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yī)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撰寫規(guī)范
醫(yī)學碩士論文寫作是一項重大的工作,其用于交流研究成果,是不斷提高臨床質量及科研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醫(yī)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撰寫規(guī)范,供大家閱讀查看。
1.醫(yī)學碩士論文的引言(前言)
此部分是關于醫(yī)學論文開篇的一段內容,其主要用于介紹碩士論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和工作的收獲等等。作者可以根據本文論文篇幅的長度來確定引言部分內容的多少。但要求引言部分言簡意賅,說明論文的主題,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雷同。
2.醫(yī)學碩士論文的資料和方法
此部分是碩士論文的主要內容,其包括實驗的對象、實驗器材、作者采用何種方法、病例多少、怎樣分組、診斷措施、實驗依據、治療方案、療效、觀察時間等等。作者應該注明資料來源的時間、年齡、職業(yè)和性別等等,以保證所獲得的資料具有可比性。因而,作者在闡述資料和方法時要掌握資料重復的度,過分簡略顯然不行,但過分詳細也沒有必要。
3.醫(yī)學碩士論文的結果
醫(yī)學碩士論文的結果是本論文的中心部分,是作者通過實驗研究、臨床實驗和觀察、查閱各種資料、對比研究各種數(shù)據后進行分析、歸納及數(shù)學處理等,最終得出結果。這是決定實驗數(shù)據是否準確真實,論文質量是否嚴謹,要求學生論文內容和數(shù)據高度真實和準確。學生不可人為地夸大實驗結果和成功的概率,且不可消除統(tǒng)計方面的誤差,作者須實事求是的撰寫,失敗就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
4.醫(yī)學碩士論文的討論
此部分指論文所得結論或是論文的研究結果,是作者從理論的角度進一步地認真分析,作者通過嚴謹?shù)目茖W推斷和評價,證實論文所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作者的討論需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論據,從而得到讀者的一致認同。當然,作者并非討論論文的全部結果,只需討論其中的某些方面,作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此外,討論部分要緊密聯(lián)系本文的研究結果,突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有些醫(yī)學碩士論文的討論部分只是單純地重復過去文獻中的看法,更有抄襲某些專著和書中的內容,自然失去了討論的價值。學生掌握文獻的多少和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討論的深淺及正確與否。所以,學生必須掌握本專業(yè)的進展和動向,才能夠做出比較客觀且正確的結論。
5.醫(yī)學碩士論文的參考文獻
醫(yī)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的內容只局限于作者論文中引用過的文獻(必須是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作者根據論文內容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并在論文正文相應的引用出做出標注,在右上角標注,例如[1]或[1-5]等,作者引用的文獻最好是最近3-5年的期刊文獻。醫(yī)學論文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多使用溫哥華式。參考文獻的格式如下:作者(兩位作者可都寫上,中間加逗號;若是三位或者三位以上的作者,可只寫第一作者,然后在后面加逗號及等),文題名位于作者之后(有的刊物略去文題),然后依次寫出刊物名稱、年、卷(期):起始頁碼。
相關閱讀:醫(yī)學論文的內容格式
1、標題
論文的標題不但要簡短明了,概括全篇,便于記憶,而且要鮮明、生動且準確,富有吸引力。它應當是一個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一般要求在20個字左右,太長可以考慮用副標題解決。標題必須準確地概括文章闡述的內容,反映文章的性質。切忌文題與內容不符、混淆文章的性質及未反映研究對象等。
2、摘要
為方便讀者概略了解論文內容,在論文的正文之前,用醒目字體刊印約150~200字左右的摘要,簡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等。摘要力求精練,應反映全文的主要內容。在摘要之下,根據內容選寫3~10個主題詞(關鍵詞),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編制或納入機檢索。
3、引言
亦稱前言、導言或序言,是文章開頭的一段短文,簡要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指出研究方法和途徑,亦包括這一研究的、現(xiàn)狀、前人的方法、結果及見解,對自己的啟發(fā)等。引言對讀者起到一定的定向作用,寫引言切忌離題或公式化。有些論文或短篇報道可不寫引言,開門見山闡述問題。在正文內首次出現(xiàn)不常用的術語縮寫詞時,應寫明全稱,并要有中文注釋。
4、材料
在學報上所見到的材料與方法的別稱有一般資料、臨床資料、資料來源及手術方法等。材料部分應說明具體的實驗觀察對象,所用儀器和試劑的產地、型號及規(guī)格等,實驗動物的來源、名稱、種系、性別、體重及健康狀況等。在方法部分要著重介紹的對象與數(shù)據如何獲得,使讀者了解樣本的代表性、組間可比性、指標與觀測方法的精確性。詳細寫明實驗(試驗)步驟的細節(jié),以便他人重復驗證。對于臨床療效觀察必須設立對照組,要說明病例選擇標準(包括診斷標準)、分型分組情況及一般病例資料;方法、藥物劑量、療程、療效觀察項目及判定標準一并在此處說明。常見的毛病是上述各項交代含糊,甚至疏忽大意。
5、結果
結果部分是論文的實質和精華,描述必須如實、具體和準確。把經過審核以后用統(tǒng)計學處理過的實驗(試驗)檢測數(shù)據資料按照邏輯順序在正文及圖表中表達。研究論文的結果多用3種形式,即表格、圖及文字說明。表格應做到有表序和表題,表的格線應盡可能少,表的清楚,盡可能少用或不用標點符號,必要時應多用統(tǒng)計符號 (如t,P值)代替文字說明,表內數(shù)據應反復核實,須與文字說明相符。圖下應有圖號圖注,圖中重要部位應有標志,原始的實驗記錄圖或照片,不宜用復印件或影印件。各種線條圖、病例標本照片、X線照片以及各種診斷圖象(如心電圖、腎圖及同位素掃描圖)等均稱為插圖,不應分為“圖”和“照片”。
文字的要求:文字、數(shù)據和符號是表達科研成果和結論的重要手段。文字應簡明、清楚和明確,多用數(shù)學式表達成果,正確運用各種符號,對不符合主觀設想的數(shù)據和結論, 應作客觀的,不宜作過多的文字說明
6、討論
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上對實驗和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比較、解釋、推論或預測等,應用已有的理論去解釋實驗(試驗)研究的所得結果,或者應用國內外那些根據較足,但尚未定論的新學說進行學術討論,或者用自己的實驗(試驗)根據進行討論,闡述實驗(試驗)結果的理論和實際意義。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比較,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討論中要避免與實驗(試驗)結果無關的主觀推斷或不成熟的結論。
7、參考文獻
列出參考文獻的作用:①論證作者的論點,啟發(fā)作者的思維;②同作者的實驗結果相比較;③反映嚴肅的科學研究工作態(tài)度,亦為讀者深入研究提供有關文獻的線索。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篇數(shù)不宜過多,論著類論文要求在10篇左右,綜述類文章以20篇左右為宜。
【醫(yī)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撰寫規(guī)范】相關文章:
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規(guī)范11-26
撰寫學位論文格式規(guī)范03-20
醫(yī)學SCI論文格式規(guī)范11-14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規(guī)范03-18
撰寫醫(yī)學英文論文格式及方法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