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板管理學論文
(一)人為冒頂事故
重視和處理開采過程中的局部架前、架間漏頂、片幫是綜采放頂煤工作面頂板管理學的重要工作,施工和技術人員所采取的措施要科學合理,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產生片幫冒頂事故的原因,總結后制定措施。如煤質松軟破碎,要盡量少降支架,采用帶載移架;安排工序中要盡量減小移架的滯后距離;若礦山壓力增大,產生了一定片幫深度,可以采用挑伸護幫板進行臨時支護;必要時可采用提前移架支護。因失誤操作,會造成了人為冒頂事故的發(fā)生;降架過多或不正支架、咬架和倒架,沒有按放煤工藝所規(guī)定的要求來放頂煤,也會使頂板狀況發(fā)生嚴重的惡化。
(二)處理
當遇到局部冒頂,應及時用圓木護頂,如果支架的護板或延伸梁不能將圓木護到頂板上,則采用加長單體柱將圓木打到頂板上,防治冒頂范圍擴大。采煤機割煤后新暴露出來的頂板短時間不會冒落而在支架降架前要冒落時,采取先移頂板完整處的支架,同時在支架前梁上方放置兩根以上的木梁,然后再移破碎除支架托住木梁。若頂板破碎極容易冒落時,鋪上笆片(不可以鋪鐵皮影響放頂煤)。當架前發(fā)生冒頂時,可及時采用超前扶棚接頂?shù)霓k法處理,棚頂用厚度不小于80mm的半圓木接實,從而控制住架前冒落。打撞楔防治冒頂。當工作面沿煤壁發(fā)生冒落,頂煤順煤壁繼續(xù)下流時,采用撞木楔上鋪芭片防治冒頂。在實際工作可以有預見性地在煤壁上方打入鉆桿或鉆孔內插入圓鋼、竹竿等。另外還可采用垂直工作面煤壁架梁(棚)護頂處理冒頂,其使用圓木數(shù)量多,且圓木較長移駕后留在了支架上不僅使支架承受壓力增大方,還影響放頂煤,應盡量少用,做到提前預防,減少冒頂。
(三)預防片幫冒頂事故措施
對開采煤層進行地質勘測,在設計上運用措施達到預防效果,以免回采有隱患。工作面的布置及設備的選擇,要從煤體的破碎度來進行考慮,找到利于頂板管理學的合適方法。掘進巷道時要全面記錄新發(fā)現(xiàn)的地質資料,為回采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夭芍腥缬龅狡扑槊后w和構造軟煤區(qū)等,要先定措施再執(zhí)行,減少人為事故的發(fā)生。制定利于頂板管理方案,源頭上加大頂板的使用效率,減小事故發(fā)生,制定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作業(yè)規(guī)程,采掘工程質量是管理頂板的基礎,要嚴格工程質量關。工作面兩巷頂板管理。工作面上下端頭煤壁三角因受兩巷及采動影響,壓力大,易發(fā)生片幫冒頂,在工作面上下端頭三角處架設斜跨棚和順山棚,加強端頭頂板管理。工作面過后上下隅角不能及時冒落,可超前工作面煤壁5米提前將錨索腿錨。在上下隅角切頂線處單體柱補加密集切頂點柱,用木料、矸石將上下隅角充填實。加大兩巷支護強度,液壓系統(tǒng)達到額定壓力,并保證有足夠支護強度。工作面頂板管理。采煤機應采用雙向割煤,盡量減少單項割煤,保證及時移駕,減少空頂時間。采用追機作業(yè),割煤后及時伸出伸縮梁臨時支護頂板,隨后10米拉移支架,移架時要少降快拉,帶壓移架,移駕后及時用護幫,若局部煤層松軟片幫冒頂嚴重,采煤機過后及時拉支架支護頂板。液壓支架管理。
在生產中要加強工作面支架管理,要保證支架布置均勻、架正、不擠不咬,架間空擋一般不超過200mm,上下架落差不大于側護板的三分之二,不低頭不昂頭,底座不下陷,初撐力達到規(guī)程要求,有效控制頂板離層,工作面做到“三平兩直”確保支架受力均勻,切頂整齊,防治壓力向前發(fā)展。工作面加快推進速度。加快工作面推進進度,使頂板下沉量較大的區(qū)段始終處于支架切頂線以外,工作面沒幫始終處于頂板下沉回轉量較小的位置,減小煤壁、媒體所承受的壓力,減輕其破碎程度,減少片幫冒頂程度。
【頂板管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經典]管理學論文06-29
管理學論文11-15
管理學論文05-15
管理學原理的論文05-16
管理學組織的論文11-22
管理學論文致謝03-21
管理學基礎論文03-19
管理學的職能論文06-12
【薦】管理學論文06-20
管理學論文標準格式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