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幼兒教育論文

時間:2024-07-03 18:42:11 教育學 我要投稿

幼兒教育論文(大全1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論文(大全15篇)

幼兒教育論文1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當今社會耳熟能詳的流行語,但真正的“起跑線”不是讓孩子學多少知識和技能,而是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由于當前應試教育和社會上一些不良宣傳的影響,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久禁不衰,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教學規(guī)律,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如何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呢?

  一、必須明確學前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3—6歲的幼兒正是培養(yǎng)好奇心、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丁性品質以及良好行為習慣最佳時期,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實施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原則,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活動和學習環(huán)境,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應該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fā)揮潛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和條件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二、深刻反思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

  1、教育部門監(jiān)控力度不足。

  面對日益嚴峻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教育行政部門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沒能及時對這種錯誤傾向予以制止和糾正,更有甚者,還從活動組織、評獎、職稱評定等方面不自覺地為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進行推波助瀾。

  2、辦園宗旨不端正。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們對幼兒園提前學習寫字、算算術等呼聲較高,特別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民辦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長的需要,教授一些小學的學習內容。向幼兒提出過高的水平要求,以求幼兒拿出學習成績來,滿足家長的要求,并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3、家長把學前教育單純的理解為智力開發(fā)。

  使幼兒家長對可以“看得見摸的'著”的知識、技能的關注度遠高于量化的,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審美、情緒等非智力因素。

  三、遏制學前教育“小學化”必須轉變教育觀念。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時期良好的教育是一個人性格、習慣、能力、自我意識等的初步形成階段,如果這一時期能夠接受規(guī)范的學前教育,形成良好的性格、習慣將會有利于他一生的發(fā)展?朔䦟W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必須做好“三個轉變。

  一是必須轉變辦園理念。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歸根結底是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小學化”,而園長是幼兒園課程的領導者,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起決定作用,園長有什么樣的辦園理念就會選擇什么樣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因此,園長首先要轉變自己的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用發(fā)展的眼光看教育,不能只注重辦園的功利性,更不能因迎合家長的錯誤需求而違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二是必須轉變幼兒園教師的教育理念。加強教師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甘肅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政策、法規(guī)的培訓學習,把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讓孩子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讓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同時,開展遏制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專題研討活動,組織教師共同分析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

  三是必須轉變家長的錯誤認識。“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和需求加大了幼兒園辦園壓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開設一些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課程,因此,家長對“起跑線”錯誤認識是學前教育“小學化”的一大助力。作為幼兒園,可以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家教知識講座、請家長走進課堂等多種活動,幫助家長了解《指南》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各階段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和班級教育教學計劃、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帶給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危害性等知識講座,使幼兒家長懂得幼兒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贏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四、克服“小學化”傾向的有效策略。

  一是早期閱讀策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幼兒能潛移默化地接受書面語言,獲得全方位的早期閱讀的經驗,從而知道文字的具體意義。

  二是數學教育策略。在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和數有關的問題,如分類、比較、測量甚至加減運算。幼兒的數學教育的內容應和幼兒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和游戲中。

  三是書寫活動策略。幼兒的前書寫活動具有游戲性、圖畫性、過程性、興趣性等特點,與小學的書寫活動有明顯的不同,不考慮幼兒興趣和需要的機械訓練是不可取的。

  四是游戲活動策略。游戲是促進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形式,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通過游戲兒童能夠獲得情感、認知、意志、人格等方面的發(fā)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動手能力、探究精神、創(chuàng)造力及自我表現能力,使幼兒體驗到自豪感、成就感。

  五是幼小銜接策略。可采取召開“幼小銜接”專題座談會、邀請小學校長或一年級優(yōu)秀班主任給家長進行“幼小銜接”專題講座等活動體驗小學生活活動,促進幼小銜接工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習習慣、遵守紀律的習慣等?傊,學前教育是區(qū)別于小學教育的獨立階段教育,應本著以幼兒為本的思想,熱愛每一個幼兒,接納每一個幼兒的個性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設計趣味性濃、活動性強的、滲透于生活、游戲中的各種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去探索,爭取把每位孩子都培養(yǎng)成一個活潑開朗的,有自己個性特色的兒童。

幼兒教育論文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逐步滲透到幼兒教育中,F代教育技術主要包括了虛擬仿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衛(wèi)星通訊技術、音像技術以及多媒體網絡技術等。幼兒教育教學中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幼兒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因而,對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應用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發(fā)展

  幼兒階段是素質教育的起步階段,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夠使普通教育理念與現代科學技術相融合,有利于促進幼兒教師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1]。把現代科學技術滲透到幼兒教育中,使幼兒教育與時俱進,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

  現代教育技術具有信息傳播快、內容豐富、實效性強等特點,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幼兒,使幼兒形成清晰直觀性的認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2]。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更加符合幼兒喜歡新奇,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有利于增強幼兒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幼兒情感體驗

  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固化的教育方式,不僅忽略了幼兒的個性化特征,久而久之,還會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設置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快樂的氛圍中,增強情感體驗[3]。例如,在語文知識內容學習的課堂上,尤其是在語言學習模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結合幼兒的性格特點,在課前準備好視頻教學課件,并以圖標的形式在電腦桌面上展示,大班的幼兒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與愛好來選擇自己想要進行語言練習的內容,進而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對話練習。

  又如,在舞蹈表演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媒體視頻,向幼兒展示出風格各異的兒歌、舞蹈。在《化蝶》舞蹈的學習中,教師利用教學課件把角色與音樂進行有機融合,使幼兒對蝴蝶飛舞的情景有直觀形象的感知,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表演興趣,而且舞蹈動作十分形象。

  2、游戲教學,加深理解

  游戲化教學方式是實現快樂教學的基本途徑,同時對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都有重要的意義[4]。游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幼兒實現精神成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全身心投入,不分主客體,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盡情交流與溝通。在充分的互動中,拓展思維,加深理解。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首先播放相關視頻,通過動態(tài)化的視頻,使幼兒對故事中小蝌蚪與鵝媽媽、烏龜媽媽及魚媽媽之間的對話內容有所了解,之后將幼兒進行隨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幼兒開展《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同時,教師要可以播放相關音樂,營造出良好的游戲氛圍。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豐富對話內容。另外,由于幼兒在這個階段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生活化角色模仿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與幼兒家長一同進行聯合教學,家長利用數碼相機把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地把這些視頻播放,引導幼兒對這些生活角色進行扮演,不僅能夠縮短教師的講解時間,提高課堂效率,還由于幼兒對生活中的這些事物及交際比較熟悉,因而,理解和模仿起來比較容易。在角色扮演的游戲中,引導幼兒積極發(fā)現問題,使幼兒的得到發(fā)展。同時由于幼兒會對一些問題產生不同的觀點,此時,教師同樣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獲取相關的影像資料,對問題進行解答。比如,對于一些中班的幼兒,他們對坐公交車要不要買票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對此,可以播放乘車要買票的視頻資料,當幼兒看到上車要主動買票或者出示月票的鏡頭后,就會懂得上車要主動買票的道理。

  3、播放視頻,提高幼兒自律能力

  由于幼兒年齡小,自律能力較差,針對這一問題,幼兒教師可以認真分析幼兒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的'視頻動畫,加強對幼兒的正確引導,提高自律能力。比如,幼兒教師可以播放一段《猴子過橋》的視頻動畫,動畫片主要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只有一座獨木橋,每次只能通過一只猴子,但是小猴們你爭我搶,都想第一個過橋,結果在互相擠推中,有的小猴被擠到了河里,有的被擠傷了,此時老猴王說道:“如果你們再這樣爭搶下去,誰都過不了河,就讓我們排隊吧!”在猴王的指揮下,小猴們順利地過了河,并且吃到了美味的桃子。教師通過播放類似的動畫視頻,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觀賞興趣,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文明禮讓的道理,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律能力?傊,由于教育技術優(yōu)勢頗多,彰顯了時代特色,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因而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策略的研究,采用科學化措施,豐富幼兒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結構,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增強課堂實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實現幼兒教育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幼兒教育論文3

  幼兒3歲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在此期間,由于家庭、社會環(huán)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或由于幼兒自身身心發(fā)展出現的某些障礙未能及時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兒會表現出一些品德方面不良的行為習慣,如好哭、說謊、膽怯等。小班幼兒表現尤為突出。小班幼兒爭搶攻擊行為對同伴和集體的學習、生活妨害最大,假如爭搶行為不及時矯正或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這些孩子很可能成為“問題兒童”。筆者嘗試運用正強化理論矯正小班幼兒的爭搶行為作了一點探索和研究。

  一、小班幼兒爭搶行為成因

  小班是幼兒進入集體生活的開端,由于幼兒年齡小,愛模仿,可塑性大,易受暗示,好行為易于培養(yǎng),壞習慣也容易形成。因此,老師在這一階段幫助孩子形成良好行為方式和習慣,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尤為關鍵和重要。這一類幼兒不及時矯正或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將來很可能成為“問題兒童”。據統計,小班爭搶行為的幼兒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老師們都覺得現在帶班越來越“吃力”了。從社會適宜觀點而言,孩子的任何不良行為出現,皆可視為適應困難的征候,顯示孩子遭遇困難,不僅無法以自己的智能、經驗去克服,而且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去適應環(huán)境的需求,唯有訴諸偏差行為以滿足。從心理衛(wèi)生的觀點來看,孩子的不良行為顯現,皆可視為求助呼聲,需要老師來幫助,予以有效的矯正和輔導。幼兒期屬于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早期,是初級階段,他們的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較差,通過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或要求他們自我約束的辦法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是遠遠不夠的,而斯金鈉提出的強化控制論恰恰為我們塑造幼兒良好行為、矯正幼兒偏差行為提供心理學上的依據。

  二、小班幼兒爭搶行為的強化矯正策略

  對于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交往溝通能力欠缺,特別是行為偏差的兒童,情緒上與老師對立,老師的說理、勸告根本無濟于事,常會讓老師感到無從下手,直接實施強化措施會有很大的障礙,有必要從心理上、思想上與幼兒進行溝通,營造和諧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和提高期望行為的發(fā)生率,保證強化策略順利實施。

  1.關注爭搶行為的幼兒,搭建心理橋梁。爭搶行為的幼兒常招老師批評、責罵。老師不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害怕和遠離老師。因此,老師應更多的給予他們關愛和關注,以寬容的心態(tài)接納孩子,多用贊揚、肯定的方式與幼兒對話,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只有老師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內心世界,才會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喜歡上孩子,也只有讓孩子喜歡上老師,他才會配合教育。

  2.尋求家長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在園表現,家

  長不能直觀了解,他們不能客觀的認識評價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因此,老師更要及時與家長交流溝通,運用錄像的方法記錄孩子的不良表現,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育,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提高爭搶行為幼兒的威信,協調同伴關系。爭搶行為的孩子,由于擾亂集體秩序或傷害欺負同伴,因此會招同伴集體的敵視和冷落,再加上老師對他們批評和斥責,影響了他們在集體中的`形象和威信,很多同伴不愿與他們交朋友,在這種敵視和孤立的環(huán)境中生活,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行為更加偏離。老師要樹立爭搶孩子在同伴中的威信,使同伴愿意和他們交往,使他們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成長。

  三、實施強化矯正的基本原則

  1.恰當使用強化物。強化物發(fā)放要及時,一旦所期望的行為出現立即發(fā)放。強化物的使用量要盡可能地少,每次正確反應之后,只能給予少量的強化物如葡萄干、巧克力球等,每次只能以一;蛞活w為單位來強化某種正確反應?傊,正強化物的給予量要充分體現“物以稀為貴”的原則,在矯正初期,老師更多地使用食物、玩具等物品作為強化物,借以強化受訓者出現的良好行為反應。但經過一段時間矯正過程之后,如果能給予幼兒更多的愛心與關懷,加以運用適當的次級強化物或社會性強化物。

  2.嚴格執(zhí)行方案的程序,嚴密操作行為矯正策略。實施行為矯正方案必須嚴格執(zhí)行既定的一切操作程序,正強化的操作步驟如“典型案例分析”中所示,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否則行為處理過程就會亂了套。嚴格執(zhí)行程序和嚴密操作行為策略是前提,如果在行為處理實踐中發(fā)現原來的程序或策略難以實現終點行為時,有效可行的辦法就是調整。

  3.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人類行為的矯正,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在執(zhí)行矯正方案時,往往會遇到許多始料未及的情況。老師必須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先易后難,選簡單后復雜、每次只解決一個具體目標行為問題的進行矯正,在矯正過程盡量適合幼兒的具本特點與實際需要,以確保方案最終取得成功。幼兒期是人格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現在的孩子適應能力越來越差,這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幼兒教師要注重個別教育,注意觀察幼兒,及時捕捉孩子發(fā)出的信息,深入調查研究,運用科學的教育原理,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對幼兒進行輔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論文4

  幼兒園和家庭是影響幼兒在生活中的兩個最重要的環(huán)境,雙方應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達到家園合作的目的。

  1.1有利于幼兒身心發(fā)展

  幼兒園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教師是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具備專業(yè)的教育技能,并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家庭更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境,家長是幼兒最親近的人,家長對幼兒的了解也是全方面的,所以,家庭教育在幼兒發(fā)展中起著長期的作用,兩者將各自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各自的長處才能有效的形成教育合力。

  1.2有利于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生活

  家園合作不是單方為主的“配合”,二者是兩個同時肩負著啟蒙教育的重要任務。如今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以在園為主,家長很少有機會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因此,家長與老師應該相互間交流有關孩子的信息,這種雙反信息的反饋會形成教育合力,同時家園合作也為教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機會,家長應多給幼兒園給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教師也可以從家長那里獲得更多有關幼兒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長多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從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中獲得幫助。

  1.3有利于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

  父母是幼兒的啟蒙教師,也是終身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勞苦而深刻的,在孩子的世界里家長的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家長的性格、行為舉止等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本身就善于模仿,所以模仿的對象的取決是很重要的,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需要,F在的家長大部分忙于工作,常常忽略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覺得教育是幼兒園的事情,父母只需要交辦相應的費用,剩下的就交給幼兒園,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以存在的,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轉變家長的觀念,讓其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需要教師與家長密切的溝通,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教育的興趣。家園合作可以使家長逐步意識到自己也是孩子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自己有這份責任與老師、幼兒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孩子全面的發(fā)展。

幼兒教育論文5

  課題來源:

  學前兒童在專門的教育機構中接受集中教育在我國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歷經數代人的艱苦努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隨著國家《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的出臺,學前教育逐步走上了規(guī)范化的軌道。年來,隨著家長對學前教育愈加重視,很多幼兒園為迎合家長需求,大搞知識教育,幼兒園“小學化”趨向愈演愈烈。這背離了《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科學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的教育精神,阻礙了幼兒的健康成長。為了了解一實際現象,我選擇了對該課題進行研究。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標:

  時下時髦的一句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對學前幼兒不當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齡的超負荷的小學化教育卻恰恰與這個初衷相違背,其結果將會導致“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課題研究可以找出存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的原因,課題研究最終達到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樹立起他們正確的兒童觀、育人觀、成才觀、人才觀;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改進學前教育質量,實現還幼兒快樂童年的目的。

  意義: 研究課題的意義,在于通過研究找出不同的學前教育機構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了解這一實際現象并正確的兒童觀和人才觀,對家長的成材觀念和育子觀念加以了解,逐步使自己適應以后工作的狀態(tài)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內容:

  1.調查報告

  2.幼兒心理學

  3.游戲理論

  4.幼兒家庭教育

  5.此現象的危害

  方法:

  研究法、實地考察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分析法、實踐探索法、經驗介紹法等各種方法展開研究實踐。

  研究中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

  主要問題:

  1、無實際經驗

  2、可參考的文獻、報告不全面

  3、對此課題的研究理論知識不足

  4、可借鑒的實例缺乏

  解決方法

  1、利用課余時間多去幼兒園實習,為實踐創(chuàng)造條件。

  2、到網上圖書館查找查閱相關資料。

  3、多學習、多讀書,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含量。

  4、多與老師溝通,讓老師提供一些可參考性建議。

  課題研究起止時間和進度安排:

  xx、1-2月 請指導教師檢查資料 提出修改意見

  xx、2、15-25日 修改題材 補充查閱資料

  xx、2、25-3、15日 擬開題報告

  xx、3月末 進行第一次修改

  xx、4、15 進行第二次修改 完成初稿一 初稿二

  xx、4月末 進行論文電子文稿排版

  xx、5月 提交論文

  xx、5月中旬 論文答辯

  參考文獻:

  1. 示雨、禾林 《家庭教育讀本》(幼兒版)寧夏人民出版社 20xx年2月第1版

  2.袁愛玲 何秀英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xx年1月第1版

  3.蔡國英編著 《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4. 張丹 “關于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反思” 《幼兒教學研究》 20xx年第9期

  5.吳紅娟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研究與對策” 《教育科研論壇》 20xx年09期

  6.許卓婭 張暉 《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xx年6月第1版

  7.姜勇 龐麗娟 梁玉華《兒童發(fā)展指導》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xx年11月第1版

幼兒教育論文6

  一、目前幼兒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不能夠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而應該體現在孩子在幼兒園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然而,目前對幼兒進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減少戶外活動,提高幼兒安全性

  目前有很多幼兒園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降低他們受危害的風險,幼兒園方面很少組織幼兒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項目。比如:戶外春游、游覽動物園等等。由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幼兒園很多的戶外活動取消,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很多需要孩子親身體驗的課堂都要留在室內進行老師單方面的講解,使得課堂內容變得太過于單一和枯燥。

  (二)限制幼兒的活動區(qū)域

  現如今為了保證幼兒的身心安全,幼兒園還有家庭就會人為的把孩子的活動區(qū)域給限制住。一些幼兒園為了保證幼兒能夠全天候的在老師的監(jiān)控之下只允許幼兒在教室、宿舍等市內活動場所活動。這樣限制幼兒的活動區(qū)域,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幼兒的身體安全,可是這樣做長期以來就會束縛幼兒的發(fā)展,阻礙了幼兒的思想。而且,長期在一個密閉的環(huán)境中,會使得幼兒不敢見世面或者是見生人,不敢去參加室外的活動。容易造成幼兒失去創(chuàng)新精神,想象力容易弱化,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抹殺了其天性。再加上,幼兒長期在室內,沒有接觸過外界的事物容易造成他們在碰到事情的時候,出現不安,不知如何解決的情況發(fā)生,儼然溫室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所以,做好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改進幼兒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情景設置方法

  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景,將各種事物、背景等運用多種方式直觀的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做好安全教育需要情景的幫助。老師可以在教室、走廊、食堂、廁所等多個地方張貼上宣傳安全的標語,或者是用直觀的圖畫展現出來,既生動又不失教育的意義。例如,在營造情景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與兒童相互配合,引導幼兒去感悟和理解這些標語或者是圖畫的重要意義。在各個走廊中可以貼上“不從高處往下跳,不爬窗戶”還有畫上“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的圖畫,以及“上下樓梯要靠旁邊走”等,而且,為了保持圖畫還有標語的新鮮性,老師應該按周期來更換內容,這樣有助于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器械或者是玩具創(chuàng)造交通道路的情景,或者是帶領孩子制作救護車、消防車,還有滅火器等事物,教給孩子這些東西的具體意義等。并且利用這些東西帶領兒童開展一些情景游戲,模仿一些危急事件,讓幼兒能夠有親身感受的經歷,這樣一來,很容易讓兒童了解安全教育的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二)開展游戲方法

  幼兒天生好動,并且十分喜歡做游戲,跑動等等。所以老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對幼兒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幼兒園老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各種游戲方式,使得幼兒在一個活潑、放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安全教育知識,教給幼兒能夠學習到自救的知識。就以消防安全知識教育來說,在開展消防知識活動之前老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消防知識,提一些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讓幼兒能夠參與到其中。在進行游戲的時候,老師應該提前準備好充足的游戲工具,例如開展地震逃生的游戲活動中,老師應該借助相關的教學設備運用紙箱子,桌子等進行地震逃生演練。告訴幼兒地震爆發(fā)的時候應該怎樣逃生或者是怎樣進行躲避,能將危害降到最低。與此同時,要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在發(fā)生危險的過程中不要慌亂,要進行有序的逃生,不害怕困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通過開展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還有安全意識。

  (三)抓住一切機會進行知識滲透的方法

  幼兒在幼兒園中呆的時間要比在家呆的時間還要長,所以老師應該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安全知識的滲透,在實踐中教育,更有助于幼兒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例如:在早上檢查的時候,組織幼兒吃午餐的時候,組織幼兒活動的時候,洗漱的時候等等。很多時候都可以進行安全教育。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應該在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廣泛的滲透,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使得幼兒能夠真正的理解到安全教育的真諦。例如,幼兒對于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比較感興趣,鑒于此,老師可以結合這一問題給幼兒講解一些關于電的安全知識,教給幼兒不要隨意觸摸電源,不要接觸電等相關的危險物品。要讓兒童知道它的危害。通過多媒體設備通過觀察相關的動畫教育短片,進行安全知識的講解。

  三、總結

  當前幼兒安全教育已經成為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活動,抓好安全教育才能保證孩子能夠在一個相對好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筆者通過分析得出了三種教育方法,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更好地融入到實踐中;其次,開展相關的游戲,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將安全教育知識從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全面的滲透,希望對幼兒安全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幼兒教育論文7

  在教學診斷中,“學”是診斷的標桿,學生學得好才是一節(jié)好課;“教”是診斷的對象,診斷要發(fā)現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治,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幼兒園的教學診斷要從“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通過觀察幼兒的“做”來評價幼兒的“學”,通過幼兒的“學”評價教師的“教”,讓教師在“教中學、學中教”,以提高課堂質量。本文以中班語言課——《認識反義詞》為例,對其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并提出建議性策略!墩J識反義詞》是一節(jié)大多數老師都熟悉的課題,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診斷,可以更為清晰地發(fā)現教學理念與方法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進行深入的思考。

  一、尷尬的提問——“老師:什么是反義詞?”

  1.課堂實錄

  上課鈴聲響,老師在幼兒前面的桌子上擺上很多教具:“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和大家做一個游戲,讓大家從這些玩具中找出意思相反的東西并說出來?纯凑l找得好、找得快!”于是,幼兒一起擁上去,七手八腳地尋找。

  一分鐘后,有的幼兒拿一個玩具;有的拿出兩個無關的東西;有的幼兒在玩具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小朋友們沒有順利地找出兩個相反的東西,老師有點著急了。

  老師又說:“下面說說手中有什么相反的東西?”幼兒七嘴八舌叫起來:“我有兩本書,一本大的、一本小的。”老師似乎找到了安慰,微笑著夸獎了這個幼兒一下。

  “老師,我有一個積木,它……”“老師,她那個不是相反的!”……老師顯得有些慌亂,又加上一句:“大家想想:這些玩具中有哪些反義詞呢?”幼兒面面相覷,“老師,什么叫做反義詞?”老師的臉一下子紅了,說:“反義詞呢?就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例如黑與白、大與小、高與矮……,F在,大家再重新找一遍,看誰能夠找到反義詞!”……

  2.教學診斷

  從這個片斷中可以看出,老師顯得有些慌亂,因為幼兒的反應沒有如她預想的那樣“順利地找出意義相反的玩具,并順利地說出‘意義相反的詞’”。那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師沒有按照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辦事情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認清中班幼兒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是沒有按照思維規(guī)律來教學。在課堂的引入階段,老師直接讓幼兒從教具中尋找“意義相反”的東西,什么叫做“意義相反的東西”呢?這對于中班幼兒來講有點難了。另外,老師在幼兒還沒有搞清楚什么叫做“反義詞”的時候就讓幼兒找“反義詞”,這無疑不符合邏輯。

  3.教學矯治

  如果這樣開始教學,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老師先拿出一對玩具——大球與小球,問:“小朋友們,這兩個球有什么區(qū)別?”幼兒一定能答出:“一個大,一個小!

  接著老師說:“大和小,它們叫做反義詞。還有:高和矮、胖和瘦等,都叫做反義詞!比缓螅層變涸俚阶雷由系囊粚叹咧校瑢ふ曳戳x詞。

  這樣的教學一方面符合中班幼兒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具體-抽象-具體”的思維規(guī)律,幼兒就能夠順利地開始反義詞的“尋找”了。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處于初級階段,在學習新語言的過程中能調用的經驗很少,與教師的經驗與理解力的差距極其巨大。所以,教師一定要認清楚中班教學的起點與目標,把握好教學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要精挑細選一些幼兒能夠理解的方式及語言,同幼兒進行交流互動,才能形成良好教學關系。同時,教師要精通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遵照思維規(guī)律辦事,堅持從具體走向抽象的思維邏輯,才能夠打通幼兒思維的通道。

  可見,教師對課堂掌控能力的不足,看似簡單,實質上隱含著教師對教學對象與教學規(guī)律把握的缺陷,只有認真理解這些基本規(guī)律,才能夠得心應手,否則再多的課堂教學閱歷也未必能夠取得大的進步。為此,建議老師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與教訓后,重新閱讀《幼兒心理學》等書籍,一定有別樣的收獲。

  二、失落的主體——“別講話,聽老師說!”

  1.課堂實錄

  經過剛才的“不順利”以后,課堂秩序有段混亂,教師也明顯不自信了,調動幼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意志受到了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加強了對課堂的控制”。“控制”從點名發(fā)言開始:“小朋友們坐到位置上不要講話,下面聽老師說。”

  “王淼,你說你找到了什么反義詞?”王淼“啊”了半天,說不清楚。“張一丹,你呢?”張一丹說:“我……我手里的是大本子和小球!”老師點點頭,說:“大本子的‘大’和小球中的‘小’是一對反義詞,很好!你們還發(fā)現什么反義詞?”有幾個小朋友陸續(xù)說出了幾個,但不是非常準確。

  于是,老師將教具重新擺放一遍,大聲地說:“黑與白是不是反義詞!大與小是不是反義詞!就像這樣找!”“這兩個鉛筆一個長一個短,這里面的反義詞是‘長和短’;這兩長紙一張是白的一張是黑的,里面的反義詞是……”幼兒才開始作出正確法反應:“白與黑!”接著,“直與彎”“哭與笑”“胖與瘦”……課堂的氣氛終于緩和了。

  2.教學診斷

  在課堂的開始,老師就一直試圖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讓課堂充滿著“幼兒的身影,幼兒的聲音,答案讓幼兒說出來!钡捎跊]有把握好課堂的起點與思維的規(guī)律,老師的引導不到位,幼兒的表現不如人意。在這個“教師加強控制”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引導的作用,幼兒得以逐步領悟“反義詞”的規(guī)律,說出了很多反義詞,教學的效果開始顯現。這反映了教師的引導對于教學過程的重要性。

  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需要教師成為課堂的“配角”,但是過于強調教師的“配角”地位,使得課堂失去了教師的科學引導,這樣的課堂根本無法發(fā)掘幼兒主體的潛力。上面這個片段中的師生互動過程,二者都兼顧到了,但是幼兒的主體性潛力并未得到足夠的發(fā)掘。

  3.教學矯治

  我們先看看另外一位老師是怎樣上的:

  老師在幼兒基本把握反義詞的規(guī)律,并能夠正確找出幾個反義詞之后,讓幼兒再到桌子上給教具們配對,并說出自己發(fā)現的`反義詞,“看哪位小朋友說的多!”老師對找出反義詞的幼兒進行激勵表揚,并對沒有找出來的幼兒進行幫助:“你請一位小朋友幫幫你找一個,并謝謝她!”于是有很多同學幫他出主意,找反義詞。

  老師接著讓幼兒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小朋友們發(fā)現有哪些反義詞呢?”于是,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很多反義詞。

  在這個老師的教學中,教師用激勵的方式引導幼兒的積極性,這是對主體性的第一次激發(fā);然后,讓幼兒去幫助沒有找到反義詞的幼兒,既讓幼兒學會了尋求幫助與幫助別人,也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這是對主體性的一次升華;最后,老師讓幼兒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反義詞,把教學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從生活體驗中發(fā)掘教學的素材,這是對幼兒主體的全面落實。這種基于主體情感、經驗以及興趣的教學思維,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能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的“學”是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評價教師“教”的重要標桿。只有良好的學依賴于教師對幼兒主體性的全面激發(fā)與保護,也依賴于教師科學的引導。有一些教師認為主體性教學就是讓幼兒活動最大化,這是一種誤解。沒有教師科學引導的課堂,學生的主體是表面化的,內在的東西不會被發(fā)掘出來,而沒有內在思維、情感激發(fā)的課堂是沒有深度的。激發(fā)主體積極性與體驗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結合“實踐”,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學習從實踐開始符合教學的思維規(guī)律,“做中學”是幼兒園教學中值得推廣的教學切入口。

  三、苦澀的講解——“記住,‘紅與綠’不是反義詞!”

  1.課堂實錄

  老師接下來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在磁性黑板上貼上了很多的圖片,分列成為兩列,教師指定幼兒到上面去用粉筆將這些想法一次的圖片連起來,同時說出:“我找到的反義詞是什么!”游戲內容與前面通過實物找反義詞的難度查不到,幼兒的積極性及其高漲,效果也不錯。但是,在幼兒連起來圖片并說出來的過程中,出現了幾個小的插曲,很值得回味:

  有一個幼兒把兩個筆筒連起來,說:“高和矮!”這時候,下面一個幼兒喊起來:“是深和淺!”老師笑了笑,點點頭,沒有說話。

  有一個幼兒把一個紅色的毛巾與綠色的手帕連起來,說:“紅與綠!”

  有一個幼兒把一個方形的積木與圓球連起來,說:“圓和不圓!”

  有一個幼兒把兩本薄厚不同的書連起來,說:“大與!”……

  老師對于“紅與綠”“圓和不圓”“大與小”這幾個問題明顯覺得不對頭,聽課的人明顯也感到了不對勁。于是老師本能地對“紅與綠”進行解釋:“黑與白是相反的,紅與綠也是相反的嗎?”幼兒無語……

  老師的臉又紅了:“小朋友們……紅與綠不是反義詞,記住哦!”

  2.教學診斷

  這幾個問題非?简灷蠋煹慕虒W智慧,第一個學生提到的“深與淺”是一個非常智慧的答案,老師完全應該對這個幼兒進行極高評價,并由此激發(fā)其它幼兒開展“就同一對物品”尋找兩個以上反義詞的活動,如:兩個人之間的“老和少、胖和瘦、高和矮”等,進一步發(fā)掘幼兒的思維,培養(yǎng)擴散性思維的能力。

  對于“紅與綠”“圓和不圓”“大與小”這樣的問題,作為幼兒園的老師不一定都要去當時就解決,因為根據幼兒的年齡經驗以及語言局限性,向他們解釋這些問題不一定適合!皩嶄洝敝欣蠋煹囊痪洹靶∨笥褌儭t與綠不是反義詞,記住哦!”顯得無力而又苦澀,其實不如放下這個問題,這反而是合理的。

  當然,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讓幼兒多想一想,例如:兩本薄厚不同的書,老師可以讓幼兒想一想“有沒有新的反義詞?”如果幼兒說不出來,老師可以代勞一下,這樣至少可以擴展幼兒的詞匯量。

  3.教學矯治

  課堂的核心是思維,幼兒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依托,教師要善于從形象思維開始,通過各種圖片、實物、生活實例等作為思維的載體,促進幼兒去想象、回憶、總結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不失時機地讓幼兒多“想一想”。只要在課堂上幼兒能夠去“想”,無論結果怎么樣都是寶貴的,無論幼兒想的對不對,教學都是成功的。

  在這節(jié)課的課后,有一位聽課的老師一直與上課的青年教師糾纏“紅與綠、圓和不圓、大與小”作為反義詞的對錯問題。課后單純去探討反義詞的知識時可以的,但是如果這位聽課人把這幾個詞的不到位作為課堂的科學性缺陷來指出,這其實是另一種對幼兒教育的無知。幼兒的學習過程最主要的不是知識學習過程,而是思維方式與情感經驗的啟蒙過程,幼兒主動的思維、積極的情況與良好的興趣,遠遠比知識的深淺與嚴謹性重要。

  從以上課堂教學的過程來看,年輕教師的教學基本理念是科學的,能夠主動激發(fā)思維,以生活基礎為原點開展各種活動。但是課堂的節(jié)奏以及邏輯性上存在不足,這反映教師對教學規(guī)律以及幼兒思維的把握需要進一步強化。建議通過學習類似,開展“具體-抽象-具體”的微格教學訓練,把握幼兒的思維規(guī)律與能力,能夠讓她的課堂得到較快的提升。

幼兒教育論文8

  【摘要】

  一個人在幼兒階段受到的教育會對其產生一生的影響,幼兒的教育是值得教育學者和專家花費精力和時間去研究的問題,教育游戲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育游戲可以有效的對幼兒進行教導,幫助幼兒學會知識和禮貌,開發(fā)幼兒智力。本文將會討論教育游戲的特色并分析在進行教育游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游戲教育 幼兒教育 放松 興趣

  在對幼兒教育過程中,大多數幼兒教師都能夠采用游戲教育的方式,但是在應用游戲教育方式的時候,有一些幼兒教師不能夠合理地在課堂中安排游戲環(huán)節(jié),致使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游戲教育的功效,為此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反思,正視自己在運用游戲教育方式時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運用游戲教育方式的能力。

  一、游戲教育的內涵

  一般情況下,游戲給人的感覺是具有娛樂性的,能夠讓人們放松,游戲教育方式帶給孩子們的感受是放松和愉快的,但是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游戲絕不僅僅是為了讓兒童們進行完全的放松,而是懷著一定的教學目的在兒童之間開展游戲。游戲教育是一種嚴肅的教育方式不是一種娛樂的手段,游戲教育方式中的游戲是根據專門的兒童教育理論經過認真的研究和嚴謹的驗證設計出來的,這些游戲能夠適應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讓兒童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成長。優(yōu)質的教育游戲能夠讓兒童們全身心地投入游戲展露天性,并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并讓幼兒們學會一些基本的知識,不斷開發(fā)出幼兒的潛力,增加幼兒與人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對于幼兒價值觀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幫助。在進行幼兒教育時可以采用的游戲有很多種,既可以是通過觀看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也可以是組織孩子們到操場進行一些活動,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們的具體特點選擇適宜的游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游戲的功效,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二、游戲教育的主要特色

  1.強烈地吸引兒童。

  設計游戲的目的是提高兒童很多方面的能力,這種嚴肅和周密的考慮是教育專家或者幼兒教師的工作,真正讓兒童們接觸到的游戲應該是能夠強烈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的,讓幼兒有極大的興趣參與到游戲中來,只有設計的教育游戲能夠成功地吸引兒童的.興趣,才能通過游戲讓孩子們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因此,幼兒教師在選擇教育游戲時應該從兒童的心智特點出發(fā),以幼兒喜歡的顏色或者形式入手引導兒童們進行游戲。

  2.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

  幼兒的特點是他們只可以進行較為簡單的動作,身體的協調能力比較差,對于事物的認識停留在非常淺顯的表面層面,因此幼兒教師們在采用游戲教育的方式進行授課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行為特點,選擇兒童們可以完成的游戲,不斷提高兒童動手能力,進而不斷開發(fā)兒童的智力,使兒童的智力水平和行為水平都不斷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無論是在學習知識還是在學習操作的時候,他們所使用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幼兒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應該做好示范工作,先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的操作方式,再進行模仿,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兒童們堆積木時,就應該先向學生示范一次或者多次,當兒童們掌握了一定的要領之后,讓兒童們自己進行不斷的嘗試,讓孩子們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操作,可以較快地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

  3.開發(fā)幼兒的心智。

  在教育幼兒時所使用的游戲必須能夠開發(fā)幼兒的心智,讓孩子們不斷地認識世界,在游戲的過程培養(yǎng)兒童進行思考的能力?梢哉f可能一個簡單的動作對于一個兒童的心智都可以產生影響和啟發(fā),但是單純的動作性游戲并不能完全滿足開發(fā)幼兒心智的要求,還應該選擇其他種類的游戲,如組織兒童去觀察大自然,讓兒童們了解花草樹木;如組織學生觀看具有教育意義的卡通片,讓孩子們學習一定的知識;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需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的游戲,讓孩子學會與他人溝通和相處。這些游戲的結合使用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的思想,讓孩子們的心智得到啟迪。

  三、在幼兒教育中應用游戲教育必須注意的問題

  1.勿忘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幼兒課堂教學中游戲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因此兒童教師必須注意教學目標的要求,在組織學生們進行游戲之前必須思考教學目標的要求,安排能夠完成教學目標的游戲,不能夠為了完成授課而選擇不適宜的游戲。

  2.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素養(yǎng)。

  兒童的思想和行為很容易受到幼兒教師的影響,幼兒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必須重視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品格,因為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格的最佳時期,在兒童時期建立的習慣和品行會一直產生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游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及時地向孩子們傳授正面的思想,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的品性,如在觀看視頻時如果視頻中的人們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教師就應該告訴這是正確的做法,如果看到有人破壞環(huán)境,幼兒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這不是正確的行為,通過這種細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良好品性。

  四、結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必須把兒童的教育搞上去,幼兒教師和相關學者專家應該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適合幼兒學習和成長的教育游戲,所設計的游戲應該可以達到強烈地吸引兒童,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開發(fā)幼兒的心智等目標,在利用游戲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必須勿忘教學目標的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譚曉紅.試論幼兒教學中教育游戲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11):47-47.

  [2]顧海玲.讓幼兒快樂成長——試論幼兒教育中的游戲活動[J].新課程小學,20xx,(1):142-142.

幼兒教育論文9

  【摘要】幼兒期的孩子,一方面,身心發(fā)展極為迅速;另一方面,明顯具有這一階段特有的年齡和行為征象。這使得學前教育,既要順應孩子的年齡特征,又應兼顧其認知經驗。鑒于此,生活與游戲融合的方式,最契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本文提出這一課題的探索思路,希望藉此實現幼兒教育的突破,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品質,并引領他們在模擬社會實踐中,一天天地快樂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 生活化 融合游戲

  朱永新教授提出“樸素教育觀”,認為教育原本是生命的自然形態(tài),而人們往往將它復雜化,結果適得其反。幼教《指南》也提示我們: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成長的需求,建立對幼兒發(fā)展的合理期望,才能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看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對幼兒來說,最合適不過。我園嘗試“生活游戲融合”的思路,立足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生活游戲融合,激發(fā)幼兒興趣

  “全人時代”的教育背景,要求我們從幼兒時期開始,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發(fā)展。這也是家庭、社會和幼兒成長的需求。不過,囿于幼兒的年齡狀況和認知水平,我們不可能像其他階段教育一樣,立足于抽象原理和知識層面進行教學。正確的做法是:做一個善于觀察和分析的老師,尊重孩子已有的生活認知,設計主題活動,激發(fā)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熱情。這樣的方式,將生活化、游戲化融會貫通,能讓孩子在不斷互動中發(fā)展成長。事實證明,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不容忽視。以幼兒科學活動“認識光了解光”為例,考慮到《指南》解讀中指出的:“幼兒自己的生活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足以看出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因此,我將生活和游戲合二為一,進行“尋找光朋友”科學活動的預設和組織。我引導幼兒從生活現象入手,體驗生活中蘊含的光的知識。再結合課堂游戲“尋找光朋友”,將抽象的科學原理立體化。孩子們找到陽光、燈光、水盆中的光點、小鏡子折射的光、手電筒光柱等,用“找啊找啊找朋友”的游戲,進行光的科學知識探索和思考。這種教育活動和內容組織,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方式,實現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目標,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可與接納。

  二、生活游戲融合,培養(yǎng)幼兒品質

  生活與游戲融合,在孩子品質的培養(yǎng)上,也頗有潛移默化之功效。不少一線老師深有體會:對幼兒而言,感恩、寬容等品質教育,僅用傳統的方式,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或許還適得其反。生活與游戲融合的方式,反而能以最自然的方式,開展德育工作,確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記得陶行知先生的作品《假如我重新做一個小孩》中,提到針對幼兒進行教育,要讓孩子多玩玩游戲,多感受生活。可見,生活與游戲融合的方式,在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質方面,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來,不少教育大師提倡的“南風效應”,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教育如同凜冽的北風時,過于簡單嚴肅的方式,只會讓生性自由活潑的幼兒反感;反之,教育如同溫暖的南風,以春風化雨的'方式開展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的施教課程,反而更能觸動幼兒的內心。合理的游戲,會成為幼兒認識生活和世界的途徑,也是對孩子進行品質教育的最好機會。我園將德育內容游戲化,利用傳統的節(jié)假日,吸引幼兒參加手工制作等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感受友情、親情和師生情,逐漸地培養(yǎng)懂得感恩和回報的美好品質。

  三、生活游戲融合,引領幼兒實踐

  生活與游戲融合的教育方式,還能夠鍛煉幼兒的社會性能力。人,生來便是社會的構成細胞,實質上,從孩子睜開眼睛的那一刻,便已經在觀察和傾聽中接受家庭和社會的熏陶。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幫助幼兒繼續(xù)探究生活,充實知識和能力,不斷走向社會的過程。幼兒園的游戲和生活,毫無疑問,都應當是孩子探尋社會生活的出發(fā)點。每一個幼兒,最終都要走向社會,作為教育的起點,學前教育可以將教育生活化,以游戲的形式,豐富教育的內涵,傳遞教育的溫情。角色扮演游戲,是一種探究式社會實踐,在我園“幼兒教育生活化”課題研究中,收效特別明顯。幼兒選擇警察、教師、廚師、醫(yī)生等喜歡的職業(yè)角色,以虛擬的游戲場景,體驗縮小的成人世界。在小醫(yī)生、小警察、小老師、小廚師的游戲活動中,他們體會到服務于人的快樂,明白勞動的價值和相應的職業(yè)規(guī)則;蛟S,這會是她們適應社會的第一步;或許,孩子們心中懵懂的職業(yè)夢想種子,未來會落地、生根和發(fā)芽。

  四、結論

  可以看出,幼兒教育的確需要生活與游戲結合。我們既可以借助生活,獲得生動的教育素材,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又可以巧妙地引導,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品質教育。當教育內涵得以拓展后,不但惠及孩子的當前學習和成長,還能夠鍛煉初步的實踐能力,增加孩子的親社會性。孩子畢竟是孩子,生活化的游戲,也可能會被他們所淡忘;孩子不總是孩子,他們會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堅持生活與游戲融合的課題方向,陪他們走在發(fā)展的路上。

  參考文獻:

  [1]周利芳.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活動[J].小學科學,20xx,07.

幼兒教育論文10

  在現代社會中,最被關注的是走在社會前端的人、引領方向的人。毫無疑問,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需要這樣的人才;需要懂得創(chuàng)新的人才;需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幼兒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因此我們要從娃娃抓起,努力培養(yǎng)文化界、科技界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美術教育是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是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素質教育之一。在美術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育兒童的創(chuàng)新行為是教育者需要研討的一門專業(yè)課程。關于在美術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揮兒童的創(chuàng)新潛能,人人都各執(zhí)己見。

  一、美術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幼兒在日常教育中收到的`美術教育是有限的,大都通過美術教育老師的引導,其中美術教育中的手工課是幼兒園美術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為幼兒在動手的過程中,通過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雙手參與活動。通過這些動作,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群得到發(fā)展,并使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協調發(fā)展。手的動作是和思維活動直接聯系的,信息從手傳導到大腦,又由大腦傳導到手———“手腦并用”。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質相應運動區(qū)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愈來愈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fā)展思維有積極的參與作用。在美術活動中,每個幼兒都不是孤立的個體,他們在畫畫或做手工的過程中要與同伴交往,幫助同伴解決困難,與同伴共同進步。這就無形中引導幼兒學會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發(fā)展他們的交往能力,同時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質,如自信、樂于助人、勤奮好學等。

  二、將幼兒美術教育方式生活化

  (一)專業(yè)化美術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這種被稱為專業(yè)化的美術活動大多以思想比較成熟的一部分群體為主,大都出現在中高中和大學的美術課程中。在幼兒時期的美術教育中,大都以生活化的美術教育為主,并在這種生活化美術的基礎上不斷地向專業(yè)化引導過渡。

 。ǘ┥罨佬g

  “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是指,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將傳統美術活動的材料與幼兒生活中發(fā)現的美術元素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背景,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幼兒熟悉的人、事、物為內容的活動,注重生活與美術教育的緊密結合,尊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讓幼兒審美情趣的形成過程回歸于生活。

  三、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ㄒ唬┡囵B(yǎng)興趣是重中之重

  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其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兒的美感體驗處于積極發(fā)展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幼兒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善于欣賞美的東西,而且要鼓勵幼兒敢于把感受到的美表現出來。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美感意識,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必須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論是發(fā)現美、欣賞美還是創(chuàng)造美,都是通過美術教育實現的。

 。ǘ┤绾闻囵B(yǎng)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家長可以引導幼兒觀看電視節(jié)目,欣賞電視中的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并加以評論解說;或者參觀藝術作品展覽,引導幼兒欣賞優(yōu)美的藝術作品,提高欣賞美的能力。在幼兒獲得美感體驗、提高欣賞美的能力之后,家長可以讓幼兒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景,鼓勵孩子進行實物寫生,把他觀察到的美景描繪下來,加以適當的想象,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丹尼格雷戈里.手繪的奇思妙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xx.

 。2]王秀麗.幼兒美術教育的教與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3]李慰宜.幼兒繪畫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旦大學出版社,20xx.

幼兒教育論文11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軀體和雙手動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手指、手腕等肌肉群的運動與大腦皮層機能的發(fā)展又是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教育階段具有重要地位。培養(yǎng)并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有助于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所以,在幼兒教育中應采用多種科學途徑、利用多方資源培養(yǎng)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一、幼兒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手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提高人的思維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幼兒來說,通過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有助于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意識。

  1.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手工課堂上,借助于一些造型作品作示范,教師教小朋友們動手做,鼓勵小朋友們通過觀察、思考,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掛飾等。在做手工的程中,幼兒會通過對教師制作過程的觀察、記憶和思考,不僅培養(yǎng)了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參與意識,而且培養(yǎng)和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

  盡管幼兒在手工課堂上是模仿教師的制作過程來動手完成自己作品的,但是實際上很多幼兒在模仿教師的過程中增加了屬于自己的東西,而這部分東西就是幼兒的“創(chuàng)造”。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在作品表達方面,會傳達出自己的特色,包含著自己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從而創(chuàng)作出獨一無二的屬于自己的手工作品。在這種動手的過程中,實際上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3.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教育學研究表明,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其未來的全面發(fā)展產生著關鍵性的影響。其中,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幼兒在制作手工作品的過程中,不僅使眼、腦與手等得到協調鍛煉,而且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欣賞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而幼兒在自己實際制作的過程中,會對老師的操作步驟進行回憶,對其制作過程進行模仿,并展開想象力,這對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幼兒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

  近年來,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我們要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

  1.積極引導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指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雙手”。也就是說,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更新觀念,通過引導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例如,學生在做手工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干預孩子,這樣會束縛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即使幼兒做出的作品很簡單、粗糙,也不能批評,而是要積極引導和鼓勵。除了手工作品之外,老師可以鼓勵幼兒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動手拿水果、整理書桌、收拾玩具等。對于一些復雜的難度較高的事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定的方法與技能,指導幼兒進行反復練習,再動手實踐。

  2.創(chuàng)設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容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如何才能真正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呢?從幼兒的成長特點和心理規(guī)律來看,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在充滿樂趣的情景中進行觀察、模仿、體驗和動手操作,不僅可以激活幼兒的記憶,而且激發(fā)了幼兒的情感。例如,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準備一些工具與材料,包括橡皮泥、小瓶蓋以及顏色鮮艷的紙張等,這些材料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們動手制作的積極性。

  3.組織活動

  通過組織積極的活動,能夠強化幼兒們的動手能力。為了提高活動的效果,可以在不同年齡的幼兒中組織開展不同的動手活動。例如,在幼兒小班中開展整理玩具、穿衣服比賽。在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兒中組織開展搭積木、疊衣服比賽等。通過組織活動或比賽,調動幼兒們的動手能力。為了激發(fā)幼兒們的參與意識,可以進行一定的獎勵。例如,在組織的疊衣服比賽中,對獲勝的幼兒就獎勵一個紙星星等。通過小小的獎勵,幼兒的興趣就會有明顯高漲,他們的動手能力就會顯著提升。

  4.家長參與

  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不僅需要教師的積極組織,也需要家長的理解、參與和支持。實際上,在現在社會中,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比較寵愛,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動手勞動,甚至還有一些家長代替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手工作業(yè),忽視動手能力培養(yǎng)對于幼兒的重要性。其實這種心理是完全錯誤的,幼兒雖小,可是完全可以這樣就大大鞏固了幼兒園里訓練的成果,達到了家園統一,保持了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我們設置了“家園之窗”,因此,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的重要意義。同時,要向家長介紹一些鍛煉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方法與經驗,要求家長鼓勵幼兒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洗自己的小毛巾等。也可以鼓勵家長一起參加親子游戲或活動,與孩子一起完成一件手工作品等。

  三、結語

  培養(yǎng)動手能力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積極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活動以及家長參與等方式,強化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為幼兒的未來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辛利民 單位:公主嶺市第一幼兒園

  參考文獻:

  [1]田莉萍.淺談美術活動中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21).

  [2]王莉麗.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xx(1).

  [3]倪素霞.淺談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xx(11).

幼兒教育論文12

  幼兒教育對幼兒今后學習的重要性

  摘要:幼兒教育是什么?幼兒應如何正確接受教育?幼兒接受與不接受教育區(qū)別又如 何?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不然。在當今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幼兒的教育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不僅是家長,作為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們更應該引起重視。因此,幼兒教育的重視與否關系到幼兒今后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學習方面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 學習 重要性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對幼兒教育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和思考,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彰顯出我們知識的堅固,但社會形勢不容樂觀。所以,作為一名即將

  從事幼教的學生,我有以下體會:

  一、什么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后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后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fā)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爸匾敝傅氖撬且粋人發(fā)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fā)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fā)展的過渡時期。

  二、中國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及任務

  中國的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國頒發(fā)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提出了幼兒教育8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活衛(wèi)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和美術。綱要還指出,對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內容要貫穿在游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等全部生活與活動之中。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常發(fā)展,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

  三、幼兒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兒園學校教育

  現今,有不少父母過早與孩子缺乏親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證,使孩子出現不愛交流、不愛學習、不愛思考的習慣,這些都會讓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而幼兒園的孩子又多,教師有時照應不過來,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心理的發(fā)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孤僻的性格。這樣,幼兒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機,不僅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使幼兒形成不愛學習的壞習慣。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對幼兒教育予以重視,不僅對幼兒今后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對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有一個質的提高。

  四、案例分析

  1、據查訪,在我國沿海許多小工廠內,有不少年齡在15——18歲的孩子輟學在那打工。雖然有不少是因為家境貧寒不能完成學業(yè),但是他們當中大多數是不想讀書(或者是不喜歡讀書)。對學習不感興趣,這是否可以說是幼兒教育的一大失誤呢?針對孩子不想學習,我想這與孩子在接受幼兒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家長或是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反思——是否對幼兒的教育不夠關心或者是對幼兒的教育引導有誤。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或老師關注的。

  2、我國甘肅省曾對農村邊遠山區(qū)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一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入學前受過學前啟蒙教育的兒童在語文、數學兩門主要學科的成績上要遠遠高于入學前受過啟蒙教育的兒童。另外,國外也有研究資料表明,如果對學齡前進行過初步的數學啟蒙和訓練,這些兒童到了十三四歲,其數學成績比未受過學前期訓練的同齡人要好。由此可見,學齡前的幼兒數學啟蒙教育不僅可以使幼兒掌握 一些有關數學的粗淺知識,發(fā)展其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更能對幼兒進入小學甚至中學后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五、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的思維多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教師或家長在引導幼兒學習時應讓幼兒慢慢由被動變?yōu)橹鲃、積極、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在幼兒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創(chuàng)設愉快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保持并不斷發(fā)展幼兒的好奇心。皮亞杰曾說過,“兒童就是科學家”。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天生對這個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而事實上,幼兒也正是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獲得了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在幼兒學習科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當幼兒的回答與教師的預想結果不同時,我們要尊重并努力尋求幼兒的真實認識及其來源,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活動。

  (2)、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茖W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動力,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興趣以及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幼兒愛思考,有著無數個疑問,教師要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使幼兒思維活躍起來。如,月亮為什么有時圓圓有時彎彎?秋天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為什么種子會發(fā)芽?汽車的輪胎為什么是圓的?等等一系列幼兒身邊所能接觸到的現象,是幼兒通過向科學海洋的航船,興趣是航程的向導。

  (3)、隨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學探索方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偶發(fā)事件,教師要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尋求問題的答案,幫助幼兒發(fā)現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比如,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幼兒發(fā)現許多蜻蜓都飛的很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蜻蜓?它們?yōu)槭裁达w的這么低呢?”這些幼兒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引導幼兒討論這些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蜻蜓低飛和天氣的關系。

  (4)、抓住時代發(fā)展的脈搏,擴展科學教育內容。讓我們的幼兒不斷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符合幼兒的認識發(fā)展水平,貼近幼兒的生活,關注和尊重幼兒當前的興趣和需求,順應孩子發(fā)展的需要,適當安排體現時代特征和現代科技有關內容,讓幼兒初步認識現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斷發(fā)展的,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以擴展幼兒的視野滿足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如“神奇的電腦”“能干的機器人”……

  六、總結

  總之,在進行幼兒教育時,無論是家長還是我們教師都要從實際出發(fā),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充分調動起每位幼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操作、嘗試、敢于幻想,激發(fā)幼兒追求科學的欲望,使幼兒在認知、情感、語言、身體、社會等方面得以全面、充分發(fā)展。讓他們盡情遨游于科學的知識海洋,去共創(chuàng)二十一世紀光輝燦爛的明天。同時,作為即將走向幼教崗位的我來說,更應該虛心向各位同行學習、探索,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并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重要性。

幼兒教育論文13

  淺析幼兒教育教學現狀及發(fā)展

  一、目前的幼兒教學方法主要存在的問題

  1.教學呆板化

  現行的幼兒教育帶有應試教學特征,重視知識傳授和教學講解,要求學生背誦、默寫,以硬性方式達到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容易導致思維的僵化,陷入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不利于幼兒潛能的開發(fā)。

  2.知識陳舊化

  知識和科學都是不斷發(fā)展完善的,知識更新周期也在不斷縮短,幼兒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實時更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傳授先進的知識,使用先進的教材,才能培養(yǎng)先進的人才。

  3.教學枯燥化

  幼兒正處于認識世界、發(fā)現世界的初期,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歡觀察、玩耍。在教學中采用靜態(tài)教學法,要求幼兒掌握既成結論,強調了思維的模式化和規(guī)律性,不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老師要運用動態(tài)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思考,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4.教學封閉化

  封閉化教學是指老師直接灌輸結論,重視背誦和記憶,強調經驗和模仿訓練,缺少思考過程和思維發(fā)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將學生思維禁錮在狹小空間內,被動接受知識,思維得不到訓練。

  5.學生學習被動化

  幼兒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師為了避免意外情況,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忽視學生的自我發(fā)現環(huán)節(jié)。主要由老師主導課堂,幼兒實踐機會少,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或者按照老師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維過程。

  6.課堂不規(guī)范

  幼兒教學內容都是基礎知識,簡單易懂,一些老師便忽視教學的規(guī)范性,不重視課前準備和教材研究,課堂上自由散漫,思想發(fā)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識的科學性和教學的有效性。

  二、針對上述問題,具體有以下做法

  1.充分應用教材,研究科學教法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即使是幼兒教學,老師也應重視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結構,熟悉教材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考察與研究,建立教材各章節(jié)的聯系,提煉教材重點和精髓,將教材知識點爛熟于心。在這樣的基礎上,老師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進行教學時,信手拈來,靈活運用。在知識講解時,適宜插入引申知識點,擴展學生思維;拋出新穎話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可以串講已學知識,相互對比,相互參照,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記憶遷移;在知識回顧時,老師可以建立知識體系,梳理教學脈絡,理清邏輯順序,幫助幼兒建立有序的知識結構。研究科學教法是指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知識高效地傳輸給學生,這就要求老師注意研究學生的個性、思維發(fā)展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制訂一套符合幼兒特征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然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辨識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能力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行為,幼兒在學習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的自學能力,積極思考,自我探索,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開放思維。

  3.因材施教

  每一個幼兒都是優(yōu)秀的,需要的只是一個善于發(fā)現引導的.老師。幼兒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師不能憑借個人喜好判定幼兒的優(yōu)劣,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對于頑皮好動的幼兒,可以多帶領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對于搗蛋的行為不能斥責,要慢慢引導,啟發(fā)幼兒正確地創(chuàng)造、行動。

  4.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對學生的感官刺激較大,易于吸引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帶動幼兒的情緒,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意見,開發(fā)自身潛力,促進思維發(fā)展。比如,在進行水果相關內容講解時,老師可以展示圖片、播放視頻、使用真實水果,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學生情緒高漲,全身心投入,對知識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記憶效果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把握教材的結構,根據幼兒的特點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法,直觀教學,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學習能力,將豐富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從而開發(fā)幼兒智力,刺激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科學人才。

幼兒教育論文14

  一、民謠使語言教育更活躍

  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講一些與地區(qū)餛飩有關的有趣的民間故事,讓學生了解餛飩是一種有著深厚傳統的小吃,或者教師可以給幼兒看餛飩的模型,對餛飩進行生動靈活的介紹;然后,教師先用正確的方言發(fā)音示范誦讀《吃餛飩》,給幼兒以聽覺上的新鮮感,使他們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教師還要將民謠中的方言解釋給幼兒,比如“顯能”就是“聽話,乖”,“吃爻倒端轉”就是“吃完端回來”(再盛一碗,表現餛飩的美味讓人流連的);最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用課件給幼兒演示民間唱著這首民謠做餛飩的影像,或者給幼兒展示做餛飩的過程,然后邊做邊讓幼兒一起誦讀,從而將民謠課堂教學變得繪聲繪色,這樣幼兒也會快速地掌握民謠和方言所表達的情感。

  二、用藝術做民謠傳承的催化劑

  因為民謠具有簡潔的語言美、流暢的韻律美和詩化的.意境美的特點,與藝術在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因此,教師應該用藝術做民謠傳承的催化劑,利用一些藝術形式的幼兒教育作為自己的民謠傳承策略。以《叮叮當》為例:“叮叮當(來),叮叮當(來),山腳門外,孤老堂(來),松臺山上仙人井(來),妙果寺里豬頭鐘(來)!边@首民謠不僅節(jié)奏鮮明,而且還有詩化的韻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配有輕快背景音樂的誦唱給幼兒聽,讓幼兒感受到民謠的藝術美;然后為幼兒解釋其中的生僻方言和概念,并確定它們的發(fā)音,從而讓幼兒對民謠有一定的基本了解最后,可以讓幼兒集體學唱之前放過的《叮叮當》,之后男女合唱,并配上一些樂器演奏,最后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匯報各自的學習成果。兒童是童謠的主人,只有幼兒喜歡并能唱出的民謠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以《娒娒,你真早》為例:“你真早,半夜割晚稻;晚稻未開花,我要吃黃瓜;黃瓜味太淡,我要吃橄欖;橄欖太清味,我要吃甘蔗;甘蔗都是崢,我要吃金杏;金杏滿肚子,我要吃糯柿;糯柿都是核,我要吃大蒜;大蒜味太辣,我要吃江蟹;江蟹十只腳,我要吃喜鵲;喜鵲尾巴長,看見新娘叫啊爺!边@首民謠體現了豐富的本地飲食特色,因為篇幅稍長,可能對幼兒來說較為難理解,為了便于教學和幼兒接受,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策略:除了誦讀之外,讓幼兒在本子上描繪出民謠里歌唱的食品,然后讓幼兒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讓幼兒學習到了這首民謠,同時也使幼兒體會到了民謠的畫面美,還可以鍛煉幼兒的美感和表現能力;或者教師使用多媒體將這些時令的水果、蔬菜展示出來,讓幼兒去辨認,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不會“五谷不分”,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fā)展。

  三、用游戲做民謠傳承的拓展工具

  游戲,可以說是所有人童年生活的一種象征。幼兒在游戲中,能夠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夠得到充分的樂趣,其情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抒發(fā)。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作為民謠傳承的工具,拓展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正月初一頭》為例:“正月初一頭,捉張單個頭;走拉縣前頭,買只醬菜頭,煮起一鍋一頭。阿一夾一夾,阿二想湯喝,阿三拔雙箸,阿四流眼淚,阿五給阿媽講,阿六頭打腫,阿七端起抿,阿八挾箸添,阿九走拉到,阿十看看罐頭非能燥!苯處熢诿裰{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輕松的課堂游戲氛圍,給幼兒表現自我提供良好的情境。因為民謠一旦離開了生活就會失去其真正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進行情景劇模擬,從而使民謠情景更加豐富有趣,并展現質樸淳真的當地民風。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每人飾演“阿一”到“阿十”中的一個角色,教師飾演“阿媽”,一起邊念民謠邊表演動作,最后選出表現好的幼兒給予獎勵。這樣的游戲既符合幼兒喜愛游戲的天性,又能很好地將民謠中的精神表達出來,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肢體的協調性以及與別人溝通協調的能力,是一種可以不斷發(fā)展的傳承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與幼兒一起進行民謠的學習和游戲,這不僅可以增加幼兒學習的信心,還為他們與父母增進情感、表現自己提供了途徑。這種共同參與學習民謠的親子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傳承了民謠。總而言之,民謠之于幼兒后天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掘各方面的民謠資源,借鑒優(yōu)秀的民謠傳承策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好幼兒的文化啟蒙教育,做好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從而讓民謠這一傳統文化得到不斷的發(fā)揚廣大。

幼兒教育論文15

  1累加知識背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教材的編寫在不失其科學性的前提下,本著少而精、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從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fā),結合幼兒實踐,精選、編排教材內容。但如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局限于教材內容,照本宣科,那樣會使得教學內容蒼白、無力,教學過程簡單機械,學生也就未必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增加知識的背景,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利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達到預期的理想的教學效果,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授作品分析法這一教學內容時,將從網上或幼兒園實踐中搜集的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幼兒作品,進行有計劃的分類、匯總,再通過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讓他們結合已有知識經驗,針對不同的幼兒作品,對其心理特點進行分析討論,再通過動畫演示將幼兒創(chuàng)作時的想法或表情、動作播放出來,把學生帶進當時幼兒的創(chuàng)作氛圍中,恍若身臨其境,發(fā)揮學習優(yōu)勢,寓教于樂,變枯燥的學習為輕松愉快。這樣對本堂課的教學任務:作品分析法的含義、意義及針對幼兒作品了解其身心理發(fā)展特點便有了一個更加完整、深刻、立體的印象,大大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極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利用情景再現,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趣味化

  幼兒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業(yè)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必然要指導于未來的幼兒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但是僅僅依靠我們教師課堂上詳細的言語講授,那么對于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往往是不夠的。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盡快把握抽象的、深奧的教學內容,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可以讓學生從多角度接收信息,獲得極為豐富、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從而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即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問題,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在講授幼兒的個別差異及因材施教中氣質的差異時,將四種氣質類型相對的代表人物,通過圖片羅列出來,再配以視頻演示,讓學生豐富表象,展開聯想,再現當時的情景,勢必會從感性認識階段提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對教學內容有了更加形象、直觀、趣味的認識,再讓學生分析對照,繪成表格,從真正意義上把握了教學重點、難點,變枯燥生硬的文字描述為多姿多彩的實體形象,激勵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拓展教材內容,增加課堂教學容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課堂教學內容難免有些是凌亂而不系統的,而幼兒教育的工作又是實用和具體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和介紹。例如,在講授注意力缺失與矯治中,感覺統合訓練這一內容時,教師通常會采用講授的方法向學生介紹感覺統合訓練的研究者、研究內容、統合訓練的方案,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無法用實物來演示統合訓練中所需要的訓練道具、使用方法等,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定格、慢放、重放等方式逐項播放給學生,學生可以直觀地學到每一種訓練道具的樣式、使用方法及訓練目的,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在播放的同時配上視頻演示和講解,從而學生會形成清晰、具體、完整和系統的知識體系,為學生將來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做了更加完善的理論儲備。

  4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職業(yè)院校中的絕大部分學科都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強調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去理解、體驗,在學習過程中鞏固強化、把握要點。對此,本學科的教育教學,也提倡為學生破除因循守舊的教學思想,開拓良好的思維空間,幫助并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親力親為,啟發(fā)性地發(fā)現問題,合作探究,以便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對幼兒游戲及其指導的內容進行講授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幼兒園小朋友日常生活中開展的有代表性的游戲案例,然后要求他們針對內容進行分析討論,對比研究,在此基礎上再給合學生已有經驗進行相關模擬游戲訓練,進行課堂的實踐模擬教學,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和理解。這樣不但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在提升了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同時還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對于學生的表現力、觀察力、組織力、實踐力的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他們以后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5運用多媒體,巧解練習、鞏固新知

  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形成、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必須通過一定程度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的重要內容。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優(yōu)勢:容量大,信息檢索功能、信息類型轉換功能、信息傳播迅速、頻率高的功能,巧妙設計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樂學樂做”,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和更多的表現自身能力與成就的機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全過程,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F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為職業(yè)院校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專業(yè)理論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極大地推動了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相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必將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論文05-23

幼兒教育論文【經典】06-03

幼兒教育論文11-04

幼兒教育理論的論文10-09

(優(yōu)選)幼兒教育論文06-01

幼兒教育論文格式03-16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03-22

幼兒教育論文經典[15篇]05-31

幼兒教育小論文參考03-28

幼兒教育論文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