,講授些哲理明言。同學們聽后,有時會嚴肅深思,有時會開懷大笑,但總是收獲多多。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課中悄然綻放,這將使我們終身受益。用一個個精彩的PPT,視頻的剪輯,多種方式為我們傳授知識,沒有其他課堂的昏昏欲睡,有的是大家的積極參與,歡樂不斷,感動常在。何老師還把課堂還給我們,給我們機會展示自己,同學們一個個登上講臺,大膽講述自己的理想,夢想,還有那一個個精彩的PPT,也有小品的上演,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與何老師的幾次交流,我也知道很多,我們年輕人有旺盛的精力,智力也在發(fā)展中,外面的大世界,等待我們去闖,去拼。年輕人嘛,有資本,盡管去努力吧。
思修這門課程要結束了,但思修課傳授我的知識,給我人生的啟發(fā)沒有結束......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向上吧!少年。
大一思修論文 篇3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生的道德觀念也在隨著進行著改變。那么,如今的大學生擁有著怎樣的道德觀念呢?
。ㄒ唬⿲W校的影響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自小以來,就接受著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哲學、傳統(tǒng)道德的洗禮。從小就開始學習孔孟之道,之乎者也。但是,在學習過后,能記得的有幾人,完全熟應該知其中還以的又有多少?
其實,學習孔孟大多人都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并非真正發(fā)自內心的想去了解它。盡管大學生們都自我感覺,自身具有不少傳統(tǒng)美德,但他們的道德價值觀中任然十分缺少互助,團結等基本道德元素,例如:在班級開展活動時,有不少人抱著玩玩的態(tài)度,不去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尤其在軍訓時,沒有一種團隊的精神,甚至有些人連軍訓都不去,沒有集體榮譽感。也正是因為考慮到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建設,一入校園來,第一件事并不是學習課本知識,而是開展軍訓,訓練他們的毅力,團結,進取,互助的道德觀,正確的引領學生傳承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tǒng)道德。
。ǘ┥鐣挠绊
當然,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建設與社會時事密不可分。例如:最近熱談的老人摔倒是否該扶的問題。扶起摔倒的老人,就有可能讓不少人心中產生顧慮。這源于我國社會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加大。
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人們思想的解放,讓大學生們開闊了視野,在道德上明辨是非黑白,崇尚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能夠正確的對個人與社會的道德缺失現(xiàn)象與行為進行正確鞭笞。但是,對于自身的道德行為,缺少了理性的認知,在學習生活上缺乏協(xié)作精神,凡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意識。在對他人與社會時,過于計較,缺乏奉獻精神。
(三)家庭的影響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边@句話我倍加肯定,從一個孩子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大致的了解到他的父母是怎樣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好的言行,可以讓孩子走向成功的岸堤,壞的言行,可以讓孩子走向犯罪!案F人孩子早當家”這也能說明,一個人的家庭狀況足以影響他的行為。
由于國家的制度,大多都是多生子女,因而父母對孩子自小就溺愛,從而,溺愛便成了阻礙孩子成為一個具有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因素,父母的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也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觀念有著至關重要的聯(lián)系。
因此,父母也該對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ㄋ模┳陨硪蛩氐挠绊
在這個大學生成長的年代里,由于一直生活在一個安靜而又有著繁重的學習任務的.環(huán)境中,使他們以一種遠離現(xiàn)實的特殊方式來感受時代的變革。中國的應試教育,把一名學生能否上大學,能否接受更高程度教育的決定權,交給了沒有生命力的高考。因而,對學生來說,一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就是高考。應試教育只是片面的看重學習成績,忽略了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再加上如今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過度呵護,使得孩子從未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漸而形成了自大、自負、高傲、狹隘等的錯誤認識,也缺少了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對自身價值缺乏正確的評價與認識。
學校、社會一集家庭的影響只是外因,自身因素的影響才是內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內因決定事物的發(fā)展,而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
綜上,當代大學生應該應該努力加強自身修養(yǎng)程度和病變是非的能力。
大一思修論文 篇4
回顧改革開放二十年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歷程,主要有四條基本經驗:
。ㄒ唬└咝W生思想道德教育要為培養(yǎng)人才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育人環(huán)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氛圍。
如果說,育人是學校的“骨”和“筋”,那么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氣”和“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ǘ└咝W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虛事實抓
虛功實做,軟件硬抓,軟硬兼施,才能發(fā)揮最大效益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二十年的實踐證明,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把目標、內容、政策和載體由虛變實,體制、機制、隊伍和投入由軟變硬,才能真正做到軟任務硬化,軟意識強化,軟指標量化,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ㄈ└咝W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建設
。在思想建設上,要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道德建設上,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在文化建設上,要始終突出思想教育的功能。
(四)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樹立大局意識,提高宏觀含量。
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置身于日益豐富和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放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背景下考察,社會急劇變革的大環(huán)境中分析,世界新科技革命大格局里研究。拓寬視野,開闊思路。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自我封閉,不能自我循環(huán)。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心態(tài)環(huán)境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個中心:
以自我成材為中心,學生中出現(xiàn)了考研熱、實用知識熱、晚自習率高、去圖書館人多的現(xiàn)象。但深入分析部分學生的成材動機與國家的振興、社會的發(fā)展聯(lián)系不多,主導思想是自我價值與自我奮斗,與黨的培養(yǎng)目標,與“四有”人才的標準有較大差距。
兩個矛盾:
學生自我期望值高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矛盾,要求改革呼聲很高,但一旦改革傷害切身利益,往往表現(xiàn)出不滿情緒;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落后的文化娛樂設施的矛盾,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文化娛樂手段落后,許多學校周邊文化是社會低俗文化(影視廳、歌舞廳),不能滿足學生高品位的文化需求。
三個壓力:
學習、經濟、就業(yè)壓力。學習壓力,就業(yè)市場的競爭,使學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對市場經濟急需的新知識、新技能反映敏感。經濟壓力,由于招生收費并軌,學校出現(xiàn)了部分經濟困難學生,約占學生總數(shù)的20%,其中特困生占5%。經濟困難學生是指家庭人均收入800元以下的;特困生是指每月伙食支出80元以下的。
家庭經濟能力脆弱,難以支撐學生完成學業(yè)。就業(yè)壓力,人才招錄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競爭,擔心自身才能和發(fā)展前程會被無規(guī)則的選人用人機制斷送。
四個轉變:
由關心西方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轉變到關心中國的國情,從80年代的“西方熱”轉向90年代的東方文化熱;
由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轉變到比較求真務實;由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逐漸轉變到關心個人發(fā)展機遇,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fā)展;由一味地追求出國留學,轉變到國內尋求用才之地。
五個更多:
大學生在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上往往表現(xiàn)出五個更多。
更多地采用生產力的標準,而不是意識形成的標準;更多地采用市場經濟標準,而不是傳統(tǒng)道德標準;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標準,而不是建設的標準;更多地采用“與國際接軌”的標準,而不是“中國特色”的標準;更多地采用具體利益的標準,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標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fā)生深刻變化。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變化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結構的變化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變化反映了整個社會價值取向演變的趨勢。對大學生價值取向演變的評價,應著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著眼于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和“四有”新人的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趨勢,自立、競爭、公平、效率時代意識明顯增強。從整體看,多種取向并存;
從個體看,多數(shù)學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穩(wěn)定的人生價值觀念,在一些問題上常常表現(xiàn)出矛盾或多變狀態(tài)。就發(fā)展趨勢而言,由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人們對利益追求的強化,社會對個人正當利益的肯定,大學生價值取向中消極因素呈增長趨勢,如不加強教育引導,勢必走偏方向,釀成嚴重后果。通過調查分析,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的變化有以下特點:
兼容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社會政策對個人利益的承認和肯定,青年學生開始追求進取務實,協(xié)調并重的價值選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兼容性。
主體性。不少青年學生在人生價值觀上崇尚自我,以個人為主體,注重個人奮斗,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部分學生過份注重個人奮斗、個人發(fā)展,集體和協(xié)作觀念,服務和奉獻精神以及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足。在社會活動中愿當主角,而不愿當配角,不愿做重復性、輸出性工作,總擔心自己被耽誤、被埋沒、被大材小用。
多樣性。價值取向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在群體取向的多樣性。青年學生對成材的設計是多視角、多方位的。
。1)以學業(yè)為目標;
。2)以從事社會活動為目標;
。3)以出國、經商、賺錢為目標;
。4)對人生未來的發(fā)展沒有正確目標。
時代性。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體現(xiàn)了公平、效率、競爭、自立的時代特征。
不穩(wěn)定性。青年學生的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部分學生對同一問題的判斷,會因為聽了一場英模報告或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這說明青年學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強的可塑性。
矛盾性。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傾向產生疑慮;一方面在學校接受許多正面觀點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極敗壞現(xiàn)象又感到無所適從。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存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tài)。
在改革深化、開放擴大的社會環(huán)境里,確立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這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設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我們要抓住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時代緊迫感,注視新變化,研究新矛盾,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
大一思修論文 篇5
摘要:人生態(tài)度,是指人們在一定環(huán)境的影響下,根據(jù)自我生活的體驗,在人的生存以及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中所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自我心理傾向。是人生哲學的基本范疇之一,也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著每個人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把握自己的一生,使生命的過程更有意義。在不同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人們以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著。大學生應樹立開拓創(chuàng)新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埋頭苦干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誠實謙虛的人生態(tài)度。
1.人生態(tài)度的含義
態(tài)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tài)度表現(xiàn)于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的構成要素。人生態(tài)度,是指人們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通過生活體驗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態(tài)度是人生觀的一部分。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人對人生的態(tài)度如何,往往直接影響到他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從而對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人生態(tài)度與人生目的有密切關系,人生目的決定人生態(tài)度。
態(tài)度是在社會心理學中的概念有多個,第一種是奧爾波特對態(tài)度的定義。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tài)度形成中的作用,認為態(tài)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tài),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第二種是克瑞奇對態(tài)度的定義。他的定義強調現(xiàn)在的主觀經驗,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認為態(tài)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xiàn)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第三種是弗里德曼對態(tài)度的定義。是目前被大家公認的較好的解釋,認為態(tài)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wěn)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強調了態(tài)度的組成及特性。
2.態(tài)度的形成
2.1態(tài)度形成的三階段理論。社會心理學家凱爾曼認為一個人的態(tài)度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依從";第二個階段是"認同";第三個階段是"內化"。所謂依從是指一個人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采取的與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為。在一個人態(tài)度形成的過程中,依從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在一個人早期生活中,態(tài)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依從這個階段。所謂認同是指一個人自愿地讓自己的態(tài)度與心目中榜樣的態(tài)度相一致。而內化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每個團體都有規(guī)則,明確或者模糊,但團體不可能對所有的行為都制定規(guī)則,這就要求團里中的人都應該自覺地按照社會的期望來行動。
2.2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與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是一致的。例如當嬰兒出生在一個家庭后,家庭環(huán)境對他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對他的期望,父母的舉止言行,家庭對他的各種影響,對他都會有非常重要作用。這就促使他形成某種固定的行為習慣,從而使他形成按照一定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己對待各種事物的的看法和態(tài)度。心理學家認為,一旦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形成后,便具有了種種特有的內在心理結構,這種心理結構使個體行為產生一定的預測性和傾向性。如果形成的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的,它會促使一個人與生活保持和諧。反之,則會阻礙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3.影響人生態(tài)度形成的因素
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個人得成長和生活的環(huán)境中,通過自身的學習和一定的社會影響的過程逐漸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態(tài)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點:一是欲望,二是知識,三是個體經驗。
3.1個體的欲望。一個人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欲望有著密切的關系。實驗證明,凡是能夠滿足個人欲望的對象,都能使人產生滿意的態(tài)度。相反,對于那些阻礙目標的對象,都會使人產生厭惡的態(tài)度。這個過程說明欲望的滿足總是與良好的態(tài)度相聯(lián)系。
3.2個體的知識。人生態(tài)度中的認知成分與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所學的知識接受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人對該對象所獲得的知識直接影響一個人對某些對象態(tài)度的形成。例如,一個人閱讀過某種科技著作,了解到原子武器爆破力的殺傷性,就會產生對原子武器的一種態(tài)度,這就是說態(tài)度的形成是受知識影響的。但是,并不是說態(tài)度的形成,單純受知識的影響。
3.3個體的經驗。一個人的生活經驗也與一個人人生態(tài)度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實踐證明,很多態(tài)度是由于經驗的積累與分化而慢慢形成的。例如,重慶人喜歡吃火鍋的習慣,就是由于長期的經驗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態(tài)度。
4.人生態(tài)度的功能
人生態(tài)度對于一個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它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等等。
4.1人生態(tài)度的社會性判斷。態(tài)度的穩(wěn)定性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一旦形成,便成為一個人的固有和習慣,從而構成了一個人個性的一部分,使人們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持有一種固定的看法。例如,在習慣上,人們往往認為重慶人豪爽而淳樸,上海人計較而精明,這種習慣性看法往往會阻礙一個人去正確辨別個性差異,從而影響正確的社會性判斷。
4.2人生態(tài)度與忍耐力。忍耐力即一個人在遇到困難后,對困境的適應能力或容忍力。這種忍耐力往往與一個人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密切相關。例如,一個戰(zhàn)士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因而他在戰(zhàn)場上對待困難就會具有高度的忍耐力,即使是槍林彈雨,他都能歷盡險阻,頑強奮斗。
4.3人生態(tài)度與工作效率。曾經認為,一個人對工作的態(tài)度越好,工作效率就會越高。20世紀30年代的霍桑實驗也表明高度的工作滿意度可以帶來高的生產效率。由此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把員工的"滿意--不滿意"作為生產效率的指標,提出"雙因素理論"。但是,后來經過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后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與生產效率之間,存在著十分復雜的關系。
5.人生態(tài)度對人的影響
在人的一生中,人生態(tài)度對人的一生有重大影響。人生態(tài)度影響著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效率,影響著一個人對人生課題了解,影響著人的精神狀態(tài)。擁有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人,會積極參與競爭,正確面對風險與挫折,擁有極強的信心和意志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正確地處理苦樂、得失、生死、善惡。榮辱等人生矛盾,選擇于己、于人、于社會都有益的人生道路,做生活的強者。與此相反,擁有消極態(tài)度的人把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使人錯誤對待人生的矛盾,自以為是,或意志消沉,喪失人生奮斗精神。
5.1積極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有助于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能夠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并以高度的人生責任感參與社會生活。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青年大學生應該努力樹立的人生態(tài)度。作為大學生,要活得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真正活出個"人樣子"來,就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生。人生價值目標的確立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前提。人生并非一帆風順,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道路上也會遇到艱難險阻。在困境面前,有的人會放棄對人生價值目標的追求。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對你也笑,你對它哭,它對你也哭。現(xiàn)實生活就是如此,當你覺得眼前的世界是一片光明,人們都在向你微笑的時候,就能忍耐挫折和壓力,并設法戰(zhàn)勝它。當你覺得眼前一片陰暗和灰蒙蒙,覺得人人都在與你作對的時候,別人在歡笑,你也會認為是對你的一種嘲笑,你的心情總是憂郁、惆悵,覺得事事不順心。擁有積極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是克服困難挫折的強有力的精神武器。例如,求實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以科學的理性思考人生,尊重客觀規(guī)律,正確對待和處理人生矛盾。因此,只要堅持積極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就會堅守自己的信念,朝著所制定的目標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鄧亞萍個子矮小,盡管乒乓球打的好,卻幾乎所有教練都認為她不適合參加國家隊。但是她到國家隊不到半年,就榮獲首個世界冠軍,從此開始在乒乓球界稱霸,到退役時,拿了18個世界冠軍,囊括了兩屆4枚奧運會金牌,唯一一位連續(xù)8年世界女乒排名第一。其成功之道在于其三點感悟和人生態(tài)度。(1)處世心態(tài)一顆心:“決心、恒心、信心、平常心”。(2)人生感悟:實力,這是贏得尊重的唯一法寶!三、行動指南:任何事情從現(xiàn)在做都不晚!
為了打乒乓球,她只讀到小學二年級,當年她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英語時,連26個字母混合寫也都寫不全,到最后卻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以及到國家體育組織工作13年,大概30年的時間,從運動員比賽到從事國際體育組織工作,面對每一份新的挑戰(zhàn),她都在積極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指引下一一解決了!
古今中外一些具有氣吞山河氣魄和力挽狂瀾決心的著名名將帥,及為人類與科學作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大師,都有類似特點。曾在重大執(zhí)教和學習過的一些杰出的科學家和院士如馬寅初、李四光、黃汲清、河魯、柯召等也是如此
5.2消極錯誤的人生態(tài)度阻礙個人自身的健康發(fā)展。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否定人的積極能動性,以個人為中心,對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人生態(tài)度。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特點是認為人生無意義,對人生和社會悲觀失望,得過且過,無所追求,以消極態(tài)度對待人生的人常把命運當做借口。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超越困境,更不會在身處黑暗之時努力去尋找光明。不但如此,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會使人停留在抱怨現(xiàn)狀、緬懷過往、不思進取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使人無法正確了解人生和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和規(guī)律性,然而人生實踐的過程就是人生解決各種矛盾的過程。面對各種矛盾,不能消極地逃避,更不能被動地應對。我們需要正視人生矛盾,如果不能以艱苦探索的勇氣去認識人生矛盾,以無所畏懼的膽量去解決人生矛盾,那只會阻礙個人的健康發(fā)展。
6.對學生不良人生態(tài)度的改變
改變學生的不良人生態(tài)度或建立一種新人生態(tài)度雖然比較困難,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有的教師采取強制命令,這最多也只能引起暫時表面上的改變,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情緒緊張和抗拒。只有當教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對改變態(tài)度的要求有所認識,并由學生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時,真正的態(tài)度改變才是可能的。教師可以及時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例如,在遇到新情況時教師預先指出情況的變化,提出改變態(tài)度的必要性,學生就有可能自己想方設法改變舊態(tài)度,并以新的態(tài)度適應新情境。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活動去改變原有的態(tài)度。例如,當學生不喜愛某一門學科時,如果教師能組織學生參觀或參加應用這門學科知識的活動,使他逐步理解它的重要性,并設法使之在學習實踐中經過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態(tài)度就會逐漸改變。教師持續(xù)的要求和及時表揚是學生改變舊的不良態(tài)度形成新人生態(tài)度的前提。因為舊的不良人生態(tài)度是比較穩(wěn)固的,因此要改變它,沒有堅持不懈的要求和在有所改變時及時表揚是不行的。依靠集體改變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其效果往往更好。團結的集體對成員的態(tài)度有較大影響。
7.結語
態(tài)度決定高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決定什么樣的人生。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于他的人生態(tài)度。凡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來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敗者則恰恰相反,他們的失敗,完全在于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別人、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失敗者,往往不從自身的人生態(tài)度去尋找失敗的原因,總以為他們的境遇是別人造成的,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他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不知道,如何看待人生,全由他們自己的態(tài)度決定。他們不懂得成功是正確思維的結果,成功的要素掌握在他們手里。一個人成功與否,并不受人的其它因素影響,而受他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所制約?傊,大凡成功者,他們始終用最自信的心態(tài)、最樂觀的精神,積極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有了積極的態(tài)度雖不能保證事事都成功,凡事心想事成。要想成功,人生有意義有價值,就必須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
大一思修論文 篇6
摘要:當前在職業(yè)技術學校中,已經開展了《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但是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程教學現(xiàn)狀不理想,而翻轉課堂可以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為此本文就重點分析了在《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職業(yè)技術學校;應用策略
一、前言
《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效果不僅影響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科學知識掌握量,更影響著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與守法效果,因而做好該科目教學十分重要,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下,學生無法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了讓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基于翻轉課堂理念應用翻轉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徹底顛覆了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它也可以被稱之為“顛倒課堂”,通過調整課堂內外學生學習時間,將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有權利決定自己是否學習相關知識。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會使用課堂時間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在課堂內,教師僅可以將自己作為學生引導者,參與到學生自主學習與探討過程中,大部分情況下,學生會利用課后時間來學習相關知識,而利用課堂時間向教師提出與課后學習知識有關的問題,借助教師教學思想解決自學問題?梢姡诜D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設定學習目標、更改自身學習節(jié)奏以及學習風格等,教師則采用協(xié)助與講授的方法來滿足不同學生對學習與知識產生的需求,此時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主體,教師角色、課堂管理模式以及課程教學模式均發(fā)生了變革。
三、在《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策略
1.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前活動
大部分職業(yè)技術學校已經積極引入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一設備不僅可以更直觀地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同時也能以多種方式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對《思修與法律》知識更感興趣,因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課前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教師在講授《婚姻法》一課前,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動態(tài)直觀呈現(xiàn)出從古至今我國家庭人員的變化情況,并在播放過程中,滲透出在不同階段國家所頒布的婚姻法律,促使學生對該節(jié)課知識更感興趣,進而可以主動學習。
2.尊重學生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分析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本身就是課堂學習主體,因而一方面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選擇權與自主學習權,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承擔自自身教育者的責任,通過使用合理的話語,采用適當?shù)姆椒,引導學生認識到《思修與法律》的.重要作用,并促使其可以積極主動地學習、分析相關知識。
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建議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分析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在課堂中占用學生部分時間,為學生舉出實際違法犯罪例子,讓學生看到違法犯罪者最終結果,促使學生認識到掌握法律知識以及擁有高水平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意義,促使學生可以在翻轉課堂中更主動地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3.結合教學內容,布設課后學習任務
雖然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應占據(jù)學習主體地位,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思修與法律》知識,合理布設課后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可以明確自主學習方向,進而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例如,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完《訴訟法》相關內容后,為了深化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使用翻轉課堂時,就應該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對本節(jié)課知識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就應該為學生布設“如何正確運用《訴訟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課后學習任務,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學習任務的引導下,更透徹地掌握上述方面知識。
4.根據(jù)學生反饋,及時解決學習問題
通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入分析,我們也可以了解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承擔了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責任,要想在《思修與法律》教學中更好地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就必須收集學生在自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有效地為學生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收獲更多的思修與法律知識,擁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與法律意識。
首先,職業(yè)技術學校思修與法律教師應從教材內容出發(fā),總結自身教學經驗,并憑借教學經驗,分析學生在學習該方面知識時,主要會產生的問題,做好教學準備工作。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明確不同課程內容學習重點,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更有效;其次,在課堂中,教師應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到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問題,當前在課堂內主要探討了哪些問題,有哪些已經解決,哪些尚未解決;在做好學生學習問題總結工作后,教師就需要為班級學生進行整體講解,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更透徹地掌握本節(jié)課知識。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思修與法律》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十分有必要,在實際應用時,教師應合理借助多媒體設備,尊重學生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分析,結合教學內容布設課后學習任務,根據(jù)學生反饋解決學生自學中產生的問題,通過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學習《思修與法律》課程知識,進而讓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掌握更多知識。
大一思修論文 篇7
1.高校學生戀愛現(xiàn)狀
1.1戀愛心理自主、隨意性強
現(xiàn)今的學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或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寂寞。他們對感情表現(xiàn)得沖動,較少看重金錢、權力、地位等因素。心理自主性很強,在戀愛問題上,個性突出,重感情輕現(xiàn)實,易沖動,從小受傳統(tǒng)觀念的局限。
1.2自我控制能力較弱
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由于大學生戀愛的不成熟,成功率比較低,持續(xù)的時間也較短,失戀是大多數(shù)戀愛的必然結果,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對學業(yè)造成較大影響。失戀帶來的悲傷、痛苦等情緒會使當事者的心理受到很大傷害,有的甚至形成陰影容易引發(fā)嚴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及時化解,甚至會造成輕生等嚴重后果。
2.當代大學生的幾種錯誤戀愛觀
2.1戀愛目的不明確,只為體驗愛情
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把校園愛情作為生活的點綴,以此排遣課余生活的寂寞,改變生活的單調。戀愛成為一種感情體驗,借此尋求刺激,據(jù)我們調查有63%的.大學生認為校園愛情是以畢業(yè)作為愛情終點。這種戀愛觀放縱情感,推卸責任,貽害無窮。
2.2主次不清,戀愛影響學習
在對待學業(yè)與戀愛的關系上,少數(shù)學生認為戀愛會促進學習,較多的學生認為戀愛會阻礙學習,更多的學生認為戀愛后和以前一樣。大學生主觀愿望是搞好學業(yè),卻在日漸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廢了學業(yè),最終或因掛科,或因愛情波折而使自己陷入無盡的沉淪。
2.3思想過于開放,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道德理念
西方開放思想沖擊了人們固有觀念,含蓄內斂的東方傳統(tǒng)被人們逐漸淡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學生同居現(xiàn)象”時,認為“堅決反對”的占39%,認為“能接受和無所謂”的占61%。在回答對婚外戀的看法時,有一半的學生表示認同,而另一半的學生表示不認同。
3.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對于大學生談戀愛現(xiàn)象,很多高校采取既不支持又不反對的態(tài)度,這是不正確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研究大學生不正確甚至錯誤的戀愛動機,疏導大學生的感情困惑,引導學生端正學習、事業(yè)與愛情之間的關系,建立正確的戀愛觀。
3.1開展情感教育
愛情教育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愛的道德教育、愛的情感教育、愛的藝術教育、愛情與事業(yè)的關系教育、失戀教育、愛情與性的教育、戀愛的原則教育、性別觀教育、生理教育、法紀教育等。要通過教育,讓大學生深刻理解愛情的本質。
3.2強化校園文化功能,以高尚的情感教育
學校應當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社會實踐活動、學術報告、文化素質教育影片等來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引進中外經典文學、美學作品,從多方面來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培養(yǎng)知愛、懂愛、惜愛、賞愛的高素質新青年,營造積極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志存高遠,專心學習,立志成才。
3.3保持健康的戀愛心理
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大學生的戀愛健康問題,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會同校醫(yī),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不再覺得神秘、好奇。要重視心理咨詢工作,教育學生保持健康的戀愛心理。要及時引導學生擺脫戀愛的困惑,舒緩因戀愛而產生的壓力,拋棄因戀愛而帶來的挫折感,做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3.4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學業(yè)與戀愛的關系
戀愛實際上是一場費時、費錢、費力、勞心傷神的“疲勞戰(zhàn)”,一定程度上會分散學習精力,影響學習效果。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積累知識,培養(yǎng)對未來社會的適應力。當前應把學業(yè)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讓戀愛過多擠壓學習時問,影響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3.5學校、社會、家庭共同聯(lián)手引導學生
由于青春期中的性心理和性行為、戀愛行為和婚戀觀念都是較為個性化并帶有隱私性的問題,因此,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應建立有效的機制促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指導家長與孩了共同探討一些與心理、情感、愛戀、選擇終身伴倡等問題要聯(lián)手工作,形成合力,使每一個大學生都成為棟梁之才,并永遠健康幸福。
4.結語
愛情是純潔神圣的情感,無論是花前月下的甜蜜.還是苦難相依的執(zhí)著,都令世人向往沉醉。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步入大學后,對愛情的追求也日漸成為生活的主宰。那么如何讓大學生正確對待愛情,恰當處理愛情與學業(yè)、事業(yè)的關系,就成為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大學生戀愛觀的正確與否,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關乎著他們未來的發(fā)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共同關注這個問題.關注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為處在戀愛迷茫期的大學生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服務。
大一思修論文 篇8
多年來,我院以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指導思想,結合我院學生的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
大學生社會實踐案例
一、指導思想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現(xiàn)代社會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大學生已經從以往的社會精英逐漸成為廣大勞動團體的一部分,大學教育也從精英教育向公民教育和職業(yè)教育轉型。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生力軍和新時代城市的主要勞動力團體,大學生在職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選擇和勞動價值觀方面的特點尤其值得輔導員老師們研究和探討。因此,如何結合學生的個體情況,了解他們,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確立其與未來發(fā)展相適應的社會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和勞動價值觀,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
二、案例概述
本著上述指導思想,我院以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為依托以系志愿者部為平臺,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一年來,通過電子信息系廣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志愿者部共組織支援者參與志愿服務23次,服務總時長達247小時。在實踐中,我們建立起了“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彩色粉筆支教組織”,參與了支教、環(huán)保、敬老等活動,成為我校志愿者的先鋒隊伍。其中,以“彩色粉筆組織”為主的支教實踐活動尤其具有教育意義。
三、案例分析
1.理論依據(jù)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認識,它圍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反映公民對待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guī)范,等等。它強調的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責任意識、公德意識、民主意識等基本道德意識。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在中小學教育中已經掌握和學習到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個人責任意識、對社會的奉獻意識和對其他社會成員的公德意識方面欠缺具體的認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參與社會,進行社會實踐,了解社會、了解民情的機會。因此,如何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科學合理的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社會實踐的條件,是亟待大學解決的問題。
勞動價值觀是馬克思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認為,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媒介,也是實現(xiàn)人性至美至善、徹底自由的必由之路。由于長期處于學習狀態(tài),大學生對勞動、金錢、勞動力、責任、奉獻等關系的認識比較模糊,他們對于勞動的了解就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并沒有實踐機會了解社會個體勞動對于整個社會及其他社會成員的意義所在。因此,為他們創(chuàng)造適當?shù)膭趧訁⑴c機會,讓他們深入到廣大勞動者當中,能夠逐漸培養(yǎng)起他們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2.組織形式
通過問卷調查,在大學生中搜集其對于勞動、個人價值、公民意識等方面的資料,并向其征集實踐活動的方式、地點等,然后綜合分析其心理特點,初步確定活動形式。
。1)結合上述問卷中所反應出的大學生思想狀態(tài),聯(lián)系社會熱點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2)利用走訪調查、網絡搜索等方式確定實踐活動的地點。
。3)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4)收集來自于實踐地的信息反饋、組織學生進行座談、撰寫實踐心得,總結活動成果,以確定今后活動目標。
3.活動內容
深入農村,實地考察希望小學。通過走訪調查、問卷調查以及網絡搜索等方式,找到了九門口希望小學。通過實地考察,我們看到了九門口希望小學的艱苦環(huán)境以及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當看到一雙雙飽含對知識渴望的眼睛時,我們決定對他們進行長期幫扶活動。
開展支教活動,落實幫扶計劃。在確定地點之后,我們制定了一套支教方案,并開始著手準備。在不到兩學期的時間里,以“彩色粉筆”愛心支教組織名義先后進行了5次支教活動,分別教授了體育、音樂、美術、社科等課程。同時,通過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拉近距離,深切了解了他們對支教活動的內心感受。
籌集活動資金,延續(xù)支教活動。為了能夠長期對九門口希望小學支教,完成幫扶計劃,我們通過在校內外收集廢品、呼吁社會愛心人士等方式來籌集我們的活動資金。同時,也會定期在市中心等地進行宣傳,呼吁愛心人士捐書。至今,已籌集教育幫扶活動資金5512.7元,書籍213本。
廣泛宣傳,吸引各大媒體關注。在對小學支教期間,得到了秦皇島市電視臺、秦皇島日報、長城網等媒體的跟蹤報道。同時,在太平洋保險公司慶典活動上,也受邀前去宣讀倡議,吸引社會的關注,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去幫助希望小學。
愛心支教,永不停歇。我們的支教活動,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同時,來自臺灣的林珍珠老師捐贈給我們2000元的活動資金,以表示對我們的支持,支教活動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四、經驗與啟示
實踐活動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人的道德品質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現(xiàn),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發(fā)展。學校在道德教育上的目標就是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而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的是要把學生引向社會,把豐富的具體的社會生活納入他們的視野。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就失去了道德教育的目標。社會實踐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他們的主體性,鼓勵他們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從事自己的活動,參與社會實踐,使之在社會實踐中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進自身發(fā)展,同時也滿足社會道德的需求。只有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大學生才能了解作為一名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責任意識與公民意識。此外,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于社會中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法制規(guī)范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對于個人勞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形成了初步的認識,明確了勞動不只是獲取金錢和個人生存的一種手段,更是為社會服務和做出貢獻的一種方式,從而逐漸建立了作為一個社會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觀。
【大一思修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思修論文范文09-19
大一土木工程論文06-01
探析日本民法保證合同修法論文05-06
談物理化學課程思政建設實踐論文03-21
財務管理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淺析論文03-21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09-29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8篇11-06
論文致謝04-11
藥學的論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