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制的影響
儒家思想中的法律觀以“禮治”和“德治”為出發(fā)點!岸Y治”是對西周政治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以建立家庭為本位的大一統(tǒng)的宗法制秩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制的影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儒家思想包含內容豐富的以“禮治”和“德治”為核心的法律思想。隨著古代禮、法關系由分立、對立向合一的演變,中國法律在禮法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思想確立了其在封建正統(tǒng)思想中的權威。春秋決獄是中國法律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之為開端,儒家思想在官方的認同和儒學大師的推動下全面貫注到法律中。中國法律儒家化從兩漢發(fā)端,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深入發(fā)展至隋唐時期最終完成,對中國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儒家思想、禮法融合、春秋決獄、中國法律儒家化
中國幾千年的法制,沿革清晰,內容豐富,特色鮮明,自成體系,素有中華法系之稱。中華法系從表及里貫注著儒學的精神,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涵著豐富的倫理觀和法律觀。禮作為中國法文化的核心,為整個社會規(guī)范和行為確立了明確的標準。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學儒術”之后,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并逐漸法律化。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法律的靈魂,法律成了維護禮的工具,禮成為制定法律、執(zhí)行法律的指導!按呵餂Q獄”是禮法融合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中國法律儒家化的開端。從此,中國法律被儒家思想改造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以“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結構為形式的倫理法,使中國封建法律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了其統(tǒng)治效能,對中國法制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封建法制史中的儒家思想之起源
儒家思想這一中華文明智慧的明珠產生于先秦的春秋戰(zhàn)國之際,其締造者是歷朝歷代中國文人膜拜的孔子,當時社會處于從奴隸制走向封建制的劇烈動蕩時期。在思想領域,西周以來的天賦神權觀念已經動搖,反映并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也已崩潰?鬃訉@些變化嗤之以鼻,希望恢復周代以禮為準則而構筑起來的社會制度,及其于這種制度而產生的社會秩序。為了這一目的,孔孟推出了“五常”之一儒家思想核心——“仁義禮智信”,其中“仁”指的是仁愛之心,施于政治便成為仁政,“義”指的是公直、正義,“禮”則指的是一種社會政治制度和家庭理規(guī)范,“智”則指的是智慧及其運用,而“信”則指信用、信譽。該五常及孟子加之以“勇”被后世儒家弟子奉為常理,常理——即不可違反的真理,時時刻刻都要遵循的定理。而在后世從政的儒家學者更是將這種信條施之以政,如“仁政”、“德王天下”更出現(xiàn)了后面的“引禮入法”。但以“禮”做為社會行為規(guī)范在那個思想動蕩,戰(zhàn)亂紛爭的時代顯然是不實際也不可能的。于是經過戰(zhàn)亂過后,秦因其商秧變法而產生的強大國力統(tǒng)一中國脫穎而出,秦統(tǒng)治者所器重的法家思想給其帶來了迅速的崛起,但也因其統(tǒng)治的殘酷而迅速瓦解,因其統(tǒng)治者傾向于法家思想也同時給儒家思想以——“焚書坑儒”這一重創(chuàng),到了漢代,經大儒董仲儒,才又將儒家思想重新振作,并成統(tǒng)治者和社會的主流思想,即以儒家思想做為思想統(tǒng)治之工具。
二、儒家的基本法律觀
儒家思想中的法律觀以“禮治”和“德治”為出發(fā)點。“禮治”是對西周政治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以建立家庭為本位的大一統(tǒng)的宗法制秩序;“德治”表現(xiàn)在法律上就是以德服人,先德后刑,德主刑輔。
(一)由“禮治”延伸出的法律觀
所謂“禮”是中國古代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維護血緣宗法關系和宗法等級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則和言行規(guī)范的總稱。
儒家思想由“禮治”延伸出的法律觀大致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重倫理,正名分。倫理是宗法家族制度下人與人關系的準繩,屬于道德規(guī)范的范疇。儒家賦予倫理觀以法律的意義,倫理原則與法律融合,既強調法律的根本使命就是維護倫理準則,又直接視違背倫理的行為為違法行為,“出禮則入刑”。禮是儒學的核心內容,其本質是等級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鬃拥摹罢,就是要通過立法恢復這種等級名分制的權威,使之“名正言順”,從而保證倫理原則的約束力。孟子也宣稱:“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睆娬{“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人倫的準則。荀子則明確強調“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边@種等級制度就是把“農農,士士,工工,商商”等標志封建主要階級成分內容納進禮的內容中來,使得“君臣上下,貴賤長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禮)為隆正”,并將貫穿著倫理精神的“禮”奉為法律的指導原則,所謂“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這種理論經漢代儒家大師董鐘舒的加工改造,最終演變?yōu)橹笇Ч糯⒎ǖ摹叭V五常”。第二,重家國、倡忠孝。儒家發(fā)揚了西周禮治秩序中的家庭為本位的傳統(tǒng),重視調整家庭內部關系?鬃右辉購娬{“篤于親”,認為孝親是“為仁之本”,百善之先。孟子進一步闡發(fā)道:“孝子之至,莫大于尊親”。儒家不僅視“孝”為倫理的范疇,而且將“孝”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不孝即為嚴重犯罪,自夏朝以來,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都將“不孝罪”入律,隋唐將“不孝罪”列入“十惡” 大罪!缎⒔洝沸妫骸拔逍讨畬偃,罪莫大于不孝”。儒家倡孝的目的在于移孝忠君,“國之本在家”,父與君是相通的,忠以孝為基礎,孝以忠為歸宿,通過維護家長制的宗法原則來實現(xiàn)忠君守法,以此達到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目的。第三,重差等,別貴賤。等級差別是禮的本質特征,主要作用是“承天之道”以 “治人之情”,而“天道”體現(xiàn)的是等級劃分,即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人不上大夫”,強調平民百姓與貴族官吏之間的不平等,強調官僚貴族的法律特權?鬃诱f:“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認為:“天下有道,大德役小德,大賢役小賢”。荀子以為:“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處國有制”,由此看來,儒家主張國家法制要以明上下貴賤之分為宗旨,實際上是用法律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
(二)由“德治”延伸出的法律觀
“德”的觀念起源于西周,西周統(tǒng)治者在繼承夏商時期的天命天罰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明德慎罰”的刑法思想,其基本含義是,統(tǒng)治者要提倡道德,重視道德,適用刑罰要寬嚴適中,不要濫罰無辜。儒家在繼承西周“德”的基礎上,又對之進行了改造和補充,將之視為治理國家,取得民眾支持的根本途徑,這包括寬惠待民和實行仁政兩個方面。此外,儒家還抬高了德的地位,置之于國家法律甚至君主個人權力之上,作為區(qū)分“仁君”與“暴君”的準繩。當然,儒家的“德治”并不完全否認刑法的功用,其實,儒家和法家一樣,都認為刑法是必不可少的統(tǒng)治工具?鬃诱J為治理國家應該首先依靠德禮,其次才是政刑。他主張以德禮來指導刑罰的適用,以便使刑罰在適用中做到寬嚴適當。他反對不重視德禮而強調刑罰的治國主張,認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儒家深知德刑并用、以德化民的必要性,但也重視兩者的不同后果,即德治對人心的影響是積極的,刑罰的后果是消極的,因此,儒家更青睞于德治。
三、中國古代禮法關系的演進及傳統(tǒng)法律思想的形成
禮、法結合是中國古代法律最主要的傳統(tǒng)和特征。禮、法關系由分立、對立到合一的演進過程,反映了中國古代法律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中國古代行為規(guī)則體系的核心是禮,其內容主要是規(guī)定了在等級秩序中人們的義務性規(guī)范,規(guī)定人們應該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違禮的行為要受到制裁,“出禮則入刑”,這樣的制裁既包括道德上的譴責,也包括國家強制力的懲罰,后者則主要是刑、法、律的調整范疇。對于古代法律的把握,只有將禮與法結合起來考察,才有完整的意義。法律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實踐的總結,“治之經,禮與刑”,禮與刑,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最初形式和內容。中國古代法律就是從禮、刑(法)關系的演進中發(fā)展而來。
中國古代的禮、法關系經歷了由分立、對立到合一的過程。夏商周時期禮、法處于分立狀態(tài)。禮從氏族時期“事神致福”的祭祀儀式,到階級社會注入尊君的內容, “尊先祖而隆君”,至周更加系統(tǒng)化,成為“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的標準,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根本!斑`禮”行為要受到制裁,甚至要處以“刑”的懲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與法是對立的。春秋時期,出現(xiàn)了“強國事兼并,弱國務力守”的諸侯爭霸局面。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反映在法律意識和法制建設上,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以法治國”、“緣法而治”的法家的興起。管仲率先將國君所立的“法”作為一種新的行為規(guī)范從禮中分離出來,樹立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的法治模式。公元前536年,鄭國子產把法律鑄在鼎上,率先公布了成文法,打破了“議事以制”、“刑不可知”的秘密法狀態(tài)。時至公元前445年,魏相李悝總結各諸侯國的立法經驗,編篡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成文法典《法經》。成文法運動實現(xiàn)了各種社會行為“皆有法式”、“事皆決于法”。法的核心是“刑無等級”、“法不阿貴”,旨在打擊宗法貴族勢力。維護宗法血緣等級秩序的禮自然被排斥在法之外了。儒法兩家禮、法之爭日益激烈,禮、法關系尖銳對立起來。漢魏以后,禮、法關系又趨于合一。
禮、法作為不同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盡管存在著對立,但也存在互補的社會調整功能,并非不可調和。儒家堅持禮,主張德治、人治,但并不反對以刑的力量來維護禮。荀子提出“有治人,無治法”的同時,更提出“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法家在理論上也并不完全排斥倫理化的禮。商鞅認為“為人臣忠,為人子孝,少長有禮,男女有別”是“法之!薄K,“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倍Y、法關系由對立走向結合成為必然。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是在禮、法關系由分立、對立走向合一,儒、法兩家由分離到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秦王朝二世而亡,標志著法家治國理論在實踐中的失敗。兩漢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求助于黃老之術,推行“休養(yǎng)生息”,從原初的以道補法,發(fā)展到以儒、法、道三者結合的治世之術,造就“文景之治”。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過于消極的黃老之術越來越不適應傳統(tǒng)的專制政治的需要。統(tǒng)治者急需樹立一種更能有效維護專制政治的權威思想,來實現(xiàn)意識形態(tài)的統(tǒng)治,新儒學于是應運而生。
所謂“新儒學”是指西漢碩儒董仲舒在繼承先秦儒學思想基礎上又對其進行了新的補充和發(fā)展。他對先秦儒學的內容作了神圣化、神秘化的改造,提出了“天人感應”,將儒家思想推崇為社會、政治乃至家庭生活的最高準則。同時又吸收法、道、陽陽五行各家及商周以來的天命神權觀。還主張“德主刑輔”,“明德慎罰”,又以“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確立了“三綱五常”的絕對準則。從而使儒學發(fā)展為一種有利于建立和維護集權專制統(tǒng)治的精神武器。新儒學的政治法律理想迎合了大一統(tǒng)思想統(tǒng)治的要求,所以,漢武帝欣然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儒學上升為官學,儒家思想成為整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儒家經義也逐漸被法律化,中國古代法律以新儒學的出現(xiàn)為標志而形成。在統(tǒng)治集團的支持下,漢儒以以經注律、以經決獄的方式,將禮的精神和內容竄入法家所擬定的法律里,開啟了中國法律儒家化的進程。
四、“春秋決獄”的歷史作用
“春秋決獄”這是儒家思想引入漢律的典型代表,它是指在審判案件時,如無法律明文規(guī)定,則以儒家經義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其要旨是,根據案情事實,追究行為人動機,并以其動機有無惡意做為定罪量刑的首要條件,而首犯、從犯、已遂、未遂只是次要條件。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精華》中說:“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論其輕”。在《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又說:“循三綱之紀,通八端之理,乃可謂善!笨梢姖h代在司法斷案在無律可引時便完全以儒家思想定奪。
春秋決獄促進了儒法合流。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在思想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董仲舒通過春秋決獄的方式將儒家的道德原則引入法律,開啟了法律儒家化的過程。儒家從書齋走向實踐,從司法領域到立法領域,使儒家思想滲透到整個法律實踐活動過程中,儒法兩家由對立走向融合。春秋決獄的基本精神是“原心定罪”,強調法官在認定犯罪時對行為者的主觀因素做深入考察,實際上是從秦漢法律中“客觀歸罪”的法定精神轉向主觀歸罪,使儒法兩家的精神原則在碰撞中交錯融合,逐漸走向統(tǒng)一。董仲舒還以春秋決獄的方式恢復了古已有之的判例法,從而使儒家經義與法家法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指導司法審判。儒家的道德精神潛移默化于法家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從而為儒家和法家的最終合流奠定了基礎,為中國法律的儒家化拉開了序幕。
五、中國法律儒家化的歷程及其對中國法律的影響
自漢代春秋決獄開始,中國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謂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將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倫理法的性質,即以儒家思想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實踐中定罪、量刑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從總體而言,就是通過引經決獄,引禮入律的方式,將儒家思想貫徹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個法律實施過程中,使儒家思想成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訴訟的等各個法律部門的基本原則和靈魂,也就是說儒家倫理道德獲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權威。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禮法合一的特色,影響深遠。
(一)中國法律儒家化的歷程。
中國法律的儒家化運動由董仲舒等人發(fā)起,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兩漢時期,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開始階段。春秋決獄是儒家打破法律領域的法家統(tǒng)治的第一步,作為一種盛行于漢、波及魏晉南北朝的司法現(xiàn)象,它開啟了中國法律以禮入律從而走向禮法合一的先河。所以,春秋決獄是中國法律儒家化的開端。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階段。這一時期,儒家思想開始滲透到立法領域,掀起了引經注律的高潮!昂笕松飧鳛檎戮。叔孫宣、郭全卿、馬融、鄭玄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數(shù)十萬言。凡斷罪所當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七百七十三萬三千二百余言。”規(guī)模之大,令人匪夷所思,諸儒引經注律的熱情可見一斑。漢儒極力將儒家學說的精義貫注到法律的每一條,每一字上,力圖改法家之律為儒家之律。這樣的律文與原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向縱深邁出了具有實質意義的一步。三是隋唐時期,這是中國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階段。中國法律的儒家化過程,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古代禮律關系密切,而司馬氏以東漢末年之儒學大族創(chuàng)造晉室,統(tǒng)制中國,其所制定之刑律尤為儒家化。既為南朝歷代所因襲,北魏改律復集之,輾轉嬗蛻,經由齊、隋以至于唐,實為華夏刑統(tǒng)不祧之正宗!边@一過程至隋唐已基本完成,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律的影響,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為中國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議》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為一體,從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體系。另外,從兩漢至隋唐,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律的影響是逐步深入到最后完成的過程。
(二)中國法律儒家化對中國法律的影響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中國法律儒家化從開端到發(fā)展再到完成的過程中,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律的影響也一步步深入,這種影響是全面的,主要表現(xiàn)為禮法合流、德禮并用、德主刑輔等法律思想的確定,儒家基本法律原則和具體法律觀點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在法律儒家化過程中對司法實踐領域的影響等等,不一而足。
1、儒家法律指導思想的確立?鬃又鲝垺盀檎缘隆,禮刑并用的法律觀,即“道之以致,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逆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助格!睆娬{德治。漢儒董仲舒根據孔子的“仁學”與“正名”思想,提出了“三綱五!钡姆饨▊惱淼赖拢讶、義、禮、智、信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永恒不變的準則,將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發(fā)展為“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經過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官方的指導思想,禮法結合、德刑并用成為統(tǒng)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論依據與主流法律思想。到唐朝,封建傳治者總結了漢以來運用禮刑兩手進行統(tǒng)治的經驗,形成了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體系。在德主刑輔思想指導下,唐朝在立法上又形成了寬簡、穩(wěn)定、劃一的原則,并且以綱常禮教為核心的倫理觀念成為法律的靈魂,立法中以“德禮”為本!短坡伞愤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等封建倫理道德奉為信條,貫徹于法律中。
2、確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則,中國法律儒家化過程中,一些儒家思想的精義注入法律中升華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八議”制度、“官當”制度,準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條”等。
(1)“八議”制度為《曹魏律》首創(chuàng),是中國封建法律形成的維護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在訴訟中的法律特權的制度。所謂“八議”,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晉及南北朝各國修律,一直沿用魏之“八議”。北齊制律時,進一步完善“八議”的內容,規(guī)定凡犯有嚴重危實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重罪十條”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
(2)“八議”入律之后,西晉統(tǒng)治者又規(guī)定了“官當”制度。晉律規(guī)定免官可當三歲刑。南朝《陳律》正式將“官當”入律,并創(chuàng)立了區(qū)分公罪與私罪的官當制度,規(guī)定:“五歲、四歲刑,若有官,準當二年,余并居作;其三歲刑,若有官,準當二年,余一年贖!钡颉肮、過、誤,罰金!惫佼斨贫仁恰鞍俗h”制度的擴大與延伸,其目的在于維護不同等級的貴族官吏的法定特權。
(3)“晉律”首開以服制論罪的先例,明確提出“峻禮教之防。準五服以制罪”的法律原則。中國古代以喪服為標志,來規(guī)定親屬的范圍、等級,亦即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的制度,稱為“服制”。所謂“五服”就是將服制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個度級。親屬相犯是以服制的輕重來確定罪與非罪,或刑罪的輕重。服制愈近:以尊犯卑。處置愈輕;以卑犯尊,處置愈重。服制愈遠:以尊犯卑,相對加重;以卑犯尊,相對減輕。北齊修律時,吸收晉律的立法原則,單修《五服制》一卷,作為刑律的附則,《隋書·經籍志》將其列于刑法部分!皽饰宸灾谱铩闭侨寮揖V常名教在刑法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中國古代法律禮法合一的特點。法官判案,須先明服紀。從此,歷代法律均以此作為定罪量刑的重要標準。
(4)《北齊律》首創(chuàng)“重罪十條”。儒家宣揚的綱常倫理道德,核心是維護君權和父權,隨后各朝封建法律都把損害君權和父權的犯罪行為列為主要打擊對象!侗饼R律》將嚴重危害封建政權和封建禮教的十種罪名列為“重罪十條”,置于律首,進一步集中了封建法律的打擊目標。這十種罪名是:“一曰反逆(謀危社稷、企圖推翻皇帝的統(tǒng)治),二曰大逆(指毀壞宗廟、山陵及宮闕),三曰叛(叛國投敵),四曰降(投降敵人),五曰惡逆(指毆打、謀殺祖父母、父母,殺伯叔父等謀害尊親屬的行為),六曰不道(指殘忍酷毒,如殺非死罪家人、肢解人體等),七曰不敬(指對皇帝、家長的各種失禮行為),八曰不孝(指子女不善事父母的行為),九曰不義(指卑下侵犯非血緣尊長的行為),十曰內亂(指家族內的犯奸行為)犯此十種大罪者,不在八議、贖刑之列,通常是極刑處死!薄爸刈锸畻l”進一步把禮與法律結合起來,使法律成為推行禮治的工具!爸刈锸畻l”是我國法律史上的一項重要制度,《開皇律》在此基礎上稍加損益,把其定為“十惡”大罪,并為以后歷朝法律所因襲。
除了上述基本原則之外,在法律儒家化的過程中,還創(chuàng)制了上請原則、恤刑原則、親親得相首匿原則等刑罰適用原則。
3、在“引經決獄”、“引禮入律”的過程中,儒家基本政治法律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漸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體法律觀點。
(1)“君親無將,將而誅焉!敝赋紝、子對父不允許有犯上作亂思想,即使只有犯上作亂的思想而無行為,也是大逆不道的犯罪。漢代其成為決斷觸犯皇權及皇帝尊嚴與安全的犯罪的理論根據之一。這一法律觀點由儒家尊尊親親原則而引伸出來。
(2)罪止其身。指只應當懲罰犯罪者本人,不可懲罰因他人犯罪受牽連的無辜者。而漢武帝時期有族殊連坐,儒生桓寬提出反對意見。“《春秋》有云,子有罪,執(zhí)其父;臣有罪,執(zhí)其君。聽失之大者也。聞惡惡及其人,未聞什伍之相坐!边@里根據《春秋》之義“惡惡及其身”而反對株連父子兄弟、親戚鄰里的法律觀點。
(3)“以功覆過”。此論點出自《春秋·僖公十七年》。漢代春秋決獄者常以此條經義為據,為有功于國者犯罪辯解,使他們免受法律追究。該觀點使有功者享有司法特權,為以后的法定“議功”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
除上述具體法律觀點外,在中國法律儒家化的過程中還形成了許多符合儒家思想的具體法律觀點。如“親親得相首匿”、“原心定罪”、“恕及婦孺”等觀點,前文已有涉及,在此不再贅述。這些在引經決獄,以經注律過程中形成的儒家法律觀點,對歷代封建立法、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封建法律的禮、法融合奠定了基礎,充實了內容。
4、中國法律的儒家化促進了司法隊伍的儒家化。春秋決獄這一審判方法的推廣,使得大批具有儒家經義素養(yǎng)的官吏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漢書·雋不疑傳記》記載:西漢昭帝始元五年,有一男子,自稱衛(wèi)太子。詔使公卿大臣們辨識,長安中吏民聚觀者數(shù)萬人。臣相御使中二千石等人都不改可否。京兆尹雋不疑后到,叱從吏收縛。有人說:“是非未可知,且安之!辈灰稍唬骸爸T君何患于衛(wèi)太子!昔蒯聵違命出逃,輒距而不納,春秋是之。衛(wèi)太子得于先帝,亡不即死,今來自詣,此罪人也!彼焖驮t獄。天子與大將軍霍光聞而嘉之曰:“公卿大臣當用經術,明于大誼!贝笈寮疫M入司法機關,并且,在司法隊伍中,司法官也迫切需要學習儒家經義以提高儒家素養(yǎng)水平。因此,司法官的知識結構越來越儒家化,司法隊伍也越來越儒家化,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律實踐產生了實際效果。
【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法制的影響】相關文章:
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倫理思想的影響08-03
淺談物化意識對政治的影響08-07
淺談漲價對同品牌相似產品購買意向的影響08-23
淺談影響地質測量質量的因素及對策08-15
淺談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戰(zhàn)略環(huán)境影響評價論文04-19
淺析貿易便利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