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如何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行為
【摘要】在大學這個關鍵時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態(tài)度和良好的體育行為不僅對他們成功地度過大學生活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具有十分重要和現(xiàn)實的意義。因此,文章通過對我校體育課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結合體育行為的功能及終身體育的長遠目標,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行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體育行為;情感引導
【Abstract】In this crucial period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ivate the right attitude and good sports of sports not only for their success in life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great importance, but also to train students for life of sports consciousness and sports is very important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 Therefore, this paper to my school survey of the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functions of sports and sports life of the long-term goals, how to train students for the good conduct of sport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ports act;Lead of feeling
一、前言
體育行為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利用體育的方法和手段,為滿足某種體育需要,實現(xiàn)體育目的而進行的一切實踐活動。它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即凡是與體育發(fā)生聯(lián)系的行為活動,都可稱之為體育行為。這些活動既包括體育行為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運動行為,也包括體育的組織、管理、宣傳、科研、教學、消費、觀賞等方面的行為活動。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作為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高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學院體育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最終交結點。實踐證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態(tài)度和良好的體育行為對其今后一生的體育實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學生體育行為的探討對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從而進一步促進終身體育思想的普及和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開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具有十分重要和現(xiàn)實的意義。
二、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高職學院在體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仍然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1. 長期以來,高職體育教學未得到重視,形成學校不愿投資,教師得過且過,學生自由“放羊”的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同時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體育教育的觀念仍然比較陳舊、落后,教學內容和形式單一,體育教學的教材、教法、組織形式基本上是命令式、模仿式、檢查式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對體育意識、興趣愛好以及獨立自主鍛煉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忽視了教會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及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終身體育思想的傳授。
2.隨著招生數(shù)量的不斷擴大,教學場館資源嚴重不足。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情緒低落,他們一般都不喜歡或不敢去參與需要一定的毅力、勇氣和冒險精神、競爭性強的體育活動。一般情況下他們更樂于當觀眾,經教師督促才肯練習幾次。部分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對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反而減弱,這種現(xiàn)象女生尤其明顯。由于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導致參加體育鍛煉和練習的次數(shù)太少,身體素質與體育能力自然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高職教育體育課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在體育課上缺課、逃課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狀對實施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勞動者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
三、體育行為的功能
(一)生理功能
1.對身體系統(tǒng)的作用:體育運動不僅能刺激呼吸中樞,增強呼吸肌,使肺活量增加,胸圍增大,還能提高心肌利用氧的能力,加強心臟的功能,對預防和改善高血壓、冠心病有良好作用。同時,運動器官的每一個動作、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生理活動都是通過神經傳導到中樞,使全身動作協(xié)調,使興奮與抑制過程增強,大大提高了神經活動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2.對肌肉、關節(jié)及骨骼的作用:通過運動增加了肌紅蛋白含量和肌肉內毛細血管的數(shù)量,可使肌肉和骨骼得到更多的營養(yǎng),使肌肉變得粗壯有力。而且還能減少肌體脂肪,有利于體型塑造。
3.對新陳代謝的作用:根據人體“超量恢復”的原理,在正常范圍內,體育鍛煉時能量消耗要在鍛煉后加以恢復,并且超過原來消耗的水平。所以體育鍛煉因能量消耗增加,從而促進了體內消化與吸收過程。對消化不良、便秘、胃下垂等有積極輔助治療的作用。
(二)心理功能
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以下幾方面:人格完整、智力正常、情緒健康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等。心理學實驗表明,從事各種體育活動,可矯正沮喪、憂郁、自私、散漫等不良或不健全的心理;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樂觀自信;能培養(yǎng)堅強意志和團結互助精神;能使身心張馳適度,始終保持在一種較穩(wěn)定、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
1.體育教學是進行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傳授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身體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現(xiàn)是其心理狀態(tài)的真實反映。通過運動鍛煉可以減緩和治療某些心理障礙、疾病,使緊張、憂愁、焦慮、壓抑、沮喪等不良情緒得以宣泄,使人輕松愉快,心情舒暢。
2.體育競賽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對培養(yǎng)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內心世界對事物認識后所作出的客觀表現(xiàn)。它影響著生理潛能的發(fā)展、發(fā)揮,同時它又是社會文化素質形成的基礎,決定著社會文化素質的發(fā)展水平。首先,學校體育通過體育競賽這一特殊的身體活動形式,使學生自覺按照真、善、美的尺度,變外在必然為內在必然,變他律為自律,從而在滿足精神需要的過程中,體驗生命存在的價值、生命延續(xù)的價值和超越生命的價值,并不斷滿足學生強身、交往、競爭和發(fā)展需要。其次,體育競賽永遠伴隨著成功與失敗,可以使學生承受挫折與失敗的能力得到鍛煉,克服困難、不屈不撓等良好意志品質得到增強。再次,體育競賽有著嚴格的紀律與規(guī)則要求,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紀律性與自制力、公平競爭與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團結協(xié)作與開拓進取的精神;對于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精神無疑是最好的實踐與鍛煉。
3.體育群體活動是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心理學家丁肇教授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tài),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體育教學以班集體形式進行,人際交往呈群體多向性。這種師生、學生之間群體多向的人際交往與互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課堂社會”,許多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實質上就是對社會生活的一種模擬。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將獲得順利與挫折、成功與失敗、優(yōu)勢與劣勢、群體與個體、合理與不合理等種種體驗。學生通過這種體驗去認識體育,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并使這種認識升華到信念、世界觀的層面上,對學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社會功能
體育行為具有社會行為的特征,所以通過體育行為活動可以發(fā)揮其所具有的社會功能。
1.體育行為活動可有效地促進人的社會化進程。少年兒童通過參與體育游戲和比賽,不僅可以學習到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術和技能,而且能在遵守游戲和比賽規(guī)則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社會生活所必需的道德意識和規(guī)范意識,不僅可以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競爭、進取、拼博精神,而且可以培養(yǎng)相互尊重、團結合作、熱愛集體等良好的品質。
2.體育行為活動以其特有的人際互動功能,已成為現(xiàn)代人調節(jié)身心、調整節(jié)奏、調劑生活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過群體性體育活動,可以增強人們的群體意識,體驗歸屬感,增強群體凝聚力。另外,體育行為活動還具有非語言交往的特殊功能,使參與者之間通過示范、模仿、領悟等形體上的交流,在心領神會中達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鳴,這種以身體姿勢和運動動作等非語言手段為主的交往方式,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機會,從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親和力,提高了作為社會成員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而國際間的體育交往活動,增進了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了解、溝通和友好情誼。
總之,體育對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起著其他文化活動所無法比擬的巨大作用。
四、體育行為的培養(yǎng)
1.運用講解、示范、練習、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課上要注意教材內容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動作,達到身心鍛煉的效果;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技術,還要懂得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健康狀況,培養(yǎng)學生向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興趣。而體育游戲是熔體力開發(fā)和智力開發(fā)于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它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情緒,并隨這種情緒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靈敏性、觀察力和想象力,同時能調節(jié)課堂氣氛,最大程度地促使學生的身體機能。
2.注重情感引導。教育心理學認為:良好的課堂氛圍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體育教師在進行情感引導時,首先要遵循體育的特點,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身體活動中消除抑郁、煩惱等不良心境,產生愉悅、爽快的情緒感受。其次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對知識的積極思維,吸引學生對動作技術的主動探索,使他們產生追求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新動作的美感體驗。另外,體育教師自始至終應重視自已教態(tài)的感染力,從尊重學生出發(fā),做到目光期待、語言誠懇、手勢恰當、表情和藹,做到以情動人,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既崇敬又友好相處的親近感,促進學生情緒和對體育課學習興趣的提高。
3.根據學生的實際,上課內容、形式多樣化。針對成高及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體育課應以基礎體育為主,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基本體育活動能力,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發(fā)展和認識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興趣。按照區(qū)別對待的原則對有特長的學生在體育課中安排選項練習時間,其它學生應根據其素質情況引導他們進行選項,逐漸培養(yǎng)興趣向特長轉化。同時要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利用社會場館進行休閑體育和現(xiàn)代體育的介紹和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參與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從中設計自己的終身體育方向。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而又愉快地投入到體育課的學習中,把“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此外,體育教學中應適當開設一些有關“運動生理”、“運動醫(yī)學”、“人體知識”、“衛(wèi)生保健”等理論知識及社會普及類項目的組織編排和裁判法等方面的理論課,并在課外體育競賽中進行組織編排和裁判工作的實踐。
4.開展校園課外體育活動。學校要定期組織大規(guī)模的體育活動,使校園體育行為形成良好的氛圍,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要建立各種社團組織或體育俱樂部,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領導、體育教師、學生會體育部等有關部門應緊密配合,加強體育干部隊伍建設,健全有關體育制度,引導、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充分利用課外余暇時間不斷充實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把學生吸引到體育鍛煉中來,促進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開展。
5.積極轉變學生對體育課學習價值觀的認識。學習體育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娛樂和好玩”,要把單純的興趣升華到更高層次的終身體育,確立學習和鍛煉的目標。同時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輕松歡快的教學氣氛,轉變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自由、健康地發(fā)展。要加大對體育素質教育的宣傳力度,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端正體育態(tài)度,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鍛煉,養(yǎng)成自覺參與各種運動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益。要定期舉辦大學生心理、生理講座或理論課講授,讓學生充分、科學地了解自身,正確認識人體從事體育活動時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運動中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感受到參與運動對自己身體的益處和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學生能長期熱愛體育運動,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6.加強體育教師的學習、完善體育設施。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的直接執(zhí)行者,同時也是“體育人口”的培育者,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要具有對新興體育項目的觀察能力和敏感性,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要走出傳統(tǒng)體育科目和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誤區(qū),追求時尚、現(xiàn)代的體育觀念。應加強宣傳和鼓動工作,克服惰性和“得過且過”的思想觀念,從根本上認識到終身體育教育不僅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個人生存發(fā)展的需要。通過教師的“一專多能”和精神風貌來激發(fā)學生的鍛煉熱情,讓學生主動鍛煉,使學生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和獲得知識的興趣,從而真正地認識到體育的鍛煉價值,養(yǎng)成自覺鍛煉、自覺學習的終身體育觀。校運動場地、器材設施等是完成體育教學的物質基礎和保證,良好的體育設施能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因此,學校要在充分利用學,F(xiàn)有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同時,應根據不斷擴招的學生人數(shù)加大體育設施的建設力度,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更好的體育活動場所,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物質需求。
7.體育課教學應具有實用性。由于高職學生在大學的時間短,一般2年,最多3年,接受體育課教學的時間也較短。畢業(yè)以后他們首先面對的是擇業(yè),投入實際的社會工作和成為技術性較高的操作能手。因此,我們認為高職生的體育教學應延長到大學的全過程,其目的和方向應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和生理解剖特點,按照客觀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體育基礎水平及個性特點,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小目標達到總目標,在提高一般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學會并掌握一定的實用性、普及性的體育鍛煉方法,對休閑娛樂性、快樂性以及家庭性的體育項目應具備積極的參與和組織能力,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使他們走上社會后充滿朝氣和青春的活力。
8.體育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體育態(tài)度是對體育的評價與行為傾向。體育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體育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與引導。體育態(tài)度是后天習得的,其形成需較長的行為時間,是外界刺激與個體反應之間的中介因素。體育態(tài)度不同,會引起學生對某一體育行為的情感體驗不同。正確的體育態(tài)度是體育行為持續(xù)發(fā)展的長久動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行為,樹立終身體育觀念,首要的一步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龐中.成高及高職體育教育的特殊性與終身體育教育[J].體育函授通訊,2002,(2).
[2]吳暅曄.高職生體育課厭學成因分析及對策[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4,(2).
[3]龍和文.對普通高校學生體育行為管理的思考[J].山西體育科技,2006,(3).
[4]文紅斌,馬飛.體育行為對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科教資訊,2007,(4).
[5]高霞.淺談高職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yǎng)[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5,(7).
[6]劉虎.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改革芻議[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1).
【探究如何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行為】相關文章:
淺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08-22
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特征04-11
試論徽商精神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06-10
試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考06-06
探究高職院校行業(yè)英語教師的發(fā)展目標及途徑08-22
高職院校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05-11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