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交際中體驗成功 在活動中實踐語言
我們在 英語 教學實踐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語言知識掌握得較好,但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比較薄弱,主要表現(xiàn)在三方面:1、只會用單個的詞或短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會用完整的語句來表述。2、學生 學習 了一些習慣用語和句型后,不會根據(jù)實際情景靈活運用,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用、錯用、濫用現(xiàn)象。3、學生不善于根據(jù)已有的語言材料結(jié)合實際進行重新改編,而往往拘泥于現(xiàn)成的、書本上的 內(nèi)容 ,不能結(jié)合實際拓展、發(fā)揮、創(chuàng)新,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還相當薄弱。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呢?《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基礎 教育 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作了明確的闡述,特別指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發(fā)展 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標,我們應該從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fā),精心設計教法,把英語課與活動課相融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快快樂樂學英語。
豐富有趣的英語語言實踐交際活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一個基本途徑。語言的實踐活動主要包括語言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兒童習得語言是遵循一定的順序和 規(guī)律 的,他們先對這些語言進行吸收、內(nèi)化,然后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而如何改進語言輸入的方式,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來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出量則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我們在這一方面作了一些改革,現(xiàn)介紹如下:
第一階段:模仿表達
語言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可以說模仿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英語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就是教師采用多種 方法 呈現(xiàn)語言,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在這個階段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有開口練習的機會。該階段是學生認識新知的最初過程,因此在課改中應以它為基點,重點思考多種形式的練習,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我在這方面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1. 在新知的呈現(xiàn)上注意趣味性。采用實物演示、圖片輔助等方式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的全部注意力,盡可能的調(diào)動他們聽、視、嗅等各種感官功能的作用。
2. 讓學生通過辨聽、觀察、模仿、跟讀、指讀等掌握其基本語音,并能在一定語境中使用。在掌握基本語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操練方式,如: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兒童喜愛的游戲如“I say , you do”“Follow me”等。
3. 操練的練習量要高密度,容量大。對于學習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要從各個角度開展練習,以達到強化、鞏固的作用。
4. 由淺入深逐步提高操練的層次,減少機械性的操練,增加有意義的操練。如我在進行《牛津小學英語3A》Unit2教學時,一開始就從Unit 1已學單詞“cat、dog、monkey、zebra、elephant、tiger、bird”等動物類單詞入手,采用幻燈圖片演示方法對這些單詞進行復習,然后以句型“Is this a / an…?”及 “What‘s this / that ?” 進行“模仿秀”活動,并在活動中 自然 引出 Unit 2 所要學的顏色類單詞“red、green、blue、yellow、brown、black、white、grey ”。接下來采用“涂涂畫畫”(Drawing Game)或“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對新單詞及句型“What colour is / are …?” 進行鞏固性操練、練習。當然在此過程中還可采用搶答、指認、猜謎、歌詠、表演、TPR等方法進行舊知的引入和新知的呈現(xiàn)及鞏固。
第二階段:拓展演練
通過前一階段的練習,學生一方面掌握了基礎的新知,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內(nèi)向型學生,這種方式更有利于讓他們敢于開口,敢于發(fā)言,從而從根本上杜絕了聾啞英語的現(xiàn)象。在高密度練習量的不斷強化下,學生順利進入拓展演練階段。在此階段中,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開展語言運用的各類形式。對于句型教學來說,應該著意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他們大膽想象,活絡思維,積極選用積累的語言使“說“出的句子即正確又合理。對于對話教學來說,利用學生從機械操練中樹立起來的信心,抓住他們想說的欲望,設計出話題,讓他們有話可說。
在這個階段我采取了下列措施和方式:
1. 開展朗讀比賽 教師可以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充分發(fā)揮其榜樣作用,達到人人參與的目的。
[next]2. 用韻律兒歌進行鞏固練習 比如我在教學完《牛津小學 英語 4B》Unit 3 What’s your job?關于職業(yè)的一些單詞后,教學生誦讀了一首兒歌“I’m a worker. You’re a cook. He’s a farmer. She’s a nurse. We’re teachers. You’re doctors. The y’re waiters. We can work hard every day.”學生誦讀兒歌的時候有板有眼,而且中間的單詞和句型掌握得特別快;接下來我又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所學的 內(nèi)容 編兒歌,發(fā)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都很高,編出來的兒歌各有特色,誦讀起來十分順口,而且還方便記憶,如“Worker, worker, work in a factory. Doctor , doctor, work in a hospital. Farmer, farmer, work in a farm. Teacher, teacher, work in a school. ” 我感覺讓學生編兒歌一方面鞏固了所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英語創(chuàng)新能力 ,因此我認為在“拓展性操練”這個階段適當?shù)厥褂脙焊,對學生的 學習 可以起到鞏固、強化的作用,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將新知逐步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3. 分角色表演對話 要求學生盡可能把該角色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等比較傳神的表現(xiàn)出來,并可開展一些自評、互評、他評的活動,同時可適當穿插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如我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Unit 6 Doing housework / A時,在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自己去體會用英語打電話與我們平時的對話有何不同,然后當一組同學表演完畢后再請大家評論并 總結(jié) ,通過這個過程同學們真正掌握了英語打電話的要求和習慣用語,知道了電話中表示“我是某某。”要用“This is ….” , 想問“你是某某嗎?”要說“Is that…?”而不能說“Are you …?” 。
4. 設計新的話題 讓學生將新知和舊知進行有機組合,圍繞話題展開對話。如在五年級剛開始學習數(shù)字(《譯林版小學英語》第2冊)時,我抓住這個契機,因勢利導,設計了“Numbers(數(shù)字)“的話題,不給任何要求,只要與數(shù)字有關的 問題 都可以說,從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廣闊的空間,有的學生一口氣說出了十多個與之相關的問題。有問必有答,一問一答便成了簡單的對話,多個問答就形成了一個有意義的對話。比如:自己父母的手機號碼,家里的電話號碼,每天乘幾路公共汽車上學,自己的新鉛筆盒多少錢等,在貌似簡單的幾個回合的問答中,學生的真實信息得到了實際意義上的傳遞,語言的交際功能得到了真正的實現(xiàn)。
第三階段:熟練運用, 自然 交流
量的積累必定引發(fā)質(zhì)的飛躍,學生們已不滿足于說書上現(xiàn)成的內(nèi)容,他們需要在真正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英語語言的交際。眾所周知,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zhì)的功能,學生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其交際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形成。這就是語言輸出的更高的一個層面:自然狀態(tài)下的交流。
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模擬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自由地交流思想,達到初步運用語言的目的。如小商店,小 醫(yī)院 ,小家庭,小公園,小游戲場等等。比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Unit 4 Halloween時,我針對 中國 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得比較少這一現(xiàn)實問題,一方面利用錄像、圖片及 網(wǎng)絡 資源讓學生了解西方 “萬圣節(jié)”的來源以及相關活動,另一方面設計一個“Shop”或“Supermarket”的場景,讓學生準備一些“萬圣節(jié)”活動的常用物品,如“pumpkin”“lanterns”“masks”等作為道具,請學生先模仿課文中的對話將其生動地表演出來,然后再根據(jù)情況和喜好自由地增加調(diào)整一些內(nèi)容,進行對話的改編、創(chuàng)作和表演,結(jié)果這堂課學生學得都很投入。這樣的活動練習方式,既體現(xiàn)了語言的 社會 交際功能,又在最大程度上突出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得以 發(fā)展 。
綜上所述可以發(fā)現(xiàn),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利用 現(xiàn)代 化 教育 技術(shù),建立一個多媒體、多信息源的教學體系,以保證語言信息輸入、語言操練和語言實踐活動的密度。同時,更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外語學習的意識,讓他們留意生活環(huán)境中的外語信息,如音像資料,報刊雜志,產(chǎn)品標記,傳播媒體,電腦網(wǎng)絡等。這樣既可以增加語言信息的輸入量,也可以提高語言的接觸頻率。信息量越大,知識面就越寬,就越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積極創(chuàng)造,激勵他們的智力活動。
另一方面,在以上的 研究 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詞匯自學能力、朗讀能力和會話能力明顯得到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明顯進步,但和《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仍有差距。我們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應更著重于將與教材有關聯(lián)的、同時學生又比較感興趣的課外知識適當?shù)匾M課堂,并嘗試對現(xiàn)有教材進行有機重組;同時還將思考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該怎樣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寬舒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們的學習方式能得到真正的轉(zhuǎn)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 書目: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走進新課程》、
《兒童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心理》董奇編注 浙江教育出版社
【在交際中體驗成功 在活動中實踐語言】相關文章:
跨文化交際中的非語言交際論文04-28
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語言及感受09-12
淺談網(wǎng)絡交際中雙話題平行推進的語用特征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意義05-07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西文化交際08-29
淺析招貼藝術(shù)中圖形語言的特征02-28
試論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法教學及文化教學05-14
論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交際的文化差異04-14
閱讀教學中的交互活動研究05-18