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病因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
【摘要】過敏性疾病近年呈持續(xù)增加的趨勢,其中對食物的不良反應尤受人們關注。兒童期是食物過敏的易感期,應引起我國兒科醫(yī)生及家長的高度重視。本文就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病因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進行簡要綜述。
【關鍵詞】兒童食物過敏 發(fā)病因素 處理方法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FA)是指由人體免疫系統(tǒng)介導的對食物的不良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可產生與過敏反應有關的IgE類抗體。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不同,后者可以由任何非蛋白質的食物成份介導,免疫系統(tǒng)并不參與。
食物過敏可引起各種癥狀,臨床表現形式各異。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皮膚和呼吸道癥狀。消化系統(tǒng)可表現為口腔過敏綜合征,即在進食過敏性食物后,迅速出現口腔、咽喉部搔癢、刺痛和血管水腫,偶爾會有耳朵癢、咽喉部緊縮感。也有些表現為反酸、噯氣,嘔吐、腹脹、腸鳴音活躍或亢進、腸絞痛、腹瀉、大便隱血或便血、喂養(yǎng)困難,嚴重者由于長期消化功能不良導致生長發(fā)育障礙[1]。皮膚的表現常見的有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特應性皮炎[2]。呼吸系統(tǒng)可表現為:鼻癢、鼻充血、鼻涕、噴嚏、咳嗽、聲音嘶啞,誘發(fā)哮喘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致命的喉頭水腫、窒息[3],嚴重者可表現為低血壓、休克等癥狀。另外,食物過敏常常是過敏歷程的第一步,隨后是濕疹、特應性皮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一系列過敏性疾病等[4]。
臨床上根據進食食物后癥狀出現的時間快慢,將食物過敏分為速發(fā)型、中間型和遲發(fā)型。速發(fā)型:通常在進食少量食物后數分鐘內即出現癥狀。該型主要為IgE介導的I型變態(tài)反應,使組胺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質從肥大細胞顆粒中釋放入血循環(huán),從而產生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過敏癥狀,這些癥狀常常同時出現,但無特異性[5];遲發(fā)型:一般為非IgE介導,涉及IgG、免疫復合物及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等多種機制,通常在進食大量食物后數十小時或幾天后出現癥狀;中間型:通常進食食物量和發(fā)生癥狀的時間介于速發(fā)型和遲發(fā)型之間[3]。
食物過敏的發(fā)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兒童期是食物過敏的易感期。目前對食物的過敏,多數為嬰幼兒的主要食物來源,如牛奶、大豆、雞蛋及花生等。由于這些食物普遍存在,很容易誤食而引起過敏癥狀,也會給過敏患兒的家庭帶來相當的不便。為引起我國兒科醫(yī)生及家長的高度重視,本文就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病因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進行簡要綜述。
一、食物過敏的發(fā)病因素
1.1 遺傳因素
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對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父母一方有過敏病史的兒童患FA的危險性為37%,父母雙方均有過敏史則危險性增加到62%[6]。許多學者認為特應性疾病是基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Hanson更是強調基因是總的IgE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而不是環(huán)境。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特應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已經表明,總IgE的調控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7]。
1.2 食物變應原的特征
大多數食物變應原為水溶性糖蛋白,相對分子質量10000~70000,對熱、酸、蛋白酶穩(wěn)定,如牛奶中的酪蛋白。還有一類食物變應原是不穩(wěn)定的蛋白質,消化道可以將其破壞、降解,但是可以通過呼吸道途徑致敏。隨后對具有同源性的植物蛋白質發(fā)生過敏反應[2]。雖然人類的食物種類繁多,但90%以上的食物過敏反應是由少數幾種食物所誘發(fā)。奶、雞蛋、蠶豆、麥類、花生、堅果、魚、貝類為主要的過敏原,其中在牛奶、雞蛋、花生3種最常見的致敏食物中,花生過敏最嚴重,持續(xù)時間最長[8]。
1.3 口服耐受的破壞
口服耐受是指給機體口服某種蛋白質抗原,誘導機體對該抗原產生特異性的免疫無應答或低反應狀態(tài),而對其他抗原仍能保持正常的免疫應答能力。但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的口服耐受機制的破壞,從而對消化道接觸的食物蛋白或消化道以外(如呼吸道、皮膚)接觸的食物蛋白發(fā)生過敏反應[9]。
1.4 食物誘導的急性過敏反應
急性過敏反應的免疫學機制涉及IgE、IgG以及免疫復合物。IgE介導的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大量的過敏介質是急性過敏反應的主要機制,此外,補體活化后作用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或者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促進了急性過敏反應的進展[3]。
1.5 腸道共生菌群失調
正常菌群作為抗原既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免疫應答,也能促進腸相關淋巴樣組織和機體全身淋巴組織的發(fā)育[10]。雙歧桿菌的種類以及對腸粘膜粘附力的不同與過敏的發(fā)生有關。益生菌作為一種腸道共生菌,可通過調節(jié)菌群比例,增強食物過敏時腸道屏障功能,減少炎癥介質的釋放,抑制外周血Th2細胞上揚,誘導口服耐受等多方面預防。動物實驗表明嬰幼期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減少可導致個體免疫系統(tǒng)成熟延遲[11]。
1.6 腸粘膜通透性增加
重慶醫(yī)科大學兒童醫(yī)院用雙糖法證實19例有消化道癥狀食物過敏嬰兒胃腸道通透性增加。腸道粘膜屏障的破壞使大分子過敏原攝入的數量增加,不僅產生食物過敏而且導致過敏性皮炎和食物過敏惡化[12]。
1.7 喂養(yǎng)方式
喂養(yǎng)方式與食物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病密切相關.與以牛奶為主的人工喂養(yǎng)相比,母乳喂養(yǎng)具有減少對外界抗原的接觸、促進腸道粘膜屏障盡快成熟,并具有抵御炎性反應的保護作用。嚴格實行母乳喂養(yǎng)并持續(xù)4個月以上時,正常兒童食物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病率為 1.6%。高危兒童為22.1%。而牛奶喂養(yǎng)的正常兒童和高危兒童的發(fā)病率分別是3 .8%和48 .6%[6].
二 、處理方法
2.1 急性發(fā)作的處理
2.1.1 腎上腺素
快速治療是成功搶救急性過敏反應的關鍵,腎上腺素是首選[5]。腎上腺素的α腎上腺素能作用能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灌注,減輕血管性水腫和蕁麻疹。腎上腺素的β1腎上腺能作用能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縮力,β2腎上腺能作用能擴張支氣管,抑制炎癥介質釋放。
2.1.2 氧療
高流量的氧氣通過面罩吸入,氧流量為2—4L/min。
2.1.3 吸入β受體激動劑
支氣管痙攣時,在腎上腺素一線治療下,給予速效β受體激動劑吸入治療。
2.1.4 H1受體拮抗劑
立即給予H1受體拮抗劑撲爾敏或非那根肌肉注射可以迅速起效。
2.1.5 糖皮質激素
不能將糖皮質激素作為急性過敏反應的一線用藥。在確保腎上腺素一線治療的情況下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以靜脈注射甲基潑尼松龍1~2 mg/(kg•次)。
2.1.6 監(jiān)護
有呼吸道癥狀者在情況穩(wěn)定后至少監(jiān)護6~8 h,有低血壓和衰竭者必須密切監(jiān)護24 h。同時告知患兒家屬可能發(fā)生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的風險。
2.2 非急性期的治療
2.2.1 避免過敏食物
一旦對某種食物過敏的診斷成立,就應該從飲食中嚴格去除這種食物的變應原,這是目前唯一有明確治療效果的方法。嬰兒出生后應予以母乳喂養(yǎng),延遲添加輔食,選擇低敏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等[13]。母親在哺乳期預防兒童食物過敏的主要措施是回避過敏原, 食物過敏原可以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 哺乳期母親應避免攝入可能含有潛在過敏原的食物如魚、奶油等[14]。
2.2.2 經典的特異性免疫療法(即脫敏療法)
特異性免疫療法(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其方法是使用大劑量天然致敏原的提取物進行皮下注射,通過調節(jié)Th2和Th1平衡關系提高 IFN-γ及 IL-10的水平,以降低機體對致敏原的敏感性,是唯一能對致敏原產生終生耐受的免疫療法[15]。這種治療方法對于吸入性食物過敏有很好的療效。Sampson在研究花生過敏的特異性免疫治療后指出,多數患兒可耐受比治療前劑量大的花生抗原[16]。
采用IgE表位突變或利用cDNA文庫和基因重組技術對天然致敏原進行改造,形成重組蛋白抗原。重組蛋白抗原通過維持T細胞表位以刺激T細胞增殖,激活B細胞產生阻斷性IgG抗體;同時又降低IgE表位結合的能力,誘導輔助Th2介導的反應向Th1反應來發(fā)揮作用[17]。
2.2.4 DNA疫苗
研究證實通過基因槍注射質粒DNA(plasrnid DNA)可導致編碼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并且可在宿主體內引導抗體應答。DNA疫苗的機制為誘導Th1免疫反應,抑制特異性IgE的產生。質粒DNA的免疫原性需要免疫刺激序列的參與[18]。
2.2.5 T細胞合成肽免疫療法
該方法是從天然過敏原蛋白中提取T細胞抗原表位(抗原決定簇)的肽片段,在抑制B細胞反應、降低IgE抗體產生的同時,誘導T細胞免疫耐受。
2.2.6 細胞因子療法
細胞因子在T、B細胞反應以及過敏性炎癥中起決定性作用。通過阻斷關鍵的細胞因子,可以徹底改變特殊致敏原的免疫反應,從而消除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目前幾種細胞因子正在研究中,包括對抗細胞因子的封閉型抗體、對抗細胞因子受體的抗體及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等[19]。
2.2.7 Th細胞激活作用的抑制
Kon等發(fā)現單純靜脈注射CD4+的單克隆抗體可以引起CD4+T細胞數量的明顯降低,從而減輕哮喘癥狀,增加呼氣峰流速[20]。定向抑制Th2反應的免疫治療正在研究中,一些共刺激分子,如OX40、CD30等及負性共刺激因子可望用于食物過敏的治療[21]。
2.2.8. IgE 的治療
抗IgE 抗體的應用可以阻止IgE的介導的食物過敏的發(fā)生?笽gE抗體可與體內游離的IgE分子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從循環(huán)中清除IgE;隨著循環(huán)中IgE抗體分子的減少,抗IgE可使肥大細胞結合位的表達下調,肥大細胞上IgE受體密度降低。當再次接觸致敏原時,不能產生IgE交聯,阻止了肥大細胞的脫顆粒,從而使過敏癥狀消失。在臨床應用抗IgE抗體治療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中發(fā)現,循環(huán)中抗IgE抗體水平降低的同時可以觀察到過敏癥狀有明顯好轉[22]。
總之,食物過敏作為一種較常見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隨著環(huán)境和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其發(fā)病率不斷上升,目前對食物過敏的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也在進一步加深,相信,隨著發(fā)病機制的進一步揭示,也必將為食物過敏的治療提供更充分的理論依據。
參 考 文 獻
[1] Sicherer SH. Clinical aspects of gastrointestinal food allergy in childhood. Pediatrics. 2003;111(6 Pt 3):1609-1616.
[2] 趙京,陳育智,文昭明.嬰幼兒和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病機理及臨床表現。中華兒科雜志 2002;40(3)179—181.
[3] 邵潔.兒童食物過敏與急性過敏反應。臨床兒科雜志 2008;26(1): 附頁1 -3。
[4] Saarinen UM, Kajosaari M. Breastfeeding as prophylaxis against atopic disease: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until 17 years old. Lancet. 1995;346(8982):1065-1069.
[5] Allen KJ, Hill DJ, Heine RG. Food allergy in childhood. Med J Aust. 2006;185(7):394-400.
[6] 張?zhí)祠?兒童食物變態(tài)反應主要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 1995;22(2)90—92.
[7] Moffatt MF, Sharp PA, Faux JA, Young RP, Cookson WO, Hopkin JM. Factors confounding genetic linkage between atopy and chromosome 11q. Clin Exp Allergy. 1992;22(12):1046-1051.
[8] Sicherer SH, Muñoz-Furlong A, Sampson HA. Prevalence of peanut and tree nut all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a random digit dial telephone survey: a 5-year follow-up stud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2(6):1203-1207.
[9] Burks AW, Laubach S, Jones SM. Oral tolerance, food allergy, and immun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treatmen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121(6):1344-1350.
[10] 陶金好,孔憲明,曹蘭芳。兒童食物過敏發(fā)生機制的研究進展.國際兒科學雜志 2009;36(4):411-413.
[11] 王念蓉,黎海芪。腸道菌群與乳汁、食物過敏關系的研究進展.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4;12(6):520—522.
[12] 胡燕,黎海芪,陽文琳,陳國民,瞿平。食物過敏兒童腸道通透性研究。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5;27(14):1515-1518.
[13] Zeiger RS. Food allergen avoidance in the prevention of food allerg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ediatrics. 2003;111(6 Pt 3):1662-1671.
[14] 趙巧玲。兒童食物過敏的診療進展。醫(yī)學綜述 2008;14(22) :3445—3447.
[15] Jutel M, Akdis M, Blaser K, Akdis CA. Mechanisms of 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T-cell tolerance and more. Allergy. 2006;61(7):796-807.
[16] Sampson HA. Food allergy. Part 2: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3(6):981-989.
[17] 王麗,胡燕,程茜。兒童食物過敏免疫治療研究進展。國際兒科學雜志 2008;35(5):457—459。
[18] Nguyen MD, Cinman N, Yen J, Horner AA. DNA-based vacc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ood allergy. Allergy. 2001;56 Suppl 67:127-130.
[19] Cutler A, Brombacher F. Cytokine therapy. Ann N Y Acad Sci. 2005;1056:16-29.
[20] Kon OM, Sihra BS, Loh LC, Barkans J, Compton CH, Barnes NC, Larché M, Kay AB. The effects of an anti-CD4 monoclonal antibody, keliximab, on peripheral blood CD4+ T-cells in asthma. Eur Respir J. 2001;18(1):45-52.
[21] Kroczek R, Hamelmann E. T-cel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optimal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airway disease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116(4):906-909.
[22] Salvi SS, Babu KS. Treatment of allergic asthma with monoclonal anti-IgE antibody. N Engl J Med. 2000;342(17):1292-1293.
【兒童食物過敏的發(fā)病因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相關文章:
淺談影響再生醫(yī)療器械清洗消毒的因素及處理方法11-16
食物過敏研究現狀和進展11-21
試析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影響因素分析12-11
試論電力變壓器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12-11
關于變電運行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淺析11-21
淺析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03-28
《數字圖像處理》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探索11-24
談兒童鋼琴入門教學基本方法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