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彩畫教學
摘 要: 當代藝術語境中水彩畫創(chuàng)作的當代性不足以引發(fā)我們對學院水彩畫教學的思考。作者提出要從“強化水彩藝術中國性”、 “拓展水彩藝術的創(chuàng)作題材”、“水彩藝術寫生創(chuàng)作化”、 “加強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實驗、新技法的探索”、 “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迎合市場化需求”六個方面更新水彩畫教學觀念。關鍵詞: 水彩畫教學 當代藝術語境 教學觀念 更新
改革開放以后,西畫體系的水彩藝術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我們的水彩隊伍空前壯大,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都有了相當的影響,以至上世紀末的第九屆美展第一次將水彩作為一種畫種與國、油、版、雕一樣單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幾年來,中國水彩沿著良好的態(tài)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國內舉辦了多次有影響的展覽,他們得到了全國美術界、文化界的關注。但我們還應實事求是地看到,在當代藝術語境中,水彩藝術還遠未達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還不夠,對觀眾的號召力也不夠,在人們的觀念中還不能與其它畫種并列,依然難以擺脫附屬的小畫種地位。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擺在我們面前,水彩藝術在前兩年火熱的藝術市場中并未像其他畫種那樣成為寵兒。在國內外的國油版雕其它藝術領域,當代性問題已成為熱門話題。遺憾的是,水彩藝術自身對當代沒有更多的反思與探索,很難看到有人在認認真真做當代藝術這一塊,歷屆畫展中當代性題材的作品幾乎沒有,沒有觸及當代藝術的本質問題。
水彩藝術的當代性不足必然引發(fā)對培養(yǎng)準藝術家的美術學院的教育體制和水彩畫教學進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畫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國性”不夠,在吸收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精華過于表面、膚淺,中國傳統(tǒng)筆墨還未在水彩藝術中進行有效的滲透,有中國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題材單一,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一直徘徊在風景靜物題材方面,人物水彩創(chuàng)作過于滯后,水彩藝術中那種干預社會,觸及社會問題的重大題材、歷史題材、風俗題材等太少,水彩藝術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當代人視覺感受和精神反應的作品,缺少對社會深層次的關注。缺失對現實的人文關懷。其三,重視技術,忽視意識。大部分創(chuàng)作者仍然沉浸于對某些最基本的技術問題的摸索和訓練之中,滿足一般性的寫生、小風景的反復摹寫,是藝術長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藝術當中,傳統(tǒng)寫實的作品過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藝術觀念方面有創(chuàng)新的作品太少,對藝術語言和藝術樣式的實驗性、探索性不夠。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實的個性體驗外,還要具備獨特的藝術語言。另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就是作者能通過某種過人的敏感捕捉到個人與時代、傳統(tǒng)與變化、主體言說和個性表達之間的微妙的關系,從而使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站在為時代精神代言、為群體生存代言的高度,僅僅把水彩藝術作為個人樣式的創(chuàng)造,在今天已失去意義,等等。我認為水彩畫教學該從下面幾點做出反省,更新觀念。
一、強化水彩藝術的中國性
水彩藝術西學東漸的過程中,以往我們有盲目地隨著西方潮流走的跡象,沒有把水彩藝術的創(chuàng)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沒有形成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繪畫藝術。中國水彩的當代性轉型,要反對文化后殖民主義,割裂自己文化藝術傳統(tǒng)的歷史,無視地域性、無視自己的文化。我們提倡中國水彩的當代性轉型要具有“中國性”,要具有國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當代性,不盲目跟風,從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國文化個性,具有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水彩藝術家必須深刻理解中國藝術傳統(tǒng),認識整個中國藝術發(fā)展的格局,還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藝術的現狀與趨勢,而不能僅限于研究水彩畫本身。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繪畫傳統(tǒng),其中意象論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中心范疇,也是中國美學最具有世界貢獻的一個突出典范,中國水彩應該體現中國文化藝術精神、體現中國人的藝術審美價值,吸取其精華。
二、拓展水彩藝術的創(chuàng)作題材
現代主義非常關注畫面形式問題,極度張揚個性,很少注重畫面的精神內涵,步入當代藝術語境中,“畫什么”與“怎么畫”同樣很重要。中國水彩長時間徘徊在風景靜物題材,很少觸及重大題材,水彩畫業(yè)內對當下發(fā)生的事情不夠敏銳,對時代精神的認識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個大畫種應有的人文關懷。任何藝術形式應該都是時代文精神、時代審美的一面鏡子,水彩畫家應該積極了解自己的時代,感知、了解表現當代事物,從人的當下狀態(tài)的體驗與把握入手,關注時代的發(fā)展和文化的進步,兼顧藝術的“個性”與“時代性”。對藝術而言,問題意識是當代性的核心,水彩畫家還需樹立問題意識,當代是一個充滿問題的時代,生態(tài)問題、人權問題、底層問題、女性主義問題和多元文化問題等這些在當代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在中國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獨特的反應。任何學術命題都需要意義,基于文化層面的當代藝術,其意義建構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必須關注當下;必須是針對當下的反思與批判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智性。當代水彩藝術的意義應該來自對當代一些問題的反應、反思與反省而不是回避,對問題的體驗集結著水彩藝術家藝術良知和批評責任。
三、水彩藝術寫生創(chuàng)作化
為了訓練學生的造型基本功,我們常常把寫生當成手段。它不失為一種好手段,可是水彩畫寫生教學現狀卻非常令人擔憂。很多學生“為寫生而寫生”、“為技法而技法”,只把寫生當練習,把寫生當成訓練基本功的一種手段,割裂了寫生與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認為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去著手搞創(chuàng)作。這樣往往導致學生在搞畢業(yè)創(chuàng)作時茫然失措。水彩畫教學中出現的這種寫生練習、技法材料訓練與畢業(yè)創(chuàng)作這種先修與后續(xù)后續(xù)課程脫節(jié)。4年本科學習下來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們不得不更新水彩畫教學的觀念與思考水彩畫教學程序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水彩藝術寫生要創(chuàng)作化,把對景寫生改為對景創(chuàng)作,要“為創(chuàng)作而寫生”、“寫生即創(chuàng)作”、“為創(chuàng)作表現而技法材料”,而不是“從寫生到創(chuàng)作”,要拉近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距離。當然,以這種觀念實施教學,并不是揚此抑彼去忽視基本功的訓練走向另一個極端——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后勁不足,而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把創(chuàng)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寫生訓練,在寫生的基礎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創(chuàng)作帶動基本功訓練,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覺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針對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強。寫生之前就要做好創(chuàng)作構思,以創(chuàng)作的高要求去寫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為此,對于美術學水彩方向的課程,我們可以把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放第一位,“從創(chuàng)作到技法”,強調創(chuàng)造意識貫穿水彩畫教學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內容,力求課程之初就得通過較為系統(tǒng)的水彩畫歷史、水彩畫鑒賞方面的教學提高學生的眼界,明確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的當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實驗練習、不同題材的速寫、寫生練習都得圍繞創(chuàng)作高要求而開展。先談創(chuàng)作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技法材料訓練與實驗,而后者都是圍繞為創(chuàng)作表現而服務的,即階段目標必須為終極目標服務,基本功訓練、技法材料實驗與探索必須指向創(chuàng)作。
四、加強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
粗線條地看,20世紀以前西方水彩畫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對立模式,畫面都是尊重客觀,畫面物盡其形、其色、其態(tài)、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擬客觀世界,20世紀以后西方水彩畫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漸向物我相融式轉變,畫面更多關注直覺,心靈的獨特體驗,音樂的律動,純粹的形式本身,質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藝術西學東漸后,國內對西畫體系的水彩的教學,長期以來,沿用物我對立式,側重表現客觀對象。相比之下美國的學生強調表現主觀,美國的大學非常重視短期作業(yè),重視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訓練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表現力,他們的學生沒有我們學生寫實基本功扎實,但他們思維活躍,手法多樣,作品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創(chuàng)造力,F在大多數院校的水彩畫教學主干課程多是以題材命名課程內容,如《水彩靜物》、《水彩風景》、《水彩人物》等。學生依賴客觀對象即“畫什么”太多,這樣很容易造成作畫客觀描摹而不主動主觀、全班畫兩組靜物風格雷同、學老師卻太像老師千人一面等不良現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則,重視主觀表現,張揚個性,避免趨同而力求多樣,關注“畫什么”的同時更為關注“怎么畫”。如本課程強調技法材料實驗、色彩整合練習(圖底關系不變,更換物象色彩或提調和降調,目的都是建立和諧的色彩關系和使色彩表達某種情感)等在培養(yǎng)學生在水彩畫寫生與創(chuàng)作中變得主觀主動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其二,加強意象、抽象風格的水彩畫教學。水彩藝術技術性太強,尤其寫實水彩更為艱難(如寫實人物水彩)。傳統(tǒng)本科水彩畫教學以寫實水彩畫教學為主,這樣其一,教學沒有遵循藝術創(chuàng)作多樣化原則,在具象寫實風格水彩方面耗時太多,學生無暇進行本課程針對不同學情加強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訓練。其二,沒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學情是多樣和多變的,本課程一方面從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強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訓練。另一方面針對視覺型、觸覺型兩種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視覺型的進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訓練,觸覺型的進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訓練。第三,根據學生基礎不同進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訓練。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實驗、新技法的探索
中國水彩畫家,受傳統(tǒng)繪畫重道輕器思想的影響,長時間輕視物質技術的進步和工具材料的改進,頑固地堅守著所謂的水彩藝術“本位”。在水彩畫的學習中,學生應大膽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與實驗新媒介、新技法,擴展水彩藝術所用材料的范圍,對水彩藝術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綜合材料技法,去尋找新的繪畫語言和達到以往不同的畫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畫家畫家應該最大限度地反映當代藝術的發(fā)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審美趣味,做當代審美的前晀者和實驗者,探索新的藝術形式與藝術趣味,使中國水彩與時俱進。
六、水彩藝術創(chuàng)作迎合市場化需求
當代審美文化語境中藝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出現了多元并存的現狀,它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主旋律審美文化、高雅審美文化、大眾審美文化這三種基本形態(tài)既各具特征又相互影響,正統(tǒng)趣味、精英趣味向大眾文化靠攏已經出現并成為一種趨勢,“如果現代主義的特征是烏托邦的設想,而后現代主義確實和商品化緊緊聯系在一起”。大眾藝術時代的到來,藝術更加世俗化,它更多的以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基礎、以市場需要為依據,成為一種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活動形式,具有很強的消費性。作為當代文化產品的制造者準水彩藝術家來說,水彩畫專業(yè)的學生必須面對市場,按照消費者需要生產出符合大眾趣味的產品。兩耳不聞窗外事已行不通,我們要及時走出象牙塔,利用網絡、拍賣會等多方面的信息渠道了解市場。
【論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水彩畫教學】相關文章:
論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05-30
探索論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4-30
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08-02
論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教育05-11
新聞報道中的語境把握問題論文04-29
論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08-19
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8-01
試論《體育教學論》中幾個觀點的辯析08-12
論自主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選項教學中的應用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