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詞語的文化含義與對外漢語教學

時間:2024-06-08 15:05:0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詞語的文化含義與對外漢語教學

 論文關鍵詞:漢語;詞語的文化含義;對外漢語詞匯教學
  論文摘要:對外漢語教學是以提高留學生的漢語運用和交際能力為主要目標,詞語的文化含義在教學和交際中是難點也是重點,本文通過對詞語文化含義的闡釋,為對外漢語詞匯的文化含義教學提出相關策略。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語言通常能夠反映該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本質以及思維方式。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時,對該國家文化的了解對語言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漢語亦然。在漢語諸要素中,詞匯直接反映著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是最基本、最活躍的成分。語言的文化本質決定了詞匯必然承載著豐富和特定的文化內涵。第二語言教學主要解決詞語含義的文化差異與文化沖突,以及詞語含義的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干擾這一問題,保證詞語傳遞的信息暢通。
  一、詞語的文化含義
  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通常將詞語的意義分為兩類:語言概念意義(簡稱語言意義)和文化內涵意義(簡稱文化含義)。語言意義指的是客觀事物的一般屬性或本質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和概括,是詞典義,是不受交際者的主觀意志和感情的色彩左右的客觀意義。文化含義是附加在語言意義之上的意義,表示的是在實際跨文化交際中的交際價值以及所傳遞信息的文化特征。詞語的語言意義體現(xiàn)的是語言的特點,受語言規(guī)則的制約,表達出的是詞語的基本意義,比較固定,不會因人而異。例如:表示自然現(xiàn)象、科學技術、生活用品等客觀物體與現(xiàn)象的詞語就屬于這一類。文化含義卻是超越語言意義的交際意義和心理意義,反映出的是詞語使用者的主觀態(tài)度、感情色彩和意欲傳遞的信息。人們的主觀態(tài)度和感情色彩受到母語文化的社會制度、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俗、行為規(guī)范、交際規(guī)則、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制約。所以,詞語的文化含義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文化不同,人們所賦予文化的背景意義、感情色彩和交際價值也不同,并且受到不同交際規(guī)則的制約。
  二、漢英詞語含義的對應情況
  1、語言意義對應,文化含義也對應
  這類詞語多出現(xiàn)在指稱自然現(xiàn)象和科學技術方面。例如:“太陽、月亮、空氣”與“sun,moon,air”;“計算機、電視機、科學”與“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不過此處的“對應”還是主要指語言意義的對應,在一定的語境中用于隱喻義時就不能說不同文化之間也一定會完全或基本對應了。
  2、語言意義與文化意義皆不對應
  這類詞產生于獨特的文化背景中,反映一個民族所特有的物質文化,稱為“國俗詞語”或“文化詞語”,國俗詞語在其他語言中很難找到與之完全對應的詞,也稱為“非等值詞語”。如漢語中的“華表”、“太極拳”、“脫貧”、“下放”、“和諧社會”;英語里的“streak(裸跑)”、“hippie(嬉皮士)”、“punk”。
  3、語言意義不對應,文化含義對應
  在兩種語言之間,有時對同一種事物或現(xiàn)象有不的表達方法。例如,“三伏天”對應于“dog days”,都指的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中國文化中的“三伏天”是根據中國農歷的季節(jié)變化確定的,一般指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英語中的“dog days”指“dog star”升起的時間。這兩個說法充分反映了中英文化的不同和民族風俗習慣的差異。
   4、語言意義對應,文化含義此有彼無
  許多詞語在雙語詞典中都可以找到語言意義對應的釋義,但是詞典義對應的詞語所反映出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概念不一定也對應,甚至將一種語言的說法譯成另一種語言的對應詞時,對譯入語國家的人提供不了任何信息或者提供錯誤信息。例如:“單位”與“unit”,中國人常用“單位”表示自己或別人的工作機關、團體或部門,漢英詞典將“單位”譯成“unit”。在跨文化交際中,西方人卻難以理解其含義。其實,在中國,“單位”既是個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各方面的需求,例如,可以享受廉價住房、醫(yī)療保險。改革開放以后,“單位”的作用不斷縮小,然而“單位”的許多功能仍然存在。在可見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單位”在人們心中的重要作用仍然難以徹底消除。
  5、語言意義對應,文化含義此無彼有
  對于外語詞語的語言意義,一般懂外語的人一看就懂了,即使不懂,通過查閱詞典也可以知道。然而對于詞語的文化含義和交際價值,不了解該國文化的人就真的難以理解了。例如,英語的“tea break”“coffee break”這兩個詞的語言意義很清楚,但是不了解英語文化的人根本無法理解這些詞的文化含義(a short pause from work in the middle of the morning or afternoon for a drink, a rest,something light to eat,ect)。這里的“喝茶”也有著極為深刻的文化含義:一是時間在午餐和晚餐之間;二是內容不僅有茶,而且有咖啡、點心;三是這種飲茶方式是家庭主婦間社交的常用方式,所以,要了解這類詞語的文化含義,不了解文化背景和語言使用者的習俗是不行的。
  三、對外漢語詞匯的文化意義教學
  詞語的文化意義的差異是造成跨文化交際障礙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得到重視。
  首先,對外漢語教師應有針對性的進行詞語文化背景意義的教學。跨文化交際的沖突幾乎是隨著語言學習的開始就發(fā)生了,不過在初級階段的教學中,往往會對其采取寬容態(tài)度。隨著留學生語言學習的不斷深入,要求語言與交際并重,文化知識也逐漸滲入。因此,要引導學生學習詞語的文化意義,防止產生交際誤解。
  教師在講完該詞的語言意義之后,可以通過使用環(huán)境來揭示詞語蘊含的文化信息。比如,在講到“龍”的文化意義是,可以通過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古代帝王宮殿上大都刻有龍來說明:“(1)象征中華民族;(2)象征帝王”等。與英語中的“龍”(dragon)區(qū)別,在西方世界龍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這一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片面或武斷的產生一些不合實際的聯(lián)想。因此通過具體使用環(huán)境,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揭示其文化意義,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避免發(fā)生交際沖突。
  然后,對于此有彼無的詞句教學時要進行慎重處理。在具體教學與翻譯中處理中國文化獨有的說法需要區(qū)別對待:一要做到意義和信息的準確傳遞,二要避免在講述時使非本國文化背景的人產生文化誤解或者導致文化沖突。對于那些當代社會流行但只反映中國文化,尤其是當代中國文化特征的說法,教授時要力避文化誤解和沖突;對于那些中國社會流行但并不規(guī)范的說法,要酌情處理,能不譯成外語時就不必翻譯,如果是非譯不可,需要加上背景說明和評論,以便排除文化誤解;對于那些只針對中國人的標語、口號、公示和布告,可以不必翻譯。
  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這不僅因為作為人類特有的交際工具,它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而且其基本單位詞語中,沉淀著豐富的文化意蘊。對于漢語學習者來說,要真正掌握漢語,應該而且必須了解漢語的文化意蘊,深入、全面地掌握語義,特別是其中深層的文化意義,在教授外國留學生時進行必要的文化滲透便成為了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畢繼萬.第二語言教學與跨文化交際[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
  [2]孫德金.對外漢語詞匯及詞匯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高燕.對外漢語詞匯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詞語的文化含義與對外漢語教學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詞語的文化含義與對外漢語教學】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意義12-07

對外漢語教學與對外漢語12-07

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11-15

理解文化研究含義論文03-22

文學論文:試論文化導入的對外漢語文化詞匯教學法11-26

由文化導入談對外漢語專業(yè)漢語教學改革03-07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文化導入問題的研究11-22

淺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文化導入問題的研究11-19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課教學12-07

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應用12-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