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之創(chuàng)新論文
1.增強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西方文化漸漸流入神州大地,對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弘揚中華文化刻不容緩。民族音樂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文化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文化內涵。中華民族音樂凝結著華夏祖先幾千年的智慧和靈感,凝聚著每個民族的精神氣節(jié),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我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一個民族音樂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各個民族的音樂構成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要想弘揚中華文化就要從新一代,新力量抓起。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對于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有著重要作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要以本土文化為中心,繼承、弘揚民族文化,使中華民族音樂以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獨特的色彩風貌屹立于世界民族音樂之林,因此,通過加強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素質,來繼承和弘揚祖國的音樂文化。
2.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
我國民族音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濃縮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具有每個民族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風格。民族音樂有自己的規(guī)律和特點,民族音樂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種文化形式的綜合。體現了每個時代、地區(qū)的文化風俗,同時也是飽含了一種文化情感,現如今教育部門對音樂教育愈加重視,很多高校都設立了音樂系,教學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文化教育的多元化,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受到了巨大沖擊,民族音樂教育成果不佳。某些高校對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不足,多數高校音樂教師,以西方音樂為主導,將民族音樂教學作為輔導,致使民族音樂文化弘揚,發(fā)展緩慢。
3.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的措施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屬于自己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教育部應將這些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系統(tǒng)的編入教材,并將民族音樂的學習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安排足夠的課時。民族音樂教育應從小學至大學改變教學體制,重視民族音樂,開設相關課程,改變過去音樂藝術院校教育以“歐洲音樂為主導”的體制,從根本上改變音樂教師的結構,高校注重對各個專業(yè)的分類,加強普通高校民族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觀和音樂教育觀,深刻理解民族音樂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充分認識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倍養(yǎng)綜合型、創(chuàng)新型教育人才為指導思想,積極改善教學條件,調整課程教學內容,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yǎng)學生民族音樂的綜臺素質。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新靈活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與學的關系上,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體驗能力,體驗民族音樂所塑造的意境,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演唱能力得到提高,加深了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深厚感情。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將民族音樂課的課堂教學延伸到音樂舞臺上,做到實踐教學,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在民族音樂方面的才能,以此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
民族音樂文化中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是每個公民的傳統(tǒng)美德,為了讓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發(fā)展下去,在高校加強民族音樂教育成為弘揚和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遭受到挫折,但是,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做好教育工作,就一定會將民族音樂文化發(fā)揚光大。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之創(chuàng)新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論文02-18
高校體育創(chuàng)新教育論文03-16
從電影音樂入手淺談對高校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11-14
高校公共課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的論文03-22
淺析地方高校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03-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