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5篇SCI的工科博士論文寫作經(jīng)驗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個五篇SCI工科博士撰寫的寫作經(jīng)驗。作者現(xiàn)在985高校留校任教,其在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了5篇SCI (EI多篇,基本都是英文,中文只在本學科最高級期刊上發(fā)表一篇,目前多篇SCI正在投稿中),影響因子累計超過12。多篇是跨專業(yè)高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有Information sciences, 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
作者的經(jīng)驗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是:什么樣的文章好發(fā)表;第二個是:在撰寫論文要做哪些工作,最后,談談投稿要注意些什么。
1、什么樣的文章好發(fā)表?
三種文章好發(fā)表:
第一類是原始創(chuàng)新性的文章,而我們大部分人發(fā)表不了這類文章,所以,我得說,除了具有較高天賦的個別人物,我們還是不要老是在那兒空想,做點實事比較好。
第二類是可以不要求創(chuàng)新但必須對現(xiàn)有的理論或工作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這類文章有點類似綜述,但不全是,只能說綜述屬于該類文章。對于這類文章,雖然人家一看就發(fā)現(xiàn)別人做過了但同時又不得不服氣,因為你讓他視覺一新,醍醐灌頂,以前不理解的都理解了。而可能你現(xiàn)在還沒法寫出這類文章,因為要寫這類文章,你得必須具備深厚的基礎及對研究的深入理解,所以,呵呵,這類文章一般是為本專業(yè)較為牛氣的人準備的。對于研究生來說,有點難,當然,也有一些牛研究生發(fā)過這種文章。
第三類是在前人理論成果上作出部分改進、對改進進行模擬驗證或將其應用于實際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改進一般基于你的靈光一閃,或基于工程實際問題的啟發(fā),再或者基于你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的理解和總結?傊,這類文章是比較適合研究生來發(fā)表的。所以,作為研究的初入涉入者,你應該把精力放在這類文章上。
其實以上三類文章應該對應著三種形式的創(chuàng)新。但我覺得,作為一個科研者,你最好不要被創(chuàng)新這個美好的詞匯所迷惑。如果你老是想著創(chuàng)新,也就意味著你急功近利,這樣會惡化你的科研情操,你距離弄虛作假的境地已經(jīng)為期不遠。這樣很危險。所以,你最好本著“放棄創(chuàng)新,就是創(chuàng)新”的信念來進行科學研究。其實,一旦你執(zhí)有該信念,你就會安心去復現(xiàn)人家的工作,在復現(xiàn)過程中你就會得到上帝給你的禮物。我的幾篇文章都是這樣出來的。當然,在科研過程中要有時間緊迫感,否者你會很難成就,因為科研如賽跑,idea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大家都想到了就看你這么去快速做出了。
2、在寫論文時要注意什么?
在撰寫學術論文時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也許有人覺得這點和寫論文無關,其實很有關系。我想很多人在寫論文時都是在有了初步實驗結果或已完成初步程序編寫獲得了初步模擬結果的前提下開始撰寫論文的。在這個時候,請你保持一顆良心。因為很多時候的實驗結果或模擬結果都是差強人意的,這個時候你不要本著“我要發(fā)表文章,雖然結果不太好,就這樣吧,改個數(shù)據(jù)沒關系,別人不知道”的心思。其實,這也是人的本能,不是嗎?學校要文章,自己要畢業(yè),時間又緊張(已經(jīng)延期啦),能不急嗎?不急是假話。但是,請你這個時候本著良心做事。因為這個時候“成果”在考研你,如果你堅持實事求是,你最終會收獲頗豐。雖然,你改了一個數(shù)據(jù)論文最終也發(fā)表了,呵呵,然而,幾率不會大,因為審稿專家都在看呢。再說,你這樣做有意思嗎?不內疚嗎?在內疚的心情下寫出的文章就表現(xiàn)出了沒信心,連自己都沒信心的文章很難被專家認可。
其次,在寫論文時,你最好要做好構思,不要只說我怎么做,結果如何的好。但我個人感覺結果沒有重要到那個程度,因為你的結果不會比人家好太多(一般情況下),只是具有一定的改進而已。在這個時候,審稿人往往很重視你寫論文和所作工作的motivation以及對結果的論證說明,包括對結果中不足方面的闡述。其實,不一定需要所有結果都是好的,有部分結果不如意也是可以的,只要闡述你的理解。這才通人情,對吧?所以啊,寫文章時,你不要造假啊,何必為了完美去改那一個數(shù)據(jù)呢?往往這個數(shù)據(jù)會讓你論文更真實。
最后,一旦你的論文成稿后請你打印出來多讀讀改改,不要激動,覺得它perfect了。其實,這個時候錯誤多多。都這個時候了還不能安心的看稿子?而往往很多人一寫完就激動投稿,最終會杯具,由于格式不符合啊、拼寫錯誤較多啊、難以理解啊,等等。這你就不能怪編輯和審稿人了,連你自己都不愿多看的文章,人家還愿意看?
據(jù)我經(jīng)驗,只要你motivation合理,一篇文章錄用概率50%取決于作者本人。所以,你自己衡量輕重。
3、論文投稿中注意什么?
首先,投稿之前,最好注意一下你的論文主題與這個期刊合不合適,格式(一般指參考文獻及論文格局)是否符合其規(guī)范。只要這兩個符合要求,一般編輯不會退稿。
第二,在投稿前給自己的論文寫一個cover letter,在其中,要對自己的論文做個合適而又不夸張的評價。這個工作是要做的,雖然有的期刊不要求cover letter,但要求你自己comment。而很多作者都是臨時起意的寫這些,導致編輯誤判論文不怎么樣,這又能怪誰呢?你想想,編輯會詳細的閱讀你的論文后確定是否合適并選擇審稿人嗎?一般不會。所以,你做好讓人家在有限的文字里看到你論文的新意或工作量。
第三,一旦論文被編輯退稿,這個時候請不要泄氣,期刊那么多,總是有去處的,我其中有兩篇都是這種情況,不是最后都發(fā)表了嘛。所以,這個時候要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氣。如果論文經(jīng)過審稿后被編輯拒稿,也請不要泄氣,這個時候你最好不要義憤填膺,如果你這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在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平心靜氣的看看審稿意見是否合理,能不能和編輯爭取。往往杯具情況下的審稿意見是中肯的(也有部分審稿人不負責任),好好修改后再投中的概率很大。我08年投了一篇information sciences,審稿后杯具,我根據(jù)審稿人的意見修改后給編輯寫了一封信說明情況并要求同樣的審稿人評審,歷時3年,和審稿人反復討論,最后今年1月4號錄用。所以,在投稿時,最好平心靜氣,努力爭取。
【一個SCI的工科博士論文寫作經(jīng)驗】相關文章:
SCI論文寫作經(jīng)驗10-17
SCI論文寫作的經(jīng)驗分享09-21
SCI論文寫作技巧及經(jīng)驗07-22
SCI論文提綱寫作的技巧經(jīng)驗10-27
SCI論文寫作經(jīng)驗簡要分析09-14
SCI論文發(fā)表經(jīng)驗08-20
sci論文寫作要求09-08
醫(yī)學SCI寫作的訣竅08-14
SCI論文寫作的指導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