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讀”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 朗讀 領悟 表達
論文摘要:讀作為一種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春風下重又放出了它的異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教師的追捧。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精讀領悟階段的引領,而忽視了自讀感知階段學生的自悟自得和誦讀表達階段學生情感的表達和提升。這樣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師思維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個性的,獨特的東西。
一篇課文的教學一般可分為自讀感知、精讀領悟和誦讀表達三個階段,教師在重視點撥、指導的同時,更應重視多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知體味。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自讀中感知,要有“量”
讀書貴在自悟自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然而我們教師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讀,不如教師多講些。于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教師就對文章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大加分析,由于學生自主讀課文的時間太少,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強烈。此時的學生只是一個聽者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無非是老師個人的讀書心得、體會。這勢必會使原本富有個性的學生變成一個個只用同一個腦袋思想,用同一張嘴巴說話的“機器”。因此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讀書,讓學生通過眼前所讀到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而老師只要退至后臺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
有位教師在教《小攝影師》一文時,教師并不急于對課文進行條分縷析,而是先讓學生認真地讀讀課文,讀通課文并想想主要講了什么。不一會兒學生們的小手就三三兩兩地舉了起來,教師又讓學生再認真地讀一讀把不懂的詞語句子畫出來,想想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又讀開了,當學生們的小手再度舉起時,教師還是再一次讓學生認真地讀課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辦法來解決掉。正因為教師給了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學生在之后的小組討論中非常激烈,氣氛甚是活躍,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對課文的質(zhì)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來為什么沒有來呢?”“高爾基為什么不讓雜志社的記者進來,卻囑咐秘書一定要放小男孩進來呢?”等等。正因為教師給了學生自己讀,自己思考的時間,因此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
二、精讀中領悟,重在“巧”
閱讀僅停留在學生的自悟自得上是遠遠不夠的,葉圣陶說過:“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jīng)常比較、揣摩,養(yǎng)成習慣!睏钤偎褰淌趯ψx中感悟也做過精辟的闡述:“課文內(nèi)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出來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領悟。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于教師巧妙、適時地引!睂W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揣摩布局謀篇、立意構思的獨到之處,深入探究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己的領悟為主。教師的“點”必須“點”在關鍵之處,“撥”必須“撥”在疑難之處,無疑而“點”則不如不“點”。
如教學《小鹿的玫瑰花》時在初步分析了課文后,我問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學生一致回答沒有白栽,但當問到為什么沒有白栽時,大多數(shù)學生的回答卻僅僅是因為玫瑰花很美。顯然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存在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對他們進行點撥啟發(fā),學生也能理解,但這種理解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體會。為此我沒有馬上對課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讀”為主,讓學生找找描寫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微風、黃鶯的話,并展開想象,想象微風、黃鶯當時還會說些什么?還有那些動物?他們還會說些什么?再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分角色表演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進入角色,從小動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深刻地體會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三、誦讀中表達,在于“情”
“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闭嬲拈喿x,是與文本作者心靈的溝通與對話,是由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融合重建過程。在教師講解、分析基礎上獲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體驗和情感的共鳴。一篇文章內(nèi)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讀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多給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通過抑揚頓挫、長短徐疾的朗讀,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感悟文章的真諦,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真摯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導學生在反復推敲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引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確定朗讀的重音、停頓、音調(diào)和情感,把朗讀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渲染氣氛,我特地為課文配上了音樂,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經(jīng)過,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兩個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則配上憂傷的音樂,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過程則又配上了歡快的樂曲,優(yōu)美的音樂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很快進入了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讀得極富感情,直到課文讀完了有好多學生還沉浸在兩個小動物純潔的友誼之中。
葉圣陶先生曾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蔽覀語文教學應“讀”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充分發(fā)揮“讀”的作用,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參考文獻:
[1]施秀娟.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12期
[2]欒德尚.張以榮.戴長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天津教育.1994年09期
[3]黃荔蕓.淺談怎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感情朗讀[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讀”的作用】相關文章:
淺談發(fā)揮母語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12-07
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03-28
試論數(shù)學教學中要發(fā)揮教學素材的作用12-06
淺談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05-12
淺談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03-29
淺談計算機在教學中的作用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